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28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高水平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项目,重点支持回收体系建设和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纺织品、废旧家电、废旧汽车、退役动力电池、退役
作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维保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据行业机构测算,2020年到2023年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保市场规模,从91亿元一路飙升至394亿元,年平均增速保持在50%以上,2023年同比更是高增75.11%。其中,动力电池检测及维护,是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保障、稳定整车保值率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4日,比亚迪发布1月产销快报,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0.05万辆,去年同期为20.15万辆;1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6.63万辆;1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5.511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5.511GWh。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4日,先惠技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公司半固态的设备开始提供给下游客户的问题。先惠技术回复,公司在动力电池模组/电池包(PACK)、电动汽车动力总成(EDS)、动力电池测试和检测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制造及测试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公司的动力电池模组PACK生产线服务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工信部、交通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推动降低维修成本。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供给渠道和类型,鼓励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技术开放,提升动力电池的维修经济性,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已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且2024年7月以来连续4个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超50%。其中,动力电池技术进步作用关键。产业共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将朝着更高比例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锂电池的应用边界仍在不断拓宽,包括储能、船舶、eVTOL
2024年1-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累积出口额为611.21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650.04亿美元,同比下降6%;2024年1-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累积出口数量为39.14亿个,同比增长8.1%。其中,2024年12月锂离子电池出口额为60.48亿美元,同比增加14.5%;2024年12月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为3.51亿个,同比增加17.1%。据分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2日,苏州时代新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业仪式在吴淞江科技产业园举行。该项目占地面积128亩,建设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建成投产后实现年产动力域控制系统5万套,汽车底盘零部件10万套,电池PACK1万套,新增研发人员超500人,满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据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7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加快推进低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重点推进航空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低空航空器核心部件研发。依托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车联网、动力电池、新材料等产业优势,选取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完善省市共建机制,积极发展低空制造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2日,江苏发改委、江苏财政厅连发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确,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对车龄8年及以上的老旧城市公交车报废且更新为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每辆车提高补贴至12万元(含动力电池);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5日,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经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40,000.00万元至470,000.00万元。净利润-17,000.00万元到-12,000.00万元。公告显示。其净利润同比呈现较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为:2024年,在国内
高镍电池作为国内外主机厂高端车型的主流选择,2022年高镍电动车迎来集中上市的产品大年。(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作者:高工关注)中高端电动车高镍化趋势确定,高镍电池渗透提速。3月底,宝马首款纯电动中型运动轿车i3正式上市,配备电量为70KWh的高镍三元锂电池组,由宁
随着主机厂对高镍电池配套需求的提升,从镍钴矿企业到正极材料企业再到电池厂商,也在加快新型高镍产品的研发量产,并开启产能扩产模式。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高镍动力电池市场渗透提速。在应用端,海外电动汽车销量进一步提升,三元电池占据主流地位,中高端车型多采用高镍技术路线,带动包括宁德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与电池能量密度挂钩的背景下,曾经811电池也可谓是辉煌无限,是车企与动力电池厂也争相布局的“香饽饽”。但2020年以来,发生多起电动汽车自燃事故,811电池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少车企甚至换下811电池,重新装上523/622或者磷酸铁锂电池。
2020年,在成本、安全、续航的多方博弈下,磷酸铁锂、高镍技术路线都在相应市场和领域受到关注,且频频成为业界竞相讨论的焦点。貌似中镍三元有点不受待见了,实则非然。中镍三元材料正在以另一种“形貌”出现,并大有反攻之势。那就是单晶中镍三元体系。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来看,2020年宁德时代、欣旺
经过十年的培育,中国已经构建了一条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在锂电材料领域诞生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进入下一个产业发展十年,中国锂电池材料产业链积极出海,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为国际客户提供就近配套服务。与此同时,动力电池性能提升和降成本需要,也对锂电材料企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过去10年,动力电池性能提升了3倍,主流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或超过250Wh/kg,其配套车型续航里程也已经迈入500km门槛。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消费者对于车辆续航、耗电的需求仍然在增加。诚然,这种需求也在倒逼电池生产企业努力继续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三元材料从最初的NCM111,到目前主
外媒报道称,加拿大科技公司NanoOne正在推进该公司最新的锂镍锰钴(NMC)创新技术,旨在使高能锂离子电池更安全、更耐用。(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ID:weixin-gg-lbte作者:魏文柱)NanoOne首席技术官坎贝尔表示,Nano的最新创新技术通过保护NMC正极免受重复充电的压力,从而提升NMC
在动力电池高镍电池的导入上,无论是国内自主品牌车企,还是国际车企,都在紧锣密鼓的给出应用时间表。(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ID:weixin-gg-lbte作者:赵冲)在国内自主品牌上,已有包括吉利、广汽、蔚来等多家车企的数十款车型宣布将应用高镍体系电池。而在高镍配套上,上述车企的
2018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锂电产业链深度纵向整合和广度横向整合正处于进行时,行业整合正在加速,市场对产业链内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炒作热情较高,相关股价表现偏强(当升科技、新宙邦等),对与动力电池有关联的镍金属而言,也带动了镍价上涨。2018年下半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
在政策红利和补贴优势的助力下,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宁德时代在2017年坐上了动力电池全球销量冠军的宝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已经超越日本、韩国。动力电池行业仍然处于发展早期,技术仍然在不断地更新迭代,行业远没有达到成熟稳定的阶段。在动力电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人口增长,工业规模扩大,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年消耗淡水超过6000亿立方米,是全世界用水量最多的国家;而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资源严重短缺。加强污水处理能力,提高污水回收利用率不仅是环保需求,更能有效缓解水资源短
进入“十四五”,中国的产业发展虽增速放缓,但就其发展阶段而言,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是工业大国,同时也是工业强国,在持续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根据水利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用水总量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水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6日,据LG化学官微消息,自2023年6月起,LG化学已经开始量产韩国首款高镍单晶正极材料,在量产初期将单晶正极材料和现有多晶正极材料以2:8的比例进行混合生产,再循序渐进地推进100%的单晶正极材料。适用产品也逐渐扩大至软包型、4680圆柱型电池(直径46mm,长度80mm)等。未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韩国LG化学宣布,该公司已经签署了一项价值25万亿韩元(约合188亿美元)的协议,从今年到2035年向通用汽车供应电动汽车电池正极材料。根据长期供应合同,LG化学将在2026-35年向通用汽车供应超过50万吨正极材料(含镍、钴、锰、铝),这足以生产大约500万辆高性能电动汽车的电池。据
LG化学正着手建设将成为全球电池材料市场生产根据地的美国正极材料工厂。计划在当地生产最适合北美电动汽车的正极材料,并携手核心客户从开发到供应链展开合作。12月19日,LG化学正极材料工厂开工仪式在美国田纳西州举行。工厂占地总面积约170万平方米,第一阶段LG化学拟投资约2万亿韩元建设年产6万吨
9月24日华友钴业公告,与LG化学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在印尼设立年产5万吨前驱体及配套精炼的合资公司,在印尼设立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HPAL合资公司,在摩洛哥设立年产5.2万吨锂盐加工合资公司。
6月26日LG化学表示,其位于忠清北道的清州工厂已开始生产单晶高镍阴极材料。下个月开始,下一代正极材料的第一批产品将交付给一家全球电池制造商。到2027年,公司计划将单晶阴极产线扩建到庆尚北道龟尾工厂,届时新型阴极的年产量将达到5万吨。
今年1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首份《全球水资源状况》报告,报告直击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目前,36亿人每年至少有一个月面临用水不足的问题,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50亿以上。面临如此缺水的局面,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将如何得到有效保障?对此,科学家将目光聚焦海水淡化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LG化学水处理是LG化学的一个部门,基于突破性的薄膜纳米复合材料(TFN)技术,生产NanoH20海水和苦咸水反渗透(RO)膜元件。TFN技术通过膜表面嵌入良性纳米材料来提高膜的性能,并在不影响脱盐率的情况下增加产水量。
LG化学荣幸地邀请您参加2023年第15届上海国际水展。这是水处理行业内最大型的展览会,它聚焦市政水处理、工业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膜与水处理、净水等热点板块,展示水处理产业链领域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作为全球优秀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供应商,LG化学引领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LG化学以最先进的产
膜技术较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在出水水质、占地面积、污泥产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以反渗透膜为主的膜技术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值此2023年第24届环博会之际,众多膜产品供应商携最新技术产品精彩亮相,全球海水淡化反渗透膜领域第一品牌LG化学也带着其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