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2专利技术分支情况
图1-2 燃料电池专利12月公开/授权的技术分布
1.3申请人专利申请情况
将专利申请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对标准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数量进行统计,如图1-3所示。本月,丰田公司公开专利69件,数量较上月有一定下降,其中发明申请和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分别为27件、42件;格罗夫公开专利54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共计34件;现代公司公开专利38件,LG公司公开专利24件;博世公司和松下公司均公开专利14件,东风汽车和雄韬氢雄均公开专利13件。
图1-3 标准化申请人专利12月公开/授权排名
在燃料电池水管理方面,上汽集团提出了一种用于阴极空气增湿的膜增湿器,该膜增湿器通过若干膜管阵列排布在壳体内部的方式来增大干、湿空气交换面积,减少空气内漏损失,提高空气加湿效率;国鸿氢能提出了一种水管理系统,通过对燃料电池工作时的气体进出口进行切换,改变燃料气体的流动方向,以解决燃料电池阴极出口出水量过多导致的“水淹”问题;亿华通提出了一种水管理系统,通过控制排氢阀排水来有效去除液态水。
二、国内申请人专利公开情况
2.1国内整车厂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1 整车厂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国内整车厂在12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1所示。其中,格罗夫公开专利54件,主要涉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技术,如氢能汽车座椅、门槛梁等结构件、热管理、动力系统测试台架、语音控制等;东风汽车公开专利13件,主要涉及双极板亲疏水涂层、氢气检测、热管理系统、冷却模块总成以及电堆快速封装密封结构等;中国一汽公开专利7件,主要涉及电堆歧管总成、气体扩散层连续制备装置、燃料电池密封性能测试以及加湿系统等;奇瑞汽车公开专利5件,主要涉及客车氢气瓶固定框架结构、加氢增压装置以及能量管理系统等。其他在12月公开相关专利的整车厂还包括上汽集团、佛山飞驰客车、广汽集团、长城汽车、金龙汽车、宇通客车、中通轻客以及江铃汽车等。
2.2燃料电池企业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2 燃料电池企业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国内燃料电池企业在12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2所示。其中,雄韬氢雄公开专利13件,主要涉及金属双极板制备、燃料电池发动机散热系统、空气双并联进气装置等;国鸿氢能公开专利12件,主要涉及电堆组件,包括集流板、一体化密封的膜电极结构、石墨双极板成型等;格力电器公开专利11件,主要涉及双极板、空气过滤装置、散热装置等;液空厚普公开专利11件,主要涉及加氢、储氢技术,包括氢气压缩撬装设备、加氢站双压缩机以及加氢站管路系统等;无锡先导智能装备公开专利10件,主要涉及电堆转运、叠片装置,膜电极制备装置等;亿华通公开专利10件,主要涉及燃料电池氢气系统、快速低温启动、氢气瓶固定结构及固定装置、热管理以及水管理系统等。其他在12月公开相关专利的企业还包括风氢扬、恒劲动力、河南豫氢、未势能源、常州翊迈、德普电气、上海捷氢等。
2.3科研院所(校)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3 燃料电池科研院所(校)12月专利公开情况
燃料电池相关科研院所(校)在12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3所示。其中,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公开专利15件,主要涉及质子交换膜制备、催化层树脂含量在线测试方法、金属复合密封垫等;武汉理工大学公开专利13件,主要涉及流场板结构、疏水性碳纸制备、电堆冷却系统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均公开专利7件,其中清华大学相关专利主要涉及膨胀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寿命预测、薄膜电极测试设备、DC/DC测试系统等。其他在12月公开相关专利的科研院所(校)还包括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北京化工大学等。
三、部分申请人及公开专利介绍
3.1丰田公司
2020年12月,丰田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共公开专利69件,主要涉及电堆、系统控制、检验检测等技术分支。下文分析的丰田公司燃料电池相关专利的专利公开号为JP2020205168A、JP2020205208A。其中JP2020205168A涉及维持燃料电池系统的可启动状态;JP2020205208A涉及抑制燃料电池系统停机时异常电压的产生。
3.1.1JP2020205168A——维持燃料电池系统的可启动状态
目前,配备有燃料电池系统的叉车、牵引拖拉机等工业车辆已投入实际使用。该类工业车辆的燃料电池系统通常配置有辅助电池。辅助电池是由铅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构成的辅助蓄电装置,可为燃料电池启停过程以及发电量不足时提供电力。当不经常使用这种工业车辆时,或者在辅助电池放电量大于充电量的状态下频繁使用该类车辆时,可能导致辅助电池电压下降过多,使得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启动。
基于此,丰田公司提供一种自动检测辅助电池状态并对其进行充电的方法,以保障燃料电池系统的正常启动。具体为:
图3-1-1 JP2020205168A燃料电池系统
燃料电池系统如图3-1-1所示,包括电堆115、控制单元111、操作单元130、辅助电池118等。
燃料电池控制单元111定期检测辅助电池118的状态,并确认操作数据中是否包括最新记录。其中,操作数据涉及燃料电池启动之前,辅助电池的放电量、电压以及时间信息等;最新记录是指在过去预定天数(如5-10天)的记录。
当确认操作数据中包括最新记录时,若控制单元确认到最新记录中的辅助电池电压≤预定阈值,且辅助电池在连续多个工作日中以放电量大于充电量的状态下工作时,控制单元参考保留在操作数据中的辅助电池特性信息以及启动电压信息来计算出需要对辅助电池进行充电的时间。此时,控制单元将燃料电池系统从非工作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以对辅助电池进行充电。当充电时间经过预计时间后,停止燃料电池发电,并将充电信息记录在操作数据中。
通过定期检查辅助电池的状态,即使在非工作状态下也可根据需要启动燃料电池来对辅助电池进行充电,以防止辅助电池电压下降过多,使燃料电池系统保持可启动状态。
3.1.2 JP2020205208A——抑制燃料电池系统停机时异常电压的产生
当燃料电池系统停机时,为了将残留在系统中的氧消耗掉,通常会供应规定量的氢气来防止因缺氢导致的异常电压产生,从而避免电极发生劣化。关于氢气供给量,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最低预期的氢分压来确定,然而此种方式存在供给过量氢气的风险,使得氢气燃料减少。为了减少燃料气体消耗,丰田也考虑过供给固定量的氢气,但此种方法有时无法使氧气消耗殆尽,使得异常电压发生频率增加。
基于此,丰田公司提出一种异常电压检测以及氢气供给方法,当燃料电池系统停止时,若检测到异常电压,则增大氢气的供给量。具体如下:
图3-1-2 JP2020205208A燃料电池系统
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电堆10,控制单元20,阴、阳极气体供给单元30、50,控制单元20,异常电压检测单元22,电压测量单元83等。当燃料电池系统停止运行时,控制单元开始估计阳极气体分压,并同时确认电堆是否存在异常电压。当此时电堆输出电压高于预定阈值时,则判定存在异常电压,并将异常电压标志ON记录在存储器中。当控制单元检测到异常电压标志ON时,控制单元20将阳极气体分压的目标值增大,并比较先前估计的阳极气体分压与该设定目标值的大小。当阳极气体分压≤设定的目标值时,开始供应阳极气体;当燃料电池阳极气体分压大于该设定目标值时,不供应阳极气体。即,设定的目标值越大时,需要供应的阳极气体越多。此外,还可根据阳极气体的剩余量来决定具体供给量。经过上述处理,可以在不过度增加氢供给量的情况下抑制停机时异常电压的发生。
图3-1-3 抑制停机时异常电压产生的控制流程图
3.2现代公司
2020年12月,现代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共公开专利38件,主要涉及电堆、系统控制、空气系统等技术分支。下文分析的现代公司燃料电池相关专利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2018412A。CN112018412A主要涉及燃料电池堆性能恢复。
3.2.1CN112018412A——燃料电池堆性能恢复控制系统与方法
燃料电池在长时间运行后,由于Pt催化剂的碳载体腐蚀和Pt颗粒溶解等原因,催化剂性能下降,进而导致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下降。而燃料气体和氧化剂气体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会将膜电极内的杂质氧化并形成氧化物膜沉积在Pt催化剂表面,进一步加剧了催化剂性能劣化。基于此,现代公司提出了一种燃料电池性能恢复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检测是否存在氧化物膜以及执行去除操作,使得燃料电池堆恢复性能。具体为:燃料电池系统如图3-2-1所示,包括电堆10、控制器50、阴极气体供给单元2a、阳极气体供给单元2b、逆变器30等。
图3-2-1 CN112018412A燃料电池系统
在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首先控制器根据逆变器转换的电力输出值来判断燃料电池性能是否出现下降以及是否需要执行氧化物膜去除。当控制器获取到经逆变器转换的电力输出值≤预定值时,控制器判断燃料电池性能发生下降,此时需要执行氧化物膜去除。为了去除氧化物膜,需要将催化层的电化学反应从氧化反应区过渡到还原反应区,并最好在低电压条件下进行。因此,当执行氧化物膜去除时,操作阀20以阻止阴极燃料气体的供给与排出,并同时将氢气供应至阴极从而去除在铂催化剂表面上形成的氧化物膜。在去除氧化物膜期间,控制器同时阻止将逆变器转换后的电力供应至外部场所,以使燃料电池在该期间产生的电力在逆变器处消耗,防止二次电池过充电。当执行去除氧化物膜操作后,控制器通过电压传感器获取燃料电池产生的电力电压值,当产生的电力电压值≥预定参考电压值时,重新供应阴极燃料气体,此时允许燃料电池产生的电力供应至外部。
图3-2-2 燃料电池堆性能恢复控制流程图
3.3 清华大学
2020年12月,清华大学在燃料电池领域共公开专利7件,主要涉及电堆、检验检测技术分支。下文分析的清华大学燃料电池相关专利的专利公开号为CN108872872B。CN108872872B涉及燃料电池寿命预测。
3.3.1 CN108872872B——燃料电池使用寿命和剩余寿命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现有技术关于燃料电池的寿命预测方法一般都是针对电压衰减的寿命预测,而针对电流衰减的寿命预测则很少。而且,目前的寿命预测方法一般多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很少出现适用于多种类型燃料电池的寿命预测方法。基于此,清华大学提出一种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采用定电压下的电流(功率)衰减率特性来预测出燃料电池的寿命。具体如下:首先,定义燃料电池定电压下电流(功率)的衰减百分率确定寿命终结点,将燃料电池定电压下电流(功率)的衰减百分率为X时,定义为燃料电池寿命终结点。然后对燃料电池进行活化,活化期间若出现膜电极损坏、毒化等现象,则需要更换燃料电池并重新进行活化。活化结束后,测试燃料电池极化曲线作为初始极化曲线(曲线1),同时在初始极化曲线上确定两个不同的点R和E,其分别对应不同的电压Vr、Ve和电流Ir、Ie。
图3-3-1燃料电池不同运行时间的极化曲线
在燃料电池运行预设时间后,测量出此时燃料电池的极化曲线(曲线2),计算出定电流(如Ir)下的电压衰减速度A,并在此时极化曲线上确定相应定电流和定电圧下的两个点a和b,其分别对应电压Va、Ve和电流Ir、Ib。曲线2为燃料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参考性能曲线,根据之前曲线1上确定的两个点,在曲线2上确定了相应定电流和定电圧的两个点,可为之后的寿命预测提供数据支持。在测试出极化曲线2后,获取燃料电池的电压衰减速度或者电流衰减时间常数,并通过预测公式获取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剩余寿命。预测公式详情见下图,在已知燃料电池已使用时间ta时,可直接使用公式(2)-(5)来分别预测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剩余寿命。
图3-3-2燃料电池寿命预测流程图
通过将定电圧下电流(功率)的衰减率特性运用于燃料电池使用寿命预测,只需测量两次不同时间段内的燃料电池极化曲线,即可快速预测出燃料电池寿命,大幅降低预测寿命成本,并保证了预测的准确性和宽适用性。
3.4检测检验部分公开专利一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由上汽集团牵头、捷氢科技参与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基于先进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建立起燃料电池纵向一体化研发体系及制造能力,圆满完成“商乘并举”应用推广1000辆任务目标。该项目在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中国石化14日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当日正式贯通,并将开始常态化运营。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始于重庆,最终抵达广西钦州港,全程约1150公里,中途设有4座加氢站,将带动重庆、贵州、广西周边中短途支线物流应用场景,是我国西部地区氢能产业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西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专利于2025年4月11日公布。专利摘要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质子交换膜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东莞能源集团迎来氢能业务重大里程碑。2025年4月8日,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集团下属沙田加氢站颁发东莞首张加氢站气瓶充装许可证,这标志着沙田加氢站正式具备合法充装资质,为东莞氢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彰显了东莞能源集团在推动城市绿色能源变革中的引领作用。自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海马汽车携旗下氢燃料电池汽车7X-H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该车由海马汽车与丰田汽车合作打造,具有动力强、续航长、补能快、零排放、高安全等特点,搭载了全球领先的丰田电堆系统和70MPa高压储氢罐,一次加满氢气仅需3-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800公里,百公里氢耗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0日,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大连市拟推荐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公示的公告。其中氢能项目包括:大功率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和250千瓦级海水制氢联产淡水装置。原文如下:关于大连市拟推荐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公示根据《市发展改革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天眼查App显示,3月25日,安徽华清大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省六安市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法人代表为祝捷。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该公司由北京华清大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从注册信息可知该公司涉及业务较为广泛,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研制制氢加氢环节涉氢产品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公开招标。公告显示,要求研制碱性电解槽、氢化物储氢材料、氢燃料电池车辆加注协议、加氢软管与软管组件等国家标准,开展调研分析,形成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或送审稿。详情如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攀枝花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关于攀枝花数智交通物流产业园项目氢能源车辆采购公告,公告显示,需采购30辆49T氢燃料电池牵引汽车。攀枝花数智交通物流产业园项目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片区的炳草岗四单元中北部,该项目用地面积26711.66㎡,总建筑面积267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8日,据外媒报道,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表示,全球首艘氢动力邮轮“VikingLibra”轮即将问世,计划于2026年底交付。该邮轮可利用船上所储存的氢气,实现船上电力的产生以及推进力的供给。目前,这艘船正在芬坎蒂尼安科纳造船厂建造,预计将在2026年底交付,将提供499间客舱,最多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专利于2025年4月11日公布。专利摘要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质子交换膜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未势能源自主研发的120kW金属堆燃料电池系统,在专业第三方认证机构TUV北德的审核下,成功获得由德国联邦机动车运输管理局(KBA)颁发的ECER10标准认证证书通过E-Mark认证,标志着未势能源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在电磁兼容性(EMC)、电气安全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已满足欧盟严苛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特赦氢能重卡制造商尼古拉(Nikola)创始人特雷弗米尔顿(TrevorMilton),此消息一出引发轩然大波。2014年,特雷弗·米尔顿创立尼古拉公司,宣称要颠覆传统卡车行业,用氢燃料电池技术打造“零排放重卡”。2020年,尼古拉借壳上市,市值一度飙升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重卡热管理系统。该专利于2025年4月1日公布。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重型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重卡热管理系统,包括高温冷却模块、低温冷却模块、电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由中国氢能联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盛大开幕。氢辉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辉能源”)携第二代MW级BriLyzer-R200Gen2PEM电解槽、BriLyzerAEM电解槽新品等产品首次亮相,全面展示公司在绿氢领域的技术领先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5日,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对区级出台的稳增长、美妆、氢能、机器人等政策及时进行项目核准及兑现工作,目前已兑现支持资金1.5亿元,资金惠及企业345家次。报告指出:2024北京氢能产业方面:北汽福田2000台/年产能氢燃料商用车基地建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3月21日,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昌平区促进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措施实施细则(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指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的“卡脖子”工程突破,鼓励各类主体或创新联合体面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3日,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7万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89.4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404元。公司注重股东回报,预计全年派发现金股利每股人民币0.286元(含税),与回购金额合并计算后年度利润分派比例达到75%
3月23日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业绩要点✧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7万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89.4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404元。公司注重股东回报,预计全年派发现金股利每股人民币0.286元(含税),与回购金额合并计算后年度利润分派比例达到75%。✧油气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热能自适应循环燃料电池电堆结构。该专利于2025年3月18日公布,旨在提升燃料电池性能一致性及寿命。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一种热能自适应循环燃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由上汽集团牵头、捷氢科技参与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基于先进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建立起燃料电池纵向一体化研发体系及制造能力,圆满完成“商乘并举”应用推广1000辆任务目标。该项目在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海马汽车携旗下氢燃料电池汽车7X-H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该车由海马汽车与丰田汽车合作打造,具有动力强、续航长、补能快、零排放、高安全等特点,搭载了全球领先的丰田电堆系统和70MPa高压储氢罐,一次加满氢气仅需3-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800公里,百公里氢耗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0日,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大连市拟推荐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公示的公告。其中氢能项目包括:大功率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和250千瓦级海水制氢联产淡水装置。原文如下:关于大连市拟推荐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公示根据《市发展改革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研制制氢加氢环节涉氢产品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公开招标。公告显示,要求研制碱性电解槽、氢化物储氢材料、氢燃料电池车辆加注协议、加氢软管与软管组件等国家标准,开展调研分析,形成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或送审稿。详情如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攀枝花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关于攀枝花数智交通物流产业园项目氢能源车辆采购公告,公告显示,需采购30辆49T氢燃料电池牵引汽车。攀枝花数智交通物流产业园项目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片区的炳草岗四单元中北部,该项目用地面积26711.66㎡,总建筑面积267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未势能源自主研发的120kW金属堆燃料电池系统,在专业第三方认证机构TUV北德的审核下,成功获得由德国联邦机动车运输管理局(KBA)颁发的ECER10标准认证证书通过E-Mark认证,标志着未势能源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在电磁兼容性(EMC)、电气安全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已满足欧盟严苛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南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起草,以南充市人民政府名义印发了《南充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联合清华大学研发的50千克级氢能源无人机完成30小时长航时跨昼夜连续飞行,突破了基于氢燃料电池输出特性的飞发控一体化设计技术,打破了国内同类飞行器纪录,续航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起飞过程中,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无人车车载自主释放,组成“无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7日,河北云瞰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和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制造长续航的氢燃料电池无人机。本次双方合作研发制造“低空氢燃料电池长续航无人机”是迎合了国内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方向,并且解决在低空物流、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方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集合斯康氢能发展(河北)有限公司(简称“中集合斯康”)宣布,该公司生产的4型高压储氢瓶产品,通过了TPED(移动式压力容器指令)认证,并于近期正式向欧洲客户交付首批产品。该份认证适用于氢气运输储存产品。此次中集合斯康出口欧洲产品主要用于氢气运输,匹配MEGC高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