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0 年的最后一个月,湖南、江西等地电力供应偏紧,我国南方多地推出"限电"举措。湖南省长沙市呼吁各类企业尽量在非用电高峰时段生产,江西省决定每日早晚高峰段实施可中断负荷。浙江省温州市规定市级各有关单位的办公区域在气温 3 摄氏度以下才能开启空调等制暖设备,且室温不得超过 16 摄氏度。
为了解电力消费现状,记者近日走访西部重要能源供应基地新疆、内蒙古、山西,和东中部的能源消费基地——长三角三省一市及湖南、江西等多地获悉, 一头是外送电通道受阻,一头是电力缺口逐年增大,我国电力消费呈中部喊饿、东部喊紧、西部喊饱的失衡状态。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汪延 吴慧珺 杜刚 梁晓飞 姚子云 安路蒙 白田田
基层干部专家指出,从长远看,东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电力需求只增不减,未来东中部地区支撑电源供应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他们建议,要正视未来新能源在电力供应体系中的主要地位,也要肯定煤电在电力系统中仍将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的重要作用。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需求,加快新能源储能等的发展布局与应用。
送电省份变缺电省份
记者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及湖南、江西等地采访了解到,随着产业向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东中部地区用电量逐年攀升,电力缺口逐年增大。
长三角正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信息化建设新高地,各产业对电力均存在较大需求。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台湾地区的台积电作为国内最大的芯片代工厂,2019 年一年用电超 143.3 亿千瓦时。目前,长三角地区有中芯国际、长鑫存储等集成电路产业。5G 技术也十分耗电,据中国铁塔统计,一台标准的 5G 基站单系统功耗达到 3.5 千瓦到 4 千瓦。而 2020 年我国新增约 58 万个 5G 基站。
数据显示,2020 年,作为长三角副中心的合肥地区,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 382.55 亿千瓦时,在国家电网重点城市排名中首次跃居前二十,同比增长 1.89%。其中,2020 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10 千伏及以上用户累计用电量达 91.67 亿千瓦时。
长三角能源研究院副院长郑建华介绍,从 2015 年到 2019 年,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用电量从 8549 亿千瓦时上升至 10100 亿千瓦时。若无新增规划电源,预计到 2025 年长三角最大电力缺口将超过 4000 万千瓦。
作为长三角能源保障基地的安徽,也从曾经的"送电省份"变成了"缺电省份"。安徽省能源局副局长杨泽胜说,随着负荷增长,高峰时段电力缺口逐年扩大。 根据测算,2025 年,安徽全省高峰时段最大电力缺口将达到 2200 万千瓦,约占全省最大负荷的三分之一,达到长三角电力缺口的 50%。
中部电力"饥荒"
在冬季极端天气、工业生产快速恢复、外受电能力有限和机组故障增加、电源装机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高不确定性强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缺煤无油少气的中部地区陷入用电"饥荒",一度面临缺电困局。
工业生产快速恢复,拉动用电增长。据数据统计,湖南、江西去年 11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 7.4%、7.9%,1 至 11 月份分别同比增长 4.3%、4%。
冬季极端天气提前,加大供电保障压力。受强冷空气影响,2020 年东中部极寒天气较往年偏早 1 个月,气温较同期偏低,进一步增加了空调等用电负荷。
国网新疆经研院院长赵志强介绍,中部地区如江西省和湖南省均属一次能源匮乏省份,缺煤无油少气,水力资源较丰富但已开发殆尽, 新能源资源不优,"十三五"以来,电力供需一直处于紧张局面,"十四五"及后期电力缺口也将逐步加大。以湖南为例,目前外受电通道能力 600 万千瓦,外送通道能力已全部送足。考虑"十四五"雅中直流工程投产及需求侧响应后,2025 年湖南省电力缺口在 579 万千瓦,电量缺口 74 亿千瓦时,2035 年电力缺口超过 2500 万千瓦,电量缺口 539 亿千瓦时。
因碳达峰目标,东中部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难新建火力发电厂。建设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工程,受地域和季节性影响较大,发电能力受限。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中心副处长杨峰表示,江西省能源结构日趋多元,但有其局限性。如水力发电方面,冬季为江西枯水期,水力发电能力下降,同时为保证民生用水需求,部分厂站需要控制下泄流量,发电能力受限。这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湖南,湖南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合计超过 53.45%,整体水电风电比重大且调节性能差,全省水电装机中 63.9% 为日调节或径流电站,不具备调节能力,冬季典型日高峰负荷时刻水电出力基本为装机容量的 30% 左右。风电装机占比 12.78%,多分布在西部、南部网络结构薄弱区,夜间出力大,与电网负荷曲线呈负相关特性。
加快推进储能通道建设
记者在新疆、内蒙古、山西等西电东送的西北地区调研获悉,西电东送有利于西部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解决"东紧、中饿、西饱"的电力消费失衡、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 已实施 25 年的西电东送,面临新挑战:能源结构发生变化,电网调控能力不足;受端网架支撑能力存在制约,送端直流配套电源建设进度滞后;储能发展规划建设滞后,抑制了新能源装机。
业内人士表示,结合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需求,新能源将成为我国的主力电源,但不宜过早、过快大规模淘汰煤电。建议加快推进储能发展规划与布局,探索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为新能源电力提供存储空间。
加快推进储能发展规划与布局,探索源网荷储协调发展。赵志强建议,结合西部地区资源分布特点和电网运行情况,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需求,可应用储能等先进技术整合新能源的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各类资源要素,实现源网荷储深度协同,积极探索储能电站在西部地区的应用及商业模式,实施"新能源 + 储能 + 调相机"发展模式,采用风 / 光 + 储能电源建设模式逐步推进储能试点项目建设,建议新能源电源同步配套建设储能电源,建设一批"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并逐步推广。
加快送端直流配套电源建设进度,提升受端电网电力跨省互济能力。多位专家建议,加快推进送端直流配套电源建设进度,尤其是以火电 + 风光电打包外送的特高压线路配套电源点投产进度。同时,加快特高压交流主网架建设,有利于提升输电能力和水平。
在东中部再建设一批特高压直流工程,保障产业发展需要。郑建华表示,东中部尤其长三角地区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负荷中心,而长三角区域依靠本地难以满足电力供应需求。他建议,针对长三角及中部地区新增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及时填补未来一段时期东中部地区能源资源匮乏难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01为什么要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当前,我省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发电出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电力供需平衡难度不断增加,全网常态化面临午间光伏大发时的消纳挑战,春秋两季消纳矛盾更为突出。通过优化分时电价结构,推动全体电力用户共同参与电网调峰,促进工商业用户更为精准地响应
近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我省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5〕185号,以下简称《通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1.为什么要调整分时电价机制?我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自1992年起执行,期间多次结合用电特性对分时时段、浮动比例等进行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我省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按季节对峰平谷时段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峰平谷时段分别为:春秋季(3-6、10、11月):高峰时段:10:00-12:00、17:00-22:00;平段:8:00-10:00、12:00-17:00;低谷时段:22:00-次日8:00;夏季(7-9月):高
为主动响应电力市场化改革趋势,精准对接用户多元化需求,进一步降低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江苏省近期创新推出优化版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苏发改价格发〔2025〕426号)。新政策以“市场导向、用户为本”为核心,通过动态电价机制引导供需双侧高效互动,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更推动电力市场繁荣发展。此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氢启绿色未来!新能源制氢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引擎,更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破局利器。凭借电氢灵活转化与储能调节的双重优势,可以大幅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精准平衡电力供需,助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2025年4月24日,由南瑞继保牵头编制的《新能源制氢一体化控制技术导则》初稿讨论会在北京顺利
4月30日,江苏分时电价新政颁布。靴子落地,一时让整个工商业储能圈躁动。最大争论在于,工商业用户分时电价计价基础从下游“到户电价”调整为上游“用户购电价”,尽管浮动比例提高,但峰谷/平谷价差缩小,进而削弱了工商业储能的套利空间。虽然有征求意见稿“打预防针”,但正式落地让“收回成命”的
在国家能源局的正确领导下,华中能源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能源监管工作会议部署,围绕深化电力体制机制改革、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总目标,建立健全与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川渝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相适应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华中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深化区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推进,中国新能源装机比例逐年上升,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4亿kW,同比增长20.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1亿kW,同比增长13.9%,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6%。目前,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arbonemissiontradingmarket,CET,下文简
储能后市场时代正在到来,产业链企业准备好了吗?储能“后市场”时代正在到来。何为储能后市场时代,业界普遍认为,以新能源全面入市的“136号文”为重要节点,以储能运营、运维等为特征的后市场加速到来。从运营角度看,136号文之后,储能项目的收益从依赖“容量租赁费+行政补贴”转向市场化交易,包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一季度,内蒙古自治区发电量达2127亿度、增长4.5%,用电量达1344亿度、增长3.1%。新能源发电量达732亿度、增长40.8%,占总发电量34.4%;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6%,高于国家下达目标值5个点以上,相当于每用3度电里有1度多是绿电。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孟姜镇北营子村房屋白墙灰瓦,道路干净宽阔。村北就是角山长城。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登长城、参观村史馆、品农家饭、采摘大樱桃。4月25日,冀北秦皇岛供电公司孟姜镇供电所所长孟令楠和员工徐东泽、曹洪利来到北营子村,检查为该村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并义务为民宿、餐馆等用电量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4月29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二次征求公众意见的公示。文件提出,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工商业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占年发电量的比例应在50%以上,鼓励通过储能等方式优化涉网安全与电网友好性。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未达到要求时,调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感谢你们专门上门来解释我们这个月电费电量异常的问题。”4月29日讷河市克山农场客户因为新增了一台空调,感觉本月的用电量异常,网格员收到信息后,带着客户每月电费清单到客户家中面对面解答异常情况。为精准分析客户用电诉求,提升办电便利度,优化办电体验,讷河市供电公司以全面推进网格化服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共同构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三个主要交易品种,标志着三大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通知提到,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一季度,内蒙古自治区发电量达2127亿度、增长4.5%,用电量达1344亿度、增长3.1%。新能源发电量达732亿度、增长40.8%,占总发电量34.4%;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6%,高于国家下达目标值5个点以上,相当于每用3度电里有1度多是绿电。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187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其中:广东“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2.9%,新质生产力带动作用持续显现。每10台有4台“广东造”典型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近10%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1-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110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2025年4月16日,恰逢湖北现货长周期运行一周年。过去的一年,湖北市场所有主体以质定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稳中求进,添绿创新,勇立潮头,保“价”护航,为“爱”发电。(来源:兰木达电力现货作者:叶坤)本文将介绍湖北电力市场过去一年的近况,并结合一季度现货运行态势,研判市场发展趋势,针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先生介绍一季度全国能源形势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能源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我国能源供给体系不断完善,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绿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文字实录如下:【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例行新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介绍了电力保供方面的计划和部署?张星表示:2024年,全国电力供应保障经受住了夏季高温、冬季寒潮等多重考验,28个省级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打赢了电力保供攻坚战。今年以来,电力消费持续增长,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38万亿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