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访谈正文

高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关键在打造新型电力生态

2021-07-01 09:01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关键在打造新型电力生态——访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

中国电力报:今年的国际能源变革对话,您重点关注哪些议题?

高峰:2016年我就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当年正值国家能源互联网纲领性文件《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我们在这里联合组织了“能源互联网”分论坛。今年和往年最大的差异是“双碳”背景,而且又是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启航之年。因此,我重点关注“双碳”背景下城市能源系统的发展。此外,我也关注国际经验共享,早期我们更为关注国际经验的吸取,这次,我也期待我国的经验更多地传播到国外。

中国电力报:您如何理解“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高峰: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互联网在“双碳”目标下一个具体化的指标,也是现阶段一个具体的任务和指向。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理念、技术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新型生态化能源系统。其以可再生能源优先、以电力为基础,通过多种能源协同、供给与消费协同、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大众广泛参与,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价值流的优化配置,促进能源系统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

可以看到,从“可再生能源优先”到“新能源为主体”,是从方向到具体的演变,从“以电力为基础”的“新型生态化能源系统”到“新型电力系统”也是从泛指到具体的演变。

新型电力系统与现有电力系统存在着代际差异,其核心差异和特征就是“新能源为主体”。新能源从次要地位转变为占主体地位,会从量变引起质变,颠覆整个电力系统的建设形态、运行形态、管理形态乃至商业形态。为了实现“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还需要具备灵活性、数字化和协同性等支撑性特征。灵活性特征包括电源端、负荷端、电网端的灵活性调节能力。数字化特征包括“泛在贯通、赋能高效”的数字平台,以各环节信息物理综合体构成的信息物理系统,以及具备“即插即用”“动态组网”能力的“软件定义电力系统”。协同性特征即通过与热力网、油气网、交通网等综合优化,协同发展。

这些特征都是以技术角度为前提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非技术特征就是“生态化”。能源互联网是一个新型“生态化”能源系统。这个生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青山绿水”的生态,二是开放共享、大众广泛参与的生态。因此,要实现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打造新型电力生态。

中国电力报:如何打造新型电力生态?

高峰: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推进新型电力生态,而且在《指导意见》规定的能源互联网十大重点工作中,就把营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排在了第四项,前三项重点任务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构建紧随其后,充分体现了其重要性。

从“生态圈”的角度看,根据主要参与主体和覆盖范围,新型电力生态会涵盖国际生态、国内生态、城市生态以及企业生态。从本次论坛的角度,核心要从国内、国际两个生态来探索新型电力生态的打造。打造新型电力生态,需要从机制和技术两手抓。此外,还需要加强双向交流与“赋能”,打造各参与主体都能理解和认可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进一步助力和保障新型电力生态的构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