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表1各领域碳纤维用途及要求(吉林碳谷)
碳纤维的生产过程包括两步,一是将丙烯腈加工成原丝,二是将原丝预氧化和碳化为碳纤维。从成本构成来看,50%以上来自原丝(生产1kg碳纤维需要消耗2.1-2.2kgPAN原丝),30%来自设备折旧,其余则是电费及人工等(碳化过程需要维持3000°C以上高温)。能源双控和电价放开的背景下,2021年下半年碳纤维产量和成本也受此影响,未来碳纤维企业扩产也需逐电价而居。
由于期初投资大、产量小、能耗高、工艺复杂、制备耗时长等原因,碳纤维最大的缺点是贵。目前大小丝束碳纤维价格在8-15万元/吨,是传统钢材价格的20倍左右,铝材价格的8倍左右。为此在军工、航空航天、超跑、高尔夫球杆等对价格不敏感但是对性能高度敏感的领域,碳纤维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但在一般工业领域,只能好碳用在刀刃上。
从全球来看,2020年全球碳纤维总需求在10万吨(广东赛奥数据)-15万吨(Wood Mackenzie数据)之间,航空/航天/国防、汽车交通、风机叶片、体育休闲是四大应用领域,占比87%。性价比然是推广和替代的最大障碍,降本也成为碳纤维行业在未来几十年里最重要的使命。
图1202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分布(Wood Mackenzie)
天降大任,卧薪尝胆
碳纤维的应用起源于19世纪中叶,美日两国在1970年代实现技术突破,此后逐步产业化。我国碳纤维行业虽然也起步于1960年代,但由于美日两国长期将碳纤维视为战略物资,无论是高端产品、生产设备、技术及人员均被封锁。进入新千年以后,在军工应用的牵引下,一批本土碳纤维企业应运而生。
世界上著名的碳纤维生产企业大多是从原丝开始,直到碳纤维以及中、下游产品开发,如日本东丽、东邦、三菱等。我国情况稍有不同。比如吉林碳谷主要生产原丝,吉林精功主要将原丝加工成碳纤维;中复神鹰、恒神股份、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等公司则同时覆盖两个环节但产能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对外采购和对外销售原丝的情况。
图22020年我国碳纤维厂家产能(单位吨,广州赛奥)
历经十余年的努力,本土碳纤维企业逐渐解决了卡脖子问题,但回顾历史,这一路走得异常艰辛。
风电设备制造商主要赚来料加工和快速周转的钱,成本性态上固定成本低而变动成本高。一个风机总装厂的初始投资只有3000万元左右,销售一个5万千瓦项目风机收入即有1-1.5亿元之多。需求倍增后固定成本被不断摊薄,体现到报表上的特征是毛利率不变,期间费用比例下降,因此净利率提高。未来,主机、塔筒、叶片等大多数生产环节的盈利预期大多如此。
碳纤维行业与此“轻资产”模式完全不同。
首先,碳纤维生产设备价格昂贵,前期投入大。精功科技制造的国产化1000-1500吨级、T700-T800碳纤维生产线售价在2.6亿元/套以上(而且这一价格已经比国外同等装备低40%左右)。
其次,大多数本土碳纤维企业还处于摸索上升期,容易产生沉没成本。碳纤维生产需要精细化、连续化和规模化,控制精度要求高,需要反复试验才能实现稳定生产。
第三,即使实现突破,也需要前门拒虎,后门驱狼。碳纤维企业不仅面临内资同行竞争,还需要关注国际龙头企业的动作。国际碳纤维市场集中度极高,每当本土厂家实现技术突破后,外资龙头企业就会压低产品价格,使本土企业长期处于开工率不足、亏本销售的恶性循环状态,无法良性扩张。
比如新三板上市公司吉林碳谷在我国碳纤维原丝市场具有50%以上份额,但回顾过去十年的业绩,净利润长期为负,2020年才首次转正。由于连续亏损,2015年控股股东奇峰化纤将股权全部转让给吉林市国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后无偿划转吉林市国兴新材料公司),实控人为吉林市国资委。
无独有偶,2013年宏发新材控股股东也从个人变更为云天化孙公司重庆国际,实际控制人为云南省国资委;恒神股份在2019年易主,实际控制人从个人股东变更为陕西省国资委;精功科技控股股东精功集团由于宏观去杠杆等原因出现流动性困难,目前尚处于司法重整阶段。
引入国有资本不仅有利于提升碳纤维企业的抗压能力,也符合“碳纤当自强”的政策导向。
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将碳纤维列为关键战略材料之一,目标到2020年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满足大飞机技术要求,国产碳纤维用量要达到4000吨以上;2025年高性能碳纤维基本实现自主保障。2021年,国务院发布《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要求相关部门推动加强高端新材料如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
图3《中国制造2025》碳纤维发展规划(中简科技)
死去活来,再寻拐点
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碳纤维概念就曾经火过一阵,多家券商发布报告表示碳纤维行业即将迎来井喷,所谓白马股康得新的股价也在当月28日达到68.12元的历史高位。
事实证明,券商的吹捧言过其实,龙头股的业绩更是徒有其表。基于上述成本刚性和内外部竞争等问题,我国碳纤维行业仍然任重道远,十三五期间年化需求增长仅为23%;康得新也是白马非马,2015-2018年持续财务造假,虚增利润占历年实际利润总额的134-722%,最终在2021年5月退市。
图4我国历年碳纤维供需情况及预测(单位吨,广州赛奥)
纵观A股上市碳纤维企业,群体性的真正扭亏和业绩增长出现在2019-2020年。那么这一次与以往有何不同?是否真的到达了拐点?
从全球范围分行业来看,作为最大的应用领域,航空业是疫情影响的重灾区,2020年对碳纤维的需求同比下降30%左右;体育休闲领域,群体性活动也受到限制,但高尔夫、自行车、钓鱼等个体休闲活动得到加强,整体变化不大;风机叶片对碳纤维的需求异军突起,有效弥补了航空业产生的缺口,最终实现总量微涨。
我国的碳纤维2020年总需求4.88万吨,同比增长29%。风机叶片也同样是增长最快的需求领域,从2017年的3060吨增长到2020年的2万吨,3年翻7倍,目前占比41%,成为第一大应用分支,另有30%应用于体育休闲用品,其他需求虽然增速快,但尚未成气候。从供给侧来看,由于美日限制碳纤维出口,国产碳纤维销量实现连续三年超过30%高速增长,自给率从2019年的32%提高到2020年的38%。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将碳纤维广泛用于叶片主梁的主机厂主要是维斯塔斯(占比约90%),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叶片对碳纤维行业的拉动其实源于维斯塔斯个人的不懈努力,我国风电行业对碳纤维需求的拉动则主要是因为叶片厂家是维斯塔斯的供应商,因此搭了出货量增加的顺风车,而不是本土主机厂家的叶片需求所致。
Wood Mackenzie认为,伴随海上风电成为未来风电发展的主战场,碳纤维不仅在叶片主梁的应用会更加普遍,而且适用范围还可能扩展至叶根、法兰等位置。未来10年主流厂家都会在叶片中更多使用碳纤维,总需求将从3万吨提高到14.3万吨,增长近5倍。
但从实际出发,碳纤维在叶片领域对玻纤的替代,还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天降大任能否接得住?目前全球玻纤产能超过800万吨,中国巨石作为全球老大,一家产能就有200万吨,其中1/4用于风电行业。相比在不同统计口径下全球碳纤维总产能大约在15-17万吨之间,我国只有4万吨左右。虽然目前碳纤维企业纷纷发布扩产计划,但受疫情影响美日投资有所延误,我国部分地区和企业的碳纤维产能则存在低端竞争和重复建设之嫌。预计伴随扩产计划的逐步推广,2-3年后全球碳纤维产能将达到26-30万吨,我国达到8-10万吨。这一方面预示了成长存在空间,也说明成长需要时间。
其次,玻纤不会坐以待毙。叶片增长后最大的痛点是减重,对此高模量玻纤和碳纤维是良性竞争关系,在风机价格急剧下降的当下,谁胜谁负还需要拼性价比,而且高模量玻纤还具有产能和路径依赖优势。中国巨石的E系列高模量玻纤在风电行业的测试应用值得观察比较。
五年后碳纤维一定可以到达美好的远方,但首先需要度过两三年内的苟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6日,阿拉善盟携手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70家企业举办“链”上阿拉善·“核”聚新绿能——阿拉善产业对接大会,现场签约15个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额123.7亿元。涵盖齿轮箱、风电叶片产线等风电装备制造、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等高端制造以及风光制氢一体化、绿电甲醇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当地时间6月24日,位于德国西北部的勃兰登堡州的一座风电场,维斯塔斯V150-4.2MW风机发生叶片断裂事故。据悉,该风电场总装机容量8.4MW,安装2台维斯塔斯V150-4.2MW风机,于2019年投入运行。维斯塔斯发言人表示:“现场已得到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维斯塔斯将与客户合作,确定根本原因并采取下一步措
日前,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安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7年底,安阳市“无废城市”制度、市场、技术、监管体系基本完善,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显;安阳市固体废物智慧监管信息平台上线运营,实现五大领域固体废物
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开幕。本次会上,晋江市人民政府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引进金风(晋江)新能源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进行签约。该产业园项目计划总用地面积1200亩,拟选址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金井镇围头物流园、晋江经济开发区金井园联合组团)。该项
据《风能》统计,2024年中国宣布下线的陆上风电机型有8款,由6家整机企业推出。这些新下线的机型中,最大单机容量达到15MW,比2023年提升4MW;平均单机容量达到9.87MW,比2023年提升0.87MW。可见,目前风电整机企业在陆上风电机组大型化上具有较强共识,下线的产品基本保持步调一致。相关阅读:【收藏
截止2025年4月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从我国2000年后规模化发展风电产业以来,到“十四五”末将迎来一轮较大规模的风电设备退役潮。一组来自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风电设备累计退役规模285万千瓦;预计2025年风电设备退役规模达到3
6月11日,中材科技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材叶片拟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2524.34万美元建设年产110套百米级风电叶片制造基地。项目包括租赁厂房并投入2套90-120米级叶片配套生产设备和工装,建设期7个月。项目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乌两国产业政策,有助于提升中材叶片国际化水平。项目投资对公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以下简称“鉴衡认证”)与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景能源”)以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协同创新精神,共同书写了叶片检测领域的新篇章。鉴衡认证的叶片检测实验室作为远景能源叶片检测实验室(RECTF)唯一的合作伙伴,双方于2025年5月下旬成功通
5月29日上午,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谷伟、院长王照宇一行到访江苏鉴衡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鉴衡”),与江苏鉴衡总经理张金峰及相关人员围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共签合作协议推动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座谈交流会上,张金峰对盐城工学院一行来访
近日,由北京博奇、青海博奇参与起草的全国首个针对废光伏组件和废风电机组叶片利用处置污染控制的地方标准1——《青海省废光伏组件和废风电机组叶片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导则》(DB63T2388-2024)取得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标志着博奇在废光伏组件和废风电叶片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除已上市氢能企业增发募资外,氢能产业链共计超过20家企业获得融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有所减少,具体包括:考克利尔氢能、卡文新能源、云韬氢能、骊能新能源、新工绿氢、未势能源、氢合科技、科安创能、艾氢技术、锦美氢源、镁源动力、天芮科技、青鳐科技、聚智合众、协
作者:贺瑞璘1张通1吴镓淳1王朝阳3邓永红1张光照1许晓雄2单位:1.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引用本文:贺瑞璘,张通,吴镓淳,等.骨架型材料与设计在高比能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58-1775.DOI:10.19799/j.cnki.2095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在氢能重卡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天海工业所属天海氢能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成功签订国内首个8-450LⅣ型储氢瓶供氢系统百台级批量订单。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不仅填补了我国大容积车载Ⅳ型瓶储氢技术商业化的空白,更将助力合作方上海兀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氢燃料重卡在长途干线物流领域树立新的标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
一边是海上风电超长的产业链系统,一边是有雄厚基础的国家老牌工业基地。当辽宁省绿色发展与海上风电产业相互碰撞,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在日前召开的2025海上风电大会上,辽宁省发改委主任周轶赢指出:辽宁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争做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领跑者,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辽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行动、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行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夯实支撑基础行动等4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工作任务。《实施方案》提出,加速绿色化转型。推动纺织全产业链生产装备、用能单
产业界对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参与热情高涨,称其已进入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然而,现实似乎更为复杂。一项即将成熟的电池技术,其上下游关键材料理应出现更明确的突破与工程化信号,但为何在新一代集流体领域,我们看到的却是路径分化、充满不确定性的景象?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温差”,或许揭示了集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经信系统重点调度的2025年500个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名单,项目总投资17048.9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3291.6亿元。其中包含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及配工程项目、四川华电内江白马2×475兆瓦燃机示范项目、四川达州燃气电站二期工程、国家电投川东北高效清洁煤电综合利用一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锦能源)与张久俊院士团队联合创立的骊能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骊能新能源")宣布完成A轮融资,标志着国内气体扩散层(GDL)领域的技术突破并获得资本市场高度青睐,同时也标志着美锦氢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碳纸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大唐集团发布吉林长春二热退城进郊配套80万千瓦洮南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以及张家口赤城20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招标公告。公告显示,吉林长春二热退城进郊配套80万千瓦洮南风电项目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建设工期:2026年4月至2027年11月。招
2025年6月25日,葡萄牙里斯本: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全球海上风能报告》,报告显示,海上风电行业在2024年新增了8GW的并网装机容量,为历史第四高的年份。截至2024年底,全球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83GW,足以为7,300万户家庭供电。去年,各国政府拍卖了创纪录的56GW新容量,同时全球还有48G
6月25日,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金重工”)发布《关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相关事项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披露,大金重工于2025年6月24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
海上风电研修班【赠送免费参会】,名额有限,报名从速!联系人:刘老师手机/微信:18911617462扫码添加好友备注【姓名+单位+风电会议】
近日,巴西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试点项目——AuraSulWind项目正式启动,计划采用明阳智能18MW漂浮式风电机组。项目预计投资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8亿元),由日本JapanBlueEnergy(JBEnergy)牵头,联合南里奥格兰德州能源工会、港口管理局、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明阳智能以及多家工程、环境监测和运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开幕。本次会上,晋江市人民政府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引进金风(晋江)新能源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进行签约。该产业园项目计划总用地面积1200亩,拟选址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金井镇围头物流园、晋江经济开发区金井园联合组团)。该项
2025年6月19日至20日,2025海上风电大会于大连圆满举办。会上,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与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联合主编的《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2025》报告正式发布。根据GWE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范围内共计安装23098台风电机组,这些机组由29家整机制造商提供。其中,18家来自亚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装备公司成功签约中船甘肃敦煌北湖三期、四期风电项目PC总承包工程。此次签约,是该公司在西北风电市场持续深耕结出的丰硕成果,也进一步巩固了该公司在大型陆上风电场建设领域的影响力。项目选址于风光无限的甘肃省敦煌市北湖风电场,规划总装机容量10万千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达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法国及地中海地区首个浮式海上风电项目——ProvenceGrandLarge现已正式全面投运,标志着法国在海上风电尤其是浮式风电领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中,伊莱特在2021年为该项目提供数套法兰锻件。ProvenceGrandLarge项目位于法国南部罗讷河口省圣路易港外海约17公里处,安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6月12日,葡萄牙能源巨头EDPR(葡萄牙电力可再生能源公司)已获得德国下萨克森州一个219兆瓦风电项目的独家开发权,这标志着其在德国的首个大型风电投资项目正式落地。该项目通过数字化风电开发选址平台CaeliWind组织的Uelzen-Suderburg地块拍卖竞标成功,凸显了EDPR在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