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随着传统海上风电场的发展空间日渐局促,海上风电产业正在进入新的领域,离岸更远、环境更为严苛,海底条件也更加恶劣。为此,海上风电产业集众家之长,启动了一项联合行业开发项目(JIP),以谋求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扩展新的作业理念和更加优化的运营局限。
对可再生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正不断推动海上风电行业的扩张,为第一轮装机浪潮留出的空间已所剩无几。近海风电场自然是首选,因为浅水区域的安装和维修更容易,对岸输电的距离也更短。“目前行业需要扩张到更远的地方”,GustoMSC B.V.的Andries Hofman表示,他是此项名为“底部冲击和部分淹没条件”联合行业开发项目的专业委员会主席。
适应新的海上风电市场
“海上风电在整个海上能源行业中仍然只占相对较小的比重,但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风电业务正在快速发展”,DNV海事浮式海上结构高级工程师Johannes Ottersen认为,“市场增量主要在美国和亚洲,以及更远海域的欧洲。海上风电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仅为一小部分,但总体贡献有所增长。”项目合作方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也证实了全球增长趋势,“在中国,大型风力涡轮安装船(WTIV)拥有巨大的市场,部分订单已在谈判中。这些WTIV船将在水深50-60米、环境更为严苛的新风电场中作业”,烟台中集来福士的研发总监傅强说。“在中国,安装风力涡轮机时采用了半起升式作业法,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操作。我们对于底部冲击开展了一定的分析,但缺少实际数据的比对。我们还需要更合理的评估方法。为此,中集来福士很高兴能参与此项联合行业开发项目的研究,以提升WTIV船设计的能力。”
管理新的作业场景
安装海上风力发电机时运用了自升式平台。平台支腿下落至海床时会产生底部冲击。“安装平台航行至风场过程中,自升式支腿处于升起位置。然而当平台在作业区内转移位置时,支腿会降至支承位置,船体平台将经历升沉和横摇等移动”,Hofman解释,“这种移动会影响支腿的高度,并且不时地与海底发生接触。软土海底的冲击力较小,坚硬海床则会产生阻力,从而造成较大的冲击力。考虑到未来的风电场位置,我们预计海底土壤条件的变化将比当前能看到的要大得多。”
项目合作方Jan De Nul集团的安装分析团队负责人Geert Weymeis对此表示赞同:“在桩腿经历底部冲击以及从安装平台漂浮到起升的变化阶段通常是作业的关键部分,但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具体的操作局限。通过这个联合行业开发项目,我们目的是更好地了解这些现象,从而带来更优化、更安全的作业。”
海上更严苛的天气条件加剧了这个问题,Hofman解释,“更强的风力和更高的海浪会加剧底部冲击事件的发生,而更大的冲击可能损坏安装平台甚至货物。抵达安装现场的平台甲板上装有高达100米的涡轮塔,因此我们要尽最大限度地控制底部冲击。”
目的是为了满足未来几年的市场需求,他补充说。“我们会看到自升式平台的形式会被继续用于海上风电安装,而且我们需要安全作业。但为了扩大作业率,我们必须突破天气窗口和底部条件的界限。”
确定自升式平台的限制
“这涉及了钻井平台的生存特性”,Hofman说,“在每个项目开始之前,运营者都必须保证他们能在特定地点安全作业。每个地点都不一样,那么如何证实这一点?海床土壤调查和环境数据是其中一部分,并且必须与装置的设计能力相匹配。”
这是联合行业开发项目的关键任务之一,他解释。“我们希望通过统一的途径来满足可预测性的需求。大多数利益相关方不希望只依赖一家公司来获得信息。这也激励了船级社不局限于设计,而是参与海上作业阶段。”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升式支腿和海床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水深的影响。“平台在浅水的表现不尽相同,我们需要确定影响的幅度。该联合行业开发项目将检视常规的方法,提炼出基本原则,让运营者能充满信心地分析每个个体情况。”
为分析支腿底部冲击和半升式工况设定标准
“自升式平台在下探阶段必须与天气限制结合起来,可能会导致漫长的‘等待天气好转’时间。这是风力涡轮行业的一大成本因素,因为几乎每天安装的地点都是新的”,Ottersen说。
为了充分了解支腿的底部冲击,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船级批准的是天气限制,但没有通用的分析方法,也缺少船级社的导则。传统上认为作业程序由船长决定,取决于他们的航海技能与知识。现在,我们尝试制订一项标准,将船舶航向和海况纳入其中,并考虑不同的船舶运动和土壤条件。”
该联合行业开发项目将探索和提出程序,并提供如何开展分析的背景,在Ottersen看来,目的在于提供更为明晰的验收衡准和要求。“我们设定的作业限制往往基于简单评估。新的趋势是,通过更多先进的计算方法和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延长作业时间,人们对此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Deme集团旗下的Deme Offshore技术部的Franck Legerstee对此观点表示支持:“我们未来的一系列项目都涉及较长的波浪周期,这会加剧船体的运动,并造成更大的支腿冲击。对于如何在这些工况下确保安全高效作用,一直缺乏指导性的行业标准,因此我们认为该研究项目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为制订统一且被全球接受的方法奠定基础,从而支持安全作业。”
联合行业开发项目把作业安全放在首位
“DNV很荣幸能运作这个项目,我们看到参与者都很乐于在这个平台上分享知识,并推动行业发展”,DNV海事咨询服务项目经理Antonio Goncalves表示,“很高兴能看到这么多参与方加入到联合工业开发项目中。这不仅为项目、也为合作方创造了很高的价值。我们汇聚了价值链上的诸多买家和供应商,通过共享经验和支持来创建新的程序和验收标准。”
在安全的前提下突破界限也极为重要,Andries Hofman指出。“该联合工业开发项目的最终目标是让作业变得更安全,能看到整个行业为此目标团结一心,我们感到非常振奋。项目合作方同时也是竞争对手或者是目标不一的利益相关方,但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齐心协力确保更安全的作业。”
代表OceanWinds的施工经理和安装工作组协调员Pedro Pereira和他的同事Pablo Alberte补充说:“海上风电行业必须再接再厉,进入那些土壤和气候条件更为严苛的区域,为了保障安全和绩效,我们需要创新和通用的行业方法。该联合工业开发项目及其参与方完全有能力应对挑战。”
安全部署WTIV的标准方法
该联合行业开发项目的首批调查结果将于2021年初公布,Hofman说,这些结果将决定项目其余部分的时间表。“我相信这代表着行业的重大发展。自二十一世纪初以来,随着作业数量的增加以及对作业标准需求的攀升,这一要求不断发展。到目前为止我们能确保安全,但人们对于风险的意识越来越强,为了提升发电容量,必须突破边界。”
他的观点得到了DNV油气Noble Denton海事服务首席专家Kevin Drake的支持:“该联合工业开发项目标志着向制订标准化方法迈出了重要一步,从而对安全高效部署WTIV的全行业风险进行一致评估。”
“到目前为止,各方的参与和贡献都相当积极”,Antonio Goncalves总结,“有了如此强大的团队和良好的协作,联合工业开发项目将为各方创造很高的价值,帮助我们为实现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做出贡献,对此我非常有信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日,阳江青洲七风电场工程项目正式按下施工“启动键”。目前,阳江海域帆石一、青洲五、青洲七等3个海上风电项目进入同期施工阶段。据了解,三峡阳江青洲七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粤西海域阳江近海深水场址范围内,场址涉海面积约165k㎡,场址水深范围45m~53m,中心离岸距离约70km,规划装机容量为100
1、600MW!大唐再启动两个海上风电项目近日,大唐东台H5#海上风电项目、大唐滨海南区H4-1#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前期相关专题报告编制服务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大唐东台H5#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建设规模400MW;大唐滨海南区H4-1#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建设
在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的作用愈加重要,据《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数据显示,“十五五”期间新能源装机增长速度较快,预计2030年新能源新能源累计达到25-30亿千瓦。2060年,预计风电装机29.5-34.6亿千瓦。作为“十五五”的蓄力之年,2025年海上风电项目动态频繁,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了年初
1、龙源电力取得700MW海上风电项目开发路条!近日,龙源电力福建公司取得福建福鼎B-1区7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函,项目规划装机容量700兆瓦,配套建设70兆瓦/140兆瓦时储能设施。2、最大单机18MW!浙江再公布一批重大海风项目近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第一批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通知中对全面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扎实推动资源全面节约战略、前瞻布局绿色技术创新赛道、积极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持续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做了详细说明。通
1、中船海装中标中电建100MW风机采购项目中国电建上海电建安定区香泉10万千瓦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6.XMW(陆上)采购项目中标/成交公示。中标人: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采购项目:中国电建上海电建安定区香泉10万千瓦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6.XMW(陆上)。详情点击2、运达股份预中标50台10MW机组订单3月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12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会同相关省级部门组织召开全省省管海域海上风电调度例会。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新能源处介绍了浙江省海上风电信息中枢平台调度机制,相关市县汇报了项目进展及存在问题,省级部门围绕要素保障、审批协同等展开讨论交流。会议指
全国政协委员,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日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2025年,中交集团将发挥产业链优势,为战新产业发展搭好平台,紧盯北斗技术应用、海上风电等,在这些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战新产业,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增长极。目前,中交集团在海上风电的施工建设、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专业运
1、80千米!我国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开建2月28日,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启动建设,项目位于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由H8-1#、H9#、H15#、H17#四个场址组成。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80千米、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是我国当前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大丰800
日前,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根据通知,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能源供给低碳转型。推动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国际两大海工巨头意大利Saipem与挪威Subsea7已经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就可能合并的关键条款达成原则性协议。据悉,两家公司凭借双方在地理位置和市场资源上的互补性,将联合打造一家“全球领先的能源服务企业”。从全球工程施工领域来看,两家巨头在海洋工程上处于领先地位。Subse
近日,大烨智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该公司海上风电吊装、运维船舶锦华01、锦华02在2024年全年完成60余台吊装、运维任务,取得了总包方、业主方的高度认可和评价,其施工团队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能够提供全流程海上风电安装运维解决方案。据了解,大烨智能于2022年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大烨新能源或其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2月28日,由中国铁建港航局斥资打造的2000吨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铁建风电2000”在烟台顺利交付。该船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第四代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该船长136米,宽53米,型深10米,甲板作业面积约5000平方米,采用先进的DP2动力定位系统,桩腿长度131米,可在水深达80米
当你从运维船登上海上塔筒平台时,有什么设备能保护你在攀爬直爬梯时不发生坠落?速差器,正是守护每一位海上风电工作者的重要安全防线。那么你知道为何在海上风力发电场景中要使用速差器这种防护装备吗?在使用速差器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快收藏好这篇文章,带你了解如何让海上风电作业更安全!相关
2024年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成功举办,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855家企业参展,共接待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超11万人次。金风科技向与会嘉宾全景展示其创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与全球伙伴共同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深化洞见,建立连接。”步入金风科技展台,一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9月14日14时,浙江宁波、舟山海事部门已于启动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Ⅱ级海上防台应急响应,仅舟山就超2000艘商船在港避风,宁波舟山涉水工程全部停工,截至14日18时,舟山辖区72条水上客运航线已全线停航。截至9月14日15时,舟山在港避台商船超2000艘,港区清洗舱、保税油加
6月28日,由中国铁建港航局投资建造的5000吨全回转起重船“铁建起重5000”吉水仪式在江苏南通隆重举行,该集团建造的2000吨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铁建风电2000”也将于6月30日在山东海阳正式下水,国家海上风电行业“海上舰队”再扩编,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再添助力。随着近海风电场资源开发日趋饱
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近日,3S中际联合与华能山西神池风电场联合开展了高空救援逃生演练活动,本次活动共有近30名作业人员参与,旨在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确保每位风电作业人员都能在紧急情况下畅通生命通道。在风机运维作业时,可
近日,中国能建广东院EPC总承包建设的——应用多项世界首创、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技术、设备的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首批风机顺利并网发电,为助力阳江乃至粤西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项目速览青洲一、二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附近海域,项目规划装机
在2023年EP电力展,施耐德电气携手新能源电器联盟,发布《寻迹隐形冠军-新能源产业微洞察与实践》行业洞察报告,聚焦光伏、储能、风电和数字化四大应用场景,以敏锐视角,精准剖析行业痛点并深挖化解之道,破局因新能源快速发展而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多重挑战。今天小编带您聚焦#风电#篇,贯
宁波市象山县,位于东海之滨,三面环海,两港相拥,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风能蕴量丰富,分布面广,风电开发利用潜力大。近两年来,在南田岛东南海域上,一座座高达百米的白色风车“拔海而起”,与山海滩涂交相辉映,蔚为壮观。目前,国电象山1号海上风电场(二期)工程建设正酣,已于近日完成全部单桩
2023年10月17-19日,一年一度的全球风电行业重要盛会——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将在北京盛大举办。金风科技旗下教育板块与沃迪克(北京)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将携海上风电救援培训全系列解决方案亮相本届展会,展位号:E4-A09,欢迎业界朋友参观、交流。公司介绍金风科技作为全球可信赖的清
近日,大烨智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该公司海上风电吊装、运维船舶锦华01、锦华02在2024年全年完成60余台吊装、运维任务,取得了总包方、业主方的高度认可和评价,其施工团队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能够提供全流程海上风电安装运维解决方案。据了解,大烨智能于2022年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大烨新能源或其
全国政协委员,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日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2025年,中交集团将发挥产业链优势,为战新产业发展搭好平台,紧盯北斗技术应用、海上风电等,在这些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战新产业,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增长极。目前,中交集团在海上风电的施工建设、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专业运
2月26日,中国电建3600吨全回转起重船“电建志高”与1600吨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电建志远”交付仪式在江苏南通举行。这两艘船采用共同设计理念,互相配合,形成了我国海洋工程安装的最佳组合。它们能够在离岸100公里处的海域展开作业,为我国海上风电项目挺进深远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悉,
龙年即将收官,越过无数山峰、领略无限风光的龙源人,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性时刻。截至2024年底,龙源电力新能源装机总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32年弹指一挥间,记忆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记忆是黑龙江小兴安岭的冰壶路,龙源电力的资源规划师们在零下40摄氏度的大山踏雪寻址,一不小心就像冰壶一样在冰面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2月28日,由中国铁建港航局斥资打造的2000吨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铁建风电2000”在烟台顺利交付。该船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第四代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该船长136米,宽53米,型深10米,甲板作业面积约5000平方米,采用先进的DP2动力定位系统,桩腿长度131米,可在水深达80米
11月15日,以“绿色智能新质未来”为主题的2024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中国船舶集团副总经理盛纪纲,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贤德,中国船舶集团战略规划部主任、中船科技董事长吴兴旺,中船科技
近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圆满落幕。我国大兆瓦风机加速度,配套大部件的研发,则能更强有力助推风机大型化的发展。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精心盘点了展会上的大部件及海上风电装备相关产品展示,以下为不完全统计:风电齿轮箱相关南高齿:重点推出了10MW三级行星一级平行(3P1H)滑动轴承齿轮箱,
我国第一个全容量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诞生于2010年,距今已经14年。发展至今,我国也已跃升为全球海上风电装机第一,海上风电的蓬勃发展势不可挡。作为行业领先的全球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亨通集团在电力传输、海洋能源开发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日前举办的CWP2024展会上,亨通电力产业集团(以下简称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和清洁能源需求的激增,海上风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正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未来几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持续增长,技术创新将不断涌现,产业链将更加完善。同时,海上风电制氢等新兴领域也将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推动全球能源结构向更加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型。10月16
8月28日上午,青岛海西重机码头彩旗飘扬,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由天津港航工程公司投资建造的国内起升高度最高综合性能最强的“第四代+”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施工平台“港航平5”完成全部建造任务,正式交付使用。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天津市海事局、天津市港航管理局、大唐汕头新能源公司、江苏国信
2024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技术与产品创新成果丰富。陆上风电新机型迭代加速,大型化呈跳跃式发展趋势。海上风电则成为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的关键输出领域,新的亮点层出不穷。构网型与漂浮式技术研发的持续推进,为风电发展打开了更大空间。关键零部件企业努力推陈出新,有力支持着我国风电整机降本增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