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江 川)
冬奥会或对煤炭跨省运输产生影响。北京冬奥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开幕,闭幕时间为2月20日,冬残奥会时间为3月4~13日。8月20日,河北启动2021年秋冬季劣质散煤管控“百日会战”行动,加强河北省劣质散煤管控,巩固劣质散煤管控三年作战成效,着力提升2021年全省秋冬季空气质量。张家口周边400千米要停产或者限产,大同、太原等产地均易受影响,届时跨省运输可能停止。
政策层面:能源保供政策措施升级加码。2021年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在能源保供工作机制专题座谈会上指出,将充分运用《价格法》规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的具体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至合理区间。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止煤炭企业牟取暴利,保障煤炭价格长期稳定在合理区间的具体政策措施,要求2022年电煤中长期合同按新的“煤炭价格长效机制”来签订。2021年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出特急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提前做好煤炭价格干预准备工作”,制定本省(区、市)煤炭价格干预工作方案,包括干预方式(对终端销售价格进行直接限价,或限定流通环节差价率、利润率来间接干预终端销售价格等)、价格水平(差价率、利润率)、配套监管措施等有关内容,确保国家政策出台后可以立即发布实施,并切实执行到位。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数据系统于2021年11月初正式上线,对中长协煤炭流向进行全过程闭环监管,更好地发挥了煤炭中长期合同的市场“压舱石”作用,监督督促合同双方履约,将违法违约行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在“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公示。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除有法定依据外,严禁地方政府采取要求特定区域或者行业、领域的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的措施。行政机关内部会议纪要不得作为行政执法依据。11月3日,山西明确提出保供安全措施,煤矿发生事故后,不搞“一刀切”式区域性停产整顿;节假日期间,严禁下达不合理的行政性停产限产措施等。预计未来煤矿事故牵连大面积停产检查场景将不复存在。
供应方面:供煤量稳定增加。2021年7月以来,国家主管部门已突击核增三批次煤炭产能,第一批核增产能约4727万吨/年,第二批72处煤矿可临时按照拟核增产能生产,拟核增产能9835万吨/年,要求10月底完成有关产能置换等手续的审批,第三批35处存量煤矿核增产能7800万吨/年,手续后补,可即日增产,三批累计增加产能22362万吨。
分区域看,山西省71座煤矿核增产能5530万吨/年,产能达到16710万吨/年。陕西省正常生产矿井235座,16座煤矿核增产能4070万吨/年。鄂尔多斯正常生产煤矿231座,较前段时间新增复工复产煤矿40座,增加产能5860万吨/年,同时还有106座煤矿获得核增产能审批,鄂尔多斯全年累计新增产能达1.4亿吨。总的来看,供煤量持续稳定增加,2022年整体供需紧张关系将有所缓解。
需求方面:能源结构转型,火电托底作用凸显。由于三产和生活用电占比持续提高,空调和采暖负荷比重不断提高,峰谷差逐年加大,导致负荷尖峰化特征明显。
煤机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越高,则愈加凸显火电的托底作用,“压舱石”的作用也得以进一步显现。因此,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保障存量优质火电能够生存。
据国家主管部门测算,每年需要新增顶峰发电装机容量1亿千瓦,2021年投产约1.9亿千瓦,折算顶峰容量6000万千瓦,缺口非常大。受建设周期的影响,2022年新增煤电装机仍然存在缺口。冬夏双峰需要煤电机组满发,动力煤季节性供应紧张或成为常态。
市场展望
未来将形成“市场煤,市场电”新格局。2021年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简称“通知”),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并扩大市场交易电价的上下浮动范围。《通知》还专门提出,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还将引导高耗能企业的市场交易电价实现相对更多的上浮,倒逼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改善电力供求状况。
这一格局对2022年春季的保供意义非常大。近期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给正常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此次进一步改革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理顺“煤”和“电”的关系,促进未来发电行业平稳运行。通过市场化的价格,一方面从供给侧来讲能够更好地释放产能,在供应上能有更好的保供能力。从需求侧来说,价格的波动也能使用户在节能、提效及结构转型各个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未来进口煤市场资源依旧紧张。在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动力煤需求将持续增长。由于全球天然气价格暴涨,促使用户更多地转向煤炭。据彭博社(BloombergNews)最新消息,美国煤炭矿商已基本将2022年煤炭提前售罄。受政治因素影响,预计2022年澳大利亚煤炭仍然难以放开进口。澳煤受限后,俄罗斯煤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印尼煤的主要进口煤源。由于印尼和俄罗斯煤炭增量十分有限,预计2022年进口煤市场仍然供不应求,煤价将高位震荡运行。
此外,海运价格或继续回落。后疫情时期,全球海运出现极大的供需矛盾,2021年欧美国家对中国进口商品形成“单向”路径依赖,出口国集装箱船“有去无回”。大量集装箱在欧美港口堆积拥堵,港口等物流环节工作人员数量下降导致区域港口效率严重下降;出口国运输业“招工难”、劳工成本大幅上升。预计这种卡壳式的海运供需矛盾,有望逐步得到解决,但由此暴露出的全球供应链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在其他偶然突发或极端气候灾害时,可能会再次以其他方式爆发,从而影响煤炭价格。
煤价预测分析
2022年执行新的“煤炭价格长效机制”概率较高。2017年以来,年度长协合同执行“535+浮动机制”,为稳定煤价起到了阶段性作用。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煤炭市场在中长期可能会处于紧平衡状态。为保障煤炭和电力上下游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增强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的刚性约束,故国家发改委极有可能推出“煤炭价格长效机制”,要求2022年年度煤炭中长期合同按新的定价机制来签订,且合同量有可能占全部电煤消耗量的80%左右(也有可能50%以上)。若果真如此,则2022年煤机燃料发电成本将回落到正常状态。
综上所述,在后疫情时代,能源结构转型背景之下,火电的托底作用、煤炭的“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国内煤炭供应在政策支持下将稳定增加,供需紧张关系较2021年将有缓解,但受极端天气频发、进口煤资源紧张、需求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季节性、区域性供求关系紧张仍然存在。煤价方面,受政府引导煤价回归合理区间的坚定决心,2022年电煤中长期合同执行新的长效定价机制、依据《价格法》引导市场煤价等实质性措施影响,2022年动力煤价格有望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预计环渤海港口5500千卡动力煤市场价格从目前1150元/吨,回落至1000元/吨左右,但依然是历史高位,火电企业严重亏损的局面近期无法扭转,严峻的保供形势将会贯穿于2022年春。
建议及对策
提高年度长协合同煤量比重。2022年年度煤炭中长期合同或按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新定价机制来签订,且合同量有可能占全部电煤消耗量的90%左右。因此,应想方设法提高年度长协合同煤量比重。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结合煤炭供应格局的新变化,积极寻求优质新煤源。在确保已有供应商的年度合同基础上,重点加强与新核准、新核增煤企的沟通和对接,力争多签、签实中长协合同,提高长协占比。二是高度关注国家主管部门有关年度订货工作的新要求。现阶段国家各部门对煤炭市场进一步强力调控,能源保供政策措施升级加码,要持续高度关注政策变化,抓住机遇,提前部署好年度订货工作。
以市场预测分析为基础,错峰储煤降低采购成本。继续加强煤炭市场跟踪分析,准确判断煤价走势,控制好市场煤采购节奏;通过时间差储煤,优化库存管理。加强煤炭市场分析队伍建设,提高煤炭市场分析技能和水平,准确预判煤价走势,以利于优化库存管理和科学制定煤炭采购方案。
加大力度,发挥好进口煤补充作用。国家发改委于2021年10月发布煤炭控价措施后,国内市场煤价格有所下降,进口煤价格优势将缩小或将出现价格倒挂现象。考虑到国内增产措施难以在短期内全部有效释放,进口煤周期较长,2022年春季煤炭缺口仍将刚性存在,进口煤在保供方面将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因此,必须坚持加大进口煤采购力度,继续落实进口煤资源。
加强市场调研,积极研究建设储配煤基地可行性。国家正在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总的目标是在全国形成相当于年煤炭消费量15%、约6亿吨的煤炭储备能力。政策方面,国家每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亿元支持储备设施建设,加上其他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各方建设煤炭储备的积极性。可利用当前有利政策,在资源腹地深、辐射范围广的港口或铁路集疏线,研究建设储配煤基地可行性,积极筹备建设新项目,确保在重点时段、关键节点能够及时有效发挥增加供应、平抑价格、保障急需的作用。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年01期,作者单位:江西新源燃料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4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关税风暴中再议我国油气进口安全市场供需✦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降温✦全球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3月国内原油、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迎近3年来最大降幅行业资讯✦油气勘探开发取得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部拟对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5个工作日)。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
4月18日,陕西能源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5年度投资计划。该计划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大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88.26亿元,股权投资计划预算总额为68.94亿元,涵盖新设公司、对子公司及参股公司增资以及可能的股权收购等。公司强调该投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陕西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完成发电量530.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4%;完成原煤产量2356.28万吨,同比增长1.17%;实现营业收入231.56亿元,同比增长19.04%,其中,电力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6.67亿元,同比增长19.62%,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43亿元,同比增长1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晋中市人民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实施煤电行业碳达峰行动。充分发挥煤炭“压舱石”和煤电基础性调节作用,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继续加强煤炭保供任务日常监测和调度管理,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夯实煤电机组保供基础,协调督促发电供
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已全部交出2024年成绩单。经统计,2024年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累计营收7154.14亿元,净利润合计340.37亿元。根据年报,五家上市公司总净利创下近8年来最高,较2023年同期大增近50%。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2024年,华能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
4月17日,随着福建公司内陆地区首个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沙县富口2.2万千瓦集中式光伏电站顺利发电,集团公司在福建省总装机容量达1001.68万千瓦,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截至目前,集团在闽总装机约占全省1/9、位列全省第二,火电装机约占全省火电装机1/5、位列全省第一。作为集团在闽唯一省公司,福建
煤炭市场供给端收缩,主产区煤矿增量空间有限;且在安全、环保等多重监管下,煤炭生产释放受限。下游客户刚需采购,终端企业需求偏弱;在成本支撑下,煤价连续半个月走平,保持震荡维稳运行。大秦线检修正酣,若无天气因素影响,下旬,环渤海港口库存会有所回落,优质煤继续保持紧缺状态,支撑着煤价不
煤炭发展迎新“增长极”中煤协预计2028年前后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行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并对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分析研判。面对“十五五”
随着业绩窗口逐渐打开,五大发电集团的主要上市主体2024年年报已悉数出炉。Wind数据统计显示,这五家上市公司中三家减收增利,但盈利增速均超过20%,净利润总和340.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大增47.79%。业绩TOP1:华能国际2024年,五大电力上市公司中四家营收突破千亿,一家盈利突破百亿。其中,华能国际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主产区市场涨跌互现,冶金化工需求有一定韧性,加之站台大户需求稳定,大部分煤矿产销平衡,价格稳定。需求端来看,随着气温回暖,且新能源发电出力逐渐增强,下游电厂耗煤量减弱,对市场煤需求有限;而非电终端企业对原料采购以刚需为主,市场操作较为谨慎。近期,北方沿海地区遭遇持续大风天气,造成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4月上旬与3月下旬相比,14种产品价格上涨,32种下降,4种持平。煤炭方面:无烟煤(洗中块)920.8元/吨,比上期下降0.5%;普通混煤(4500大卡)5
近期,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有所改善,部分煤矿因环保检查和安全监管而限产,导致供应减少。优质动力煤因其高热值、低污染等特性,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出货进程顺畅。同时,钢铁和基建需求的回暖,也推动了炼焦煤需求和用电量的增加。(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董盈)进口煤到岸价优势已逐渐减弱,部分
4月2—3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推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主题策划——电改“新”观察专题系列报道。其中报道了广东汕头的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并网后将以“市场电量+基数电量”模式结算的案例,以及即将投入商业运行的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的案例。2015年3月,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3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3月下旬与3月中旬相比,14种产品价格上涨,31种下降,5种持平。煤炭方面:无烟煤(洗中块)925.0元/吨,比上期相比不变;普通混煤(4500大卡)5
寒潮来袭,多地上演冷暖大逆转,民用电需求预期提升;但目前沿海电厂去库效果一般,八省电厂存煤保持在3270万吨的偏高水平,存煤可用天数约18天,暂无补库压力。补空单结束,叠加大秦线检修之前抢运告一段落,终端拉运节奏再度放缓,煤炭市场供需两弱将出现。四月上中旬,终端仍以刚需拉运为主,煤炭需
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2日公布,2024年广东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6176.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68%。该年度广东电力市场为广东省内工商业用户降低用电成本约355亿元(人民币,下同)。2015年中国开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其中,改革重点之一即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实行市场开放准入,引入竞争,放开
煤炭供强需弱,煤价震荡寻底——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3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2025年1—2月份,原煤生产增速加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7.7亿吨,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春节后煤矿复产速度明显快于需求恢复,主流煤矿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供需宽松的态势持续加剧,煤炭价格大幅下跌。随着传统用煤淡季的到来,市场需求疲软,库存压力不断上升。从目前的市场供需、煤炭库存和市场情绪等方面综合分析,煤价正在缓慢触底,且不排除个别紧俏煤种超跌后,出现短暂的止跌企稳。(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宫海玲)由于部分市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3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3月中旬与3月上旬相比,19种产品价格上涨,27种下降,4种持平。煤炭方面:无烟煤(洗中块)925.0元/吨,比上期相比不变;普通混煤(4500大卡)5
煤炭市场供给端收缩,主产区煤矿增量空间有限;且在安全、环保等多重监管下,煤炭生产释放受限。下游客户刚需采购,终端企业需求偏弱;在成本支撑下,煤价连续半个月走平,保持震荡维稳运行。大秦线检修正酣,若无天气因素影响,下旬,环渤海港口库存会有所回落,优质煤继续保持紧缺状态,支撑着煤价不
煤炭发展迎新“增长极”中煤协预计2028年前后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行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并对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分析研判。面对“十五五”
主产区市场涨跌互现,冶金化工需求有一定韧性,加之站台大户需求稳定,大部分煤矿产销平衡,价格稳定。需求端来看,随着气温回暖,且新能源发电出力逐渐增强,下游电厂耗煤量减弱,对市场煤需求有限;而非电终端企业对原料采购以刚需为主,市场操作较为谨慎。近期,北方沿海地区遭遇持续大风天气,造成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5日,建投能源、乐山电力等涨停。此前,建投能源刚刚公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2024年,建投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2025年一季度,建投能源预计实现净利润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称,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生产经营平稳有序,煤炭市场价格进一步回落,影响公司控股火电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同比降低,利润同比增加,来自于参股火电公司投资收益亦同比增加。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基本每股收益0.296元。2024年,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煤炭市场价格波动逐渐收窄,价格持续向合理区间回归,火电行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恢复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全国煤炭进口量累计为11484.6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0.9%;累计进口金额为93.43亿美元,同比下降22.5%。其中,3月份煤炭进口量为3873.2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6.4%,环比2月份(28天)增长12.7%;煤炭进口额为285660万美元,同比下降30.3%,环比增长1.2%。
环渤海港口市场冷清,仅维持刚需采购,且压价情况较为严重;江内市场询货问价氛围冷清,实际成交有限,贸易商报价暂稳运行。受大秦线春季集中修影响,环渤海港口煤炭调入量有所下降;但上周末,北方港口遭遇大风封航,造成港口库存再次拉起。下游用煤企业采购意愿普遍偏弱,港口调出量同步走低,整体呈
本周,贸易商出货意愿尚可,但基于成本支撑,报价保持坚挺;下游实际需求一般,刚需客户询货问价,且压价严重。(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孙婷婷)环渤海港口方面,稳中偏弱运行,市场参与者观望居多,上游报价暂稳;下游需求较差,压价采购,成交冷清。正值电厂机组检修期,需求有走弱预期;但本月
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京召开2024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协会会长梁嘉琨,党委委员张宏出席会议。发布会由张宏主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负责同志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
本周,产地市场价格震荡偏强运行,主产区大部分煤矿维持正常生产销售,整体供应稳定。下游终端补库需求较弱,多以刚需拉运为主,产地市场相对平稳,大部分煤矿拉运维持常态化,少量热销煤矿面煤价格出现小幅探涨,涨幅在5-10元/吨。(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吴婧琳)四月份,春季集中检修期间,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