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2专利技术分支情况
图1-2 燃料电池专利12月公开/授权的技术分布
1.3申请人专利申请情况
将专利申请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对标准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数量进行统计,如图1-3所示。本月,丰田公司公开专利69件,数量较上月有一定下降,其中发明申请和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分别为27件、42件;格罗夫公开专利54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共计34件;现代公司公开专利38件,LG公司公开专利24件;博世公司和松下公司均公开专利14件,东风汽车和雄韬氢雄均公开专利13件。
图1-3 标准化申请人专利12月公开/授权排名
在燃料电池水管理方面,上汽集团提出了一种用于阴极空气增湿的膜增湿器,该膜增湿器通过若干膜管阵列排布在壳体内部的方式来增大干、湿空气交换面积,减少空气内漏损失,提高空气加湿效率;国鸿氢能提出了一种水管理系统,通过对燃料电池工作时的气体进出口进行切换,改变燃料气体的流动方向,以解决燃料电池阴极出口出水量过多导致的“水淹”问题;亿华通提出了一种水管理系统,通过控制排氢阀排水来有效去除液态水。
二、国内申请人专利公开情况
2.1国内整车厂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1 整车厂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国内整车厂在12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1所示。其中,格罗夫公开专利54件,主要涉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技术,如氢能汽车座椅、门槛梁等结构件、热管理、动力系统测试台架、语音控制等;东风汽车公开专利13件,主要涉及双极板亲疏水涂层、氢气检测、热管理系统、冷却模块总成以及电堆快速封装密封结构等;中国一汽公开专利7件,主要涉及电堆歧管总成、气体扩散层连续制备装置、燃料电池密封性能测试以及加湿系统等;奇瑞汽车公开专利5件,主要涉及客车氢气瓶固定框架结构、加氢增压装置以及能量管理系统等。其他在12月公开相关专利的整车厂还包括上汽集团、佛山飞驰客车、广汽集团、长城汽车、金龙汽车、宇通客车、中通轻客以及江铃汽车等。
2.2燃料电池企业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2 燃料电池企业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国内燃料电池企业在12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2所示。其中,雄韬氢雄公开专利13件,主要涉及金属双极板制备、燃料电池发动机散热系统、空气双并联进气装置等;国鸿氢能公开专利12件,主要涉及电堆组件,包括集流板、一体化密封的膜电极结构、石墨双极板成型等;格力电器公开专利11件,主要涉及双极板、空气过滤装置、散热装置等;液空厚普公开专利11件,主要涉及加氢、储氢技术,包括氢气压缩撬装设备、加氢站双压缩机以及加氢站管路系统等;无锡先导智能装备公开专利10件,主要涉及电堆转运、叠片装置,膜电极制备装置等;亿华通公开专利10件,主要涉及燃料电池氢气系统、快速低温启动、氢气瓶固定结构及固定装置、热管理以及水管理系统等。其他在12月公开相关专利的企业还包括风氢扬、恒劲动力、河南豫氢、未势能源、常州翊迈、德普电气、上海捷氢等。
2.3科研院所(校)12月专利公开情况
图2-3 燃料电池科研院所(校)12月专利公开情况
燃料电池相关科研院所(校)在12月的专利公开情况如图2-3所示。其中,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公开专利15件,主要涉及质子交换膜制备、催化层树脂含量在线测试方法、金属复合密封垫等;武汉理工大学公开专利13件,主要涉及流场板结构、疏水性碳纸制备、电堆冷却系统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均公开专利7件,其中清华大学相关专利主要涉及膨胀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寿命预测、薄膜电极测试设备、DC/DC测试系统等。其他在12月公开相关专利的科研院所(校)还包括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北京化工大学等。
三、部分申请人及公开专利介绍
3.1丰田公司
2020年12月,丰田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共公开专利69件,主要涉及电堆、系统控制、检验检测等技术分支。下文分析的丰田公司燃料电池相关专利的专利公开号为JP2020205168A、JP2020205208A。其中JP2020205168A涉及维持燃料电池系统的可启动状态;JP2020205208A涉及抑制燃料电池系统停机时异常电压的产生。
3.1.1JP2020205168A——维持燃料电池系统的可启动状态
目前,配备有燃料电池系统的叉车、牵引拖拉机等工业车辆已投入实际使用。该类工业车辆的燃料电池系统通常配置有辅助电池。辅助电池是由铅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构成的辅助蓄电装置,可为燃料电池启停过程以及发电量不足时提供电力。当不经常使用这种工业车辆时,或者在辅助电池放电量大于充电量的状态下频繁使用该类车辆时,可能导致辅助电池电压下降过多,使得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启动。
基于此,丰田公司提供一种自动检测辅助电池状态并对其进行充电的方法,以保障燃料电池系统的正常启动。具体为:
图3-1-1 JP2020205168A燃料电池系统
燃料电池系统如图3-1-1所示,包括电堆115、控制单元111、操作单元130、辅助电池118等。
燃料电池控制单元111定期检测辅助电池118的状态,并确认操作数据中是否包括最新记录。其中,操作数据涉及燃料电池启动之前,辅助电池的放电量、电压以及时间信息等;最新记录是指在过去预定天数(如5-10天)的记录。
当确认操作数据中包括最新记录时,若控制单元确认到最新记录中的辅助电池电压≤预定阈值,且辅助电池在连续多个工作日中以放电量大于充电量的状态下工作时,控制单元参考保留在操作数据中的辅助电池特性信息以及启动电压信息来计算出需要对辅助电池进行充电的时间。此时,控制单元将燃料电池系统从非工作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以对辅助电池进行充电。当充电时间经过预计时间后,停止燃料电池发电,并将充电信息记录在操作数据中。
通过定期检查辅助电池的状态,即使在非工作状态下也可根据需要启动燃料电池来对辅助电池进行充电,以防止辅助电池电压下降过多,使燃料电池系统保持可启动状态。
3.1.2 JP2020205208A——抑制燃料电池系统停机时异常电压的产生
当燃料电池系统停机时,为了将残留在系统中的氧消耗掉,通常会供应规定量的氢气来防止因缺氢导致的异常电压产生,从而避免电极发生劣化。关于氢气供给量,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最低预期的氢分压来确定,然而此种方式存在供给过量氢气的风险,使得氢气燃料减少。为了减少燃料气体消耗,丰田也考虑过供给固定量的氢气,但此种方法有时无法使氧气消耗殆尽,使得异常电压发生频率增加。
基于此,丰田公司提出一种异常电压检测以及氢气供给方法,当燃料电池系统停止时,若检测到异常电压,则增大氢气的供给量。具体如下:
图3-1-2 JP2020205208A燃料电池系统
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电堆10,控制单元20,阴、阳极气体供给单元30、50,控制单元20,异常电压检测单元22,电压测量单元83等。当燃料电池系统停止运行时,控制单元开始估计阳极气体分压,并同时确认电堆是否存在异常电压。当此时电堆输出电压高于预定阈值时,则判定存在异常电压,并将异常电压标志ON记录在存储器中。当控制单元检测到异常电压标志ON时,控制单元20将阳极气体分压的目标值增大,并比较先前估计的阳极气体分压与该设定目标值的大小。当阳极气体分压≤设定的目标值时,开始供应阳极气体;当燃料电池阳极气体分压大于该设定目标值时,不供应阳极气体。即,设定的目标值越大时,需要供应的阳极气体越多。此外,还可根据阳极气体的剩余量来决定具体供给量。经过上述处理,可以在不过度增加氢供给量的情况下抑制停机时异常电压的发生。
图3-1-3 抑制停机时异常电压产生的控制流程图
3.2现代公司
2020年12月,现代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共公开专利38件,主要涉及电堆、系统控制、空气系统等技术分支。下文分析的现代公司燃料电池相关专利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2018412A。CN112018412A主要涉及燃料电池堆性能恢复。
3.2.1CN112018412A——燃料电池堆性能恢复控制系统与方法
燃料电池在长时间运行后,由于Pt催化剂的碳载体腐蚀和Pt颗粒溶解等原因,催化剂性能下降,进而导致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下降。而燃料气体和氧化剂气体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会将膜电极内的杂质氧化并形成氧化物膜沉积在Pt催化剂表面,进一步加剧了催化剂性能劣化。基于此,现代公司提出了一种燃料电池性能恢复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检测是否存在氧化物膜以及执行去除操作,使得燃料电池堆恢复性能。具体为:燃料电池系统如图3-2-1所示,包括电堆10、控制器50、阴极气体供给单元2a、阳极气体供给单元2b、逆变器30等。
图3-2-1 CN112018412A燃料电池系统
在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首先控制器根据逆变器转换的电力输出值来判断燃料电池性能是否出现下降以及是否需要执行氧化物膜去除。当控制器获取到经逆变器转换的电力输出值≤预定值时,控制器判断燃料电池性能发生下降,此时需要执行氧化物膜去除。为了去除氧化物膜,需要将催化层的电化学反应从氧化反应区过渡到还原反应区,并最好在低电压条件下进行。因此,当执行氧化物膜去除时,操作阀20以阻止阴极燃料气体的供给与排出,并同时将氢气供应至阴极从而去除在铂催化剂表面上形成的氧化物膜。在去除氧化物膜期间,控制器同时阻止将逆变器转换后的电力供应至外部场所,以使燃料电池在该期间产生的电力在逆变器处消耗,防止二次电池过充电。当执行去除氧化物膜操作后,控制器通过电压传感器获取燃料电池产生的电力电压值,当产生的电力电压值≥预定参考电压值时,重新供应阴极燃料气体,此时允许燃料电池产生的电力供应至外部。
图3-2-2 燃料电池堆性能恢复控制流程图
3.3 清华大学
2020年12月,清华大学在燃料电池领域共公开专利7件,主要涉及电堆、检验检测技术分支。下文分析的清华大学燃料电池相关专利的专利公开号为CN108872872B。CN108872872B涉及燃料电池寿命预测。
3.3.1 CN108872872B——燃料电池使用寿命和剩余寿命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现有技术关于燃料电池的寿命预测方法一般都是针对电压衰减的寿命预测,而针对电流衰减的寿命预测则很少。而且,目前的寿命预测方法一般多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很少出现适用于多种类型燃料电池的寿命预测方法。基于此,清华大学提出一种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采用定电压下的电流(功率)衰减率特性来预测出燃料电池的寿命。具体如下:首先,定义燃料电池定电压下电流(功率)的衰减百分率确定寿命终结点,将燃料电池定电压下电流(功率)的衰减百分率为X时,定义为燃料电池寿命终结点。然后对燃料电池进行活化,活化期间若出现膜电极损坏、毒化等现象,则需要更换燃料电池并重新进行活化。活化结束后,测试燃料电池极化曲线作为初始极化曲线(曲线1),同时在初始极化曲线上确定两个不同的点R和E,其分别对应不同的电压Vr、Ve和电流Ir、Ie。
图3-3-1燃料电池不同运行时间的极化曲线
在燃料电池运行预设时间后,测量出此时燃料电池的极化曲线(曲线2),计算出定电流(如Ir)下的电压衰减速度A,并在此时极化曲线上确定相应定电流和定电圧下的两个点a和b,其分别对应电压Va、Ve和电流Ir、Ib。曲线2为燃料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参考性能曲线,根据之前曲线1上确定的两个点,在曲线2上确定了相应定电流和定电圧的两个点,可为之后的寿命预测提供数据支持。在测试出极化曲线2后,获取燃料电池的电压衰减速度或者电流衰减时间常数,并通过预测公式获取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剩余寿命。预测公式详情见下图,在已知燃料电池已使用时间ta时,可直接使用公式(2)-(5)来分别预测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剩余寿命。
图3-3-2燃料电池寿命预测流程图
通过将定电圧下电流(功率)的衰减率特性运用于燃料电池使用寿命预测,只需测量两次不同时间段内的燃料电池极化曲线,即可快速预测出燃料电池寿命,大幅降低预测寿命成本,并保证了预测的准确性和宽适用性。
3.4检测检验部分公开专利一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湖北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财政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按照“事后奖补”的原则,在本通知规定的时限内,企业申报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生产销售、整车研发生产、加氢站建设、加氢站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船舶、叉车)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金博股份与氢璞创能在湖南氢璞创能生产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氢燃料电池碳纸领域深度合作。金博股份依托自身碳基复合材料技术积淀,在氢燃料电池碳纸研发生产产业链整合上独具优势;氢璞创能深耕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拥有成熟的市场渠道与国际化布局经验。此次合作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及生态局领导的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原则上同意了新增八个氢燃料试验项目的申请。由重塑能源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中旅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及艾伦巴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提交的申请,试验两辆氢燃料电池旅游巴士作跨境客运用途项目,成功通过原则性审批。该项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温州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支持企业开展新车型开发,对企业新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新发布车型,且在进入目录后一年时间内,乘用车销量达到1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行管理规范》大连市地方标准。本文件规定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行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人员管理、场站要求、车辆要求、车辆运行管理、车辆维修保养、车辆报废、安全与应急、监督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4月28日,湖南氢璞创能生产基地投产暨新品发布会在宁乡经开区举行。该生产基地的投产填补长沙市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生产的空白,三期项目全面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标志着宁乡“氢锂双驱”产业格局正式启航。宁乡将助力打造氢能产业“生态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金博股份与氢璞创能在湖南氢璞创能生产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氢燃料电池碳纸领域深度合作。金博股份依托自身碳基复合材料技术积淀,在氢燃料电池碳纸研发生产产业链整合上独具优势;氢璞创能深耕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拥有成熟的市场渠道与国际化布局经验。此次合作以“
印度大型综合性集团信实工业有限公司(RelianceIndustriesLimited,简称RIL)宣布,已正式投产其异质结(HJT)太阳能组件制造项目的首条生产线,这是公司规划年产能10GW的一部分。在近日召开的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RIL首席财务官V.Srikanth表示,公司已投产首条GW级(gigawatt-scale)太阳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解读《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热能自适应循环燃料电池电堆结构。该专利于2025年3月18日公布,旨在提升燃料电池性能一致性及寿命。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一种热能自适应循环燃
在传统业务增长乏力、低碳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等多方面压力下,能源企业正应积极发展新能源业务,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融合发展,努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在此过程中,氢能为能源企业实现清洁低碳转型提供了关键路径,氢能业务的战略重要性正日益提升。氢能是低碳转型新引擎当前,能源行业正在进行革命性变
长久以来,国内互联网广泛流传着一个说法:“氢能专利被日本垄断,所以中美不愿发展氢能产业,避免给日本打工。”事实果真如此吗?氢能专利的国际竞争情况究竟如何?2023年1月,IEA发布了《Hydrogenpatentsforacleanenergyfuture》(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基于欧洲专利局的专利数据(2001
2021年10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491件。其中,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859件,发明专利申请公开436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174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共241件;日本公开专利224件,其中发明申请专利公开148件;美国公开专利135件、韩国公开专利91件。
2021年9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441件。其中,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837件,发明专利申请公开407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189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共234件;日本公开专利225件,其中发明申请专利公开148件;美国公开专利122件、德国公开专利61件。
2021年7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398件,较上月公开数量(1605件)减少较多。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93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479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200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215件;美国公开专利数量为102件,韩国和日本的专利公开数量均为85件。
近年来我国燃料电池领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逐年上升,2021年1月至今新增专利申请数量更是占据了全球新增数量的80%以上。
2021年6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605件,较上月公开数量(1183件)增加较多。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98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556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206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共212件;日本公开专利数量178件,美国公开专利数量110件,韩国公开专利106件。
2021年5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183件,较上月公开数量有所下降。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70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376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168件,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共143件;日本公开专利数量134件,美国公开专利数量104件,韩国公开专利79件。
2021年4月,燃料电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授权的专利共1259件,与上月数据相当。本月,中国地区专利公开数量78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424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共164件;日本公开专利数量136件,美国公开专利数量95件,德国公开专利数量75件。
随着各地“十四五”规划出台,氢能领域亦明显感到正在提速。据悉,首批示范城市名单可能将于5月份公布。此外,氢能技术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发布,国拨经费7.95亿元支持氢能发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湖北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财政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按照“事后奖补”的原则,在本通知规定的时限内,企业申报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生产销售、整车研发生产、加氢站建设、加氢站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船舶、叉车)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金博股份与氢璞创能在湖南氢璞创能生产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氢燃料电池碳纸领域深度合作。金博股份依托自身碳基复合材料技术积淀,在氢燃料电池碳纸研发生产产业链整合上独具优势;氢璞创能深耕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拥有成熟的市场渠道与国际化布局经验。此次合作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及生态局领导的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原则上同意了新增八个氢燃料试验项目的申请。由重塑能源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中旅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及艾伦巴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提交的申请,试验两辆氢燃料电池旅游巴士作跨境客运用途项目,成功通过原则性审批。该项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温州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支持企业开展新车型开发,对企业新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新发布车型,且在进入目录后一年时间内,乘用车销量达到1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行管理规范》大连市地方标准。本文件规定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行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人员管理、场站要求、车辆要求、车辆运行管理、车辆维修保养、车辆报废、安全与应急、监督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4月28日,湖南氢璞创能生产基地投产暨新品发布会在宁乡经开区举行。该生产基地的投产填补长沙市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生产的空白,三期项目全面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标志着宁乡“氢锂双驱”产业格局正式启航。宁乡将助力打造氢能产业“生态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金博股份与氢璞创能在湖南氢璞创能生产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氢燃料电池碳纸领域深度合作。金博股份依托自身碳基复合材料技术积淀,在氢燃料电池碳纸研发生产产业链整合上独具优势;氢璞创能深耕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拥有成熟的市场渠道与国际化布局经验。此次合作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能源集团板桥加氢站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该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连云港市首个商用加氢站,该项目将助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为“双碳”目标注入新动能。板桥加氢站由工投能源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额达350万元,日最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4月21日~4月25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1、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进入调试阶段近日,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进入调试阶段,即将实现试生产。该示范项目以59.56亿元预算投资、8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以及六项全国领先技术,被国家电投列为绿色氢基能源
2025年4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不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中国在“双碳”目标下的一场系统性变革的宣言。这份文件以交通与能源的深度融合为核心,试图打破行业壁垒,重塑产业链条,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6日,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锦能源”)和中通快递集团在中通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车辆推广、绿色物流体系构建、氢能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赖梅松出席签约仪式。美锦能源与中通快递在共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