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2专利技术分支情况
图1-2 燃料电池专利12月公开/授权的技术分布
1.3申请人专利申请情况
将专利申请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对标准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数量进行统计,如图1-3所示。本月,丰田公司公开专利69件,数量较上月有一定下降,其中发明申请和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分别为27件、42件;格罗夫公开专利54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共计34件;现代公司公开专利38件,LG公司公开专利24件;博世公司和松下公司均公开专利14件,东风汽车和雄韬氢雄均公开专利13件。
图1-3 标准化申请人专利12月公开/授权排名
在燃料电池水管理方面,上汽集团提出了一种用于阴极空气增湿的膜增湿器,该膜增湿器通过若干膜管阵列排布在壳体内部的方式来增大干、湿空气交换面积,减少空气内漏损失,提高空气加湿效率;国鸿氢能提出了一种水管理系统,通过对燃料电池工作时的气体进出口进行切换,改变燃料气体的流动方向,以解决燃料电池阴极出口出水量过多导致的“水淹”问题;亿华通提出了一种水管理系统,通过控制排氢阀排水来有效去除液态水。
二、国内申请人专利公开情况
2.1国内整车厂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1 整车厂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国内整车厂在12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1所示。其中,格罗夫公开专利54件,主要涉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技术,如氢能汽车座椅、门槛梁等结构件、热管理、动力系统测试台架、语音控制等;东风汽车公开专利13件,主要涉及双极板亲疏水涂层、氢气检测、热管理系统、冷却模块总成以及电堆快速封装密封结构等;中国一汽公开专利7件,主要涉及电堆歧管总成、气体扩散层连续制备装置、燃料电池密封性能测试以及加湿系统等;奇瑞汽车公开专利5件,主要涉及客车氢气瓶固定框架结构、加氢增压装置以及能量管理系统等。其他在12月公开相关专利的整车厂还包括上汽集团、佛山飞驰客车、广汽集团、长城汽车、金龙汽车、宇通客车、中通轻客以及江铃汽车等。
2.2燃料电池企业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2 燃料电池企业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国内燃料电池企业在12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2所示。其中,雄韬氢雄公开专利13件,主要涉及金属双极板制备、燃料电池发动机散热系统、空气双并联进气装置等;国鸿氢能公开专利12件,主要涉及电堆组件,包括集流板、一体化密封的膜电极结构、石墨双极板成型等;格力电器公开专利11件,主要涉及双极板、空气过滤装置、散热装置等;液空厚普公开专利11件,主要涉及加氢、储氢技术,包括氢气压缩撬装设备、加氢站双压缩机以及加氢站管路系统等;无锡先导智能装备公开专利10件,主要涉及电堆转运、叠片装置,膜电极制备装置等;亿华通公开专利10件,主要涉及燃料电池氢气系统、快速低温启动、氢气瓶固定结构及固定装置、热管理以及水管理系统等。其他在12月公开相关专利的企业还包括风氢扬、恒劲动力、河南豫氢、未势能源、常州翊迈、德普电气、上海捷氢等。
2.3科研院所(校)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3 燃料电池科研院所(校)12月专利公开情况
燃料电池相关科研院所(校)在12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3所示。其中,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公开专利15件,主要涉及质子交换膜制备、催化层树脂含量在线测试方法、金属复合密封垫等;武汉理工大学公开专利13件,主要涉及流场板结构、疏水性碳纸制备、电堆冷却系统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均公开专利7件,其中清华大学相关专利主要涉及膨胀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寿命预测、薄膜电极测试设备、DC/DC测试系统等。其他在12月公开相关专利的科研院所(校)还包括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北京化工大学等。
三、部分申请人及公开专利介绍
3.1丰田公司
2020年12月,丰田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共公开专利69件,主要涉及电堆、系统控制、检验检测等技术分支。下文分析的丰田公司燃料电池相关专利的专利公开号为JP2020205168A、JP2020205208A。其中JP2020205168A涉及维持燃料电池系统的可启动状态;JP2020205208A涉及抑制燃料电池系统停机时异常电压的产生。
3.1.1JP2020205168A——维持燃料电池系统的可启动状态
目前,配备有燃料电池系统的叉车、牵引拖拉机等工业车辆已投入实际使用。该类工业车辆的燃料电池系统通常配置有辅助电池。辅助电池是由铅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构成的辅助蓄电装置,可为燃料电池启停过程以及发电量不足时提供电力。当不经常使用这种工业车辆时,或者在辅助电池放电量大于充电量的状态下频繁使用该类车辆时,可能导致辅助电池电压下降过多,使得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启动。
基于此,丰田公司提供一种自动检测辅助电池状态并对其进行充电的方法,以保障燃料电池系统的正常启动。具体为:
图3-1-1 JP2020205168A燃料电池系统
燃料电池系统如图3-1-1所示,包括电堆115、控制单元111、操作单元130、辅助电池118等。
燃料电池控制单元111定期检测辅助电池118的状态,并确认操作数据中是否包括最新记录。其中,操作数据涉及燃料电池启动之前,辅助电池的放电量、电压以及时间信息等;最新记录是指在过去预定天数(如5-10天)的记录。
当确认操作数据中包括最新记录时,若控制单元确认到最新记录中的辅助电池电压≤预定阈值,且辅助电池在连续多个工作日中以放电量大于充电量的状态下工作时,控制单元参考保留在操作数据中的辅助电池特性信息以及启动电压信息来计算出需要对辅助电池进行充电的时间。此时,控制单元将燃料电池系统从非工作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以对辅助电池进行充电。当充电时间经过预计时间后,停止燃料电池发电,并将充电信息记录在操作数据中。
通过定期检查辅助电池的状态,即使在非工作状态下也可根据需要启动燃料电池来对辅助电池进行充电,以防止辅助电池电压下降过多,使燃料电池系统保持可启动状态。
3.1.2 JP2020205208A——抑制燃料电池系统停机时异常电压的产生
当燃料电池系统停机时,为了将残留在系统中的氧消耗掉,通常会供应规定量的氢气来防止因缺氢导致的异常电压产生,从而避免电极发生劣化。关于氢气供给量,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最低预期的氢分压来确定,然而此种方式存在供给过量氢气的风险,使得氢气燃料减少。为了减少燃料气体消耗,丰田也考虑过供给固定量的氢气,但此种方法有时无法使氧气消耗殆尽,使得异常电压发生频率增加。
基于此,丰田公司提出一种异常电压检测以及氢气供给方法,当燃料电池系统停止时,若检测到异常电压,则增大氢气的供给量。具体如下:
图3-1-2 JP2020205208A燃料电池系统
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电堆10,控制单元20,阴、阳极气体供给单元30、50,控制单元20,异常电压检测单元22,电压测量单元83等。当燃料电池系统停止运行时,控制单元开始估计阳极气体分压,并同时确认电堆是否存在异常电压。当此时电堆输出电压高于预定阈值时,则判定存在异常电压,并将异常电压标志ON记录在存储器中。当控制单元检测到异常电压标志ON时,控制单元20将阳极气体分压的目标值增大,并比较先前估计的阳极气体分压与该设定目标值的大小。当阳极气体分压≤设定的目标值时,开始供应阳极气体;当燃料电池阳极气体分压大于该设定目标值时,不供应阳极气体。即,设定的目标值越大时,需要供应的阳极气体越多。此外,还可根据阳极气体的剩余量来决定具体供给量。经过上述处理,可以在不过度增加氢供给量的情况下抑制停机时异常电压的发生。
图3-1-3 抑制停机时异常电压产生的控制流程图
3.2现代公司
2020年12月,现代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共公开专利38件,主要涉及电堆、系统控制、空气系统等技术分支。下文分析的现代公司燃料电池相关专利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2018412A。CN112018412A主要涉及燃料电池堆性能恢复。
3.2.1CN112018412A——燃料电池堆性能恢复控制系统与方法
燃料电池在长时间运行后,由于Pt催化剂的碳载体腐蚀和Pt颗粒溶解等原因,催化剂性能下降,进而导致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下降。而燃料气体和氧化剂气体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会将膜电极内的杂质氧化并形成氧化物膜沉积在Pt催化剂表面,进一步加剧了催化剂性能劣化。基于此,现代公司提出了一种燃料电池性能恢复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检测是否存在氧化物膜以及执行去除操作,使得燃料电池堆恢复性能。具体为:燃料电池系统如图3-2-1所示,包括电堆10、控制器50、阴极气体供给单元2a、阳极气体供给单元2b、逆变器30等。
图3-2-1 CN112018412A燃料电池系统
在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首先控制器根据逆变器转换的电力输出值来判断燃料电池性能是否出现下降以及是否需要执行氧化物膜去除。当控制器获取到经逆变器转换的电力输出值≤预定值时,控制器判断燃料电池性能发生下降,此时需要执行氧化物膜去除。为了去除氧化物膜,需要将催化层的电化学反应从氧化反应区过渡到还原反应区,并最好在低电压条件下进行。因此,当执行氧化物膜去除时,操作阀20以阻止阴极燃料气体的供给与排出,并同时将氢气供应至阴极从而去除在铂催化剂表面上形成的氧化物膜。在去除氧化物膜期间,控制器同时阻止将逆变器转换后的电力供应至外部场所,以使燃料电池在该期间产生的电力在逆变器处消耗,防止二次电池过充电。当执行去除氧化物膜操作后,控制器通过电压传感器获取燃料电池产生的电力电压值,当产生的电力电压值≥预定参考电压值时,重新供应阴极燃料气体,此时允许燃料电池产生的电力供应至外部。
图3-2-2 燃料电池堆性能恢复控制流程图
3.3 清华大学
2020年12月,清华大学在燃料电池领域共公开专利7件,主要涉及电堆、检验检测技术分支。下文分析的清华大学燃料电池相关专利的专利公开号为CN108872872B。CN108872872B涉及燃料电池寿命预测。
3.3.1 CN108872872B——燃料电池使用寿命和剩余寿命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现有技术关于燃料电池的寿命预测方法一般都是针对电压衰减的寿命预测,而针对电流衰减的寿命预测则很少。而且,目前的寿命预测方法一般多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很少出现适用于多种类型燃料电池的寿命预测方法。基于此,清华大学提出一种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采用定电压下的电流(功率)衰减率特性来预测出燃料电池的寿命。具体如下:首先,定义燃料电池定电压下电流(功率)的衰减百分率确定寿命终结点,将燃料电池定电压下电流(功率)的衰减百分率为X时,定义为燃料电池寿命终结点。然后对燃料电池进行活化,活化期间若出现膜电极损坏、毒化等现象,则需要更换燃料电池并重新进行活化。活化结束后,测试燃料电池极化曲线作为初始极化曲线(曲线1),同时在初始极化曲线上确定两个不同的点R和E,其分别对应不同的电压Vr、Ve和电流Ir、Ie。
图3-3-1燃料电池不同运行时间的极化曲线
在燃料电池运行预设时间后,测量出此时燃料电池的极化曲线(曲线2),计算出定电流(如Ir)下的电压衰减速度A,并在此时极化曲线上确定相应定电流和定电圧下的两个点a和b,其分别对应电压Va、Ve和电流Ir、Ib。曲线2为燃料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参考性能曲线,根据之前曲线1上确定的两个点,在曲线2上确定了相应定电流和定电圧的两个点,可为之后的寿命预测提供数据支持。在测试出极化曲线2后,获取燃料电池的电压衰减速度或者电流衰减时间常数,并通过预测公式获取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剩余寿命。预测公式详情见下图,在已知燃料电池已使用时间ta时,可直接使用公式(2)-(5)来分别预测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剩余寿命。
图3-3-2燃料电池寿命预测流程图
通过将定电圧下电流(功率)的衰减率特性运用于燃料电池使用寿命预测,只需测量两次不同时间段内的燃料电池极化曲线,即可快速预测出燃料电池寿命,大幅降低预测寿命成本,并保证了预测的准确性和宽适用性。
3.4检测检验部分公开专利一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12日,中山市政府官网发布了《中山市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揭榜制”“赛马制”等组织方式,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以产业化为导向,围绕风电、光伏、氢能、核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包含“健全氢能交通产业链条”(试点任务:交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组织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试点城市广东佛山投入应用10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建成加氢站36座。
2月11日,协氢新能源与深圳氢蜂动力在枣庄市隆重举行“5万辆氢电共享两轮车签约暨枣庄氢电共享两轮车投放签约仪式”。深圳氢蓝时代执行总裁李甲录及协氢新能源董事长赵麒麟共同出席此次签约。此次合作标志着氢能两轮电动车进入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新阶段,为城市绿色出行注入新动能。根据签约协议,协氢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26日,内蒙古工信厅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鼓励绿色农畜产品加工、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新型化工、先进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9个方向105项先进技术在我区转化应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7日,湖南省2025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启动,三一集团牵头承担了其中的“全场景高性能氢能重卡研发”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将重点研制适用于省际间中长途干线物流的全场景高性能氢能重卡,打造氢能利用标志性产品,带动湖南省氢能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发展。
2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指出持续推进生物制氢储氢、生物燃料电池等技术研发和迭代,加强专业设备研发制造,为商业化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鼓励开展生物制氢工程示范,拓宽省内绿氢供给渠道,结合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2月7日,东方电气氢能(攀枝花)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攀枝花助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67.04万元。本项目为利用现有标准化厂房布置氢燃料电池系统产线项目,设计产能1000套/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8日,呼和浩特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占英与上海上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帆座谈,就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尽快投产达产相关事宜进行交流。座谈会上,刘占英就推动上氢公司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尽快投产相关事宜现场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思路和具体举措。刘占英要求,各部门要进一步加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在辽宁阜新市科技局的积极推动下,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阜新晟氟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氢燃料电池交换膜基布、高温高压特种改性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等关键材料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应用。此次
近日,济平新能源与国泰君安证券、国枫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了上市辅导签约仪式,现场出席嘉宾:国泰君安新能源行业行政负责人秦磊,团队负责人、高级执行董事、保荐代表人明亚飞,业务董事、保荐代表人李晓玲,高级经理尤思浩、国枫律师事务所代表董一平,济平股东代表、千曦资本执行总裁韩龙此次签约仪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8日,榆林中心城区氢能公交示范运营及新能源公交更新启动仪式举行,氢能公交正式投运。据了解,当日榆林共投运了3辆氢能源公交车和99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其中,3辆氢能源公交车为榆林首次示范引入,全部投放于13路公交线路开展试运行,其最大亮点是“零污染、零排放”,一次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15日晚,雄韬股份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2项专利证书,分别为一种燃料电池的极板结构及燃料电池电堆、一种燃料电池的极板密封结构。公告显示,两项专利均为8月11日获得授权,专利权人为雄韬股份和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重卡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但碳排放占47%。一辆49吨柴油重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等于40辆小轿车的排放量。因此,重卡减碳迫在眉睫。搭载燃料电
据天眼查显示,4月12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储气罐安装座、储氢装置及汽车”专利获授权。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领域,所述储气罐安装座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单元,安装单元包括安装筒、底座、减压阀及落锁装置。本申请的储气罐安装座采用推拉式装卸储气罐,拆卸更换快捷方便
2021年10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491件。其中,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859件,发明专利申请公开436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174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共241件;日本公开专利224件,其中发明申请专利公开148件;美国公开专利135件、韩国公开专利91件。
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基础还较薄弱,推广区域和资源不匹配,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等缺乏成熟的量产产品;各地发展不平衡,出现恶性竞争,如电堆等产品打起了价格战;产业竞争格局尚未明朗,龙头企业也未体现出足够的议价能力……
2021年9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441件。其中,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837件,发明专利申请公开407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189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共234件;日本公开专利225件,其中发明申请专利公开148件;美国公开专利122件、德国公开专利61件。
2021年7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398件,较上月公开数量(1605件)减少较多。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93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479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200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215件;美国公开专利数量为102件,韩国和日本的专利公开数量均为85件。
近年来我国燃料电池领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逐年上升,2021年1月至今新增专利申请数量更是占据了全球新增数量的80%以上。
2021年6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605件,较上月公开数量(1183件)增加较多。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98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556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206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共212件;日本公开专利数量178件,美国公开专利数量110件,韩国公开专利106件。
2021年5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183件,较上月公开数量有所下降。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70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376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168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共143件;日本公开专利数量134件,美国公开专利数量104件,韩国公开专利79件。
2021年4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259件,与上月数据相当。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78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424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164件;日本公开专利数量136件,美国公开专利数量95件,德国公开专利数量75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12日,中山市政府官网发布了《中山市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揭榜制”“赛马制”等组织方式,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以产业化为导向,围绕风电、光伏、氢能、核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包含“健全氢能交通产业链条”(试点任务:交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组织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试点城市广东佛山投入应用10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建成加氢站36座。
2月11日,协氢新能源与深圳氢蜂动力在枣庄市隆重举行“5万辆氢电共享两轮车签约暨枣庄氢电共享两轮车投放签约仪式”。深圳氢蓝时代执行总裁李甲录及协氢新能源董事长赵麒麟共同出席此次签约。此次合作标志着氢能两轮电动车进入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新阶段,为城市绿色出行注入新动能。根据签约协议,协氢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7日,湖南省2025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启动,三一集团牵头承担了其中的“全场景高性能氢能重卡研发”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将重点研制适用于省际间中长途干线物流的全场景高性能氢能重卡,打造氢能利用标志性产品,带动湖南省氢能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发展。
2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指出持续推进生物制氢储氢、生物燃料电池等技术研发和迭代,加强专业设备研发制造,为商业化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鼓励开展生物制氢工程示范,拓宽省内绿氢供给渠道,结合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2月7日,东方电气氢能(攀枝花)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攀枝花助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67.04万元。本项目为利用现有标准化厂房布置氢燃料电池系统产线项目,设计产能1000套/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在辽宁阜新市科技局的积极推动下,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阜新晟氟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氢燃料电池交换膜基布、高温高压特种改性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等关键材料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应用。此次
近日,济平新能源与国泰君安证券、国枫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了上市辅导签约仪式,现场出席嘉宾:国泰君安新能源行业行政负责人秦磊,团队负责人、高级执行董事、保荐代表人明亚飞,业务董事、保荐代表人李晓玲,高级经理尤思浩、国枫律师事务所代表董一平,济平股东代表、千曦资本执行总裁韩龙此次签约仪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8日,榆林中心城区氢能公交示范运营及新能源公交更新启动仪式举行,氢能公交正式投运。据了解,当日榆林共投运了3辆氢能源公交车和99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其中,3辆氢能源公交车为榆林首次示范引入,全部投放于13路公交线路开展试运行,其最大亮点是“零污染、零排放”,一次满
近日,雪人股份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0万元–4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5.28%-392.93%,上年同期亏损1536.22万元业绩变动原因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及时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强化品牌宣传,拓展优质客户,优化服务方案,推行精益制造,有效提升公司
近日,福建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发布信息显示,福建雪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氢能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福建雪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均通过备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