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碳纤维生产流程复杂,对设备和工艺要求极高,属于重资产行业。其生产流程是用腈纶和粘胶纤维作为原料,经过高温氧化碳化、表面处理等多个复杂步骤而制造出来的,除了具有碳材料固有的本性外,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因此碳纤维也具有价格昂贵、成品缺陷多等缺点。以航空航天碳纤维举例来看,上个世纪,碳纤维每公斤花费就高达135美元(约合人民币874.9元),其中还有三成多会在制作过程中报废,实际算下来,成本接近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296.18元,当年的美元汇率)。
风电已成为碳纤维第一大应用领域:2020年全球用量超过3万吨
从下游应用的行业分布来看,风电叶片、航空航天(含军用领域)和体育休闲约占据总市场需求量的60%。2016年,风电叶片以1.8万吨的需求量取代航空航天成为全球碳纤维市场需求最大的领域,增速高达50.0%;2020年,全球碳纤维的需求约10.69万吨,全球风电叶片碳纤维用量3.06万吨,对比2016年,复合增长率34%。根据行业的数据估计,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量占全球需求总量的比例由2019年的24.59%增长至2020年的28.64%。
中国是全球碳纤维最大的增量市场,国内的碳纤维需求量约为4.89万吨,根据行业预测,2020-2030年的年均需求增速不低于20%,而未来的最大应用依旧在风电领域。
当风机变大后,全玻璃钢叶片已无法满足叶片大型化、轻量化的要求,而密度、刚性方面更出色的碳纤维材料则成为了更理想的选择。
80-90m 的叶片,在当前的碳纤维价格形势下,可减重叶片的重量10-12吨/套,增加成本10-15%,但从整机及塔筒和基础的设计系统成本看,重量降低情况下,叶片增加的成本可以抵消,但风机的重量下降后,降低了风机的建安难度。
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碳纤维比玻璃钢叶片质量轻30%以上。当前风电叶片80m以上的叶片,叶片重量超过20吨(高的重量达到25吨),90m的叶片超过30吨,采用碳纤维的叶片可以有效减少总体自重8-10吨以上(80-90m 的叶片),这对整个风机的效能提升和建设成本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其碳纤维性能、制作工艺等不同,碳纤维在不同的下游应用领域价值量也不一样。根据《从国产碳纤维的处境谈碳纤维“全产业链”》中数据显示,碳纤维单价在风电领域最低,仅为80元/千克,但是在国防军空、航天中的单价最高达到了10000元/千克,在民用航空领域也最高也达到了1500元/千克,可见在军工、航空航天领域的价值量还是比较高的。
风电大型化的必然需求:未来十年碳纤维需求急剧增加
谈到碳纤维在风电的应用,就不得不提Vestas,他是是全球最早批量使用碳纤维到叶片的风机制造商,已经实现了碳纤维在风机叶片的规模化应用,其他国际巨头,西门子-歌美飒、GE-LM、Nordex等均在新的机型中采用了碳纤维拉挤板制造与测试样机。
国内风电企业还没有形成碳纤维叶片的规模化量产,更多处于样机验证阶段。基本是三种工艺并行:预浸料铺贴、多轴织物灌注、拉挤板,相对而言,拉挤板工艺优势明显。
根据行业数据统计,到2025年,全球的碳纤维需求年用量高达9.34万吨,与2020年的3.06万吨相比,这个数量已经增长3倍,实际上,从中国风电的发展来看,中国将要占到全球碳纤维用量的50%以上。
面对如此大的碳纤维需求市场,中国的碳纤维制造企业能满足吗?
风电用碳纤维:中国碳纤维企业还不具备供应能力
全球的碳纤维企业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和德国,包括东丽、东邦、三菱丽阳,ZOLTEK,SGL等,其中日本三家企业产能占据全球一半以上,早期中国的航空航天碳纤维基本受制于这几家企业。为此,我国的航空航天企业早期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开发方面也是吃尽苦头,需要指出,此外台湾的台塑也是龙头企业之一。
整体来看,全球碳纤维的市场格局以美企和日企为主,这些国家垄断着碳纤维领域的核心技术,并在高性能小丝束碳纤维技术上对中国实施了技术的封锁和产品的禁运。相较美日而言,我国的碳纤维行业起步晚,由于相关知识储备不足、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早期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上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上个世纪开始,国内的化工企业也开始碳纤维的研发和小规模的投产。碳纤维生产企业包括中复神鹰、吉林化纤、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等,直到9月8日,中国建材旗下的中复神鹰在宁夏西宁的碳纤维基地宣布年产万吨碳纤维正式投产,这也是已经为止国内唯一一个产能过万吨的碳纤维生产基地,要知道这个项目投资超过20亿元。早期从事碳纤维的包括吉林碳素、扬子化工等都基本还是在千吨级的产线规模,并不能真正实现大规模的批产。
50-60GW/年的年均新增规模:未来中国风电碳纤维年均需求超过5万吨
根据《2020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小丝束碳纤维市场基本是被日本垄断,以日本东丽为代表的三家日本公司就占据了49%的小丝束市场份额。在2020年8月份日本颁布禁令之前,日本在华的小丝束碳纤维销量为9900吨,占到中国进口量的32.57%,这还仅仅是8个月的销量。在大丝束市场,主要的市场份额被美国的Hexcel、德国的SGL以及日本的三菱占据着,中国的大丝束生产企业蓝星也占据着少部分市场份额排在第四的位置。
这里我们要看到一个事实,由于风电碳纤维的价格用量大,要求价格必须很低。
从目前的价格看,48-50K的大丝束碳纤维价格在120-150元/kg,距离平价风电叶片的价格需求还需要拦腰斩,目标价格大致在60-80元/kg,而问题在于中国国产碳纤维大多数还用于航空航天,航空航天级别的碳纤维用量虽然少,但是利润高,价格从1000-5000元/kg不定,而大丝束碳纤维这一块行业还不是很感兴趣,但仅从风电叶片的需求估算,一支90m的叶片如果采用碳纤维主梁,单只叶片的用量3-4吨,按60GW的平均新增容量测算,按5MW的单机容量设计,叶片数量在36000只,都采用碳纤维的需求将要达到12万吨,如果未来50%的叶片采用碳纤维(超大叶片),最少年需求量5-6万吨,按照12万元/吨,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容量将超过60亿元/年。在按中国市场占有率50%的比例,全球风电需求的碳纤维平均超过10万吨/年,实际行业预测到2025年,风电碳纤维的需求将达到9.34万吨。
面对巨大市场需求:中国碳纤维企业如何迎接挑战?
碳纤维的硬件投资很大,同时与石油价格接轨,从目前的成本来看,要实现60-80元/kg的碳纤维目标难度极大,而目前国内的碳纤维企业都基本定位在航空航天及部分高强高模的高附加值的碳纤维产品上,对风电用的大丝束碳纤维尚未解决技术难题。
风电叶片的碳纤维应用是技术趋势,这是大势所趋,我们要顺势而为。碳纤维产业是个重资产产业,原材料价格风险极高,按当前的石油价格在70美元/桶测算,可以实现30%以上毛利率,这个产业绝对是个具有技术竞争力的产业,当然,也不是谁都可以玩的产业。
期待中国的风电叶片早日用上中国的碳纤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31日,由国网福建电力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建设的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海上风电分中心在福建福州揭牌。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批复成立的全国首批20个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之一,构建了由30余个国家野外试验站和分布式腐蚀大数据观测试验站点构成的国家级材料环
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预计,随着第一批风电机组运行寿命即将结束,从2025年起,每年将有约25000吨风机叶片退役。风机叶片一般是由玻璃钢、碳纤维、环氧树脂等材料制成的,难以分解和回收,只能填埋,对环境造成了威胁。以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金风科技为首的整机商都在研究叶片回收问题,有的尝
风电涂料按使用部位分位风电叶片涂料和风电塔筒涂料,主要用于涂抹在风电叶片和塔筒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减少腐蚀及破坏情况的发生,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其中风电叶片涂料由腻子、底漆、面漆、前缘保护材料四部分组成,目前国内需求2-3万吨,市场空间约10-15亿元。风电涂料分为风电叶片涂料和塔筒涂料
我们常把WC<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在讨论钢的组织和性能时也只考虑了碳的影响,但在炼钢过程中,不可能除尽所有杂质,所以实际使用的碳钢中,除碳以外,还有少量的硅(Si)、锰(Mn)、硫(S)、磷(P)、氢(H)、氮(N)、氧(O)等元素,它们的存在也会对钢的性能产生影响。Si、Mn的影响Si和Mn是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金风科技近期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公司继续探索兼顾可行性与经济性的废弃叶片循环方案,尝试让废旧风机叶片沿“就地回收→就地破碎→粉筛配料→固废3D打印→制成成品”形成完整的、规模化的配套产业链。将废旧风机叶片转化为3D打印的原材料,借助3D打印产业实现对叶片固废的规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5月29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把握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以光伏材料、风电材料和储能材料为主攻方向,培育200亿级新能源材料产业。光伏材料:重点发展光伏玻璃、边框、
3月20日,重庆发布《重庆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型正负极材料、集流体材料、隔膜材料、薄膜电池、镁基储氢、液流电池材料等,实现关键技术迭代突破,形成具有较强自主能力的新型储能材料体系。重庆市新材料产业
近日,西门子歌美飒确认,将为英国Sofia海上风电项目供应完全可回收叶片。这款名为“RecyclableBlade”的完全可回收叶片由西门子歌美飒研发,发布于2021年9月。据介绍,使用RecyclableBlade技术的叶片达到使用寿命后,可分离为树脂、玻璃纤维、木材等原料,而一般难以回收的树脂可通过特殊溶液溶解后回
日前,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把握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以光伏材料、风电材料和储能材料为主攻方向,培育200亿级新能源材料产业。严格控制重点行业产能:全市粗钢、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含光伏压延玻璃)产能规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6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把握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以光伏材料、风电材料和储能材料为主攻方向,培育200亿级新能源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材料及其前驱体,石墨、石墨烯、硅碳等
12月7日,浙江省嘉兴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明确,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等。至2025年,嘉兴境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870万千瓦左右,其中光伏装机达到470万千瓦,占比25%;风电装机达到73万千瓦,占比接近4%
5月16日,正值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期间,中联重科全球最高216米风电动臂塔机LW2800A-200NA在常德正式发布。这一再次突破的创新力作,为陆上超高风机吊装再添超级装备,也彰显出中联重科引领全球塔机行业发展的强大实力。近年来,中国陆上风电市场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开发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安装的风
近日,中船科技副总经理、中船海装常务副总经理黄卫民出席风电行业相关活动论坛,与来自能源开发、设计研发、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多位行业专家围绕风电支撑结构技术创新、海上风电开发的技术突破与多场景应用展开深度对话,为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黄卫民在对话中指出,中船海装是行业最早布局混塔
2025年5月16日,里斯本: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年度《供应侧数据报告》,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共安装了127GW的风机容量,创下历史新高。GWEC市场情报团队数据显示,尽管宏观经济压力加剧、大宗商品和资本成本上升以及供应链持续受扰,29家风机制造商去年仍安装了23,098台风机。虽然2024
曾几何时,2MW、3MW、4MW的风电机组被视为行业的主流机型,转眼间,大兆瓦风电机组便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崛起,目前,陆上风电机组已发展至15MW,海上风电单机最大已达26MW。CWEA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国新增装机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跃升至6046kW,同比增长8.1%。其中陆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588
关于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的通知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
5月9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分项活动,问好长三角#x2014;“中国羊谷善美环州”县域品牌推介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举行。环县现场签约项目7个,签约金额30.63亿元。据了解,此次签约项目包括上海成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的泽锦环县耿湾西20万千瓦风电项目、新农创振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5月9日,辽宁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辽宁省2025年第三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本批次共安排83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包含风电795万千瓦,光伏发电40万千瓦。4月17日,辽宁拟安排两批共19.7GW风、光项目指标。其中《辽宁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安排200万千瓦风
近日,一则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曾经在中国市场有过布局的德国风电整机巨头Nordex,正计划重返中国市场。Nordex的回归,会给竞争激烈的中国风电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回顾Nordex的发展历程,其在全球风电市场曾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Nordex集团在德国境内的新签订单量增加了36%,从2022年的1.1G
2024年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动态频繁,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4全年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五个沿海地区共计核准14473.3MW,涉及32个海上风电项目。“更火”——广东、浙江、福建居TOP3从项目核准数量和装机容量来看,广东、浙江、福建均居TOP3。其中,广东11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四月以来,电气风电成功中标多个风电项目,当月中标规模突破百万千瓦,展现了电气风电在风电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4月7日,在国家电投2025年第一批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中,电气风电中标8个标段,总容量达642MW;4月11日,中标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3个项目共计300MW;4月17日,中标大唐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01引言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但行业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叶片断裂事故频发,正在为这一绿色能源的发展前景蒙上阴影。例如,总装机806MW的美国VineyardWind-1海上风电项目,是该国在建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计划安装62台GEHaliade-X13MW海上风机,叶片长
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投产并开展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共建行动5月11日,中车青海造首台套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刚刚投产的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清洁能源装备青海
4月29日,时代新材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00.6亿元,同比上升14.4%;归母净利润为4.45亿元,同比上升15.2%。报告期内,风电叶片板块年销售风电叶片21.22GW,平均单套功率达5.96MW/套,全年完成销售收入82.00亿元,较上年同期67.01亿元增加14.99亿元,增长幅度为22.37%,全球市场竞争力进一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九鼎新材4月30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经查明,公司涉嫌存在以下违法行为:一是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情况;二是九鼎新材涉嫌未及时披露重大事件和进展情况,包括未及时披露股票被冻结事项以及未及时披露股票拟拍卖事项。
4月28日、29日,东方电气(若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首支风电叶片、东方电气(怀化)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首台风电机组相继下线,标志着正式具备投产能力。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深化全国产业布局的重要落子,位于新疆、湖南两大基地的投产,将助力东方电气集团进一步拓展区域市场,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与服务能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4月18日,明阳与巴斯夫签署谅解备忘录,携手共进,致力于研发适应行业可持续需求的先进材料与技术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创新进程。此次合作,双方将重点关注电转X(Power-to-X)材料与技术的创新,积极推进在技术和商业等多个领域合作。巴斯夫将充分发挥其在催化材料与技术领域的研发优势,而明阳将以其在
4月18日,四川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融合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省内发电企业充分竞争,推动电源企业和新能源制造业用户在更大范围内协商形成交易价格。鼓励“三州
我国的风电产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场围绕叶片长度的“军备竞赛”。近年来,风电叶片长度不断突破纪录,百米级的叶片不断更新迭代,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叶片长度不断刷新2024年1月,三一重能131米陆上风电叶片在巴彦淖尔零碳数智产业园成功下线,刷新当时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2024年9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