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政策正文

天津十四五规划:积极发展综合智慧能源 推广智慧能源小镇技术

2021-02-10 09:53来源:天津日报关键词:十四五能源规划可再生能源智慧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8 中国信创谷

在滨海高新区建设“中国信创谷”,依托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产业集群部署创新链,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推进信创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提升超级计算、量子加密、区块链等信创前沿技术、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吸引一批重大科学装置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入驻,重点发展基础硬件、软件系统、“信创+”服务3大核心链条,信息安全1大保障及军民融合1大特色,系统化构建“311”信创产业体系,打造“中国信创谷”产业品牌。

(一)硬件链。强化芯片设计、高端服务器制造等优势,补齐芯片制造、封测、传感器、通信设备等薄弱或缺失环节,建成“芯片—整机终端”基础硬件产业链,实现全链发展。

(二)软件链。以攻关适配为核心,重点布局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领域,补齐固件、中间件、流版签软件等薄弱与缺失环节,建成“基础软件—软件集成”软件系统产业链,促进国产软件从“可用”到“好用”,打造繁荣的软件生态系统。

(三)服务链。面向金融、石油、电力等国家安全可控8大行业应用需求,以提供场景为核心,以应用示范为牵引,重点发展适配及系统集成应用、信创+工业互联网、信创+智能安防、信创+智慧能源、信创+海洋信息服务等领域,推出行业定制化“信创+”整体解决方案。

(四)信息安全保障。紧抓国家安全、城市安全、产业安全等场景需求,以提升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水平为目标,重点发展信息安全产品、信息安全服务、行业应用安全等,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生态。

(五)军民融合。把握军民融合国产技术和产品规模化应用市场需求,以推进技术、人才、装备、系统深化融合为路径,重点发展卫星及应用、军民融合行业应用等领域,实现军转民领域规模化应用、民转军领域有效支撑,营造军民融合技术生态和创新创业生态。

第三节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全面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强大学科技园顶层设计,发挥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创业孵化、集聚资源、培育人才和协同创新等核心功能,将其打造成为成果转化“首站”和区域创新创业“核心孵化园”,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引擎和策源支撑。建立健全大学科技园建设体制机制,探索“一校一园”“一校多园”和“多校一园”等多元建设模式。推动校区、园区、社区“三区”协同发展。建立推进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评估、科学监督和优胜劣汰制度。

提升成果转化产业化服务能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权改革。建立有利于促进成果转化的尽职免责制度和绩效考评体系。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技术转移体系,以市级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平台为核心,发展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完善多元化成果转化投融资服务,成立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吸引国内外先进成果落地产业化,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构建全周期、全覆盖的科技金融支撑服务体系,拓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壮大政府引导基金规模,推动设立天使母基金,发挥天使、创投等基金及专项投资作用,推动创新创业投资规模化、聚集化。支持科技型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科技专营机构,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开发相关融资产品。建立健全科技担保体系,支持引导保险机构在高风险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早期开发特色科技保险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多融资增信服务。

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坚持以用立业、场景牵引,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和数据支持。支持人工智能、车联网、大数据、区块链、装备和医疗器械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创新应用。扩大首台套保险补偿范围,加大对从“0—1”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的采购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创新产品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拓展新技术应用场景,实施“5G+X”工程,形成更多有创新性的共性技术解决方案及标准。支持企业通过服务型制造、融资租赁等方式,为重大创新产品提供应用场景。

第四节 营造优良创新生态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快科技管理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化科技评价激励制度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改革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的科技项目遴选机制。健全稳定支持与竞争性经费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投入方式,完善“揭榜制+里程碑”“大平台大设施+项目”等新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力度。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完善科研诚信体系,营造优良创新氛围。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应用。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全链条体系建设,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加大对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严重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支持滨海新区、东丽区高水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试点城区,促进更多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高标准建成中国(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面提升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水平,深化拓展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功能。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牵头或参与各类标准起草修订,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体系。

第五节 构筑人才聚集高地

加快集聚高端人才。坚持长期聘用和柔性引进相结合,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编制发布高端紧缺人才目录和科技创新人才图谱,聚集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打造“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畅通青年和紧缺人才落户通道,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急需人才推广“企业提名单、政府接单办”模式。深入实施杰出人才培养计划,重点遴选培养一批院士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千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青年人才支持力度,提高在津高校毕业生留津比例,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吸引更多博士来津发展。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评聘制度,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充分依靠市场机制和发挥企业作用,加强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建立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培养“海河工匠”等高技能人才队伍。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企业家队伍。支持滨海新区建设人才特区,推动建立外事审核审批直通车制度,支持和鼓励外籍高端人才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打造国际人才集聚区。

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赋予用人单位、行业组织人才评价主体地位。实施代表作评价等评价方式,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和青年人才评价周期。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促进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企业研发人才高校任职,建立多元分配机制,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共用、有序流动和良性循环。

持续优化人才环境。支持人才团队携带项目“带土移植”,推行“项目+团队”服务模式,为人才团队提供个性化服务。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一批猎头、管理咨询、服务外包领域人力资源龙头企业,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高端人才寻访、甄选推荐、引进培训等定制化服务。建立专业化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完善配套服务保障措施,帮助解决居住、子女教育、医疗等人才关切的实际问题,让天津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实现梦想的热土。

第五章 建设制造强市,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制造业立市,大力引育新动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着力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市。

第一节 着力夯实制造业根基

强化制造业战略支撑。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壮大新动能底盘,巩固工业发展基本盘。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5000亿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分别形成3000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现代冶金、轻工纺织分别形成2000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能源分别形成1000亿级产业集群,航空航天产业形成500亿级产业集群;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推动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工业基础软件、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研发创新、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工程,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引育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领航企业,加快建设引领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世界一流企业。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加强品牌、标准、计量、合格评定、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展质量提升和工业老字号品牌振兴行动,打造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协同跃升。坚持重大项目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实施串链补链强链工程,集中攻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动力电池、车联网、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进一步串联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环节、强化优势环节,推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高水平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

专栏9 串链补链强链工程

(一)“强链”做优。做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物医药、动力电池、高端装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打造一批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链。

(二)“新链”做大。发展壮大车联网、高端金属材料等新兴产业链,构建一批引领现代化发展的新兴产业链。

(三)“短链”延长。拉伸补齐集成电路、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的产业链,完善一批引领竞争力提升的优势产业链。

第二节 全面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引领,以信创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新型智能基础设施为关键支撑,推动建设国家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构筑全国领先的信创产业基地,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到2025年,智能科技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和限额以上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0%。

专栏10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网络安全等产业,打造基础坚实、技术领先、创新活跃、生态兼容的信创产业发展高地。

(一)集成电路。重点发展CPU、5G、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处理器芯片设计,在系统级芯片(SoC)、图形处理器(GPU)、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做强芯片用8—12英寸半导体硅片制造,布局12英寸晶圆生产线项目。

(二)基础软件。继续做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优势领域,重点开发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工业控制类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云安全操作系统及5G应用终端操作系统。加快培育中间件、办公软件等薄弱环节。

(三)应用软件。重点发展金融、能源、电信、公路水路运输等重点行业应用软件,鼓励龙头企业提供“信创+”整体解决方案,加快行业应用软件向服务化、平台化转型。

(四)终端设备。重点发展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组件、通用高性能服务器,加快发展打印机、扫描仪等外设终端。

(五)网络安全。重点发展下一代防火墙、VPN/加密机、统一威胁管理系统(UTM)等全网关产品,加快发展访客机、人脸识别设备等身份与访问安全产品,推动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城市安全大脑”等项目建设,构建全生命周期安全可控生态体系。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巩固提升化学药和现代中药优势,加快培育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与大健康等新兴产业,打造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基地。新能源产业扩大锂离子电池产业优势,加快氢能产业布局,打造全国新能源产业高地。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高端装备材料和前沿新兴材料等重点领域,建成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和海洋装备,培育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一批标杆企业,建成国内海洋装备制造领航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产业示范基地。汽车产业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提升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高地。石油化工产业着力发展高端化工、精细化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世界一流的南港化工新材料基地和石化产业聚集区。航空航天产业重点发展飞机关键配套协同、直升机研发维修应用、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火箭和航天器等领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研发和制造水平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构建海水淡化全产业链。

专栏11 海洋装备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重点打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推动形成海洋装备四大产业集群,建成国内海洋装备制造领航区。

(一)海洋油气装备制造集群。依托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等项目,加快建设海洋油气装备基地,着力构建海洋油气装备制造体系,实现设计、建造、管理、维修和拆除一体化服务能力。引育知名装备集成供应商、专业装备设计公司和配套设备供应商聚集,打造海洋油气装备产业集群。

(二)高技术船舶装备制造集群。加快建设天津临港造修船基地技术中心,发展高技术船舶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引育船用钢材、焊材、涂料、电缆等船舶高端配套企业,提升全产业链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高端船舶装备制造集群。

(三)港口航道工程装备制造集群。以天津港为载体,以绿色、智能、环保为目标,以场景式工程化应用项目为带动,引育一批港口用智能物流车、智能安防、智能疏浚等设备设计研发企业,补齐产业链条,打造港口航道工程装备制造集群。

(四)海水淡化成套装备制造集群。以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载体,建设10万吨/日海水淡化试验场、海水淡化水处理药剂产业化等项目,引育一批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新材料、工程服务等企业,搭建海水淡化装备检测平台,推动科研院所、科技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发展,打造海水淡化成套装备制造集群。

优化发展传统产业。推动冶金、轻纺等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现代冶金加快产品结构优化,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模式绿色化,打造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产品,推动产业迈向高端。现代轻工纺织顺应消费升级需求,以高端化、品牌化为主线,大力发展食品、自行车、手表、工艺美术、日用化学品、纺织服装等优势行业,打造一批品质高、品牌影响力强的拳头产品。

第三节 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动企业加快应用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积极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城市和典范城市。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基础设施,合理布局绿色数据中心等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和安全体系建设,大力开发工业互联网软件和5G工业模组,提升工业互联网产业赋能能力。实施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建设“10+”综合展现天津城市魅力的特色示范场景,打造“100+”智能科技产业应用案例,培育“1000+”具有示范意义的智能制造企业。加快推动5G与垂直行业融合发展。

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技术深入应用为支撑,以产业转型、消费升级为驱动,促进业态和模式创新,实现技术、产品、服务、载体、链条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增值服务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服务环节、深化业务关联,培育一批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促进制造业重点行业和服务业重点领域双向深度融合。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支持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国家级两业融合发展试点。

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着力推进军民产业融合、技术融合、智力融合,增强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向支撑和拉动作用。加强军地协同创新,开展军民两用核心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引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军民融合项目,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军民融合产业水平,构建军民融合产业格局。

第六章加快培育内需体系,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培育内需体系,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促进消费与投资协调互动、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

第一节 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

促进商业繁荣繁华。加快建设海河国际商业中心,引进国际顶级品牌旗舰店等高端业态,支持新品国际首发、全国首发、区域首发,建设国际化知名商圈。扩大品牌商品和品牌店供给,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品牌进入天津市场,打造品牌汇聚地。深入开展振兴老字号行动,大力吸引国内老字号品牌集聚,支持一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老字号做大做强,认定一批津门老字号,打造具有浓郁津味风情的老字号特色聚集区。实施高品质商圈和商业步行街提升改造工程,形成若干主题鲜明的商业地标和体验中心。

专栏12 高品质商圈和商业步行街提升改造工程

打造和平路滨江道、五大道、意式风情区、津湾广场知名商圈,整体推进老城厢—古文化街、泰安道—小白楼、南门外大街、六纬路、大胡同商圈建设,发展桂林路、河北路、光复道后街经济,构建多元、混合、全天候的商业中心。

加快金街步行街提升改造,引进特色餐饮、创意零售、智能科技体验等业态。推进智慧街区建设,支持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等特色步行街加快5G网络商用,发展智能售卖、智能停车,推广云消费模式。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加快旅游产品创新,推出海上游艇、游船项目,丰富邮轮旅游线路,开发沿海旅游航线,打造国际知名邮轮旅游目的地。提升文化消费品质,培育引进电影节、服装节、旅游节、动漫节、文化节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展演活动。集聚时尚产业,依托意式风情区等载体举办国际设计周,提高文化创意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体育赛事聚集地,以举办国际赛事为契机,吸引国内外观众来津消费,带动旅游、餐饮、零售、酒店等行业发展。增加高端酒店、精品商务连锁酒店、文化主题酒店等市场供给,提升消费舒适度。发展免税购物,提升机场、邮轮母港等口岸免税店水平,在重点商圈和主要旅游景区建设退税购物商店,设立市内免税店,建设集免税购物、餐饮、旅游、休闲、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高端免税综合体。打响“购天津”品牌,积极推介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商旅文娱新项目,用好文化地标,打造网红打卡地。

建设北方会展中心城市。发展壮大会展经济,高水平建成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培育和引进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全国糖酒会等一批行业知名展会,吸引一批知名展会来津举办分支展,吸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组展商、展览专业服务商和会展组织来津设立机构,持续提升国内外影响力。聚集会展资源要素,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发展会展服务、会展旅游和会展智能科技服务,强化会展与招商、贸易物流、消费旅游协同拉动经济发展功能,打造会展经济功能区。推动会展与设计协同发展,构建以工程设计、工业设计和创意设计为主导的全设计业务链,打造“设计之都”。

第二节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推动消费供给升级。增强消费对城市活力的支撑作用,积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满足高品质生活消费。加快消费升级,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推动“天津制造”产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引导出口企业打造自有品牌,拓展内销市场网络。扩大餐饮服务消费,加快建设“美食之都”,培育一批津菜餐饮品牌,提升“津菜”影响力。完善便民消费体系,发展综合性社区商业中心、智慧型邻里中心,建成一批智慧菜市场,拓展“品牌便利+”商业模式。提升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市场化供给质量,壮大社会服务消费。

构建消费新场景。适应消费新模式变化,发展更多参与式、体验式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拓展无接触消费模式,加快发展社交电商、5G消费体验,推动零售、餐饮、住宿、旅游、娱乐、家政、快递等生活性服务业在线化,加快线上会诊、线上课堂、远程办公等消费新业态发展。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消费生态体系,推进线下体验店建设。提升发展夜间经济,建设高品质、多元化、有特色的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打造魅力“夜津城”。培育引领消费新平台,支持举办新品集中发布的国际展会、商业节庆等活动。

完善消费促进机制。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扩大健康医疗、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消费领域和相关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大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构建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加强经营服务场所商业文明建设,全面提升行业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畅通维权渠道,推动加大生产者、侵权者举证责任,推动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建立产品和服务消费后评价体系。规范发展消费金融,鼓励商业银行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应消费新趋势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第三节 提升区域商贸流通枢纽功能

增强海空两港国际集散功能。充分利用区位、港口、产业、交通等优势,大力推动海港、空港枢纽建设,加快构建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天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建立面向亚太和欧美等地区的国际采购、分拨、配送中心和国际物流运营中心。研究实施以天津港为枢纽的启运港退税、保税燃供等政策,提高对国际航线、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大力发展中转集拼和离岸贸易,拓展中欧班列国际海铁联运功能,扩大海铁联运货物吞吐量,打造东北亚新的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推进国际航空货运发展,优化航线网络布局,重点加密面向东北亚、东南亚、欧洲等地区国际航线,打造链接洲际的货运枢纽机场。

增强服务辐射“三北”地区能力。发挥腹地广阔优势,强化天津港内陆物流网络,拓展内陆无水港布局,完善天津港与雄安新区服务中心、保定、胜芳、白沟无水港“一中心三节点”服务功能。优化天津港“直通车”服务,围绕内陆当地物流园区场站建设,引入箱管服务功能,推动口岸功能向内陆延伸。加快电商龙头企业区域分拨中心建设,畅通国内物流通道。发挥汽车、冻品、粮油等大宗进口商品规模优势,提升区域流通市场粘性和产业链服务水平。依托东疆保税港区、中心渔港优势,建设中国北方国际冷链物流基地,打造京津冀1小时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圈。

打造“大商贸”产业载体。高水平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综合保税区功能升级。加快进口贸易平台建设,建设东疆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集聚一批贸易型总部和功能型贸易机构,打造能源资源类商品和先进技术设备进口集散地、北方消费品进口集散地。建设全球商品贸易港,打造集展览展示、采购交易、商贸服务、消费零售等于一体的北方最大全球商品贸易基地。建设服务贸易集聚区,推动特色领域服务出口,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和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推进中国(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丰富商贸中心业态和主体。强化平台支撑,支持流通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平台做大做强,建设面向区域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提升海吉星农产品市场等区域辐射服务能力,加快粮油商品等交易所向现货交易平台转型。引导综合消费品批发市场向展贸中心转型,支持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供应链一体化建设,加快连锁经营布局推广,推动天津逐步成为万商云集的商贸活动聚集地。培育引进商贸龙头企业,鼓励企业规模化发展,支持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在津设立销售公司,培育一批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批发和零售企业,支持行业带动力强、集聚效应明显的进出口企业、大型批发零售和电商龙头企业在津设立全国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

第四节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加强项目谋划策划。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补短、强弱、升级、奠基、惠民,谋划建设一批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全面提升投资精准有效性,显著提升投资质量效益,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围绕重大国家战略谋划策划项目,不断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围绕构建双城发展格局谋划策划项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健康养老、生态环保、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突出短板。围绕建设制造强市,着力扩大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投资,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和水平。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等“两新一重”项目建设。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重大项目用地、用海、用能、资金等资源要素保障,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正确处理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关系,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管理,优化投资安排方式,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形成良性投资循环。创新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强化项目论证和科学决策,加快项目实施,推动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创新投资体制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落实《天津市政府投资管理条例》,加强政府投资统筹管理。加强项目决策与用地、规划等资源要素和建设条件衔接,严格项目选址论证和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探索建立以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为基础的联合评审机制,鼓励发展全过程和综合性投资咨询机构。推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信息开放,加强与部门业务系统数据共享。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建立投资项目属地化监管机制,依法治理违法投资活动,推动投资高质量发展。

第七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新发展活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第一节 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深化市属竞争类国企和非竞争类国企中的竞争性业务板块混改,支持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机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激励机制,提高资本运行效率。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加大资本运作和产业培育力度,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推进股份制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市管企业逐步实现整体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释放民营企业活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突出实体经济,尊重爱护企业家,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健全接链、促需、护企常态化机制,完善财税、金融、技术服务等政策体系,确保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推动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综合成本,提高企业获得信贷的便利程度。鼓励社会力量搭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共性技术平台,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完善新个体权益保障制度。引导民营企业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优质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和规模,到2025年新增民营市场主体68万户。

第二节 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全国一张单”管理模式,以服务业为重点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深化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普遍落实“非禁即入”。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基本建成全面覆盖、规则完备、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深化自然资源垄断行业改革,健全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理顺电力价格机制,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全面放开经营性用户准入条件,逐步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建立涉政府产权纠纷治理长效机制,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大力推进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健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完善公共资源交易规则。科学实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创新用地供给方式,建立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特点的灵活土地供应机制,保障产业发展用地需要。建立健全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畅通流动渠道。制定商品类交易场所运营规范,用好现有交易牌照资源,做大做强天津粮油商品交易所,设立天津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动租赁、机构间场外报价等交易场所取得突破。

建立现代地方财税体制。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持续推进市和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构建权责清晰、激励发展、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和区财政关系,有效发挥各级政府积极性。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构建以绩效为核心的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财政政策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全口径预算管理机制,严格实行零基预算,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持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实施《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推进政务诚信制度化,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打响“诚信天津”品牌。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行信用报告,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建立健全自然人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实施重点领域信用便民惠企应用,完善“信易贷”模式,扩大信用贷款规模,维护信用主体权益和信用信息安全。深入推进京津冀信用体系合作共建,完善信用协同机制。深度激发信用服务需求,引进和培育信用服务机构,繁荣信用服务市场。

第三节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皆大欢喜”,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实现企业登记事项全流程网上办,落实“证照分离”,扩大电子执照等应用。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探索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实现“一证准营”。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管理,简化普通注销程序,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提高项目开工建设效率,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审批改革,扩大快速审批机制应用范围。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完善“政务一网通”平台功能,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市通办、就近可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提升政府监管效能。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行新产业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推动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政府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着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水平。

完善营商环境长效机制。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政策评估机制,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使政策更加科学精准、务实管用。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及时回应企业诉求。抓好惠企政策兑现,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确保政策兑现“落实到人”。

第四节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推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加强与东北亚、东盟、欧盟等国家的经贸往来合作和国际产能合作。积极融入中蒙俄、中巴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深化津蒙经贸合作,推进中蒙合作蔬菜科技示范园区等项目实施。推动中俄科技创新和经贸交流,加强与俄罗斯高技术产业合作。依托中巴经济走廊合作基础,推动与巴基斯坦在钢铁、纺织、化工、能源、食品等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支持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顺利运营。

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天津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拓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干支中转业务,加密至日韩、东盟等地区的近洋航线,开辟面向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远洋航线布局。推动以二连浩特通道为核心的中欧、中亚班列稳定运行,拓展回程货源,提高班列运营质量。优化与沿线国家航线网络布局,打造链接洲际的“一带一路”货运枢纽机场。

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优化境外投资综合服务,提升境外投资质量效益。加快境内外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国际合作承接载体。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梯队建设,加快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提档升级,推进保加利亚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深化中意战略合作,高标准建设天津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园。有序开发非洲、西亚等海外工程市场,在石油化工、新能源领域开展工程项目合作,积极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高端装备“走出去”,打造“京津冀+一带一路”海外工程出口基地。深化与“一带一路”市场对接和贸易往来,推动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电子商务海外仓。

深化人文交流合作。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高水平大学赴海外办学。优化“鲁班工坊”全球布局,“鲁班工坊”达到20个以上,打造“鲁班工坊”国家品牌。积极融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持续推进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建设。促进科技开放合作,鼓励企业、高校院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共建联合实验室,支持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加快设立中医药海外中心,开展中医药传播推广。

第五节 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深化经贸领域合作。高标准推进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构建康体融合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打造京津冀健康产业原创基地。加快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中日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中德、中日深化地方合作样板。推进天津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建设,争取有实力的企业落户。实施“生态+智慧”双轮驱动,推动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际合作示范区。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区等建设一批国际合作园区。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持企业“走出去”,强化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作用,进一步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高水平举办一批国际一流论坛、会展、赛事等活动,做强做实世界智能大会,深度发挥夏季达沃斯论坛、亚布力天津峰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等重大会议活动的集聚效应,举办更多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议活动、高端论坛和重大国际赛事,全面展示天津城市良好形象。深化国际友好城市合作,以“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城市为重点,持续优化友城布局,力争实现友城结好100对。全面提升对外宣介能力和水平,强化城市名片开发和形象塑造,打造更多具有天津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外事活动品牌,讲好天津故事、中国故事,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国际影响力。

构建大招商新格局。强化招商机遇意识,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完善招商工作机制,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完善外商投资促进、保护、管理等配套制度,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推动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招商力度,搭建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平台,延伸对接优势产业链条,吸引更多世界和全国五百强企业落户天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化与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对接合作,推动与环渤海地区、“三北”腹地创新合作,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友好城市延伸,围绕重点领域精准组织招商活动,加快高端要素资源向天津聚集。

第八章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乡村产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生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庭院。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第一节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坚持走质量兴农、科技兴农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都市型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到2025年农业亩均综合效益达8000元以上。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加强基本保障型蔬菜生产功能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0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00万亩。做优现代畜牧业和绿色渔业,生猪存栏达到200万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0万亩。大力发展种子产业,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完善提升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创新选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夯实粮食安全的种子基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持续推进小站稻振兴计划,擦亮“津农精品”金字招牌,以“津菜进京”工程为引领,推动优质精品农产品进入全国高端市场。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装备和服务支撑能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200家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发展都市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培育农村三产融合新载体,创建一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加强粮食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推进农产品交易和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构建产销地、集散地相衔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总体平稳。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分区分类确定村庄发展布局,充分保留自然风貌,把乡情美景融入现代乡村生活。完善乡村水、电、路、气、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管护机制。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畅、安、舒、美”的农村交通环境。实施数字乡村战略,高标准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建设一批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加强畜禽禁养区管理,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乡村生态修复与保护,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

推进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现代化。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农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入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实施乡村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积极开展农民文化体育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加强乡村自治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和谐乡村。

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积极支持就近就地就业。加快发展农业延伸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因地制宜建立长期稳定的增收渠道,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都市型农业有机衔接。鼓励农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经营权,引导农民利用土地经营权入股,获得更多稳定土地经营收入。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自主开发、合资合作、出租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未承包到户的集体资产、资源,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农村困难群体常态化主动发现机制,逐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建立农村危房档案和信息管理平台,推动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排查整治和改造迁建。巩固困难村帮扶成果,推进帮扶村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持续加大产业合作、消费扶贫、劳务协作、结对帮扶等工作力度,深化提升医疗帮扶、教育帮扶等特色帮扶模式,增强对口地区内生发展能力。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对口地区转移,助力甘肃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打造滨海新区与兰州新区、长春新区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工程。

第二节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市内户口统一登记和自由迁移制度,在滨海新区、宝坻区试点有条件放开落户限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业转移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有序推动农村人口向条件较好、发展空间较大的城镇集中居住、创业发展。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标准,加快推动教育、卫生、文化、养老和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教师资源向乡村倾斜,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建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鼓励三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实现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推动医保定点村卫生室门诊医疗费用联网结算、公共卫生联网及家庭医生签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镇卫生院“智慧门诊”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参保,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推动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区依托特色资源建设博物馆、非遗馆。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设施,统筹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扩大农村照料中心比例。

分类引导城镇发展。推动中心城区周边城镇以多种方式融入都市圈发展,分担城市功能。强化城镇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功能。培育壮大一批经济发达镇,以下放事权、扩大财权、改革人事权及强化用地指标保障为重点,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乡镇全面赋权扩能。规范发展示范镇,打造一批精品特色小镇,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将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的小城镇培育成为专业特色镇。

第三节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盘活农村资产,赋予农村更多发展空间。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土地政策,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稳妥推进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建立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多元保障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加快破除制约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制度障碍,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农村流动。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农村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推动科技人员下乡、农村大学生回乡、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建立科研人员到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制度。

强化乡村发展资金保障。完善农业农村投入优先保障机制,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到2025年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50%。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引导社会资本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加快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扩大乡村抵押物范围。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降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引导工商资本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资金、产业、技术支持,强化对租赁经营农地的规范监管和风险防范。

第九章 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面向京津冀、面向环渤海、面向“三北”,深化区域港口群、机场群协作,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第一节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

打造国家铁路客运枢纽。持续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畅通京津发展轴,建成京滨、京唐、津兴铁路,推动津潍铁路建设,到2025年,高速(城际)铁路总里程达到470公里,基本形成京津雄半小时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2小时交通圈。大力发展高铁枢纽经济,完善天津西站、滨海西站综合枢纽功能,打造集铁路、轨道、公交、长途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推动高铁站与周边地区“站城一体”开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大力提升运营水平,推动高铁枢纽与城市交通无缝衔接。

完善开放互联的韧性公路网络。加强与北京、雄安新区快速联系,建成津石高速天津东段,推进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扩建。提升与京冀毗邻地区公路交通服务能力,改造工农大道、津歧公路等普通国省道省际接口路。增强宁河与宝坻、武清与西青等相邻各区之间联系便捷度,建设九园公路、武静公路等,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350公里,普通国省道覆盖至主要乡镇。

构筑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强化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系统的骨架作用,推进中心城区地铁M4、M7、M8、M10、M11号线及滨海新区B1、Z2、Z4号线建设,启动一批延伸线建设。到2025年,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及环城四区重点区域全覆盖。强化双城之间及双城与外围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科学规划“津城”至“滨城”、武清、静海、宁河市域(郊)铁路,推进实施客流有需求、效益有保障、财力有支撑的项目。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交场站补短板工程,强化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加快公交站点和充电、加氢、停车换乘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城区快速路与外环间干路网,推进堵点改造。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全方位提升城市客运效率。

第二节 强化水安全保障

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原水配置体系,完善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加强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规划论证,加强潘大水库水源保护,深化于桥水库引滦水源保护,构建“三水共用、五库联调、多源互济、城乡统筹”的供水新格局。实施水厂管网扩能工程,加快延伸水厂以下自来水管网,推动农村村内老旧管网提升改造,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综合利用外调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再生水、淡化海水,加大再生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到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淡化海水利用量达到1亿立方米左右。实施深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防范地面沉降,到2022年基本实现深层地下水“零开采”。

巩固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科学制定用水定额并动态调整,细化实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举措,加强重点领域节水,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全过程监管。深入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依托,配套建设计量设施,强化农业节水增效,推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强化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推进公共机构节水技术改造,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到2025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进一步下降,主要节水指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持续修复水生态。加强重点河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保障重点河湖生态水量。加大生态补水力度,科学配置多种生态水源,有效增加河湖生态水量。强化水生态空间管控保护,加强水系连通、水体流动,推进北水南调、南部河流水系连通和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区河道治理及水系连通工程,逐步构建绿色生态廊道。推进“六河五湖”综合治理和大运河综合整治,加强入海河流内域、外源污染同治,部分河流实现“有水有鱼有草”。

全力防治水灾害。完善城乡防洪排涝体系,实施河道达标治理、海堤达标提升、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等工程。加强城市内涝治理,新改扩建雨水泵站,改造易积水片、易积水地道和老旧排水管网,提高城市排水系统标准和能力。实施潮白新河、蓟运河等一级行洪河道堤防达标治理,加快大黄堡洼、东淀、文安洼等蓄滞洪区工程与安全建设,推进山洪沟综合整治,推动沿海地区海堤达标建设,提高水灾害防御能力。到2025年,确保全市一级行洪河道堤防达标率达到84%以上。

专栏13 水安全保障工程

(一)外调水源保障工程。推动潘大、于桥水库引滦水源保护,建设引滦原水预处理设施;争取扩大我市引江中线分配水量指标;加大东线一期应急北延调水力度,加强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规划论证。

(二)水厂管网扩能工程。新改扩建19座水厂,新建水厂以下主干管网173公里,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继续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更新改造。

(三)非常规水利用工程。加强沿海地区淡化海水配置管理,支持临港、南港海水淡化厂建设;适时启动津沽等再生水厂扩建,推动再生水管网延伸连通,实现多水源统筹利用。

(四)城市内涝治理工程。翻建道路雨污水管道,改造积水片、积水地道,新建雨水泵站,新改扩建河口泵站。

(五)河道水系连通工程。完成北水南调“三纵”工程,加快南四河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推进中心城区以外10个片区水系连通,重点实施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区水系治理,构筑“三纵、四横、十一片区”的河湖连通体系。

(六)河湖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永定河、潮白新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推进大运河水系管护,强化四大重要湿地生态补水。

第三节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提升多元安全保障能力。稳定本地电力供应,大力提高外受电比重。推动“蒙电入津”特高压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构建500千伏“目”字型扩大双环网,建设坚强局部电网,打造国内一流城市配电网。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推动本地油田增储上产。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拓展外部供应渠道,努力增加陆上气源,充分利用沿海液化天然气(LNG)资源,打造北方地区重要的LNG资源接收区,形成多方向多渠道供气格局。加强京津冀油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互济,强化石油、天然气主干管线建设,完善C型贯通高压管网架构,着力打造区域能源枢纽。

打造能源创新示范高地。加快储能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分布式发电领域示范应用。推动能源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技术融合,积极发展综合智慧能源,推广智慧能源小镇技术,推动滨海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建设。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氢、加氢设施建设,拓展示范应用场景,打造氢能产业高地。创新能源利用模式,统筹LNG冷能资源,探索冷能梯级利用应用场景,建设一批冷能梯级利用示范项目。

推动能源消费清洁转型。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持续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加大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加快能源清洁化进程,坚持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并重,推动煤炭集约高效利用,扩大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规模,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加大工业、交通、生活等领域电能替代力度,进一步提高电气化水平,扩大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专栏14“十四五”区域能源枢纽建设项目

(一)电网项目

推动“蒙电入津”特高压电网建设,实施天津500千伏电网完善项目和天津南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新增变电容量1814.7万千伏安。

(二)天然气储备项目

实施南港工业区液化天然气项目扩建工程(二期),建设储罐、LNG码头及配套气化外输扩能工程。项目建成后,LNG接收站总体能力达到1080万吨/年,最大气化外输能力达到5500万立方米/天,总储气能力达到10.4亿立方米。

实施南港工业区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建设储罐、LNG码头及外输管线。项目建成后,LNG接收站总体能力达到500万吨/年,最大气化外输能力达到6000万立方米/天,总储气能力达到10亿立方米。

实施天津港南疆港区液化天然气二期项目,建设储罐及外输管线。项目建成后,LNG接收站总体能力达到725万吨/年,最大气化外输能力达到7000万立方米/天,总储气能力达到9.2亿立方米。

(三)天然气主干管线项目

实施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项目一期,管道全长413.5公里,天津段长87.5公里。

实施唐山LNG接收站外输管线项目,管道全长288公里,天津段长120公里。

实施天津LNG外输管道复线工程(接收站—黄骅—沧州)项目,管道全长140公里,天津段长35公里。

第四节 打造数字天津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聚焦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构建“泛在互联、全域感知、数据融合、智慧协同、安全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加强5G网络深度覆盖,实施千兆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工程,到2025年建成全国一流5G城市。强化互联网支撑能力,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部署应用,创新性开展IPv6生态建设,全面提升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京津冀枢纽节点,深化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京津冀大数据基地、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国领先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构建超算资源算力供给体系,提供多层次智能算力服务。加大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推进铁路、公路、航运、电力、建筑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整体优化、协同融合。

专栏15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实施5G移动网络和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工程。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大建设力度,到2022年底累计建成5G基站5万个,到2025年底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再建设5G基站2万个,打造全国领先的5G精品网络。

(二)优化大数据中心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健全全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大力发展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支持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有效提升海量信息交换和数据存储能力,培育一批数据资源服务提供商和数据服务龙头企业。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数字基础设施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三)强化互联网支撑能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安全体系建设,开展重点领域试点示范,改造升级工业互联网内外网络,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二级解析节点,培育1—2家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级平台和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特定场景的企业级平台,大幅提升工业互联网的工业赋能能力。

(四)打造超算资源算力供给体系。推动超算与智能深度融合,提供多层次智能算力服务,开展基础软硬件应用适配和示范推广工作,发展丰富“PK体系”、通用计算和人工智能计算产业生态,促进产业聚集和生态发展。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深度应用,建设更多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化数据汇聚治理,建立健全跨部门数据共享流通机制,建设市、区、街镇三级“城市大脑”运行中心。建设优良的智慧城市开发生态,探索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交通运行、环境监管、执法指挥、安全生产等方面创新应用。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与市场主体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接入。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强各类城市运行系统互联互通,提升快速响应和高效联动处置能力。聚焦医疗、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推动智能服务普惠应用。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核心区、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为试点,推进5G全域示范应用,打造国内智慧城市标杆。

第五节 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开发建设从粗放外延式发展转向集约内涵式发展,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品质。加强低效建设用地、闲置楼宇资源“二次开发”,开展城市修补和绿色城区创建,焕发城市活力。提高市政基础设施运行质量,逐步推进燃气供应和热源运行“一张网”,推动水、电、气、热等设施改造,提升地下空间管理利用智能化水平,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完善配套养老抚幼、无障碍设施、便民市场等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鼓励配建停车位和充电桩等设施,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到2025年,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第十章 构建双城发展格局,塑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风貌

牢固树立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和安全需要,优化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第一节 完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树立“紧凑城市”“精明增长”理念,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严守城市开发边界,构建“一市双城多节点”的城镇功能空间格局。打造紧凑活力“津城”和创新宜居“滨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做强“津城”,打造中央活力区,形成若干现代服务业标志区,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承载区。依托西青新城和华苑地区建设智慧科技城,依托东丽华明和空港经济区建设国际航空城,依托北辰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北辰京津医药谷建设医药活力城,依托津南海河教育园区和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建设科创会展城。调整优化市域城镇体系,强化武清、静海、宝坻、宁河、蓟州的资源集聚能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区域节点。

图1 天津市域空间结构图

20210210_090732_002.jpg

大力推进“滨城”建设。按照城市标准规划建设滨海新区,优化资源布局,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增强要素承载能力,全面提升“滨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完善五大开发区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配套,强化与周边大型居住区的联系,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推进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创新社会事业供给方式,吸引优质教育医疗机构到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提供高端服务。进一步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丰富完善国家海洋博物馆场馆功能,建设一流国家海洋博物馆。建设滨海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若干临海地标性建筑和5A级景区,做足大气洋气的“海味”文化。加强双城交通联系,强化枢纽和交通支撑能力,加快推进Z2线建设,形成20分钟直达轨道线网。

第二节 构建良好生态格局

完善空间治理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开展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国土综合整治,塑造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国土格局。推动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全面推进“多规合一”。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整合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提升自然生态空间承载力。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构建“三区两带中屏障”的生态空间格局。完善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统筹优化生态空间,重点保护北部盘山—于桥水库—环秀湖生态建设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北三河生态湿地保护区、南部团泊洼—北大港生态湿地保护区,着力构建西部生态防护林带和东部国际蓝色海湾带,以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为重点调整生态功能布局,建设世界级“生态屏障、津沽绿谷”。开展北部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山区重点公益林管护和封山育林,重建山体自然生态,提升北部山区生态涵养功能。坚持留白、留绿、留璞,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871”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全面加强七里海、大黄堡、北大港、团泊4个湿地保护和修复,加快推进退耕还湿、生态补水等工程,打造国家湿地保护与修复典范。加快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推进区域内造林绿化、水系连通和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到2025年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5%,构建贯通天津南北的生态廊道。实施“蓝色海湾”修复整治,强化渤海近岸海域岸线修复建设,到2025年自然岸线保有量不低于18公里。

图2 天津市域生态体系图

20210210_090732_003.jp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四五能源规划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智慧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