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市场分布式能源市场正文

贵州发布能源发展纲领性文件 十四五将推动用户侧分布式储能建设

2021-03-03 08:42来源:贵州省能源局关键词:分布式储能源网荷储用户侧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6日,贵州省能源局副局长谌毅业表示,“十四五”期间,贵州将加强需求侧管理,推动建设用户侧的分布式储能设备,依托新能源、储能、柔性网络和微电网等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的高效、灵活接入,建成源网荷储一体化、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推进电能替代,建设充换电、加油、加气、加氢、加甲醇和储能一体化的综合充能站,满足交通领域的多元化用能需求。

2月26日下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关于深化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快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闻发布会。贵州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全毅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问,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碧雁、徐光伟、谌毅业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刘琦主持发布会。

张全毅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能源工作,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全局高度,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亲自指导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贵州省委、省政府对能源工作非常重视,多次进行专题研究,明确加快基础能源和清洁高效电力产业振兴。

张全毅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近年来全省能源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2020年我们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能源保障能力达到最好水平。煤炭工业体制进一步理顺,正常生产煤矿采煤机械化率、辅助系统智能化率均达100%,煤矿安全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煤炭工业有了“智能绿色”新标签。

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持续迸发活力,“黔电送粤”首次突破500亿千瓦时框架协议电量,省调电厂冬季存煤创历史纪录,光伏竞价项目规模连续两年获全国第一。天然气产供储销协调发展,煤层气、页岩气产能产量实现质的突破,天然气管道联通62个县,天然气消费市场稳定增长。虽然我省能源工作取得一点成绩,但离能源高质量发展还有一定差距,如能源资源整体开发利用水平较低、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高、产业链融合发展能力不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不多等问题仍然存在。

张全毅说,能源工业作为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对西南乃至南方能源安全具有“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深化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快基础能源和清洁高效电力产业振兴,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持续稳定、量足价优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文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六个突出”。

一是突出发展与安全。着眼于煤炭产业,围绕优化开发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智能化建设、推进绿色开采利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明确具体要求,大力推动煤炭产业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发展。确保到2025年,煤炭产能2.5亿吨/年,调度原煤产量2.0亿吨,单井平均产能60万吨/年以上,生产煤矿综采综掘基本实现智能化,建成智能煤矿50处。

二是突出高效与低碳。从电源、电网以及负荷侧与源网三个方面对电力清洁高效发展进行安排部署,特别是主动适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加快煤电机组改造,推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全省装机达101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57%。

三是突出协调与稳定。围绕产供储销运一体化发展,对我省油气产业发展明确了具体目标、措施,强化了管网安全运行管理,加快形成外来多气源供应格局,全省天然气“一张网”,提升天然气储备调峰能力和消费利用水平,确保到2025年页岩气年产能、年产量分别达35亿立方米、21亿立方米,煤层气年产能、年产量分别达8亿立方米、4亿立方米。

四是突出智能与综合。着眼于综合能源需求,对全省综合能源布局、项目、平台、节约利用四个方面的重点方向、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进行明确,切实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多能互补、协调智能,加快打造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国家数字能源基地。

五是突出创新与继承。继承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与时俱进持续深化,探索水火发电权交易机制、煤电联营机制、能源直接交易机制、能源产业联动机制、能源区域合作机制,推动能源工业利益更加紧密联结。

六是突出调控与服务。强化服务意识,完善能源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加快培育优强能源企业。从安全的角度来讲,需要进一步增强政府对能源的科学精准调控力度,促进能源工业更加有序健康发展。

回答记者提问

“十三五”期间贵州创造性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现在进行深化完善,请问一下,在推动能源工业利益更加紧密联结方面将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张全毅:贵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3年多以来,运之顺畅、行之有效,基本形成了“煤-电-网-用”利益共同体,“持续多年的冬季电煤紧张状况得到极大缓解”,“破解了多年制约贵州发展的一个难题”,“企业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已成为全省能源行业的共识。“十四五”加快推动能源工业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将从两个方面着力。

第一,巩固拓展新机制运行成果。

一是继续开展省内水电火电发电权交易,水电企业超过发电基数2710小时的上网电量,向火电企业购买发电权,火电企业获得的交易收益主要用于增加季节存煤和降低下游企业用电成本。2021年按天然来水偏枯一成测算,综合考虑“黔电送粤”分配等扣减因素,预计全年可交易发电权20亿千瓦时以上,火电企业可获得收益1.5亿元左右。

二是继续推进实施煤电联营,推动燃煤电厂与煤炭企业合资组建公司、煤炭企业委托电力企业“来料加工”等,深化和巩固煤电联营机制。2021年对实施煤电联营的燃煤电厂继续给予30亿千瓦时的基础发电计划奖励。

三是继续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纵深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通过电力直接交易帮助下游企业降低用电成本。预计2021年交易规模达550亿千瓦时,可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0亿元左右。

四是继续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推进落实“黔电送粤”年度计划,2021年力争送电量500亿千瓦时以上。

第二,创新完善利益各方联结机制。

一是创新电煤合同管理,鼓励开展电煤合同交易,切实提高电煤合同履约率。2021年电煤合同指导任务7700万吨,确保合同履约率达100%。

二是探索可再生能源消纳指标、电力绿证交易,促进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消纳,力争全年不发生弃风弃光弃水。

三是建立天然气市场化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天然气购销合同制度,探索开展储备市场化服务,持续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四是探索建立能源产业共济资金调节池,建立煤矿、电厂和电力用户三方价格联动机制,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利益紧密联结共同体。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从煤炭源头着力,从发电环节入手,统筹推进能源直接交易,与时俱进持续深化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促进企业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

我省认真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来,电力不断向清洁、高效、智能转型,在“十四五”这个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节点上,我省电力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继续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谌毅业:感谢您对电力产业的关注和支持。电力是重要的产业基础,又是重要的民生保障。黔委厅字〔2021〕2号文件明确要加快推动电力清洁高效发展。“十四五”期间,我省电力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打造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国家数字能源基地,通过建设安全可靠、清洁高效、智能协调的电力保障体系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电力供应安全可靠

一要满足省内用电需求。“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继续保持大踏步前进的发展态势,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232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将达到4430万千瓦时,产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大幅提升。

二要为国家战略作贡献。我省是“西电东送”的重要送出省份,每年外送电量将达到860亿千瓦时,其中“黔电送粤”每年500亿千瓦时,还要送重庆、湖南、广西等周边省份。因此,在“十四五”电力规划布局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要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另一方面要认真谋划新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有效解决煤电装机出现的缺口,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同时要强化电网支撑,加快500千伏电网建设,形成“三横两纵一中心”的骨干网架;完善220千伏电网,实现全省县域全覆盖;巩固农村电网基础,整体提升电网安全保障能力。

二、电力生产清洁高效

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坚持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集中式和分散式并举,科学布局发展风光等新能源,加快推进乌江、北盘江、南盘江、清水河等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2025年新能源装机占比30%以上。

二是全面推进煤电改造。实施节能改造、超低排放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和智能化改造。重点推进纳雍电厂、黔北电厂、大方电厂、鸭溪电厂等现役煤电机组升级改造。

三是推广使用先进机组。加快推进威赫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国家级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淘汰30万千瓦以下的落后机组,新建燃煤发电项目,推广使用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积极开展100万千瓦级高效机组示范,不断提升60万千瓦级以上机组占比。

三、电力运行智能协同

一是推进发电端智能化建设。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检测控制、工程运维等先进技术,对电厂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动电源侧向智能化发展。推进光照水电站数字电厂建设、金元织金电厂智慧电厂建设,挖掘新技术带来的综合效益增长点,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是推进输变电智能化改造。积极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提质升级,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据中心运营、通信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电网智能化的资源优势,更好的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将实现全省220千伏级以上的变电站在线监测覆盖率100%、无人巡视覆盖率100%、重要跨越区段可视化率100%,推进中心城区就地智能配电自动化示范项目建设,提高配网供电自动化水平。

三是推动用户侧智能化发展。加强需求侧管理,推动建设用户侧的分布式储能设备,依托新能源、储能、柔性网络和微电网等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的高效、灵活接入,建成源网荷储一体化、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推进电能替代,建设充换电、加油、加气、加氢、加甲醇和储能一体化的综合充能站,满足交通领域的多元化用能需求。

科技决定能源未来,创新引领未来能源。在我省加快能源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刘碧雁: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依靠科技进步,重点突破能源供给侧的技术瓶颈,为全省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构建能源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打造“三平台一机制”

一是构建“煤矿智能化创新平台”,促进能源科技装备更加先进实用。开展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装备及机器人等研发应用,支持适宜我省煤矿实际的智能化采掘重大科技产业链建设。到2025年,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防突机器人普遍应用,10处矿山救护中心装备救援类机器人,建成智能煤矿50处。

二是构建“煤矿瓦斯防治创新平台”,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加大瓦斯防治关键技术攻关、集成和示范,优选出先进适用技术、工艺与装备,逐步形成适合我省煤矿瓦斯治理技术体系,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构建“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及利用创新平台”,加快推进煤炭绿色开采。重点推进煤炭绿色开采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实施一批煤炭绿色开采、煤矸石及矿井水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突破超低浓度瓦斯利用、煤矸石井下充填利用、矿井水工业化利用等技术瓶颈。到2025年煤矿瓦斯抽采量和利用量分别达32亿m3和18亿m3,煤矸石、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0%和80%。

四是建立技术合作机制,完善能源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引导、跨界深度融合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快贵州能源科技城、贵州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实体平台建设,推动解决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与能源生产、流通及消费等相互脱节的突出问题,搭建能源技术、人才交流共享,促进能源科技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二、激活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围绕我省能源重大需求和重点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激活创新能力,解决能源供给侧关键技术瓶颈,提高能源有效供给。

一是支撑油气安全保障供应。攻克页岩气压裂技术、页岩气资源评价关键参数及测定技术等,提升天然气自产气源占比;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大输量天然气管道运营智能化水平。

二是支撑发电安全高效发展。攻关智能电网相关技术,探究移动式微型燃气涡轮发电站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用电、输电安全、智能诊断一张网。

三是推进能源数字化综合化发展。加快建设智能煤矿、智能电网,发展多能互补、协调智能的综合能源,提升能源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数字能源基地和综合能源基地。

煤炭工业是贵州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贵州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十三五”期间,贵州煤炭工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如何?“十四五”期间,贵州煤炭工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哪些举措?

徐光伟:“十三五”期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强力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完成关闭退出煤矿477处,淘汰落后产能7426万吨/年,生产煤矿平均单井规模净增20万吨/年,30万吨/年以下煤矿历史性全部淘汰退出。正常生产煤矿采煤机械化率、辅助系统智能化覆盖率达到100%。煤炭产量除满足省内需求外,还有效弥补了周边省份市场。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牢固,绿色开采和利用工作还有差距,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战略基地和国家数字能源基地为契机,着力构建结构优化、绿色高效、保障可靠、多元安全的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一、推动优化煤炭开发布局

按照“政府规划引导,市场化运作推进”的原则,推动煤矿优化布局,形成“一个构造单元或一个矿区由一到两个主体开发”布局,以大中型煤矿为骨干、优质产能煤矿为主体的煤炭供给新格局。

二、推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煤矿改造提升,每年新增产能2000万吨,到2025年全省煤炭产能2.5亿吨/年,单井平均产能60万吨/年以上。加大原煤洗选力度,到2025年原煤入选率达到100%,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实现显著提高。

三、推进煤炭产能有序释放和绿色开采利用

推进已批“两个设计”的煤矿正常开工建设,加强煤矿掘进进尺目标管理,促进采掘有序接替。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确保“两化”保持动态100%。因地制宜推广煤炭绿色开采技术,科学有序推进露天煤矿开采建设,强化采煤沉陷区和土地复垦复绿治理。加强煤矿瓦斯、煤矸石、矿井水综合利用,到2025年煤矿瓦斯抽采量、利用量达到32亿立方米、18亿立方米,煤矸石、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90%、80%。

四、抓实煤矿安全生产常态化

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到2025年一、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达到90%以上。开展瓦斯防治攻坚行动和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完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形成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一张网”,正常生产建设矿井实现100%远程监管执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储能查看更多>源网荷储查看更多>用户侧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