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报道正文

“十三五”华电集团燃料成本降低25% 度电成本降低18%——2021央企八大动向

2021-03-09 09:36来源:国资报告杂志社关键词:华电集团中煤集团温枢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公司总体上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量’上稳中有进、持续增长,在‘质’上优化改善、显著提升。”华电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说,截至2020年底,发电单位燃料成本较“十二五”末降低25%,度电成本降低18%。

(来源:国资报告杂志社)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国资央企胸怀“两个大局”,在艰难逆境中跑步前进、在荆棘道路上负重前行,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作为国之重器,国资央企要在巩固来之不易成绩的基础上,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和使命,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年末岁首,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相继召开2021年度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要求,总结2020年及“十三五”以来公司主要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十四五”总体思路和2021年重点工作。

今天,小新为大家分享《国资报告》特别策划——《2021央企八大动向》,分析解读各央企工作会议报告,梳理各央企负责人2021年八大工作动向。

2021央企八大动向:

一、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的信心更足

二、锚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更清晰

三、国企改革呈现加速度

四、向科技自立自强进军

五、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

六、加深党建和生产经营融合程度

七、发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引领作用

八、着力突出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动向一:

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的信心更足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国资央企工作十分重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上提出。这样一个特殊年份,国资央企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因势而谋、乘势而上。

记者梳理各中央企业年度工作会议发现,尽管国际国内挑战不断、压力不小,但各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对于新的一年乃至“十四五”时期做好国资央企的各项工作,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充满信心。

信心源自发展基础

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还不错。

2020年开局之初,央企的各项经济指标跌入谷底,2月份的净利润总额为5.1亿元,仅相当于正常水平的千分之五。

在这种局势下,央企干部职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各项指标逐月好转,到了年底,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可圈可点的成绩单,为“十三五”圆满收官增添了成色亮色,也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不少央企不仅对冲了各类不利因素的影响,还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比如,中远海运超额完成国资委年度业绩考核目标,净利润同比增长31%,实现了重组以来的最好效益。与5年前相比,中远海运资产总额增长了43%,营收增长了70%,利润总额翻了一番,净利润增长了4倍多。

比如,2020年中国诚通实现了90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1.9%。5年间,中国诚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4.93%;净利润年均增长52.81%;净资产年均增长44.15%。对此,中国诚通董事长朱碧新表示,这证明“以市场化方式坚定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资布局与结构调整、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诚通路径’不仅走得通,更能够行稳致远。”

2020年,中国一重净利润同比增长86.7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8%。“十三五”期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50.74%;净利润、利润总额扭亏为盈后年均增长分别为123.66%、127.75%。

2020年,招商局集团全面超额完成经营任务,实现营业收入8148亿元、同比增长14.1%,利润总额1754亿元、同比增长7.6%,净利润1373亿元、同比增长8.5%。截至2020年底,总资产达到10.4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其中资产总额和净利润蝉联央企第一。

2020年,中国五矿营业收入达7016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同比增长36%,经营性现金净流入423亿元,经营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5年来,五矿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年均分别增长13%、50%、121%。

2020年,中国国新克服上半年净利润完成不及预期的情况,按照国资委“两个力争”要求主动加压,先后于7月、9月、10月三次上调全年净利润增长目标。到了年底,实现净利润超过160亿元,同比增长57.7%。

据统计,2020年,包括上述企业在内,共有24家央企净利润增长超过25%,43家净利润增长超过10%,超过8成实现正增长。

比数据更重要的是,大批央企的内功在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的能力稳步提升。

比如,中国铁塔总经理顾晓敏提到,中国铁塔成立6年多来,“稳”的态势在持续,“新”的动能在成长,“变”的成效在显现,在 5G 规模建设的大考中充分彰显了“主力军”“国家队”的责任担当。

“公司总体上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量’上稳中有进、持续增长,在‘质’上优化改善、显著提升。”华电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说,截至2020年底,发电单位燃料成本较“十二五”末降低25%,度电成本降低18%。

中国通用技术董事长于旭波表示,5年来,企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国内机床行业中产品种类最多、服务领域最广、综合技术能力最强、为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提供高端核心装备最多的龙头企业,主业利润贡献度由“十三五”期初的53.2%提升到68%。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为中央企业未来腾飞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此,正如中国安能总经理李跃平所说的那样,“我们一定要拿出军队打仗攻山头的精神和毅力,拿出军人的勇气和血性,吹响‘集结号’、按下‘快进键’,坚定信心、自立自强、勇毅前行”。

信心源自形势研判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中央企业要想在变局中掌握发展主动权,就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各家中央企业的年度工作会议上,相关企业对全球局势、国内形势和行业态势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准确指导新一年的企业发展道路。

全球层面来看,各央企负责人均认为,世界经济将会在2021年出现明显复苏;在宏观经济层面,各央企负责人判断,新一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一枝独秀,引领世界发展趋势,双循环格局的构建与运行将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明显影响;在行业层面,各企业也深入分析了所属行业即将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

比如,中远海运董事长许立荣提到,在疫情的影响下,运量的增长幅度将明显高于运力增长幅度。因此他要求,要站在为国家经济贸易服务的高度提前布局,无论是集装箱运输还是散货运输,包括物流行业都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国新董事长周渝波认为,“十四五”期间,势必会涌现一批产业升级、技术爆发的创新投资机会;随着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国有资本高效运营、合理流动、有序进退将迎来更多机会和更大市场。“我们运营公司服务央企改革发展依然拥有广阔空间。”

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认为,“经过公司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逐步完善了产业布局,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有机会、有条件迎接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形势研判的过程中,央企负责人不仅看到了希望,而且捕捉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彤宙认为,“十四五”期间,以数字化为牵引的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未来基建行业发展的主战场。

中检集团总经理李忠榜表示,质量服务行业有三个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国家战略调整为质量服务业带来了新机遇;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革命使质量服务业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得到新凸显;三是资本市场发展和产业数字化加速给质量服务业发展带来新变化。

新兴际华董事长张雅林说,冶金、装备、轻工等板块要跟紧国家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等一批重大工程,应急、医药、装备、冶金等板块要跟进国家推进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等一批重大项目。“把集团打造成特色鲜明的军民融合标杆企业。”

中国通号董事长周志亮认为,规模巨大的铁路和高铁既有线改造、高铁绕行既有线潜力巨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兴未艾,“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仍然大有可为。”

中国中铁董事长陈云表示,随着中欧投资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订,海外市场仍存广阔空间;国内市场消费领域热点纷呈,川藏、雅下、国家水网等重大建设项目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领域增长强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实际上,对于优秀的企业家而言,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幻,他们总是能够危中寻机甚至转危为机。其关键,就在于思想观念。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缪建民提出,越是形势差的时候,我们越要保持定力与信心,不能自乱阵脚;相反,越是形势好的时候,我们越要保持冷静与理性,不能盲目冒进。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中国安能集团董事长周国平也认为,影响和制约企业改革发展所有问题中,起主导作用的、最需要扭转改变的,还是观念问题。

刘明忠出任中国一重董事长之后,为了尽快扭转企业亏损局面,在企业掀起了解放思想热潮,有效地推动了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他说,“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深入解放思想,不断创先争优,就一定能够有力把握提升精神思想格局和成长进步的主动权,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永不僵化、永不懈怠、永不停歇。”

信心源自战略指引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契合企情、能够落地的战略规划。

比如,中远海运重组之初,就明确了6+1的发展战略。5年来,在此战略的指引下,中远海运先后完成集装箱、港口、油轮、干散货、物流、航运金融、装备制造等20项重大重组整合工作,实现了所有业务板块的集中统一经营发展,多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

好的战略规划,是立足企情、多方汇智、长期打磨的结果。

2020年,中国一重党委先后召开10场专题座谈会,听取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专家、一线职工、劳模党员代表、统战人士、离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意见建议,提出了“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在2025年基础上再翻一番以上,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产业集团”的奋斗目标。

哈电集团广泛征求国资委、机械联合会、外部董事、退休老领导及公司各级领导人员、科技人员、统战人士、先优模、青年职工代表等意见,收集意见建议370余条,进一步明晰了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发展路径。

中国中铁提出要高质量编制发展规划,树立战略管控理念和系统观念,把“十四五”规划打造成为“管全局、利长远、促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定向领航、科学可行、催人奋进,真正能够引领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20年3月起,中远海运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中远海运总经理付刚峰说,经过顶层战略设计、战略梳理以及战略定谋三个阶段,通过借助外脑和内部可研,积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中远海运形成了“服务全球贸易,经营全球网络,以航运、港口、物流等为基础和核心,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球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生态”的发展愿景,明确了 “效益专精、产业链经营、数字化运营”三大战略主题。

记者注意到,央企在编制战略规划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将企业情况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的密切对接。

比如,作为军转央企,中国安能提出了“致力成为在应急救援和工程建设两个主战场具有独特地位作用的现代化企业”的战略目标。

中国石化董事长张玉卓强调,要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全方位开启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新征程,分三步把中国石化打造成为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石化力量。

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张雅林说,“国有资本专业投资平台是‘表’,国计民生产业发展平台为‘里’,国企员工职业赋能平台如‘底’,而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作为国资国企事业根本保证,则是全面渗透其中的‘魂’,共同构成了“十四五”期间引领和支撑新兴际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

中储粮提出,要自觉胸怀大局,坚定履行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努力将中储粮集团公司建设成为高质量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支撑力量和世界一流农产品储备集团。

刚刚通过改革扭亏脱困的中国铁物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生产性服务企业集团”。对此,中国铁物董事长朱碧新说,实践证明,高目标引领是我们改革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攻克一个一个的山头,取得一个一个的胜利。如果我们不制订高目标,五年以后我们还是落后的,因此必须自我加压。

机械研究总院提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提升中国装备制造水平为己任”的战略使命,实施“一组基地、四种能力、五大体系”发展战略,做强科研、做优经济、做大影响力,争创世界一流创新机构。

坐而论道,起而行之。一份出色的战略规划,离不开实践的反复验证。

对此,中国节能总经理余红辉表示,中国节能“十四五”战略规划对各主业发展思路和路径作出了明确,清晰描绘了壮大主业的路线图。“各二级子公司要深刻领会、照图施工,自身战略规划要与主业发展路径相匹配,不一致的要及时调整,不到位的要及时完善,确保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中交集团的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对此,王彤宙表示,战略制定要高瞻远瞩,以育先机的敏锐眼光和开新局的聪明智慧,为公司发展开辟新的赛道;战略执行要脚踏实地,既有体系支撑,又有制度保障,不为外界所扰,不为小利所动,坚定沿着战略走下去,一张蓝图绘到底。

中国航材董事长贾宝军提出,企业从单一贸易商向实体企业转型这一战略的推进不会一帆风顺,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然会面临诸多难题和巨大挑战,这些都是企业在“十四五”要解决的新课题。

中国中车董事长刘化龙表示,“战略引领实质上就是目标引领,能不能实现战略目标是衡量一个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班子战略执行力的重要标准。”

动向二:

锚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更清晰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央企业负责人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详细阐述了做强、做优、做大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并提出了两利四率的新的考核要求,以推动中央企业提高效率创造价值,更好对标世界一流。按照这一部署,各中央企业的年度工作会议中,均明确了2021年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做出了周密的安排,具体举措包括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发挥好市场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进一步激发企业的价值创造力等。

优化资源配置

国资委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动中央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推进央企合并重组、坚守主业实业等方式,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局势变化,国资委对各央企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各央企予以积极回应。

立足实业坚守主业,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一批央企负责人提出,将继续集中资源做强主业。

“几年来,无论一体还是两翼,我们在相关业务领域都进行过各种探索,实践证明凡是没有和资源共享结合在一起的,都很难找到成功可复制的案例。并且公司人力、投资等资源都是有限的,要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关键处,坚定不移地把主业做强做优做大。”中国铁塔董事长佟吉禄表示,面向未来,要统筹把握好一体两翼关系,进一步聚焦主营主业,专注共享发展和效益提升,心无旁骛。

中国诚通总经理李洪凤提出,一方面,预备一定改革成本,通过市场化手段,下决心在“十四五”开局,战略性解决制约发展的存量低质低效资产,通过大踏步撤退,换来大踏步前进;一方面,要主动实施一定比例经营稳健、盈利良好、分红稳定的优质股权财务性投资,增强投资分红收益和现金流稳定性。

中交集团董事长王彤宙表示,要集中精力把主责主业做精做细,争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不当贪大求全的虚胖巨人。确有必要拓展非主业的,也要围绕主业有限多元、相关多元,决不能因一时经营压力和利益驱动,盲目铺摊子、上项目。

中远海运董事长许立荣说,“航运是我们的魂,是我们的根本,要把传统优势发挥好。”他表示,只有保持规模,在规模基础上才能做强做优,这是一种辩证关系。同时他强调,“要用航运庞大的资源优势,把两端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带动起来”。

坚守主业,不等于陈陈相因,而是要把握机遇,不断升级转型。

中建集团董事长周乃翔说,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演进的机遇,用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技术赋能建造主业,把绿色发展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融入投资建设全过程,推动集团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

中国电科是保障我军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国电科董事长陈肇雄提出,一方面要着眼强军兴军要求,着力服务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加快重点领域布局,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资本布局优化,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做强做优靠存量,做大做多靠增量。不少央企在布局国家急需、短缺的新兴产业方面也有着深入的思考。

招商局董事长缪建民说,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实业与金融,尤其要牢牢把握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另一方面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的精心培育,着力打造新的增长点,让“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得到滋养、茁壮成长,早日形成“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美景象。

中国航材总经理杨晓明说,“十四五”期间,在飞机批量采购业务继续服务国家外交外贸政策的基础上,要通过强化国产民机保障体系建设、航空应急救援关键力量建设两个重点方向的布局,凸显集团公司作为中央企业保障国家安全和服务国计民生重要领域的政治本色。

中国中车的“十四五”发展战略中,提出了推动构建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风电装备、新能源客车、新材料为重要增长极以及若干业务增长点的“一核三极多点”业务结构。以期到“十四五”末,打造铁路装备、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战略新兴产业3个千亿级规模的业务板块,轨道交通装备业务保持全球行业第一位。

中国中铁董事长陈云表示,要依托国家战略优化生产力布局,用增量市场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增长极,开启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

新兴际华总经理贾世瑞说,集团已形成多元发展并进格局,这既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又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要围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真正的多元化产业集团的目标,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中国通号董事长周志亮表示,相关多元业务、新业务要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的做大,这与坚守主责主业不矛盾。同时,积极寻求产业链供应链增量,积极寻找新产业新业态增量,积极培育新板块新业务增量,用新增量践行新理念、推动新发展。

要想在短期内开辟新战场,获得新突破,资源整合是必经之路。

中检集团是新划入国资委出资范围的企业。在中检集团总经理李忠榜看来,集团的产品线建设仍然处于资源整合的初级阶段。为解决这一问题,李忠榜要求,要牵住投资并购这个牛鼻子,为集团大发展破局。他说,“关于资本运作,我有三点认识,一是没有科技和人才,资本终将灰飞烟灭。二是资本运作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资本不能拯救一切。三是中检集团不仅仅只是一家中央企业,更是质量服务专业化整合的平台。”

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说,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大资本跨区域流动力度,实现“走出东北、走向国际”。要加快推进新产业新产品发展,推动中小机、风电关键设备、海水淡化、生物质综合利用、环保等产业做强做大。

国投党组书记、董事长白涛说,“十四五”期间要在优化业务结构上取得明显成效,坚持做优基础产业、做专战略性新兴产业、做精金融服务业,加快形成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业各占三分之一,既有“压舱石”“稳定器”,又有“驱动器”“增长极”,相互支撑的业务架构。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结构调整过程中肩负重要使命。对此,中国国新董事长周渝波说,要按照国资委工作部署,利用平台型企业优势,在配合央企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上发挥特殊功能;中国诚通董事长朱碧新也提出,要进一步创新“指数+基金”方式,增强国有资本流动性,力争成为央企国企发展的“资金池”。

深化市场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企业的市场化发展方向日趋清晰,这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创造了良好条件。进入新时代,央企在这方面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态势更加明朗。

“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甚至是唯一理由。”中检集团总经理李忠榜说,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本质就是要求企业换位思考,在帮助客户成功的过程中成就自我,需要企业真心实意以客户为中心,用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去实现客户价值。“对客户要有宗教般的虔诚”。

“实践充分证明,不管外部形势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始终坚守利益客户的初心和使命,就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中国铁塔董事长佟吉禄表示。

中国安能总经理李跃平强调,要坚持“市场开发是生产经营第一要务”,做到高端更新、中端更坚、低端更实,并形成闭环。切实将应急救援的专业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中国节能董事长宋鑫则认为,中国节能不是一个垄断性企业,而是处于纯市场化竞争环境中的企业。正是基于此,中国节能将2021年定为“市场拓展年”。

“从历史来看,我们一直是‘好日子短,苦日子长’,始终在谷底中爬坡,在痛苦中竞争。”许立荣感慨说,我们必须深刻总结一条,“航运回归服务的本质”这个理念不能丢。“实际上,我们不是‘老大’,货主才是我们的‘老大’。各个板块都不能因为一时的市场好,船老大的思想又悄然而至,忘记了我们服务的本质,一定要把服务宗旨入心入脑。”

疫情期间,中远海运推出了“水水中转、铁改水、空改水”等服务产品,确保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许立荣举例说,美的集团碰到了一些困难,家电产品运输不出去,中海集运很快对接落实,放弃当前暴利但成功签约三年,美的也成为了集运最大的客户。“如何把握好机会非常重要,要主动做、主动寻找,将优势尽快发挥出来。”

强化市场意识,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离不开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对此,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缪建民说,市场化的机制体制改革,是招商局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今后要坚决防止打着市场化改革的旗号,逆市场化而行,把低水平的“大锅饭”变成高水平的“大锅饭”,把“铁饭碗”变成“金饭碗”。

周志亮说,要加快市场经营机制改革,以“能不能主动对接业主、能不能拿到重点项目、能不能实现新的突破”检验市场经营成效。各级市场经营部门必须全员带指标,签下责任状,大力开展高端经营、重点经营、全员经营,走出去抓经营,拿项目来兑现,确保重要项目有人盯、重点工程保中标。

中国铁物董事长朱碧新说,“我们要奋起直追,既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又加快经营手段和制度机制的市场化转型,主动在市场竞争的赛道上培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将中国铁物打造成为充满蓬勃生机与市场活力的现代企业。”

强化效益导向

在各家央企的年度工作会议上,相关的央企负责人各自结合所在企业实际,对发展速度、规模与发展质量之间的辨证关系做进一步阐述,对强化效益导向工作做出详细部署。

比如,中国铁塔董事长佟吉禄认为,一个企业从初创走向成熟,往往要经历一个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演进的过程。

中交集团董事长王彤宙要求,要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档焦虑”,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要增量,向高回报投入、精益化管理要效益,打造“质量型”企业。

新兴际华总经理贾世瑞认为,企业效益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企业投入产出的对比关系,提高效益是企业运行与发展的总目标。“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即提高经济效益。”

如何把效益导向意识转化为企业的主动行为?各央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考核办法,予以推动。

中国西电董事长白忠泉提出,要从源头入手,以市场订单倒逼设计、采购、制造等各个环节降低成本,实行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管控。

中国铁物总经理廖家生表示,要把“两利四率”指标体系落实到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中去,落实到年度经营计划与预算编制中去,落实到考核奖惩制度中去。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缪建民提出,“集团总体预算指标既要积极进取,又要留有余地。各公司则要自我加压,不断实现赶超进位。浪花淘尽英雄,今天不抓紧赶超进位,明天将被拍在沙滩上,英雄无觅处。”

为了强化业绩导向,中国中铁提出,要重塑以价值创造、投入产出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一是导向要明,明确以经营业绩论英雄、以经营结果论成败的导向;二是指标要清,重点考核“两利四率”;三是手段要活,根据二级企业的不同类别和板块,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政策;四是考核要严,突出考核刚性,以数据说话;五是兑现要快,注重考核兑现的及时性。

中国节能总经理余红辉说,2021年调整了对二级子公司的考核指标及权重,新增加的增量业务考核权重占30%,“主要目的是引导各级企业不但要做好存量,更要聚焦增量谋发展,不思进取、坐吃山空的企业将在集团没有发展空间。”

原标题:重磅 | 2021央企八大动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电集团查看更多>中煤集团查看更多>温枢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