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在运费方面,液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高压氢气运费接近2.8元/公斤/100公里,液氢运费有望达到0.4元/公斤/100公里。
此外,就常被质疑的氢液化能耗高的问题,宁永强表示,所谓氢液化能耗占液氢能量1/3的说法并不准确。根据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及生产规模不同,氢液化所需能耗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氦循环制冷氢液化技术能耗约为15-20kW.h/kg,而规模更大的氢循环制冷氢液化技术能耗可以降低到6-10 kW.h/kg。而且能耗和成本是两个概念,仅关注某个技术的某个点过于片面。宁永强介绍称,高压氢气在氢气工厂充装和加氢站增压的过程也需要大量耗能,从生产运输加注的全周期来看,液氢的能耗要低于高压氢气。
U Cardella, Economically viable large-scale hydrogen liquefaction
液氢还有一个优势是可以大幅提升氢气的纯度。我国是全球第一产氢和用氢国,拥有大量廉价工业副产氢资源。但氢燃料电池对氢气中某些微量杂质非常敏感,提纯去杂质难度大、成本高。导致这些廉价氢源无法直接用于氢能产业。在液氢温度下,氢气中绝大多数有害杂质将被固化去除,从而得到纯度达99.9999%以上的超纯氢气,完全可以满足氢燃料电池使用标准。
宁永强介绍,就不同氢储运方式而言,在不同的用氢规模下具有不同的经济性。当用氢规模在500公斤/天以下时,在站制氢和高压储运具有一定经济性,但用氢量达到500公斤/天以上时,上述储运方式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将大幅增加,经济性降低,液氢储运的经济性优势开始显现。
Qin N, Brooker P, Srinivasan S. Hydrogen Fueling Stations Infrastructure[J]. Fuel Cell Vehicles, 2014.
2020年5月9日财政部发出的《关于征求<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中明确表明,固定式加氢站加氢能力在500公斤/天以下时将不给予补贴支持,大于1吨/天将获得全额补贴。
对此朱诚表示:“氢能产业的发展未来从规模和体量方面都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液氢是实现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解决方案。根据政策指向和发展趋势,我们目前正处于高压气氢到液氢的临界点。”
困局待解
液氢是未来氢能源大规模应用的重要解决方案,能够让氢能源的利用既便宜又便捷,但是液氢的应用目前还存在标准和法规缺失等体制限制。
美国、欧洲、日本从液氢的储存到使用,包括加氢站全部都有了比较规范的标准和法规,液氢发展产业链比较完备,因此国外将近有1/3的加氢站为液氢加氢站。反观国内,碍于缺少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政策规范,目前仍少有企业涉足液氢领域。
对此宁永强表示:“液氢在民用领域应用空白的最大原因除了技术本身的限制外,主要是需求不足。”
化工、冶金、电子等领域的用氢的供需目前是基本平衡的,液氢的新增需求主要寄希望于氢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需求上来后会反过来推动液氢产业的发展,包括技术、标准、法规、政策等。
因此,虽然标准和法规还没有正式落地,但目前布局液氢的企业逐步增多,都在做技术储备和示范项目,争取能抢占先机。
随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对于液氢的呼吁,我国已开始着手解决民用液氢的政策缺失问题。
2019年6月26日,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对《氢能汽车用燃料液氢》、《液氢生产系统技术规范》和《液氢贮存和运输安全技术要求》三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的函。
这三项意见稿的发布将填补国内民用领域液氢标准的空白,标准是制定法规的基础,标准落实后,法规的出台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朱诚再次强调:“政策固然重要,但是技术仍然是关键,氢能源作为一种能源未来要实现大规模应用首先一定要便宜,要做到便宜,相关环节上的设备就一定要实现完全的自主化、国产化。”
通过氢液化储运的方式,未来的终端加氢价格有望控制在30元/公斤以内,彼时,液氢在市场上将具备极强的竞争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科富海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北京特种工程设计院、同济大学、中国特检院、中集圣达因、上海舜华、中船重工鹏力超低温、西安交大等9家单位,成功建设首条民用液氢制储运用全产业链示范工程,形成氢能领域液氢制储运加全产业链示范重大成果。该项目成功突破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福田汽车携全球首款工程化落地的液氢重卡——Beacon氢燃料重卡惊艳亮相中关村论坛成就展。本次参展的福田卡文Beacon氢燃料重卡,是全球首辆工程化落地的液氢重卡,集成了23项首创技术,整车、车身、域融合E/E架构及底盘架构均实现了全面升级。该车采用适用液氢的300kW燃料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9日,齐鲁氢能(山东)发展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在临淄区齐鲁氢能办公楼隆重举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仪式暨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交流会”。齐鲁氢能与山东大学签署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杰青、常务副院长王光臣,副院长孙波,以及临淄区政协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赛道1000”经正式发布后,目前,已完成与一汽解放蓝途“星熠”液氢燃料电池牵引车的跑车测试,凭借其行业领先的性能指标与稳定的系统输出,在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显著性能优势,标志着液氢重卡研制和示范迈入新阶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2日凌晨,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以“一箭十八星”的方式,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我国新一代中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的二级主动力采用液氢液氧发动机,对液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开始征集《北京市绿色能源新技术新产品首应用目录(第一批)》,本次目录产品征集主要面向电解水制氢装备、液氢装备、固态储供氢装备、氢气压缩机、高温燃料电池、氢燃机等领域。原文如下: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北京市绿色能源新技术新产品首应
2月19日,中石油西南分公司与航天氢能签订氢能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并在筹建氢能专班实现全方位合作、共同研发十吨级大型氢液化和航空煤油技术、积极谋划大型液氢工厂示范,以及共建氢能“产、学、研、用”新生态新业态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氢能以其清洁、高效和可持续的特性,有望成为全球能源结构的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连云港中远海运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装公司”)成功中标国内200m液氢接收容器项目,中标金额达千万,标志着特装公司在氢能高端装备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10日,国内首架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日前在当地试飞成功。这是陕西在液氢应用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据介绍,此次试飞的是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地点位于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交大低温液氢试验基地内。试验由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领衔,试飞的无人机由陕西、北京
近日,杭氧股份在投资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在四年前便前瞻性地布局氢产业研究,在氢产业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特别是在氢液化、液氢储运,如液氢罐、液氢泵、氢压缩机、液氢阀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此外在氢利用方面,公司在运营6000千克/天加氢站并承建了国内日加氢量规模最大的“氢电气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2月10日,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富氢能”)与德国WankelAviationGmbH(简称“Wankel航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低空经济领域的氢动力系统研发与液氢应用技术展开深度合作。这一合作标志着中德两国在氢动力飞机技术领域的强强联合,推动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1日由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气瓶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实施的国际首次基于UNGTR13-Ⅱ(联合国全球技术规则13号二阶段)《氢和燃料电池汽车》的70MPa(兆帕)车用储氢气瓶火灾爆炸
在业内人士看来,氢能储运技术水平的提质升级是调节我国氢能资源供需错配、实现长距离低成本运氢的关键一步,进一步完善氢能储运体系,才能带动氢能产业实现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氢能中游储运环节运输效率低、成本高是当前氢能发展的一大痛点。随着氢能产业链降本诉求与下游需求的不断提升,相关企业都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9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国家管网工程技术创新公司氢能业务负责人邵强在“氢能与绿色燃料分论坛”分论坛上表示,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网掺氢输送方式是现阶段实现“西
北极星氢能网,3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风光氢储车”产业生态链启动暨氢能源车辆交车和氢能储运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北奔重汽举行。北奔重汽、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明阳集团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依托包头风光氢储车开发建设项目,将共同打造风光制氢、氢能技术创新平台、氢能重卡制造、氢燃料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石化油服3月14日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积极跟进国家、中石化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成立了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入股中石化碳科公司,积极开展技术储备研发,通过制储运加用一体化产业链参与布局氢能产业,新能源业务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公司在氢能方面主要承担了中国石化
日前,张家口氢能储运装备一期项目已建成金属内胆生产及测试线和复合气瓶生产及测试线,并顺利试生产,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1亿元。据了解,张家口氢能储运装备一期项目位于桥东区氢能产业创新园区,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金属内胆生产及测试线1条、复合气瓶生产及测试线1条、系统装配生产及测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国家能源局就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天然气产业发展、油气与新能源协同融合发展的建议做了答复。国家能源局表示:支持在低压低钢级支线及城燃配气管道,在工程设计及建设阶段统筹考虑未来掺氢乃至纯氢输送需求;支持油气企业探索推进风光气储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原文如下:对十四
近日,中集安瑞科旗下中集氢能高压气氢事业部成功下线国内首台30MPa碳纤维缠绕管束式氢气集装箱并实现批量生产。此次下线的30MPa碳纤维缠绕管束式氢气集装箱刷新了国内高压氢气运输装备运载量的新纪录,国内高压气氢的经济运输半径成倍提升,运氢成本将大幅降低。目前,氢能储运作为氢能产业发展中的重
10月10日,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并生产出合格产品。产品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中国石化大丝束碳纤维从关键技术突破、工业试生产、产业化成功走向规模化和关键装备国产化。一举破除我国碳纤维生产和
近日,嘉兴港区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同济大学签订《氢能储运装备部级安全重点实验室》《共建长三角氢安全研究中心》合作协议,标志着这两个项目正式落地。以此为依托,港区将高水平打造氢能创新平台。作为嘉兴市氢能产业的示范区,近年来,嘉兴港区以首位担当践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抢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1日,惠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惠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建设综合能源加注站。结合城市建设和油气电管网发展,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城市加油站、充电基础设施、液化石油气配送15站、油气氢电综合加能站,引导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互补发展;推动生
近日,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完成股东变更。此次变动中,开平市国承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新晋股东,以2385.32万元的认缴金额,成功持股6.0564%。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权变动后,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富海”)依旧以高达68.55%的持股比例,稳居公司第一大股东。图
近日,由中科院理化所牵头,中科富海参与建设的国产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吨/天大型氢液化装置顺利通过测试验收。该装置运行稳定,各项性能参数均优于设计指标,可连续产出合格液氢产品。该装置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大型氢液化装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集成运营及调试技术,具备大规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26日,广东中科建成低温储运装备制造项目奠基仪式在开平市三埠街道隆重举行。广东中科建成低温储运装备制造项目位于广东省江门开平市,总投资15.36亿元,占地面积约200亩,计划打造国内首个大型低温储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厂房和自动化生产线,主要产品有液氢槽车、
据了解,目前阜阳市首个液氢储运型气氢加注示范项目进行核准前公示,项目建成后将可为氢能源车提供加氢服务。该项目位于阜阳市颍东区煤基产业园,项目单位为阜阳中科富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规模:完成液氢加氢站系统集成调试,使加氢站具备35MPa和70MPa加注能力,站内液氢储量≥1000kg,峰值加氢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C轮融资。本次融资由诚通混改基金和建信股权共同领投,国投招商、工银投资、越秀产业基金跟投,原股东兴业国信、中科先行创投、中科创星在本轮继续跟投。本轮融资总额8亿元,将主要用于装备制造和气体生产的规模和能力提升、技术研发、氢能和电
近日,在开平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余文锋,开平市三埠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振奎、街道办主任张健钊的见证下,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装备制造公司”)董事长朱诚与广东建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建成”)总经理梁志明正式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中山装备公司100%
6月10日,中科富海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1.5TPD氢液化装置在安徽阜阳完成各项性能测试,连续稳定生产出合格液氢。通过专家现场技术鉴定,该装置各项性能参数均达到并优于设计指标,标志着中科富海已完全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氢液化装备设计、制造、集成及调试技术,核心部件及设备实现
4月25日,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富海”)与河北省邢台市宁晋经济开发区在北京签订《特种气体及氢能项目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建国,河北省工信厅副厅长董继华、项目投资处处长马越,邢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长宋红卫,邢台市宁晋县县委书记王涛,县委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8日,在校企合作研发平台签约仪式上,中科富海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西安交大-中科富海储能研究院。根据协议,双方重点围绕储能相关技术领域,结合双方发展需求,加强在储能系统设计、储能核心设备研制、热质储能技术及应用、高性能储能材料、储能系统经济性等方面的
2023年3月29日,“5吨/天氢液化器大型卧式冷箱”产品下线仪式在广东中山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装备制造公司”)隆重举行。本次下线的“5吨/天氢液化器大型卧式冷箱”核心设备,是由中科院理化所设计、中科富海公司生产制造的国内首个国产化5吨/天大型氢气液化装置的核
3月22日,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富海”)与中国建元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建元能源”)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科富海总裁高金林与建元能源总经理高恒先生代表双方签约。中科富海气体工程技术与设计院院长范小华、电子特气技术总工程师裴友宏、绿色气体事业部技术总监龚如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