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志耘,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节能处处长罗晓丽,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产业联盟理事长赵亮出席活动并作致辞。
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
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表示,2020年,滨海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1385兆瓦,占全市50%,新能源产业产值超600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市73.7%。“十四五”期间,滨海新区将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电力生产,推进“盐光互补”、海上光伏、天津港绿色智慧能源等示范项目建设,构建风光储智能微电网系统,加快氢能综合利用,推进冷能梯级开发。“十四五”末总装机容量达4910兆瓦,比“十三五”增长2.5倍,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志耘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志耘表示,储能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今年6月,天津市印发了《天津电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了要促进储能产业发展,加快先进储能技术研究,积极推动新能源项目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储能装置,实现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平抑,开展新能源和蓄热、蓄冷、制氢相结合的工程示范。通过“新能源+储能”发展模式,提高本地集中式新能源消纳能力和分布式电源利用效率。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节能处处长罗晓丽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节能处处长罗晓丽指出,工业是储能领域的重点应用领域,随着智能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储能将为工业用能结构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节能司将持续关注储能产业的发展,加快推动储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信息化能源管控等技术的系统集成优化,拓展储能在重点工业行业和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多措并举,共同推进工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产业联盟理事长赵亮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产业联盟理事长赵亮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能源电力领域实现“双碳”指明了方向,新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到2025年整个电力系统形态、运行特性将发生剧烈变化,解决好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带来的多重挑战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储能作为新能源的“稳定器”、电力系统的“充电宝”、能源供应的“蓄水池”,必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刚需品”,在这场世纪竞跑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近年来,电力公司致力于推动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政企联合实施”1001工程”,建成了一张崭新的天津电网,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为新能源“倍速发展”夯实了电网之基。今年以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依托世界智能大会发布全国首个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联合市新能源协会发起成立全国首个“双碳”产业联盟。特别是全力服务新能源和储能发展,联合政府推出“新能源+储能”开发模式,推广打捆升压接网模式,拓展新能源云服务平台,服务新能源无障碍并网,为新能源和储能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在签约仪式环节,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志耘与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樊功成上台签署《天津市“新能源+储能”融合发展备忘录》。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欧盟科学院院士孙金华,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伟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首席战略官黄世霖,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显立,华为智能光伏业务中国区总经理邢清,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全红,华北电力大学教授、IEEE PES(中国区)储能市场与规划技术分委会秘书长郑华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发表了《双碳目标下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情景和关键技术》主题演讲。他预计到206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6亿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89%,全社会用电量15万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为11538千瓦时,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将达到94.4%,其中风电和光伏装机占比79.7%,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92.7%,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占比60.7%。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取决于8类有全局性影响的关键技术,包括高效低成本、电网支持型新能源发电和非电利用技术,高可靠性、低损耗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和系统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模式结构及其分析控制保护技术,安全高效、低成本、长寿命新型储能技术,清洁高效、低成本氢能生产储运转化和应用技术,数字化、人工智能和能源互联网技术,新型输电和超导综合输能技术,综合能源电力市场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欧盟科学院院士孙金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欧盟科学院院士孙金华发表了《电化学储能安全的痛点与解决途径》主题演讲。他表示,针对储能安全方面,围绕电池开发,研发难燃不燃的电池材料,构建本体安全电池体系第一道防线;在电池应用方面,通过多信号融合和基于热失控模型的预警,保障电池使用过程安全的第二道防线;在火灾处置方面,研发多次灭火技术,抑制电池复燃,形成消防安全第三道防线。通过构筑锂电池的“本体安全-过程安全-消防安全”的三道防线,为锂离子电池安全使用提供技术支撑,形成集热管理、故障诊断、预测预警和灭火协同的一体化技术。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伟理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伟理发表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型储能投资实践》主题演讲。他表示,储能是国家电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网综能公司在储能建设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分别在新疆、江苏、安徽、福建、山西等投资了一批储能项目。此次与天津市发改委签署《天津市“新能源+储能”融合发展备忘录》,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聚合天津市新能源发展规模,探索“新能源+储能”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建立共享储能发展模式,探索储能项目商业模式,构建“新能源+储能”生态圈,确保新增新能源有序发展,将助力天津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支撑天津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推动天津市储能设施建设发展。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首席战略官黄世霖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首席战略官黄世霖发表了《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助力双碳目标推进——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主题演讲。他表示,双碳目标下,在能源生产侧,到2030年前,我国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必须大于传统火电的装机容量,按测算从2021年开始,电化学储能电池每年最少需要40GWh,在能源应用侧,到2030年前,电动车渗透率必须大过50%,电动化的进程会大大超过预期。同时,欧洲与北美的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 禁燃提前到2025年,动力电池的需求也会大幅提升。什么样的产品与技术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电池长寿命、 高倍率、高安全技术将是产品差异化与竞争力关键所在。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显立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显立发表了《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及全球案例分享》主题演讲。他表示,储能将迎来规模化发展,配置储能成为新能源并网或核准的前置条件。目前20多个省份公布了新能源配置储能政策及储能参与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但是储能仍然面临安全问题突出、成本高、并网要求高等挑战,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才能共同推动储能规模化发展。为此,阳光电源推出的1500V高压直流储能系统,可以让系统成本降低10%,循环效率增加0.6%,同时“防护消泄”四层安全设计可以确保系统安全。
华为智能光伏业务中国区总经理邢清
华为智能光伏业务中国区总经理邢清发表了《数字与电力电子技术融合,推动储能安全、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他表示,储能系统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各环节无处不在,将从电池简单串并联走向智能组串式架构。安全是储能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必须从标准、规范、核心技术等根源上解决问题,华为的智能组串式储能就是用电力电子技术可控性,解决锂电池的不一致性和不确定性,可以实现主动预警,四重安全,保障储能电站安全运行,通过一包一优化,实现电池包独立充放,避免电芯串联失配,通过一簇一管理,各簇电压灵活调节,规避并联失配及环流风险。此外,分布式散热架构,可以让系统内温差小于3℃,保障15年以上寿命。模块化设计无易损件,储能系统可用度达到99.9%。
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全红
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全红发表了《致密储能:材料和器件》主题演讲。他表示,高能量密度、体积集约化和高安全性,是智能互联时代新型储能器件的“三要素”,就致密储能碳材料和器件而言,纳米(碳)电极致密化是提高器件体积能量密度的必由之路。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IEEE PES(中国区)储能市场与规划技术分委会秘书长郑华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IEEE PES(中国区)储能市场与规划技术分委会秘书长郑华发表了《大规模共享储能商业模式及其应用场景探索》主题演讲。他表示,随着“双碳”发展及大规模新能源的投运,电网调节主体电源将从传统的水火电转换为储能、抽蓄等灵活性调节电源+新能源,电网的二、三道防线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一是需要深入研究电化学储能、飞轮、超级电容与传统水火电间多时间尺度的广域协同控制策略研究;二是研究面向二、三道防线的源网荷储多重协同调控技术,提出基于预想故障运行模拟的储能辅助第二、三道防线优化配置方法。此外,目前仅有储能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未建立相应调频、容量、应急以及调压等市场,且商业机制处于初步阶段,尚不完善,亟需建设多元化和完善的市场支撑长效机制。随着多类型储能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储能调节支撑技术的不断提升,储能必将成为主力调节电源,并深入参与电网调节,以现有单一的储能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已难以支撑未来大规模储能的建设运行和持续发展,亟需完善储能的市场机制,特别是加快开展储能调频、容量、调压和应急市场等辅助服务和商业模式的研究工作。
在最后的圆桌对话环节,中国电科院储能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原所长来小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坚,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陈竟成,大唐集团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安凯,天合光能副总裁、储能价值群总裁王大为,围绕储能如何支撑双碳目标发展进行深层次探讨。圆桌对话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建林主持。几位嘉宾围绕天津的储能定位、储能政策、储能商业模式、储能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头脑风暴。
本次论坛解析了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储能和电池技术、产品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参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提出了前瞻性的观点和建议,为天津储能发展乃至全国储能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在行业各方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果、迈向更高的台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8日,广东省阳春市人民政府印发《阳春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提出五项主要任务:1、公共机构(设施)宜装尽装。鼓励在市直机关、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的公共建筑及新建公共建筑中安装光伏发电系统;2、工业园区全覆盖。对阳江阳春产业园区进行绿色化改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
5月27日,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与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国铁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为襄阳国铁、湖北国铁)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襄阳国铁董事长曾建勇、副董事长鲁再平、湖北国铁总经理王金陡、融和元储董事长张涛、总经理施婕和副总经理夏雨、融和元储绿电交通事业部总
传统储能电站安全防护技术多基于气体、温感和烟感等传感器进行被动监测和事后消防处置,难以应对电池仓内部锂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电弧放电和绝缘材料高温老化等突发性隐患。采日能源凭借在储能领域的技术沉淀,创新推出“微粒子主动安全预警技术”,以“防患于未然”的科技理念,为储能电站构筑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6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发布公告称,紫金矿业拟将其控股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黄金国际”)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方式为香港公开发行及国际配售。本次分拆上市发行的股份数量不超过发行后紫金黄金国际总股本的15%
5月21日,南网储能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首台机组首次成功以变频启动装置(SFC)拖动抽水调相(CP)工况启动,标志着梅蓄二期首台机组正式开启了机组的动态调试工作,进入了机组安装调试的新阶段。抽水蓄能电站以其快速响应和高效储能的特性,是电力系统“稳定器”和“调节器”。近年来,受限于上游蓄水
文/武魏楠2025年5月26日,江苏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6月份集中竞价交易结果:此次交易总成交量为48.83亿千瓦时,成交价格为312.8元/兆瓦时。以江苏0.391元/兆瓦时的燃煤基准电价计算,312.8元/兆瓦时的价格已经触及1439号文中规定的中长期价格浮动下限(下浮20%)。该成交价格与2025年5月相比,环比降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6日,河南驻马店市政府与鹏辉能源达成战略合作,旨在新能源领域展开全面深度合作。合作内容包括新能源装备升级、固态电池产业化以及“豫产豫用”示范项目等。双方还将围绕“产业绿色转型和零碳城市建设”展开重点合作,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加速零碳示范场景如学校、医院、园区
近日,由鄂尔多斯实验室工业热储能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魏飞-张晨曦团队共同研发的兆瓦时级高温固体颗粒储热中试装置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实现全流程贯通运行,首次完成“加热-储热-放热”全流程验证,并稳定产出符合工业标准的饱和热蒸汽,标志着这一新型储热技术取得了从实验室迈向工程化应用的突
2025年5月27日,泰国副总理兼能源部长披拉攀先生率高层代表团一行到访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德威”)苏州全球总部,此行是泰国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深化对华产业合作的重要举措。访问中,双方围绕中国新能源科技发展成果以及深化中泰绿色能源合作展开深入探讨。本次泰国高层代表团访华由中
5月27日,由郑州市工信局、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郑州市城乡建设局联合举办的2025第四届河南郑州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郑州新能源汽车及光储充展览会(以下简称“展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作为氢燃料商用车领域的先行者,宇通集团旗下客车、卡车、环卫产品组成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四方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储能方面,公司坚以“产品全栈自研、系统全域支撑”为目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构网型控制技术、高压级联储能技术、高安全储能集成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大容量高压级联储能技术研究及应用”和“高安全锂电储能系统集成关键
近日,江苏省海安金银工业有限公司1.99MW/4.66MWh储能项目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营。作为南通市用户侧储能领域的示范工程,该项目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设计,为工业园区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助力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迈入新阶段。项目设计:高标准布局,实现高效并网项目位于海安市经济开发
在电力现货市场全面铺开、需求侧管理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虚拟电厂正经历从政府邀约向市场化运营的深刻转型。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虚拟电厂的探索实践,推动其应用场景实现裂变式拓展,在促进能源高效利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北极星)2025年5月23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推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取代“源随荷动”成为核心特征,给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带来了全新挑战。南网总调积极应对挑战,迎难而上,提出了“构建一套管理体系,融入两种管理能力”的总体思路,通过构建云—边两级扁平化协同的管理体系、强化数字化管理能力和新型基层创新共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发布,多措并举助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据悉张家口全市共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24个,其中20个纳入河北省级监测范围,涵盖装备制造、新能源、大数据、冰雪文旅、绿色农牧等多元领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2024年,纳入省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常州华阳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全产业链检测基地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计划今年9月全面投入运营。新基地占地28亩、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投用后检测能力将至少扩大1倍,为其在光伏、储能等领域的持续领跑注入新动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6日,华能集团举行集体业绩说明会。华能国际董事长王葵在回答“是否考虑通过并购加速清洁能源布局?预计何时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清洁能源装机目标?”这一问题时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战略,将清洁能源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公司会基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消息,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10MW/4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该项目将提供国内稀缺的规模化实证场景,依托奉贤区“新能源+储能”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全钒液流电池从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5月12日~5月16日的一周输配电政策动态。甘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5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甘肃能源监管办拟于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通知指出,监
改革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进入“十四五”以来,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能源安全韧性的拷问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提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适配的“软件系统”。(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翁爽)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
5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甘肃能源监管办拟于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通知指出,监管范围涵盖六方面。其中,在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情况方面,重点监管对新能源、储能等各类主体配套送出工程
传统储能电站安全防护技术多基于气体、温感和烟感等传感器进行被动监测和事后消防处置,难以应对电池仓内部锂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电弧放电和绝缘材料高温老化等突发性隐患。采日能源凭借在储能领域的技术沉淀,创新推出“微粒子主动安全预警技术”,以“防患于未然”的科技理念,为储能电站构筑起
在技术迭代迅猛的储能行业,海博思创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不盲目追求最新电池规格,而是深入洞察全球客户的长远需求,致力于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以创新驱动储能价值新生。海博思创在今年5月德国慕尼黑的欧洲智慧能源展上全新推出MagicBlock平台,以及平台下的HyperBlockM产品,其作为一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2日消息,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暨停复牌的公告,自2025年5月23日起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金时”变更为“金时科技”,证券代码仍为“002951”。公司股票交易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2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杭州西力智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提到2025年,公司将对国网24版单/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南网24版单/三相智能网关电能表、国网智能融合终端(无线公网4G-HPLC)、专变采集终端III型(无线公网4G)、双模芯片及双模通信模块、计量互感器及面向储能电
近日,储能集成商Powin推出一款能量密度更高的电网级储能系统——PodMax。这款产品在20英尺的液冷集装箱中可实现6.26MWh的储能容量,较上一代5MWh产品的能量密度提高了25%,是该公司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能源密度最高的产品。据官网信息,此前PowinPod产品的参数如下:能量密度跃升,重构储能系统价值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中关村科学城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反馈,对新能源方向中新型储能技术自主化与创新集成攻关研究增加新型储能技术安全标准相关的研究内容的建议,予以采纳。原文如下:关于对《2025年中关村科学城关
5月16日,2025年“5.31、6.30”拟并网新能源和储能并网服务工作会在银川召开。本次会议由公司调控中心组织、国网宁夏电科院承办,参加会议的有2025年“5.31、6.30”拟并网的新能源及储能项目、各供电公司、电科院、信通公司、公司调控中心各专业处室等多家单位相关负责人。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针对“5.3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钠离子储能电池热失控机理及火灾危险性评价技术合作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广州召开。本项目由南网储能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香港理工大学等境内外储能安全领域的领军单位组成项目核心技术攻
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重庆首个储能地方标准——DB50/T1729—2025《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电站运维技术规范》将于2025年6月24日起施行。适用于接入用户配电网的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维,其他类型及规模等级的储能电站运维的管理可参照执行。本文件规定了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基本要求、正常
2025年5月15日,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在此拉开帷幕,全球新能源领域的目光汇聚于此。在这场技术与理念碰撞的盛会上,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951.SZ)(以下简称“金时科技”)携子公司四川金时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时新能”)首次以新能源企业身份亮相(展位号14
近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发布了《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明确以“全面消除安全风险、严格安全准入、淘汰落后设备、推广先进技术、科技赋能”为核心,提出在2025年底前完成淘汰退出严重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及系统,在2026年底前完成对所有在运电站的安全改造升级,并于2027年底实现全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