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排放碳源减排评论正文

构建低碳能源网络 上海打造绿色生态”桥头堡“

2022-02-11 09:30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关键词:低碳循环碳排放碳中和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上海举行介绍《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相关情况发布会。请副市长彭沉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崇明区委副书记、区长缪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朱石清,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陆峥嵘,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顾晓君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尹欣: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崇明是亮丽的生态名片,这些年经过持续推进,崇明生态岛的建设取得重要的进展。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今天,我们邀请了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向大家详细解读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

各位记者朋友们,感谢你们对《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关注。崇明是上海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经过前后20年努力,崇明生态保护成绩斐然、生态环境质量稳居上海最优、产业转型与民生福祉双提升、生态示范效应显著增强,基本筑牢了水、土、林、气、滩的生态基础,初步形成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的发展框架。

近日,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主要有三方面总体考虑:

一是要贡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在我国积极推动全球生态环境共治的背景下,崇明生态岛作为全球生态网络重要节点,关系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应主动贡献大型复杂人居河口岛屿的绿色发展方案,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二是要展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最新成果。崇明生态岛位于长江河口,是关系流域生态安全的高度敏感区域,更是展示流域生态修复成果的重要指示区域,应当先行先试,持续积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果。

三是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崇明生态岛生态优势逐步凸显,但与世界级生态岛的目标仍有差距,与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有差距。未来崇明生态岛要找准生态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未来,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岛不动摇,保持战略定力、提升发展品质、推动价值实现,统筹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之路。

《发展纲要》是指导世界级生态岛中长期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期限到2035年。《发展纲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崇明世界级生态岛进行了前瞻思考和系统谋划,在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拓展和战略性提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总体战略”,提出崇明生态岛的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第二部分是“四大行动领域”,形成未来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的主要举措。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保障《发展纲要》落地实施。

《发展纲要》的主要特点是:锚定一个总体目标、凝炼十个关键指标、聚焦四大行动领域。

首先,锚定一个总体目标。提出到2035年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打造成绿色生态“桥头堡”、绿色生产“先行区”、绿色生活“示范地”,成为引领全国、影响全球的国家生态文明名片、长江绿色发展标杆、人民幸福生活典范,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样板”,成为彰显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重要窗口。

第二,凝炼十个关键指标。分为两大类,生态环境保护类五个指标,包括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土壤健康度优良点位比例、生态空间(滩水林田湖)占比、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长江河口水生生物旗舰物种种群数量。生态价值实现类五个指标,包括碳排放量、生态产品总值(GEP)年增长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社会事业财政支出、公众综合满意度。

第三,聚焦四大行动领域。

行动一是推动生态能级高标准跃升。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最鲜亮的底色。未来要进一步厚筑生态资源本底,建设美丽河湖,保育生态沃土,培育品质森林,守望静谧蓝天,野生动物栖息天堂,密织生态监测网络,久久为功、精益求精,为世界级生态岛发展提供最强大的生态基底。同时,提升自然保护区能级,推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打响生态岛科普教育品牌,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协同,深化国际生态交流合作,共建生态科研高地,凸显“国家生态文明名片”的地位与影响力。

行动二是实现绿色低碳高起点突破。在能源、产业、建设、交通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加大部署,先行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构建高效低碳能源网络,推进产业体系节能降碳,探索低碳技术应用,实现发展方式绿色变革。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率先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探索走出一条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控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行动三是促进生态产业高水平发展。持续壮大绿色新农业,搭建农业科创功能性平台,发展特色种源产业,做强农业品牌,做精数字农业,打造绿色农业高地。全力打造活力新康养,做专医疗康复服务,做优养老养生服务,推动康养多元融合发展,使生态岛成为长三角康养服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积极发展生态新文旅,打好长江文化、生态文化、花卉文化三张牌,展现生态文旅魅力,办好国际国内品牌体育赛事,焕发体育运动活力。加快培育新兴经济,打造总部经济发展载体,提升崇明作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标杆的产业能级。

行动四是共享幸福美好高品质生活。在城乡建设、公共服务、增收致富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建设林水人城和谐相融的人居环境。发展外畅内优交通网络,巩固安全供水防涝系统,打造智慧泛在数字平台。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医疗、养老服务,构建活力友好社会氛围,打造崇明特色的家门口乡村服务品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技能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使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与中心城区同进步、共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中令人向往的宜居乐土。

上海将突出《发展纲要》规划引领作用,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滚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国际、部市、沪苏、市区、政企等多层面合作,完善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配套,举全市之力稳步推进生态岛建设,推动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人民日报记者:

《发展纲要》提出要把崇明建设“成为引领全国、影响全球的国家生态文明名片”,上海将如何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生态岛?

彭沉雷:

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崇明生态岛的国际认同度在不断提升。崇明东滩湿地已列入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涉禽保护区网络,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生态敏感区和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2002年、2008年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长江口中华鲟国际重要湿地分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些年,崇明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人居署、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等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生态、科研、农业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合作交流。201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崇明岛生态建设对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探索区域转型的生态发展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将崇明生态岛建设案例收录至联合国绿色经济教材。

二是崇明生态岛在国际生态地区建设中具有它的独特性。即崇明有近70万人在生活,如果既能实现生态保护,同时人的生活品质得到保证,那它就会具有国际影响力,成为生态建设的一种模式。

三是有了规划纲要,有了行动纲领,关键是落实,咬住目标,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做我们能够做、应该做的事情,来达成2035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这当中,一是继续加强规划引领和规划管控,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我们崇明生态岛现在建筑高度就是控制在18米,这在上海的其他地区是没有的,这也是生态发展的要求。二是支持崇明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刚才所说的同国际组织的一系列合作,都是这个方面的行动。三是实现生态产业的发展,也就是做好“生态+”这篇文章,我们要使生活在崇明的近七十万人有高品质的生活,我们就不是简单的就保护而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这个地区的生态产业,比如说像旅游产业、康养产业、体育产业,我们现在在那里有了一些布局,也是一种探索。还要通过文化内容的嵌入,使生态岛的内涵更丰富,既有生态又有文化,又有必要的产业支撑,实现它的生态产品价值。四是使生活在崇明的近七十万人,他们所能享受到的社会公共服务,同上海其他地区的人民应该是一样的,同一个标准,同步推进。我们坚信,2035规划目标一定能够达成,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新华社记者:

规划能否落地,关键在于高质量实施,这方面会有哪些具体抓手和保障举措?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成立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经过20年的探索实践,我们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来保障宏伟的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一是狠抓规划任务落实。我们在研究制定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中长期规划的同时,把生态岛中长期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和工作,转化为三年行动计划,细化为一件件可以考核的具体任务、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每项任务,每个项目均有责任主体、完成的时间节点要求,确保规划落地落实。2020年,我们对《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进行了十年综合评估,27项指标全面完成。森林资源和滩涂资源大幅跃升,全岛生态资源面积约占全市30%;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约占全市80%;大气净化、固碳释氧、缓解热岛等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超过全市总量50%;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水鸟物种数增加至11种,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二是加强政策要素保障。为建设好世界级生态岛,市政府持续加大对崇明的政策支持力度。截至到去年底,已经滚动实施了四轮崇明生态岛三年行动计划,从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到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市级财政对计划内项目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第四轮市对区补贴比例提高到90%。根据初步统计,四轮三年行动计划滚动实施下来,共组织实施重点项目255个。目前,我们正在编制第五轮三年行动计划,锚定《发展纲要》各项任务、指标,实施一批支撑崇明新一轮高能级生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项目,确保工作连贯不断。

三是构建跨省战略协作。崇明岛以及江苏南通的启隆、海永两个镇,我市与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共建共享世界级生态岛。2019年,崇明区和南通市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协调机制,共同严守生态空间、建设用地总量、建筑风貌、建设高度管控等要求。“十四五”,我们将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机制,持续推进沪苏深化合作,实现流域信息共享、污染共治、生态共保;共建共享铁路、电网、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搭建长江口保护开发战略协同区。

四是强化规划执行评估。我们设定了“一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的考核机制,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成效纳入对市、区相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中;对于评估中,进度滞后的项目和任务,我们实施专项督办。同时,我们发挥好公众、专家和媒体力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来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崇明生态岛建设的一些经验做法也得到国家层面的充分肯定,所形成的“三管控一留白”(管控人口、建筑密度、建筑高度,预留战略留白空间)、产业正负清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等3条经验做法纳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经验做法第一批清单》,推广至全国。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公共努力下,《发展纲要》一定能得到有效实施,实现预期的各项目标,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体现在“人民”福祉上,如何持续提升岛内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崇明区委副书记、区长缪京:

2001年以来,崇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确立了生态岛发展方向,持续提升生态品质、建设生态设施,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努力发展生态产业,初步形成了世界级生态岛框架。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有一个特点,有近70万人在崇明生活,我们要充分考虑近70万老百姓如何进一步享受到跟其他地区老百姓一样的生活。为此,我们觉得未来的十五年,我们一定会按照这一次《发展纲要》制定的目标,着力加快建设生态美丽幸福、宜居宜业宜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崇明上不断努力,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不断提升生态功能品质,打造天蓝地绿、鸟语花香的宜居环境。崇明是上海水体质量最佳、空气质量最优、林地面积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我们将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创造更多生态产品。在面上,充分尊重“田、林、河、湖、滩”生态肌理,紧紧围绕“中国元素、江南韵味、海岛特色”12字内涵,不断加强城乡、区域规划统筹,科学实施全域风貌管控,进一步提升城镇的功能品质、农村的人居环境。在点上,积极打造区域品牌特色,大力推进西沙明珠湖旅居康养小镇、东滩自行车运动小镇、东平光明花博小镇建设,让各类小镇独具特色、精彩纷呈。同时,我们还将牢牢把握轨交、高铁上岛契机,加快构建外畅内优的交通新格局,高起点谋划“一站一城”功能开发。

二是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人人可享、人人可及的公共服务。近年来,我们大力引进优质资源,比如,与新华医院、市第十人民医院、岳阳医院合作办医,与上海实验学校、向明中学、世外教育集团等优质学校合作办学,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态学院、上实东颐疗养院等重大项目也相继落地。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公共资源配置强度,不断优化完善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体育、康养等配套,着力推进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品质化、多样化,让公共服务供给更便利、更丰富。

三是不断培育发展生态产业,创造就业充分、保障完善的乐享生活。过去,我们一直在谋划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路径,重点实施推进了一批高水平项目。比如农业方面,建成了上海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等花卉基地,由由崇明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正大崇明蛋鸡场等现代农业项目;旅游方面,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一批高品质酒店、星级精品民宿,国家A级旅游景区达到24家。在花博会带动下,广大市民朋友节假日期间纷纷来崇明旅游,促进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构建现代新农业、海洋新智造、生态新文旅、活力新康养、绿色新科技“五新”生态产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全力做好各类就业保障,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也让我们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小日子更美。在此,也欢迎广大市民常来崇明感受生态岛的魅力,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文汇报记者:

崇明生态岛的各轮规划中都设立了明确的指标体系,本轮规划的指标体系如何衔接继承,又做了哪些开拓创新呢?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

新一轮指标体系构建是基于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背景,以更高站位、更开阔视野,围绕世界级内涵和目标,秉持系统性、先进性、引领性的理念,在上一轮基础上,保留一批、升级一批、新增一批,由生态环境保护类为主转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价值实现融合。

一是延续继承,保持连贯性。对于上一轮指标体系,取消已经实现的,或不能很好体现未来崇明发展的指标,如“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园区外污染行业工业企业占比”;保留“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社会事业财政支出”3项指标。

二是提升创新,突出前瞻性。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热点、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将上一轮《纲要》的“森林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有率”“生态保护地面积比例”等指标,综合考虑后创新性地提出“生态空间(滩水林田湖)占比”指标;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单位GDP综合能耗”等指标,结合最新发展要求提出“碳排放量”指标;将“骨干河道水质达到Ⅲ类水域比例”扩大考核范围,升级为“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市、区、镇级河道断面)”;将“农田土壤内梅罗指数”升级为“土壤健康度(土壤质量、土壤肥力、土壤生物)优良点位比例”;将“公众对环境满意率”升级为“公众综合满意度”。

三是科学论证,注重操作性。经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意见,对指标内涵、测算口径、目标值进行反复论证,特别是对于“长江河口水生生物旗舰物种种群数量”“生态产品总值年增长率”“碳排放量”等仍处于研究阶段的创新性指标等进行重点研究,做到各项指标可量化、可测算、可考核,确保指标能够落地实施。

目前指标体系分为两大类、10项指标。生态环境保护类5项指标,聚焦滩、水、林、田、湖等生态空间,以及鸟、水生生物等生物多样性。生态价值实现类5项指标,重点突出碳中和、生态价值转化、经济结构优化、公共服务提升、公众满意度等。

指标体系是本轮《发展纲要》的关键核心内容,也是衡量和评价生态岛建设成效的重要依据。下一步,我们将深化细化任务分工,夯实部门主体责任,滚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一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考核机制,锚定目标、压茬推进,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崇明的环境质量领先全市,在新发展阶段,将聚焦哪些领域,采取什么新的举措,来保持它的生态优势?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朱石清: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生态岛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十年,本市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支持崇明“生态立岛,绿色发展”,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计划,构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到2020年底,崇明已全面完成全岛供水格局集约化,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2.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现全覆盖,国、市考断面地表水优Ⅲ类比例达到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农田土壤质量处于清洁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市最优水平。

新一轮《纲要》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在新发展阶段的行动纲领,将引领崇明更高水平保护和更高质量发展。围绕《纲要》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聚焦大气污染防治、美丽河湖建设、生态沃土保育以及基础设施提质增效等方面工作,巩固提升环境质量,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崇明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世界级生态岛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在具体的工作上,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一方面是在原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双碳”战略,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管理,建立动态监测、预警分析平台,探索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监测评估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建设在全国、全世界有积极示范意义的生态岛;另一方面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系统性布局多尺度的定位观测站点,实施长江旗舰物种观测,逐步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为科学评估长江大保护成效提供支撑。

界面·财联社记者:

我们关注到《纲要》提出到2035年占全球种群数量1%的水鸟物种数要进一步提升,这一指标怎么理解?如何实现?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顾晓君:

社会有一个共识,一个地方生态环境好不好,先看看鸟是不是往那飞,鱼是不是往那里游,李强书记更形象的概括为,看一个地方生态好不好,可以数一数鸟的翅膀,数一数鱼的尾巴。

世界级生态岛的发展,生态是本底,世界级生态岛要有世界级水平的生态指标来支撑,包括森林、水域、湿地、野生动植物,国际上有一项公认的重要指标,占全球种群数量1%的水鸟物种数,这个指标是国际《湿地公约》提出的,已经成为世界各地衡量水鸟栖息地质量的核心指标,通过这个指标,我们来衡量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中,以水鸟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它们的感受怎么样,是不是更愿意来崇明了。

众所周知,崇明所在的长江口地区是西伯利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重要中途驿站,“1%水鸟物种数”,通俗的讲,就是在这样一条迁徙的高速公路上,有多少种候鸟,愿意选择崇明作为自己加油、休息的主服务区。如果超过全球某种鸟数量1%的个体都在这里休息,那说明崇明的环境非常好,得到了鸟类的认可。

通过十年的生态岛建设,崇明本岛1%水鸟物种数已经从2011年的七种提升到2020年的十一种,总数从每年25万羽增加到33万羽,十年来累计已经有25种水鸟的数量,曾经达到过1%水鸟物种数的标准。白头鹤、黑嘴鸥、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的鸟类已经成为崇明岛的常客,每年都来。

2012-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崇明东滩保护区实施了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项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良好成效。项目区域内互花米草灭除率达95%以上,而且非常稳定,处于全球领先水平,鸟类种群数量显著增加。比如选择崇明东滩越冬的小天鹅,从2016年的60羽增加到现在的超过1000羽。

下一步,我们将以推动崇明东滩国家公园建设、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和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提升为抓手,开展崇明北湖、崇明北沿等一系列的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清除互花米草等外来入侵种,恢复长江口原生植被和底栖生物群落,为候鸟提供更多样更丰富更稳定的食物源。通过绿化造林、长江禁渔、垃圾净化处理提标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提供适宜鸟类栖息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鸟儿们选择崇明落脚、栖息,甚至繁殖。

我们有信心在新一轮崇明生态岛建设中,把自己创造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的经验,推广应用到新一轮崇明北湖湿地公园建设、崇明北沿生态修复项目上,为鸟类提供更优良的栖息生态环境,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鸟的天堂、花的海洋、树的世界继续奋斗,不断努力,为上海生态之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新民晚报记者:

崇明本地蔬菜很受市民喜爱,未来崇明在绿色农业发展方面会有哪些亮点举措?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陆峥嵘:

推动崇明农业高水平发展,关键在于充分立足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这个大背景,必须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农业发展的全过程、全要素当中,努力把农业打造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闪亮名片”。未来几年,崇明将大力推动以生态为底色、以种源为特色的现代新农业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保障优质农产品供应。崇明一直是上海最大的“菜篮子”,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全市广大市民提供更生态、更优质的农产品。崇明将在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高水平实施农田建设,加快推动蔬菜产能提升,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加强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全流程绿色管控,持续推动化肥农药减量,进一步扩大绿色、有机、“两无化”农产品供应,让崇明农产品成为最安全、最生态的代名词和城市高品质生活的新元素。

二是打造种源农业特色亮点。充分挖掘崇明特色种源优势,以“一只蟹、一头羊、一头猪”,即崇明清水蟹、白山羊、沙乌头猪为切入点,探索特色种源发展道路。借助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力量,大力推进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建设一批高标准种源基地,提升良种选育能力,扩大良种覆盖范围,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种源发展格局,打响特色种源品牌。

三是发展数字农业“崇明模式”。加强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农业发展步伐。聚焦农业数字管控、数字装备、数字乡村等内容,积极搭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一批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探索布局“数字农场”应用场景,持续推动数字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应用。持续深化农业科创合作,壮大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着力引进国际顶尖农业科创团队,大力实施农业科创项目“揭榜挂帅”,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农业科创岛”。

四是做强现代农业产业链。做强崇明现代农业园区,优化园区发展规划,集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观光等功能,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形成集聚示范效应。推动建设崇明农产品交易中心,探索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央厨房”,引导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跃升,努力实现“以高附加值生态农业兴岛”目标。

尹欣:

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原标题: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相关情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低碳循环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碳中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