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本文从市场投资需求的角度,探究了“十四五”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前景,重点探讨了节能服务、综合供能服务、智慧能源服务的市场投资需求;从多方面分析了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设性建议。
“十四五”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展望
周伏秋,邓良辰,王 娟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
摘要:本文从市场投资需求的角度,探究了“十四五”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前景,重点探讨了节能服务、综合供能服务、智慧能源服务的市场投资需求;从多方面分析了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需求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ket investment deman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energy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14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focuses on the market investment demand of energy-saving service, comprehensive energy supply service and smart energy service; analyzes the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prehensive energy service industry from many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energy service industry.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Energy Service Industry;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Investment Demand
“十四五”时期,基于经济、能源、环境等方面多因素的综合研判,全社会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需求增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发展驱动力、市场和格局演进、投资吸引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将出现新的变化趋势。加快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经济效率、技术效率、系统效率,尽早实现碳达峰及其与污染治理的协同,并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是推动经济、能源、环境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议政府部门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引导、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开放、规范发展。
一、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投资需求
综合考量“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相关政策约束与激励、技术经济性等多种因素,预期全社会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投资需求旺盛,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将迈上高台阶。
一是节能服务市场投资需求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作为较为成熟的综合能源服务细分市场,“十三五”时期,节能服务产业实现了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2020年产值估计逼近6000亿元,几乎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十四五”时期,基于GDP增速预期、国家可能的节能率目标设定进行测算,预计全国需要完成的五年期定比节能量将超过八亿tce,全社会技术和管理节能投资需求估计超过一万亿元;其中,节能服务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投资需求将主要来自工业节能领域,建筑节能领域次之。
二是综合供能服务市场投资需求将呈高增长态势。“十三五”时期,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约六亿tce。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碳排放尽早达峰要求和节能的可能贡献等因素,“十四五”时期,预期我国能源发展将处于数量扩张与提质增效并行的阶段,新增一次能源消费需求规模可能大体与“十三五”时期持平;清洁高效、低碳或零碳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消费增量市场需求将处于新高位,终端能源用户需求将更为综合化,贴近终端能源用户的综合供能服务将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各地区“十四五”能源发展初步规划、各类分布式供能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性和商业价值提升,以及终端用能加速电气化、清洁化、低碳和零碳化等因素,就近开发和消纳的综合供能服务市场投资需求,可能超过同时期节能服务市场投资需求;其中,风、光、生物质、天然气等分布式、分散式能源开发利用的年均投资需求估计为 1000 亿元左右。有清洁供热服务市场需求的存量和增量建筑面积估计达数十亿平方米,相应的投资需求规模估算为数千亿元,中央财政提前下达的2021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补助资金超过73亿元,覆盖五省31个城市;热源开发将更为多元,工业余热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供热、核能供热的市场规模有可能扩大,汾渭平原等地区市场需求较大。冷、氢、压缩空气等供应服务也将占有各自不同的市场份额。到“十四五”末,预期综合供能服务业对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规模扩张的贡献率,将会明显提升。
三是智慧能源服务市场投资需求。根据多种因素综合研判,未来这一细分市场可能极具成长性。有关机构的测算结果显示:2019年,包含能源数字经济的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总体规模为35.8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36.2%,已然发展壮大为国民经济的绿色增长极。“十四五”时期,能源数字经济相关技术发展与融合应用将呈加速趋势,加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可能的能源数字新基建相关规划、投融资等利好政策的强力支持,预期智慧能源服务市场将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快速扩张,为经济持续复苏和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来看,全社会能源生产、加工转换、储存、流通、消费等环节都有越来越大的智慧能源服务市场需求,年均投资需求有可能在千亿元级的水平;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慧楼宇、智慧能源基地等的建设,将共同贡献智慧能源服务市场的重大需求。此外,在公共领域,各级政府能源治理的数字化、现代化建设将加速推进,也将为智慧能源服务市场带来现实的增量投资需求。
此外,综合能源系统建设和运维服务、能源交易和金融服务等细分市场均有增量发展空间。总的来看,“十四五”时期,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投资总需求有望达到数万亿元的水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关于“十四五”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及投资需求规模的分析,是基于多种假定条件的粗略估算。未来五年内,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客观上存在若干不确定性,发展过程也将呈现出波动性。
二、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新趋势
“十四五”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新趋势。
一是碳排放尽早达峰相关政策,将成为该产业发展最强劲的驱动力。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驱动型的。“十三五”时期,碳减排政策对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驱动作用,但其主要驱动力仍是能源消费“双控”政策。在国家近期宣布“双碳”愿景后,陆续出台的“十四五”国家和地方经济、能源、环境等一揽子政策预期将打上厚重的碳排放尽早达峰印记,设定的阶段性政策目标将更具挑战性、约束性。综合能源服务与碳减排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是低成本实现碳排放尽早达峰相关政策目标的重大路径。“十四五”时期,碳排放尽早达峰相关政策将创造巨大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需求,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主体提供业务发展的乐观预期,驱动该产业高速成长。
二是数字技术将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提供越来越坚实的发展基础。综合能源服务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十四五”时期,海量的能源和非能源数据,将成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有望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加快推广应用,唤醒以往沉睡的资源,比如更好地挖掘电力需求响应资源,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带来服务模式的创新,提升服务的商业价值。节能、综合供能、能源系统、能源交易和金融服务,将增添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成分。
三是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企业融合融通发展新格局将逐步形成。涉足综合能源服务的市场主体中,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依托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已然或正在谋划通过资本纽带、设立子/分公司等方式,组建大型综合能源服务企业集团,构建分工协作的业务组织体系,以快速扩展业务地域、规模,提高业务运营效率。这类综合能源服务企业集团,将作为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同时也为产业的开放、规范发展带来需要探究的课题。此外,跨国能源公司看好我国经济和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开始尝试进入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特别是智慧能源服务细分市场;中小企业在细分业务领域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各类市场主体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注入新活力。
四是综合能源服务的盈利性趋于走强。“十三五”中后期,受能源价格下行等因素的影响,节能服务等企业盈利性走弱。“十四五”时期,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将加快完善;相关技术进步将带来服务成本的快速下降,如长时储能服务的系统成本有可能降低三成;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将为综合能源服务带来新的收入增值,等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综合能源服务的盈利性将趋于走强。这既有利于提升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投资吸引力,也利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主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能源服务、环境服务融合发展。在“十四五”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大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各类综合能源服务的潜在客户不仅具有日趋多样化的能源服务需求,而且有污染治理、减碳等环境服务需求。顺应客户需求变化的新趋势,综合能源服务与环境服务将加快融合,具备能源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将具有较强的市场渗透力,更有可能在趋强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六是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布局加快演进。“十四五”时期,经济、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加上需求侧管理的牵引和协力,两者将共同塑造经济和能源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在此大背景下,地区、行业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需求将加速分化,能源消费双控、碳达峰约束性目标较高的地区、行业,将有更多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需求,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区域和行业布局,有望进一步分化。
三、若干建议
(一)政策引导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聚焦发展。
“十三五”时期,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可谓百花齐放、业务种类多样,但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不甚明晰。建议国家和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在“十四五”经济、能源战略、规划等政策设计中,基于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轻型化、支持实现能源消费双控和碳排放尽早达峰等阶段性政策目标的考量,参考以往节能服务产业政策设计的实践经验,更加明确地界定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内涵,特别是明确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引导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聚焦发展。
(二)规范国有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建议各级国有资产管理职能部门,依照国有企业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督促国有企业履行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指导其在做优做强主业的同时,规范开展节能服务、综合能源供应服务、智慧能源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完善、加强业务绩效统计与考核。
(三)加快健全有利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议政府部门结合放管服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加快破除不利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电、气、热等领域的行业和区域壁垒。同时,深入推进有利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电力、油气市场化机制改革,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用能权交易市场机制建设中,注重与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有效衔接,提升市场机制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
(四)合理完善对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财经政策支持。
建议在对现有相关政策评估的基础上,加快完善有利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融资政策,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支持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多元化加强绿色信贷、债券、基金等绿色金融工具对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主体的投资收益预期,吸引潜在的投资者进入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领域。
(五)完善综合能源服务标准体系。
鉴于综合能源服务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和创新,及国内综合能源服务需求不断扩大,需加快构建完善包括基础标准、业务标准、支撑技术标准等的综合能源服务标准体系,重点加强综合能源系统、智慧能源等方面的标准建设,及相关绩效、评价、信息安全等实用标准建设,以支撑综合能源服务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2]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中 国 清 洁 供 热 产 业 发 展 报 告:2020[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
[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R].北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
[4]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20.
[5]李凯,张英魁.我国节能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能源,2019,41(12):28-32.
[6]王永真.能源互联网下综合能源服务的新特征、新挑战[J].能源,2020,(06):64-66.
[7]张运洲,代红才,吴潇雨,等.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与关键问题[EB/OL].中国电力:1-8,2021-01-25.
[8]周伏秋,邓良辰,冯升波,等.综合能源服务发展前景与趋势[J].中国能源,2019,41(01):4-7.
[9]周伏秋,王娟,邓良辰.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探究[J].中国能源,2020,42(01):11-14.
[10]朱君,孙强,冯蒙霜,等.工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20,22(02):67-71.
本文刊于《中国能源》杂志2021年第2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全球贸易格局重塑。浙江政企抱团形成合力,既应对短期问题,也谋划长期转型。作为经济“血脉”的电力系统,通过加强电力数据监测分析,为各地政府制定政策、企业优化生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在“世界超市”义乌,当地供电公司通过电力数据每日监测企业生产动态,结合企业对美依赖度形成多维分析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昇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昇辉科技”)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赫普能源”)8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剩余15%股权拟使用1.65亿元(暂定价)自有资金及/或自筹资金通过股份受让方式取得。此次收购旨在整合双方资源
编者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定位,进一步理顺了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等问题。本报邀请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对《意见》进行解读。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高速增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2426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670名,全国先进工作者756名。据北极星电力网不完全统计,电力行业约有200余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表彰。其中,国家电网系统共有67名职工
4月29日,协鑫能科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度,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2.94亿元,较上年上升190.83%。在行业同质化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协鑫能科取得骄人业绩,得益于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深入推进“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首季,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浙江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正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结构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用户侧资源的高效聚合与调控成为关键,而虚拟电厂作为聚合分布式能源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被赋予重要使命。浙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云—
4月25日,国电南自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90.3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6%;实现利润总额6.7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7.68%;实现净利润5.82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0.14%。国电南自提到,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主
4月27日,重庆发展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重发能源公司”)揭牌仪式在渝举行。作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重发能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重庆在能源领域专业化整合和国企深化改革上迈出关键一步,为重庆市能源保障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重发能源公司的设立,核心目标在于借助市场化、专业化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近日,贝肯能源发布公告称,贝肯能源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陈平贵先生因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上午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截至今年4月23日,控股股东陈平贵持有公司3048.07万
各种机缘巧合,参与过,也见过一些虚拟电厂软件。(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个人认为,从信息化角度,最合理的一个逻辑:虚拟电厂不是一个独立的软件,而是一个数字化平台的模块。系统论的视角看:虚拟电厂是负荷侧各种运营要素组合后,涌现出的一种资源调度和交易能力。为虚拟电厂而开发的虚拟电
为进一步推进福建省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近日,福建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人带队赴江阴工业园区,调研督导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增量配电园区内220kV盛华变电站及其集控中心,听取了变电站运行管理、线路互联互通等情况介绍,并就增量配电业务改革中电价机制、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牵头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实海试验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顺利开展。本次海试是国内首次针对自主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开展长达720小时的连续、长时实海测试。海试期间,试验船舶遭遇罕见大风浪天气,海面波高超过4级,风力超过6级,船舶倾
智能充电桩连接着铺有光伏板的停车棚,每个充电桩由智能系统控制优先使用光伏电……在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工作的李政辉惊喜地发现,单位附近最近安装了6台配备光伏停车棚的充电桩。“这种充电桩实现电力自发自用,扫码就能启动,充电更高效。”李政辉说,以前在西宁开新能源车最头疼的就是充电问题,许
新型电力系统形态量化推演方法的总体框架与功能设计来源:中国电力作者:李健,张钧,韩新阳,靳晓凌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92引用本文Cited李健,张钧,韩新阳,等.新型电力系统形态量化推演方法的总体框架与功能设计[J].中国电力,2025,58(3):1-7,97.LIJian,ZHANGJun,HANXinyang,etal.Overallfram
近日,清源科技受邀参加“容领世界·继创未来”松下电子部品(江门)有限公司合作伙伴大会,并荣膺2024年度节能贡献大奖。三度携手树立行业标杆清源科技与松下江门展开深度合作,三度携手完成光伏项目建设:一期3.357MW分布式光伏项目、二期582.4KW光伏扩建项目以及光储一体化项目(4MW/8MWh)。这些项目
风电智慧运营荣誉3月18日,2024“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大会公布了2024年度“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结果,国能日新凭借在“AI+新能源”的出色表现和多项科技创新成果,斩获“风电影响力智慧风场运营商”荣誉。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982万千瓦,同比增长6%,从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围绕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新型储能技术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刘怀平提出,钢铁行业需从单一能耗管理迈向系统性能源重构,新型储能的调节能力或是破局关键。行业应与新型储能深度协同,构建以绿电为核心、多元储能为支撑的新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3项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立项,这是该公司首次在同一年度新增3项牵头国重项目,数量居国网系统第一。今年的另外3项,还包括国家重大专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这些成果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推动行业发展、保障能源供应的关键力量
来源:《中国电力》2025年第1期引文:鲁玲,苑涛,杨波,等.计及?效率和多重不确定性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J].中国电力,2025,58(1):128-140.编者按为了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助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任务,须加快构建完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energysystem,IES)。多能
2024年,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在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众多政策从不同维度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着产业在多方面不断前行与变革。(来源:微信公众号“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一、国家层面1、宏观战略引导类宏观战略引导类政策从顶层设计出发,明确了综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4日,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当前公司已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微网储能以及氢能等领域进行布局,拥有全系列、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2025年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将成为重要任务。在新能源方面,公司携全新一代S3-EStation2.0智慧液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发改环资〔2024〕1812号,以下简称《目录》),遴选公布了112项先进适用绿色技术,对加快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各有关单位: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截至2024年,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超越“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80万吨/日这一目标,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在这份答卷的背后,是规模急速扩张下暗藏的“隐患”:国内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趋于饱和、超半数项目投运能力富余、企业应收账款回
近十年来,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高速发展,现阶段已相对成熟,已完成了从“抢占市场”到“精耕细作”的过程转变,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更加注重运营管理,提质增效成为项目提升运营能力的关键。在遵循市场规律前提下,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及优势,打通固废处置产业链,开发应用新技术,实现垃
2023年11月21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京举行报告发布会,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面向双碳的虚拟电厂技术支撑体系与商业模式研究》与《长三角虚拟电厂发展现状分析》(简称《虚拟电厂技术与商业研究》)和《长三角虚拟电厂分析》),对我国虚拟电厂的建设路径和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国家发改委能源
【维持发用电平衡,保持电力系统频率额定,确保电力系统的优质、经济运行,乃电网永恒之命题。发电控制是长期重点,而负荷管理之于电力系统的作用,从杯水车薪,到大有作为,从身不由己,到当仁不让,反映了整个时代形势的变化。】——享能汇工作室新旧文件间隔6年国庆长假开启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
近十年来,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高速发展,现阶段已相对成熟,已完成了从“抢占市场”到“精耕细作”的过程转变,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更加注重运营管理,提质增效成为项目提升运营能力的关键。在遵循市场规律前提下,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及优势,打通固废处置产业链,开发应用新技术,实现垃
电力系统体制机制的变革亟待推动,同时,虚拟电厂虽然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在相关配套政策、市场机制以及技术要求等方面均还有待完善,要跳出固有思路,从更高维度来看待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目前,电力系统正在经历着电源端清洁化、用户端电气化、电网侧智能化的转型,需求侧资源
4月23日,中国能源研究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以下简称“NRDC”)聚焦“需求侧发展、虚拟电厂发展的路径和市场化模式”话题,联合在京举办“新型电力系统沙龙”。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吴吟、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室主任朱彤、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2023年3月23-24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2023第五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近600行业同仁济济一堂,就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开展交流,会议中发布了《2023综合能源服务优秀项目案例集》并举办了颁奖典礼,近50家企业获得殊荣。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召开的综合能
2023年3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2023第五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近600行业同仁济济一堂,就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开展交流。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中表示:今天召开的综合能源服务大会,是我们举办的第五届大会。北极星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电力能源这一垂直领域,从传
综合能源服务是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有利于提高能源经济效率、技术效率、系统效率;有利于尽早实现碳排放达峰及其与污染治理的协同;有利于提升能源经济体系整体效能。综合能源服务是重要战略路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周伏秋2023年3月23-24日,北极星电力网在上海举
我国进入“十四五”以后,为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接连出台多项政策,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双碳背景下,垃圾焚烧不仅是解决“垃圾围城”的重要手段,还是典型“负碳”行业,其减碳效应显著,未来发展前景可期!为持续提升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水平,推动垃圾焚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