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0 年的最后一个月,湖南、江西等地电力供应偏紧,我国南方多地推出"限电"举措。湖南省长沙市呼吁各类企业尽量在非用电高峰时段生产,江西省决定每日早晚高峰段实施可中断负荷。浙江省温州市规定市级各有关单位的办公区域在气温 3 摄氏度以下才能开启空调等制暖设备,且室温不得超过 16 摄氏度。
为了解电力消费现状,记者近日走访西部重要能源供应基地新疆、内蒙古、山西,和东中部的能源消费基地——长三角三省一市及湖南、江西等多地获悉, 一头是外送电通道受阻,一头是电力缺口逐年增大,我国电力消费呈中部喊饿、东部喊紧、西部喊饱的失衡状态。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汪延 吴慧珺 杜刚 梁晓飞 姚子云 安路蒙 白田田
基层干部专家指出,从长远看,东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电力需求只增不减,未来东中部地区支撑电源供应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他们建议,要正视未来新能源在电力供应体系中的主要地位,也要肯定煤电在电力系统中仍将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的重要作用。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需求,加快新能源储能等的发展布局与应用。
送电省份变缺电省份
记者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及湖南、江西等地采访了解到,随着产业向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东中部地区用电量逐年攀升,电力缺口逐年增大。
长三角正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信息化建设新高地,各产业对电力均存在较大需求。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台湾地区的台积电作为国内最大的芯片代工厂,2019 年一年用电超 143.3 亿千瓦时。目前,长三角地区有中芯国际、长鑫存储等集成电路产业。5G 技术也十分耗电,据中国铁塔统计,一台标准的 5G 基站单系统功耗达到 3.5 千瓦到 4 千瓦。而 2020 年我国新增约 58 万个 5G 基站。
数据显示,2020 年,作为长三角副中心的合肥地区,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 382.55 亿千瓦时,在国家电网重点城市排名中首次跃居前二十,同比增长 1.89%。其中,2020 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10 千伏及以上用户累计用电量达 91.67 亿千瓦时。
长三角能源研究院副院长郑建华介绍,从 2015 年到 2019 年,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用电量从 8549 亿千瓦时上升至 10100 亿千瓦时。若无新增规划电源,预计到 2025 年长三角最大电力缺口将超过 4000 万千瓦。
作为长三角能源保障基地的安徽,也从曾经的"送电省份"变成了"缺电省份"。安徽省能源局副局长杨泽胜说,随着负荷增长,高峰时段电力缺口逐年扩大。 根据测算,2025 年,安徽全省高峰时段最大电力缺口将达到 2200 万千瓦,约占全省最大负荷的三分之一,达到长三角电力缺口的 50%。
中部电力"饥荒"
在冬季极端天气、工业生产快速恢复、外受电能力有限和机组故障增加、电源装机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高不确定性强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缺煤无油少气的中部地区陷入用电"饥荒",一度面临缺电困局。
工业生产快速恢复,拉动用电增长。据数据统计,湖南、江西去年 11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 7.4%、7.9%,1 至 11 月份分别同比增长 4.3%、4%。
冬季极端天气提前,加大供电保障压力。受强冷空气影响,2020 年东中部极寒天气较往年偏早 1 个月,气温较同期偏低,进一步增加了空调等用电负荷。
国网新疆经研院院长赵志强介绍,中部地区如江西省和湖南省均属一次能源匮乏省份,缺煤无油少气,水力资源较丰富但已开发殆尽, 新能源资源不优,"十三五"以来,电力供需一直处于紧张局面,"十四五"及后期电力缺口也将逐步加大。以湖南为例,目前外受电通道能力 600 万千瓦,外送通道能力已全部送足。考虑"十四五"雅中直流工程投产及需求侧响应后,2025 年湖南省电力缺口在 579 万千瓦,电量缺口 74 亿千瓦时,2035 年电力缺口超过 2500 万千瓦,电量缺口 539 亿千瓦时。
因碳达峰目标,东中部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难新建火力发电厂。建设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工程,受地域和季节性影响较大,发电能力受限。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中心副处长杨峰表示,江西省能源结构日趋多元,但有其局限性。如水力发电方面,冬季为江西枯水期,水力发电能力下降,同时为保证民生用水需求,部分厂站需要控制下泄流量,发电能力受限。这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湖南,湖南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合计超过 53.45%,整体水电风电比重大且调节性能差,全省水电装机中 63.9% 为日调节或径流电站,不具备调节能力,冬季典型日高峰负荷时刻水电出力基本为装机容量的 30% 左右。风电装机占比 12.78%,多分布在西部、南部网络结构薄弱区,夜间出力大,与电网负荷曲线呈负相关特性。
加快推进储能通道建设
记者在新疆、内蒙古、山西等西电东送的西北地区调研获悉,西电东送有利于西部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解决"东紧、中饿、西饱"的电力消费失衡、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 已实施 25 年的西电东送,面临新挑战:能源结构发生变化,电网调控能力不足;受端网架支撑能力存在制约,送端直流配套电源建设进度滞后;储能发展规划建设滞后,抑制了新能源装机。
业内人士表示,结合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需求,新能源将成为我国的主力电源,但不宜过早、过快大规模淘汰煤电。建议加快推进储能发展规划与布局,探索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为新能源电力提供存储空间。
加快推进储能发展规划与布局,探索源网荷储协调发展。赵志强建议,结合西部地区资源分布特点和电网运行情况,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需求,可应用储能等先进技术整合新能源的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各类资源要素,实现源网荷储深度协同,积极探索储能电站在西部地区的应用及商业模式,实施"新能源 + 储能 + 调相机"发展模式,采用风 / 光 + 储能电源建设模式逐步推进储能试点项目建设,建议新能源电源同步配套建设储能电源,建设一批"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并逐步推广。
加快送端直流配套电源建设进度,提升受端电网电力跨省互济能力。多位专家建议,加快推进送端直流配套电源建设进度,尤其是以火电 + 风光电打包外送的特高压线路配套电源点投产进度。同时,加快特高压交流主网架建设,有利于提升输电能力和水平。
在东中部再建设一批特高压直流工程,保障产业发展需要。郑建华表示,东中部尤其长三角地区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负荷中心,而长三角区域依靠本地难以满足电力供应需求。他建议,针对长三角及中部地区新增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及时填补未来一段时期东中部地区能源资源匮乏难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江西省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电网企业要进一步压实并网安全责任,指导并网项目严格执行接入技术规范,落实“四可”等技术要求。要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优质并网服务;主动配合当地能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2025年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继今年7月4日首创新高(14.65亿千瓦)、7月7日再创新高(14.67亿千瓦)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大达到15.06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5亿千瓦。本周全国电力负荷持续维持高位,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战略背景下,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售电主体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作为直接联系电力用户的关键环节,售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保障能源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与规则的演进,售电市场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今年上半年,国网新疆电力累计为2216户乡村用电客户办理充电桩接电业务,数量同比增长628.95%。今年上半年,新疆电网供电营业区内,乡村客户办理充电桩报装容量达到3.56万千瓦,同比增长1033.86%;乡村充电设施用电量1167.8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59.32%。截至2025年6月底,新疆电网
7月17日,迁西县尹庄乡樊庄村村委的小广场上已是一片忙碌,国网迁西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尹月民、刘彦东带着工具箱早早到场,有条不紊地开展共享扫码用电装置的装表接电工作。随着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装置显示屏亮起绿色信号,全村首个共享用电点正式“上岗”。樊庄村村委小广场是村民日常休闲活动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遂宁市人民政府发布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现向广大电力用户发出节约用电倡议,公共机构带头节约用电,家庭社区绿色低碳用电,商业场所科学高效用电,工业企业主动节能提效,景观照明科学合理用电,详情如下: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朋友: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深圳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5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2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居民生活用电量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2025年1-6月,深圳工业用电量2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其中,制造业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