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既有红色基因、要素集聚、先发先试等优势,又有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带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打造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等使命。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国网上海电力将重点做到“五个深刻把握”。
深刻把握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上海未来将着力发展“五型经济”,“十四五”电力需求预计年均增长3%左右。这对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刻把握能源发展加速、清洁低碳转型的新趋势。中央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海宣布提前五年,到2025年实现碳达峰。国网上海电力下好“先手棋”,不断提升电网系统调节能力、安全供电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深刻把握上海整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上海提出以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这为国网上海电力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大机遇。深刻把握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挑战。电力体制改革“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格局日益清晰,发用电计划、市场化交易逐步放开,售电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未来竞争和经营压力更大,规范管理要求更高。深刻把握科技创新自主自立的新要求。上海已基本建成全球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公司以“新跨越行动计划”争做央企创新尖兵。国网上海电力持之以恒打好创新牌,抢占发展先机。
应对新挑战,做到“一个聚焦、五个突出”
“十四五”期间,国网上海电力将以“一个聚焦、五个突出”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坚持党建引领、战略统领,全力支撑公司做强做优做大,服务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确保到2024年率先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
聚焦电网主产业。深耕电网业务基本盘,强化绿色发展、智慧赋能、安全保障、价值创造,大力推进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统筹推进支撑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突出“世界观察中国电力的窗口”主定位。在中央对新时代能源发展的全局、公司战略目标落地的布局、上海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大局及全球城市电网企业竞争对标的格局中,找准体现“具有中国特色”国企属性、“国际领先”企业共性和“能源互联网”行业特征的“窗口”坐标。突出“争先”主基调。以“国际领先、国内排头”为目标,在强根铸魂、战略落地、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等关键领域争先,在全要素生产率、供电可靠率、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数字化和绿色发展指数、人才当量等关键指标上领先。突出强基主责任。不断夯实安全之基,围绕建设好、运营好、管理好电网这个根本,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不断夯实生态之基,带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圈。突出“创新”主抓手。坚持创新第一动力,让创新基因深植、创新文化扎根,在城市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中,努力出模式、出标准、出样板、出首创。突出“服务”主业务。履行政治、经济、社会责任,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中不忘初心讲政治,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美好生活中牢记使命讲奉献,在服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司长远发展中担当作为讲表率。
瞄准新目标,做到“六强六抓六全力”
面向“十四五”,国网上海电力将以战略为统领,坚持“一业为主、四翼齐飞、全要素发力”,以“六争先+两强基”工程为抓手,加强传统要素和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新要素投入,实施“六强六抓六全力”,全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强责任抓安全,全力守牢安全生产生命线。国网上海电力时刻紧绷安全弦,全方位挺规矩、压责任、强执行、严考核,筑牢企业发展根基。树立“四个首先”,根植安全第一理念;加固“四个体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强质量抓发展,全力争当城市能源转型示范者。立足上海提前实现“碳达峰”和韧性城市建设目标,坚持更智慧、更绿色、更安全、更友好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加快推动电网智能升级、韧性提升和能源绿色转型。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统筹主网补强和配网建优;提升韧性电网能级,统筹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助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统筹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强基础抓管理,全力打好经营管理组合拳。坚持以效率效益为中心,夯实基础稳健经营,深化改革提高效率。精准施策,提升企业经营效益;锐意改革,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依法合规,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强支撑抓服务,全力做好“两为”使命践行者。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实现为目标,引领客户需求升级,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树立城市供电服务新标杆。当好服务国家战略落地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的“主力军”,当好引领营商环境优化的“领头雁”。强动能抓创新,全力激发企业发展驱动力。立足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催生发展动能。实施“新跨越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强作风抓党建,全力展现干事创业新气象。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强化优良作风在“六强六争先”中的内生动力,创造出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作为。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锻造组织保障力,强化干部带动力,增强队伍战斗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积极推动锂电、纳电、全钒液流等储能电池技术科技创新,助力多元储能电池本体商业应用,支撑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鼓励龙头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项目余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问题的答复。答复文件明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新能源存量项目,分布式光伏项目余电上网电价按照当地煤电基准价0.4012元/千瓦时执行。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13时09分,山东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1.1483亿千瓦,较去年度夏最高负荷增长31万千瓦,首创今年度夏期间历史新高。据了解,当天山东电网新能源出力也创下历史新高,达6079万千瓦!其中光伏出力5009万千瓦,风电出力1070万千瓦,新能源出力约占同日电网最高负荷的53%。据统计,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陕西电力交易中心2025年6月经营主体注销情况。2025年6月,在陕西电力交易平台完成注销的经营主体共2家,具体详见下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2025年5月售电公司注册情况。2025年5月,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受理生效市场注册售电公司5家,6月受理生效市场注册售电公司5家。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辽宁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延长《关于继续试行居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电分时电价的通知》有效期的通知。根据《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27号),我委对即将届满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梳理评估。经评估,《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继续试行居民电动汽车充
7月3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公示拟列入广西售电公司目录企业有关信息。广西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准入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核验,现将通过核验的广西华企新能源有限公司等6家售电公司有关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个月。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售电公司,将列入广西售电公司目录。如有异议,可向
近日,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作为服务提供方成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标志着湖南新型储能在多场景和市场化运行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6月湖南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试运行过程中,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成功参与二次调频辅助服务的交易申报、市场出清和服务调用,新型储能参与二次调频的可行性、稳定
7月3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7月列入广西售电公司目录企业名单,北京海之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售电公司列入广西售电公司目录。详情如下:2025年7月列入广西售电公司目录的企业名单
7月3日11时20分,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499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当日,江苏风光新能源发电出力达到6047万千瓦,也突破历史纪录,成为江苏电网顺利迎峰度夏的重要支撑。与2024年相比,今年江苏迎峰度夏负荷高峰早到来5天。面对持续高温的考验,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筹措省内外电力资源,加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售电公司竞争新格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化,电力市场逐渐从计划模式向市场化交易模式转型,逐步形成现货市场与中长期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格局。在现货市场,市场电价以15分钟为间隔随供需实时波动,这种高频动态特性既创造盈利空间,也使售电公司面临量价精准匹配的挑战;而中长期市场,受政策调整、能源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降低用能成本。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源网荷储、园网共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引入外省低价电源、落实电网公平开放等举措,完善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降低用户电费支出。坚持
7月1日,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对尹智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电网建设推进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提到,近期将准备启动实施500千伏通甸输变电工程、220千伏泸水至云龙线路工程、220千伏泸水至兰坪线路工程、220千伏贡山至维西线路工程,并积极研究启动220千伏境外延伸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丽10号建议的答复。对于“创新出台电价倾斜机制”的诉求,答复文件明确,当前,国家正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作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省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工商业用户用
据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贵州电力市场签约绿电电量107千瓦时,同比增长282%。这段数据“切片”是贵州省绿电交易电量快速增长的缩影。近年来,随着绿色电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的持续完善,贵州省绿电交易电量连续多年成倍增长,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绿色电力消费需求,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南方电网公司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8日,南方电网发布一图读懂: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十年改革路。详情如下: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了国内首个多省区、全主体参与、统一出清的现货市场,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大制度创新和平台创新,是电力市场化改革
6月28日上午,奥德电力临港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正式投运,奥德集团总裁林波出席活动。6月28日上午,奥德电力临港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正式投运。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市能源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晓峰,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现鹏,奥德集团总裁林波,集团副总裁、
在上海市崇明区中兴镇滧南村,由于村内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引发的台区反送电,导致变压器反向过载、电压越限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日常用电的安全稳定性。如今,随着融和元储与国网上海崇明供电公司联合打造的台区储能项目高效落地,这些“用电顽疾”正被逐一破解。科技赋能的智慧储能系统如同配电网的动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新业态、新模式,作用日益显著,需求日益增长,发展条件日益成熟。在上海,一场“虚拟电厂”的能源革命正加速从蓝图走向现实。虚拟电厂成“智慧管家”“虚拟电厂,顾名思义,它并没有实体,而是一个零散电力资源的‘智慧聚合系统
关于召开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务与零碳园区建设大会的通知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
5月21日,随着上海220千伏杨思变电站及高压走廊改造工程竣工,220千伏思江2175电缆投运。至此,上海高压电缆回路长度达5002.8千米。电缆是上海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高密度负荷供电与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2008年,上海110千伏及以上高压电缆回路长度超1000千米。2012年起,上海
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我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增加,其波动特性对电网灵活调节提出更高要求。虚拟电厂凭借聚合分布式资源、快速响应调控的技术优势,成为破解系统调节难题、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创新载体。136号文明确提出“培育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国网上海长兴供电公司不断深化政企协同,联合乡政府科学布局公共充电桩,打造“15分钟充电圈”和“10分钟绿色出行生态圈”截至目前,横沙乡新增9处充电点,充电容量累计提升598千瓦,切实解决了“充电难、充电慢”等堵点问题。自2024年以来,国网上海长兴供电公司快速完成了7个重点
电氢协同的价值是通过电能与氢能的深度耦合,构建电为主体、氢为纽带的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新能源消纳,支撑电力系统灵活性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对需要进一步深度脱碳的各用能体系的渗透。——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春雁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
2025年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盛大召开。本届大会以“共享绿色能源新机遇共创绿氢时代新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能源电力集团、氢能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及金融机构等多位代表参会,会议围绕氢能政策导
4月13日,在上海市松江区,一架重型无人机悬停在百米高空,将X光检测机器人精准放置在1000千伏安塘Ⅰ线下相导线上。随后,机器人沿着导线移动作业,完成了耐张线夹的X光探伤。这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首次应用“无人机+机器人”对输电线路本体设备开展X光探伤检测。以往对两基铁塔间线路的设备开展探伤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我国的氢能产业,尤其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