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碳纤维生产流程复杂,对设备和工艺要求极高,属于重资产行业。其生产流程是用腈纶和粘胶纤维作为原料,经过高温氧化碳化、表面处理等多个复杂步骤而制造出来的,除了具有碳材料固有的本性外,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因此碳纤维也具有价格昂贵、成品缺陷多等缺点。以航空航天碳纤维举例来看,上个世纪,碳纤维每公斤花费就高达135美元(约合人民币874.9元),其中还有三成多会在制作过程中报废,实际算下来,成本接近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296.18元,当年的美元汇率)。
风电已成为碳纤维第一大应用领域:2020年全球用量超过3万吨
从下游应用的行业分布来看,风电叶片、航空航天(含军用领域)和体育休闲约占据总市场需求量的60%。2016年,风电叶片以1.8万吨的需求量取代航空航天成为全球碳纤维市场需求最大的领域,增速高达50.0%;2020年,全球碳纤维的需求约10.69万吨,全球风电叶片碳纤维用量3.06万吨,对比2016年,复合增长率34%。根据行业的数据估计,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量占全球需求总量的比例由2019年的24.59%增长至2020年的28.64%。
中国是全球碳纤维最大的增量市场,国内的碳纤维需求量约为4.89万吨,根据行业预测,2020-2030年的年均需求增速不低于20%,而未来的最大应用依旧在风电领域。
当风机变大后,全玻璃钢叶片已无法满足叶片大型化、轻量化的要求,而密度、刚性方面更出色的碳纤维材料则成为了更理想的选择。
80-90m 的叶片,在当前的碳纤维价格形势下,可减重叶片的重量10-12吨/套,增加成本10-15%,但从整机及塔筒和基础的设计系统成本看,重量降低情况下,叶片增加的成本可以抵消,但风机的重量下降后,降低了风机的建安难度。
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碳纤维比玻璃钢叶片质量轻30%以上。当前风电叶片80m以上的叶片,叶片重量超过20吨(高的重量达到25吨),90m的叶片超过30吨,采用碳纤维的叶片可以有效减少总体自重8-10吨以上(80-90m 的叶片),这对整个风机的效能提升和建设成本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其碳纤维性能、制作工艺等不同,碳纤维在不同的下游应用领域价值量也不一样。根据《从国产碳纤维的处境谈碳纤维“全产业链”》中数据显示,碳纤维单价在风电领域最低,仅为80元/千克,但是在国防军空、航天中的单价最高达到了10000元/千克,在民用航空领域也最高也达到了1500元/千克,可见在军工、航空航天领域的价值量还是比较高的。
风电大型化的必然需求:未来十年碳纤维需求急剧增加
谈到碳纤维在风电的应用,就不得不提Vestas,他是是全球最早批量使用碳纤维到叶片的风机制造商,已经实现了碳纤维在风机叶片的规模化应用,其他国际巨头,西门子-歌美飒、GE-LM、Nordex等均在新的机型中采用了碳纤维拉挤板制造与测试样机。
国内风电企业还没有形成碳纤维叶片的规模化量产,更多处于样机验证阶段。基本是三种工艺并行:预浸料铺贴、多轴织物灌注、拉挤板,相对而言,拉挤板工艺优势明显。
根据行业数据统计,到2025年,全球的碳纤维需求年用量高达9.34万吨,与2020年的3.06万吨相比,这个数量已经增长3倍,实际上,从中国风电的发展来看,中国将要占到全球碳纤维用量的50%以上。
面对如此大的碳纤维需求市场,中国的碳纤维制造企业能满足吗?
风电用碳纤维:中国碳纤维企业还不具备供应能力
全球的碳纤维企业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和德国,包括东丽、东邦、三菱丽阳,ZOLTEK,SGL等,其中日本三家企业产能占据全球一半以上,早期中国的航空航天碳纤维基本受制于这几家企业。为此,我国的航空航天企业早期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开发方面也是吃尽苦头,需要指出,此外台湾的台塑也是龙头企业之一。
整体来看,全球碳纤维的市场格局以美企和日企为主,这些国家垄断着碳纤维领域的核心技术,并在高性能小丝束碳纤维技术上对中国实施了技术的封锁和产品的禁运。相较美日而言,我国的碳纤维行业起步晚,由于相关知识储备不足、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早期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上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上个世纪开始,国内的化工企业也开始碳纤维的研发和小规模的投产。碳纤维生产企业包括中复神鹰、吉林化纤、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等,直到9月8日,中国建材旗下的中复神鹰在宁夏西宁的碳纤维基地宣布年产万吨碳纤维正式投产,这也是已经为止国内唯一一个产能过万吨的碳纤维生产基地,要知道这个项目投资超过20亿元。早期从事碳纤维的包括吉林碳素、扬子化工等都基本还是在千吨级的产线规模,并不能真正实现大规模的批产。
50-60GW/年的年均新增规模:未来中国风电碳纤维年均需求超过5万吨
根据《2020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小丝束碳纤维市场基本是被日本垄断,以日本东丽为代表的三家日本公司就占据了49%的小丝束市场份额。在2020年8月份日本颁布禁令之前,日本在华的小丝束碳纤维销量为9900吨,占到中国进口量的32.57%,这还仅仅是8个月的销量。在大丝束市场,主要的市场份额被美国的Hexcel、德国的SGL以及日本的三菱占据着,中国的大丝束生产企业蓝星也占据着少部分市场份额排在第四的位置。
这里我们要看到一个事实,由于风电碳纤维的价格用量大,要求价格必须很低。
从目前的价格看,48-50K的大丝束碳纤维价格在120-150元/kg,距离平价风电叶片的价格需求还需要拦腰斩,目标价格大致在60-80元/kg,而问题在于中国国产碳纤维大多数还用于航空航天,航空航天级别的碳纤维用量虽然少,但是利润高,价格从1000-5000元/kg不定,而大丝束碳纤维这一块行业还不是很感兴趣,但仅从风电叶片的需求估算,一支90m的叶片如果采用碳纤维主梁,单只叶片的用量3-4吨,按60GW的平均新增容量测算,按5MW的单机容量设计,叶片数量在36000只,都采用碳纤维的需求将要达到12万吨,如果未来50%的叶片采用碳纤维(超大叶片),最少年需求量5-6万吨,按照12万元/吨,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容量将超过60亿元/年。在按中国市场占有率50%的比例,全球风电需求的碳纤维平均超过10万吨/年,实际行业预测到2025年,风电碳纤维的需求将达到9.34万吨。
面对巨大市场需求:中国碳纤维企业如何迎接挑战?
碳纤维的硬件投资很大,同时与石油价格接轨,从目前的成本来看,要实现60-80元/kg的碳纤维目标难度极大,而目前国内的碳纤维企业都基本定位在航空航天及部分高强高模的高附加值的碳纤维产品上,对风电用的大丝束碳纤维尚未解决技术难题。
风电叶片的碳纤维应用是技术趋势,这是大势所趋,我们要顺势而为。碳纤维产业是个重资产产业,原材料价格风险极高,按当前的石油价格在70美元/桶测算,可以实现30%以上毛利率,这个产业绝对是个具有技术竞争力的产业,当然,也不是谁都可以玩的产业。
期待中国的风电叶片早日用上中国的碳纤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31日,由国网福建电力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建设的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海上风电分中心在福建福州揭牌。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批复成立的全国首批20个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之一,构建了由30余个国家野外试验站和分布式腐蚀大数据观测试验站点构成的国家级材料环
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预计,随着第一批风电机组运行寿命即将结束,从2025年起,每年将有约25000吨风机叶片退役。风机叶片一般是由玻璃钢、碳纤维、环氧树脂等材料制成的,难以分解和回收,只能填埋,对环境造成了威胁。以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金风科技为首的整机商都在研究叶片回收问题,有的尝
风电涂料按使用部位分位风电叶片涂料和风电塔筒涂料,主要用于涂抹在风电叶片和塔筒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减少腐蚀及破坏情况的发生,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其中风电叶片涂料由腻子、底漆、面漆、前缘保护材料四部分组成,目前国内需求2-3万吨,市场空间约10-15亿元。风电涂料分为风电叶片涂料和塔筒涂料
我们常把WC<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在讨论钢的组织和性能时也只考虑了碳的影响,但在炼钢过程中,不可能除尽所有杂质,所以实际使用的碳钢中,除碳以外,还有少量的硅(Si)、锰(Mn)、硫(S)、磷(P)、氢(H)、氮(N)、氧(O)等元素,它们的存在也会对钢的性能产生影响。Si、Mn的影响Si和Mn是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金风科技近期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公司继续探索兼顾可行性与经济性的废弃叶片循环方案,尝试让废旧风机叶片沿“就地回收→就地破碎→粉筛配料→固废3D打印→制成成品”形成完整的、规模化的配套产业链。将废旧风机叶片转化为3D打印的原材料,借助3D打印产业实现对叶片固废的规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5月29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把握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以光伏材料、风电材料和储能材料为主攻方向,培育200亿级新能源材料产业。光伏材料:重点发展光伏玻璃、边框、
3月20日,重庆发布《重庆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型正负极材料、集流体材料、隔膜材料、薄膜电池、镁基储氢、液流电池材料等,实现关键技术迭代突破,形成具有较强自主能力的新型储能材料体系。重庆市新材料产业
近日,西门子歌美飒确认,将为英国Sofia海上风电项目供应完全可回收叶片。这款名为“RecyclableBlade”的完全可回收叶片由西门子歌美飒研发,发布于2021年9月。据介绍,使用RecyclableBlade技术的叶片达到使用寿命后,可分离为树脂、玻璃纤维、木材等原料,而一般难以回收的树脂可通过特殊溶液溶解后回
日前,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把握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以光伏材料、风电材料和储能材料为主攻方向,培育200亿级新能源材料产业。严格控制重点行业产能:全市粗钢、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含光伏压延玻璃)产能规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6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把握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以光伏材料、风电材料和储能材料为主攻方向,培育200亿级新能源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材料及其前驱体,石墨、石墨烯、硅碳等
12月7日,浙江省嘉兴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明确,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等。至2025年,嘉兴境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870万千瓦左右,其中光伏装机达到470万千瓦,占比25%;风电装机达到73万千瓦,占比接近4%
2025年6月25日,葡萄牙里斯本: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全球海上风能报告》,报告显示,海上风电行业在2024年新增了8GW的并网装机容量,为历史第四高的年份。截至2024年底,全球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83GW,足以为7,300万户家庭供电。去年,各国政府拍卖了创纪录的56GW新容量,同时全球还有48G
6月25日,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金重工”)发布《关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相关事项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披露,大金重工于2025年6月24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
海上风电研修班【赠送免费参会】,名额有限,报名从速!联系人:刘老师手机/微信:18911617462扫码添加好友备注【姓名+单位+风电会议】
近日,巴西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试点项目——AuraSulWind项目正式启动,计划采用明阳智能18MW漂浮式风电机组。项目预计投资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8亿元),由日本JapanBlueEnergy(JBEnergy)牵头,联合南里奥格兰德州能源工会、港口管理局、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明阳智能以及多家工程、环境监测和运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开幕。本次会上,晋江市人民政府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引进金风(晋江)新能源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进行签约。该产业园项目计划总用地面积1200亩,拟选址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金井镇围头物流园、晋江经济开发区金井园联合组团)。该项
2025年6月19日至20日,2025海上风电大会于大连圆满举办。会上,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与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联合主编的《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2025》报告正式发布。根据GWE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范围内共计安装23098台风电机组,这些机组由29家整机制造商提供。其中,18家来自亚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装备公司成功签约中船甘肃敦煌北湖三期、四期风电项目PC总承包工程。此次签约,是该公司在西北风电市场持续深耕结出的丰硕成果,也进一步巩固了该公司在大型陆上风电场建设领域的影响力。项目选址于风光无限的甘肃省敦煌市北湖风电场,规划总装机容量10万千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达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法国及地中海地区首个浮式海上风电项目——ProvenceGrandLarge现已正式全面投运,标志着法国在海上风电尤其是浮式风电领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中,伊莱特在2021年为该项目提供数套法兰锻件。ProvenceGrandLarge项目位于法国南部罗讷河口省圣路易港外海约17公里处,安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6月12日,葡萄牙能源巨头EDPR(葡萄牙电力可再生能源公司)已获得德国下萨克森州一个219兆瓦风电项目的独家开发权,这标志着其在德国的首个大型风电投资项目正式落地。该项目通过数字化风电开发选址平台CaeliWind组织的Uelzen-Suderburg地块拍卖竞标成功,凸显了EDPR在欧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当地时间6月24日,位于德国西北部的勃兰登堡州的一座风电场,维斯塔斯V150-4.2MW风机发生叶片断裂事故。据悉,该风电场总装机容量8.4MW,安装2台维斯塔斯V150-4.2MW风机,于2019年投入运行。维斯塔斯发言人表示:“现场已得到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维斯塔斯将与客户合作,确定根本原因并采取下一步措
日前,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安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7年底,安阳市“无废城市”制度、市场、技术、监管体系基本完善,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显;安阳市固体废物智慧监管信息平台上线运营,实现五大领域固体废物
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开幕。本次会上,晋江市人民政府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引进金风(晋江)新能源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进行签约。该产业园项目计划总用地面积1200亩,拟选址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金井镇围头物流园、晋江经济开发区金井园联合组团)。该项
据《风能》统计,2024年中国宣布下线的陆上风电机型有8款,由6家整机企业推出。这些新下线的机型中,最大单机容量达到15MW,比2023年提升4MW;平均单机容量达到9.87MW,比2023年提升0.87MW。可见,目前风电整机企业在陆上风电机组大型化上具有较强共识,下线的产品基本保持步调一致。相关阅读:【收藏
截止2025年4月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从我国2000年后规模化发展风电产业以来,到“十四五”末将迎来一轮较大规模的风电设备退役潮。一组来自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风电设备累计退役规模285万千瓦;预计2025年风电设备退役规模达到3
6月11日,中材科技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材叶片拟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2524.34万美元建设年产110套百米级风电叶片制造基地。项目包括租赁厂房并投入2套90-120米级叶片配套生产设备和工装,建设期7个月。项目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乌两国产业政策,有助于提升中材叶片国际化水平。项目投资对公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以下简称“鉴衡认证”)与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景能源”)以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协同创新精神,共同书写了叶片检测领域的新篇章。鉴衡认证的叶片检测实验室作为远景能源叶片检测实验室(RECTF)唯一的合作伙伴,双方于2025年5月下旬成功通
5月29日上午,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谷伟、院长王照宇一行到访江苏鉴衡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鉴衡”),与江苏鉴衡总经理张金峰及相关人员围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共签合作协议推动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座谈交流会上,张金峰对盐城工学院一行来访
近日,由北京博奇、青海博奇参与起草的全国首个针对废光伏组件和废风电机组叶片利用处置污染控制的地方标准1——《青海省废光伏组件和废风电机组叶片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导则》(DB63T2388-2024)取得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标志着博奇在废光伏组件和废风电叶片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谁能想到,一颗拧在风电叶片根部的螺栓,竟差点引发一起重大设备事故——智能螺栓提前“报警”,避免了一场灾难!案例背景:山里的风电场,隐藏的风险某风电场,20台5.0MW大型风电机组日夜运转。风从峡谷呼啸而过的山脊上,一项“黑科技”正在悄然守护它们的安全——MS9000叶根智能螺栓监测系统。自202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