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当前,风机厂家面临前所未有之挑战。
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钢材、铜材,稀土、叶片材料环氧树脂、巴沙木等价格均出现大幅度上涨,钢材从年初的4000元/吨上涨到7200元/吨,叶片材料环氧树脂由价格从20000元上涨到35000元…
风机价格一降再降,从4000元/kW腰斩至2200元/kW左右,已降至接近风电机组成本价格。一头涨价、一头降价,风机厂家在夹缝中备受重压,几度亏损。
如何在当前的困境中实现降本突围,已成为关于企业能否在行业长久立足的巨大挑战。
1、风机大型化、国产化是必由之路
截止目前,国内已投运陆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最大已达6.25MW,海上10MW风电机组也已并网运行,国外12MW海上风电机组试运行情况良好,且已开始研发15MW机组,挪威一家开发商已有安装单机20MW海上风机的计划。
无疑,大风机已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同样也是国内风电产业降本的重要手段。中国海装总经理助理、研究院院长张凯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内风电产业开发重心回归“三北”,以大基地、大规模开发为主,陆上大风机可以更好利用 “三北”优异的风能资源,获取更高的发电收益,在平价时代下,大风机更具竞争力。
陆上大风机始于2019年的国家电投乌兰察布60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项目招标,国内国外共有15余家风机厂家参与投标,共有33个投标机型,其中风机单机最小容量3.4MW,最大容量为5.17MW,最终确定以中国海装等国内5家风电厂家中标,中标机型平均单机容量达4.2MW。
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年度吊装平均单机不到2MW;2018年,年度吊装平均单机为2MW-2.3MW;2019年,年度吊装平均单机容量仅为2.5MW-2.8WM;2020年,单机容量将达到3MW以上。
张凯认为,到“十四五”末,随着风电产业发展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我国陆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可能做到10MW,海上风电单机容量将做到15MW。
中国海装现拥有5MW、6.XMW 等成熟平台,并又推出了8MW、10MW风电机型,H210-10MW海上风电机组配套叶片已经成功下线,已送至阳江实验基地进行测试,机组预计今年6月份左右下线,张凯介绍到。
国产化方面,风电产业发展三十余年,在风机设备国产化道路上已经取得了辉煌成绩,当前,国内陆上风电机组已经可以实现100%国产化,这也是陆上风电机组成本可以下降如此之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在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过程中,一些关键零部件仍受制于国外,比如说大功率轴承,现在基本是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且产量有限,非常被动。
张凯指出,下一阶段,企业需重点突破风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让风机大型化、国产化不在卡脖子,国家层面也非常重视,2019年,国家科技去对于轴承类的支持项目就有数十项。目前,中国海装与华能集团、华电集团积极合作,在福建、江苏等促进海域100%国产化大机组海上风电项目落地,推动行业海上大风机国产化进程。
2、着眼重大风电技术创新
挑战远不止于此平价,国家发改委文件《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2021年各省(区、市)新建光伏发电、风电项目指导价做的明确规定。
其中,新疆、宁夏、内蒙古等风电均低于0.3元/度,且各省(区、市)风电指导电价均低于燃煤基准价,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风电产业将出现更低的上网电价,降本压力更加艰巨。
张凯表示,“十四五”期间是国内风电产业降本的关键阶段,整机商作为产业链的中间力量,在协同全产业链团结一致,通力降本的同时,还需在重大风电技术创新取得进一步突破。
风电产业发展迅速,技术迭代非常快,但大多都属于典型的“微创新”。张凯表示,风电厂家针对某一类风资源,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优化改进,增加叶片长度、塔筒高度,推出一款更适用的风电机型,不能否认类似优化创新带来的效益,但“十四五”期间,风电产业更需要一些颠覆性的创新技术来推动风电产业快速发展。
比如微风发电机组,利用很小的风,发更多的电,再比如双风轮技术,一台风机两个风轮、混塔技术等等,国家科技部正在持续推动一些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旨在驱动行业取得一些重大的技术创新,虽说这些创新的结果暂时无法确定,但这种新技术、新理念一定是推动行业降本增效的核心手段。
张凯认为,“十四五”期间,风电技术创新形式不仅只局限于发电侧,在原材料、传动链、轴承方向等方面都将有所突破,随着风电叶片越做越长,碳纤维优势更明显,但其价格昂贵,在碳纤维等原材料上的创新非常重要。
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将是“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创新方向,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深远海已成为新的市场蓝海。
张凯介绍到,中国海装申报的“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研制”项目获得工信部立项,这是风电领域国家拨款规模最大的科研项目。目前,已经在示范工程、浮体设计、一体化仿真等方面取得突破。
项目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广东徐闻地区作为漂浮式样机示范点,该海域水深65米,是典型的半深水海域,目前漂浮式风机正在制造当中,预计今年下半年示范。
3、加快风电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风电是多学科的融合技术,随着“十四五”大规模风电项目并网,对风电机组的智能化、数字化要求会越来越高,整机商需从风资源、机组、风场等多方面进行数据融合,全面提升风电全生命周期综合实力。
张凯表示,“智能化、数字化是风电降本增效最本质的手段,我国风电数字化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在设计、制造、运维管理等方面应用不足,但已取得相应成绩。”
智能制造方面,数字化技术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拿拧螺栓工序来说,以往需要多名熟练工使用液压扳手同时操作,耗时2小时以上。如今,通过“偏航轴承拧螺栓智能系统”的机器人,同样的工作量只需要40分钟,且完成的质量更高⸺激光自动识别、系统智能校准位置、机械臂控制力度,而整个过程都被记录下来形成大数据,为以后的智能化生产提供参考。
智能运维上,中国海装LiGa 智慧运维平台具备大数据平台、智能排程系统和调度管理系统,结合风电场所有运行数据,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智慧运维对风电场进行智慧化运营维护。
该平台现已完成上千台风电机组的数据接入,完成风电机组所有大部件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模型的开发应用与实时反馈。中国海装还在平台上逐步优化机组二级、三级零部件的模型,以实现风电机组的主动性及预防性维护。
据测算,利用LiGa平台,结合现场运维人员操作,单台机组的年利用小时数可提高50小时,关键零部件计划外维护次数减少70%以上,风电整机平均使用寿命预测值至少提高2年。
张凯认为,“十四五”期间,企业应加快数字化进程,做好数字化转型的准备。随着风电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成熟,风电成本会进步一下降。
风电长跑赛道上充满泥泞,中国海装强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合作,保持企业创新活力,推动风机大型化、国产化、数值化技术进步,在风电赛道上披荆斩棘,引领前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双碳目标下,新型储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首次超过百吉瓦时,达到48.18GW/107.86GWh,年底有望超60GW,将会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装机,占据电力储能总装机的半壁江山。新型储能赛道的火热,吸引了各行各业的玩家争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0月16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展会期间,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东方电气、电气风电、中国中车、中国海装、兴蓝风电、华锐风电等风电整机企业推出了超过20款新机型及产品,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对此进行了汇总,供大家
2024年10月16日,伊莱特携三大亮点亮相北京风能展,公司所在的W3-B03展位,人群络绎不绝,高朋云集。展会当日上午,作为中国西班牙合资企业,西班牙驻华大使玛尔塔#xB7;贝坦索斯#xB7;罗伊格一行来到伊莱特的展区。了解了伊莱特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整体超大型关键核心锻造零部件”项目的进度。大使对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由于缺少海上风电机组的设备供应商,美国LeadingLight海上风电项目宣布暂停开发建设,该项目装机容量2.4GW,拟安装超过100台海上风电机组。据了解,LeadingLight海上风电项目由美国能源公司Invenergy与energyRe成立的合资企业LeadingLightWind开发,于今年1月份获得政府批
据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消息,8月20日,随着庄河海上风电Ⅳ2项目21号风机顺利并网发电,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总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00万千瓦大关!这是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绩,标志着该公司实现里程碑跨越式发展!华能辽宁庄河海上风电Ⅳ2(200MW)项目位于辽宁省大连庄河市石城岛
据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消息,8月20日,随着庄河海上风电Ⅳ2项目21号风机顺利并网发电,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总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00万千瓦大关!这是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绩,标志着该公司实现里程碑跨越式发展!华能辽宁庄河海上风电Ⅳ2(200MW)项目位于辽宁省大连庄河市石城岛
日前,中船海装《160m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创新施工工艺》荣获了2024年全国电力行业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成果特等项目,这是继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创新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后,中船海装在支撑结构上斩获的又一荣誉。基于多年钢混塔筒产业化经验,中船海装研制了“钢管混凝土格构式预
5月11日,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在浙江德清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中船海装以品牌强度894品牌价值21.18亿的成绩上榜“机械设备制造”品牌榜单实现品牌价值持续攀升成为榜单上唯一专业从事风电装备制造的整机企业品牌!创新为先以科技赋能品牌价值创新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社会进化的基本法则。但若有一天,所有物种都无法适应其所处的环境,那便意味着灾难即将来临。中国风电发展已有30余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至今为止,不论是技术、规模、还是产业链配套,都堪称全球先领,期间历经了无数次的大浪淘沙。但自2020年平价以来,中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金风科技昌吉州木垒县80万千瓦实验风电场项目、哈密巴里坤80万千瓦实验风电场项目对外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显示,昌吉州木垒县80万千瓦实验风电场项目将安装使用100台风电机组,单机容量5.6MW~20MW。哈密巴里坤80万千瓦实验风电场项目采用75台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9.1MW
2023年是中国风电大兆瓦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的一年,陆上风电进入10MW时代,海上风电18-20MW+已成为大势所趋。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梳理了2023年全年风电企业尤其是整机商,在技术更新迭代下的创新及企业大事记,欢迎各位读者文末发表留言和见解,优秀评论点赞靠前者将获得精美礼品!一、电力央企千亿新能源股
日前,国家电投2025年第一批陆上风电机组规模化采购中标结果定了(除标段14、标段15、标段27未开标外),详情如下:相关阅读:均价2029元/kW,这次风机价格抗住了!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7日,国家电投发布《国家电投二〇二五年度第6批集中招标(2025年第一批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梳理,此次公示含27个项目,除了标段14-西秀区新场风电场(65MW)、标段15-西秀区南蔡官风电场(75MW)、标段27-贵州省威宁县新光100M
受全球经济局势等因素影响,今日,风电板块也遭遇了一场大跳水。雪球数据显示,4月7日盘中,风电(CN:BK0527)暴跌10.32%,中环海陆、宏德股份领跌超15%,双一科技下跌13.93%;龙源技术、盘古智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等下跌超10%;恒润股份、大连重工、泰胜风能、杭齿前进、麦加芯彩、海得控制、振江
在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的作用愈加重要,据《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数据显示,“十五五”期间新能源装机增长速度较快,预计2030年新能源新能源累计达到25-30亿千瓦。2060年,预计风电装机29.5-34.6亿千瓦。作为“十五五”的蓄力之年,2025年海上风电项目动态频繁,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了年初
136号文后,光伏和风电整机设备价格整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让原本一片哀嚎的新能源装备市场似乎迎来了片刻的欢愉。由于光伏发电时段集中,有无保障性小时数对于其电价的影响非常巨大,光伏组件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众所周知的“5·31”抢并网。而风电机组的涨价,则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风机涨价的直接
自2025年1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正式全面实施,犹如一颗投入资本市场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在这场大考中,两家风电企业和展能源、宝塔实业相继发布退市风险警示,不久前,和展能源发布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仅仅三天后宝塔实业也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宝塔实业可能被实
皖垦明光市白米山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公示时间:20250206皖垦明光市白米山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编号:2025AFAAZ00027)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中标人已经确定。现将中标结果公示如下:中标人名称: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金额:大写人民币贰亿零
2025年的首个海上风电机组开标情况,价格就远比我们预料的要低得多。1月23日,华润阳江三山岛四海上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货物及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规模共计500MW,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东方风电,投标报价14.55亿元,含塔筒单价2910元/kW,海上风电机组价格跌破3000元/kW。值得一提的是,本
2025年1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京成功举行。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秘书长秦海岩做了近100分钟的主题演讲,其中,就国内风电行业面临的“内卷式”竞争和风机价格问题再次发表了观点。*注:综合自专家现场发言和演讲材料,未经本人审核。从2019年抢装之后,风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不断地变革突破中,2024年落下帷幕。过去一年,风电全年新增装机截至11月底已突破51GW;全球最大15MW陆上风电机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电机组实现吊装和下线。过去一年,行业创新从未止步,变流器电压等级从1140V再次尝试提升至1800V;190米混塔刷新全球混塔高
Q1:如何展望2025年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纪成炜:海风制约因素解除+招标高企,25年风电行业底部反转或迎估值切换。2024年前三季度风电装机量略不及预期,行业缩量压力下产业链经营承压,据2024年三季报,塔筒、海缆、主轴/钢构、漂浮式海风、变流器等环节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整机环
“十四五”收官叠加136号文电价新政,2025年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抢装阶段。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公开数据合并企业提供),2025年一季度国内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共中标了38569.35MW风电机组设备(国内加海外),除一季度签约的海外市场2437.08MW订单之外,一季度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定标
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影响如何?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早期阶段,对中风电产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在全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挑起关税战,令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很多人因此担心中国风电产业会不会受到关税战的直接
受全球经济局势等因素影响,今日,风电板块也遭遇了一场大跳水。雪球数据显示,4月7日盘中,风电(CN:BK0527)暴跌10.32%,中环海陆、宏德股份领跌超15%,双一科技下跌13.93%;龙源技术、盘古智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等下跌超10%;恒润股份、大连重工、泰胜风能、杭齿前进、麦加芯彩、海得控制、振江
近日,运达国际总经理余永表示,维斯塔斯在中国装有数千台风机,却没有人会去指责他们从事间谍活动。他指出,中国品牌风机已经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运行,但在欧洲被认为“风险要高得多”。中国风机对欧洲构成安全风险的说法,可能是躲避竞争的“借口”。余永进一步表示,各方可以“从上到下”检查这些风机
3月22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风能装备重点企业领导人峰会”在杭州召开,大会以“协同突破·生态共建”为主题,探讨新形势下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受邀参会,分享对新能源价值体现的核心思考。曹志刚表示
3月1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TOP10,东方电气跃升至全球第七位,较上年排名提升三位。数据显示,全球风电开发商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吉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吉瓦,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7吉瓦,同比增长6%。东方电气以8.4吉瓦新增装机排
136号文后,光伏和风电整机设备价格整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让原本一片哀嚎的新能源装备市场似乎迎来了片刻的欢愉。由于光伏发电时段集中,有无保障性小时数对于其电价的影响非常巨大,光伏组件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众所周知的“5·31”抢并网。而风电机组的涨价,则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风机涨价的直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1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装机容量排名。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2024年全球风机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全球风电开发商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GW,规模是2019年水平的两倍。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GW(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大唐山东沂南100MW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中选框架供应商结果公示此前招标公告显示,【大唐华银攸县鸾山金子岭50MW、渌口太湖二期5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中选框架供应商结果公示此前招标公告显示,【大唐清苑热电河北博野5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
历经五年自研自制挂机应用,远景能源宣布,500台机组上的滑动轴承至今零失效。滑动轴承,是近年来备受风电行业关注的技术创新点,但在应用阶段却始终雷声大雨点小。直至近日,远景能源公开了其自研自制滑动轴承的一系列成果:采用滑动轴承的齿轮箱已真正实现产业化批量应用,实际运行表现远超海外品牌
2月27日晚间,三一重能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80.89亿元,同比增加21.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57亿元,同比减少7.46%。公告称,公司风机产品竞争力与市场份额提升,国内风机销售容量及新增中标订单增长,海外市场新增订单大幅增长。但受风机中标价格下降及非经常性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