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专题视频会,要求煤炭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不低于年度煤炭产量的80%签订中长期合同,严格落实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政策要求。与动力煤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相关的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 发改价格〔2022〕303号)已在今年2月发布,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来源:微信公众号“鄂电价格”文:范先国)
4月2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煤炭进口关税的公告称,自5月1日起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
5月1日同时落实上述两项重磅政策,”电煤“市场即将迎来重大变革。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困惑于“市场煤,计划电”,在一级市场,“煤”飞常见,而在用户侧,电价稳如磐石,发电企业上游涨价成本得不到疏导,经营境况堪忧,严重影响了电力保供和民生用电安全。
令人欣慰的是,5月1日以后,这个矛盾有望得到化解。
”303号“文件,提出自2022年5月1日起,在坚持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明确煤炭价格合理区间、强化区间调控,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既明确了煤炭价格合理区间,也明确了合理区间内煤、电价格可以有效传导。
”303号“文件,相当于给“电煤”套上“紧箍咒”,煤、电市场实现了全方位有序监管。
笔者从三个维度分析国家对电煤市场全方位监管——溯源:给“电煤”套上“紧箍咒”,放开:“放开两头”发用两端有序市场化,监管:“管住中间”输配环节全方位加强监管。
一、溯源:给“电煤”套上“紧箍咒”
1.电价上浮20%,不解渴
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等多项措施,将市场交易电价浮动范围扩大为上下浮动均不超过20%(高耗能行业市场交易价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
2021年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下称“1439号文”),进一步明确电力市场化改革内容。
”1439号“文件,目的是推动发电侧和用电侧建立“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入市,价格由市场形成。
本次电价政策的调整,是电价机制突破性的革命,标志着工商业用户执行多年的“计划”和“市场”双轨并行制,开始向完全市场化的轨道迈进。
但是,由于煤炭供需依然偏紧、价格上涨幅度依然超出预期,上游火电企业涨价幅度受到20%上限控制,对比高企的煤价,发电企业仍没有边际效益,长此下去,电力供应环节难以持续。
2.电煤长协价格套上“紧箍咒”
”303号“文件,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分别针对秦皇岛港下水环节和重点调出区域出矿环节明确了煤炭价格合理区间(针对中长期交易价格)。当煤炭价格达到区间上限每吨770元时,燃煤发电企业在充分传导燃料成本、上网电价合理浮动后,能够保障正常发电运行。当煤炭价格触及区间下限每吨570元时,煤炭企业能够维持稳定生产。同时,留出了足够空间,使煤炭价格能充分反映市场供需变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此次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是在”1439号“文件基础上进一步“追本溯源”,提出煤炭价格合理区间,实现了与燃煤发电“基准价+上下浮动不超过20%”电价区间的有效衔接,在合理区间内煤、电价格可以有效传导。
这样,煤价、上网电价、用户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了“三价联动”,从根本上理顺了煤、电价格关系,有利于化解长期难以破解的“煤电顶牛”矛盾。
二、放开:“放开两头”,发用两端有序市场化
1.发电侧
2021年10月前,燃煤机组市场化电量占比约为70%左右,在”1439号“文印发后,全部燃煤发电量的上网电价都将由市场化交易形成。
风、光等新能源也参与市场化交易,湖北市场化电量占比约为20%,上网电价也按照一定规则(在燃煤基准价基础上上浮不超过10%)由市场形成。
2.用户侧
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已取消,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其购电主要有三种方式:
①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双边协商、集中竞价、挂牌交易等方式直接与发电企业达成市场化购电协议,主要以用电量较大的工业用户为主;
②由售电公司代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售电公司与用户签订售电协议,由售电公司代理用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从发电企业处购电,售电公司根据双方约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现阶段,①、②两种方式均是在省级电力交易平台完成。
③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此前尚未进入电力市场的用户,在过渡期可由电网代理购电(不收取手续费)。
由于中小工商业用户户数多、用电量小,一次性将全部工商业用户纳入电力市场存在困难,目前引入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机制进行过渡,确保不直接进入市场的用户有电可用。也就是说,对暂未直接进入电力市场购电的工商业用户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代理购电价格也主要是通过交易市场(如月度集中竞价)方式形成。
从价格形成机制来看,电网企业代理用户电价与市场用户电价都是通过市场化交易的方式产生,其中差异主要体现在购电来源(煤电、新能源电、水电、跨区购电)不同并导致价格不同。
按照文件要求,优先发电电量的低价电源用于保障居民和农业用户,如有剩余,可作为电网企业代理工商业用户的部分电量来源,不足部分才通过市场化采购。
电源的差异决定了代理购电价格一般较直接交易市场化价格低。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
疫情冲击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影响较大,需要及时给予其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解决不可抗力风险带来的经营压力。
从最近几个月湖北等省份来看,代理购电用户(主要是10kv及以下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价格较直接交易市场化电价低2-8分钱,目前来看,这种差异是合理的、非常必要的。
至此,“有序放开除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以外的用电价格,逐步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国办函〔2020〕129号提出的目标,终于在2021年下半年全部实现。
三、监管:“管住中间”,输配环节全方位加强监管
1.输配电价和准许收入双重监管
2015年以来,按照中发9号文要求启动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国家先后出台并修订了“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和“输配电价定价办法”,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独立输配电价体系。
输配电价机制逐步确立并彻底改变电网企业盈利模式——由赚取购销价差转向收取固定的输配电价。
改革前,用户的目录销售电价和发电的上网电价均由政府核定(“管住两头”),仅可通过计算最终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的差值得到输配环节的价格。这种方式下,销售电价或上网电价的变动就会影响到电网收入波动,如果销售电价固定,上网电价降低,电网公司盈利增加,相反盈利减少。电网公司经营实现的收入就是最终收入,不存在准许收入和经营收入的差异。
改革后,输配电价按照准许成本和合理收益核定。按照1439号文,电网企业的收入主要分为三部分:
①市场化用户输配电价收入:对于进入市场的工商业用户(包括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由售电公司代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电网企业基于输配电价收取电费;
②代理购电用户输配电价收入:对于暂未直接从电力市场购电的用户,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也是基于输配电价收取电费;
③居民农业用户购销价差收入:对于居民、农业、公益性事业单位等用户,由电网公司售电,这部分收取购售电价的价差。根据规定,这一部分价差也已经按照2018年成本监审确定的购销差价固化,实际购销价差超过或低于的部分均需要向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分享。其实,这也相当于核定了此类用户输配电价。
因此,无论上游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上涨或下降,电网公司总是收取固定的输配电价,上游发电企业价格上涨或下降空间均直接传导至用户。
在一个监管周期内,如果电网公司由于售电量增长幅度超过预期、其他收入来源较多等等,导致经营收入超过监管准许收入,多余的部分将用来降低下一个监管周期的输配电价水平。
总体来看,落实中发9号文“管住中间、放开两头”要求,电网企业基于输配电价收费变成现实,电网公司盈利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从用户环节来看仅收取过网费、从最终收入来看仅收取准许收入(含准许成本和准许收益)。
2.监管,规范了电网企业输配电价水平
2002年厂网分开以来,我国大范围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和县公司上划,加快了电网建设,电网可靠性和供电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有目共睹,当然,输配电价也持续上涨。
2016年以来,新的监管方式实施后,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监管机制,输配电价开始下降。
2018年、2019年,连续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出台了包括临时性降低输配电价、降低增值税措施、降低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平均折旧率等措施,输配电价进一步降低。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工商业电力用户统一按原到户电价水平的95%结算,基本由电网企业承担,输配电价进一步降低。
2021年,全国多个省份按照第二个监管周期有关成本监审结果和输配电价核价规则,进一步降低工商业电价水平。其中:湖北省2021-2022年大工业目录电价和输配电价同步下降0.5厘/千瓦时、基本电费下调约10%。
初步统计,2015-2021年,湖北省电网环节输配电价平均水平累计降低约4分/kWh,降了1/6。
输配电价改革红利逐年释放,政府监管得到有效落实。
结语
湖北“缺煤、少油、乏气”,省内燃煤发电企业所用资源几乎全部依赖外省供给,导致煤电上网基准电价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0.4161元/千瓦时,全国排第5),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用能成本。
《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限制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相较于现阶段,燃煤火力发电企业燃料成本必将大幅度下降,对湖北全省3400万千瓦的煤电机组无疑是最大利好,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最大利好!!!
电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主导下,必将呈现无限生机和活力,助力经济社会高效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4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收集《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版)》意见的公告,计划自5月份起,参考新版规则开展调电验证。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一类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根据国家政策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其中,参与中长期交易的公用燃煤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省间交易结算情况、市场化发电企业预结算情况、用户侧交易结算情况。详情如下:省间交易结算情况2025年3月,主网外送交易结算电量51.1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9.31%;主网外购交易结算电量26.4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0.97%。2025年截至3月底,主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4月市场化交易加权均价,价格为397.7元/兆瓦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25年5月工商业电力客户代理购电价格,价格为:335.6元/兆瓦时。详情如下:
5月份各地代理购电价格表已发布,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变化。(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山西辅助服务自2022年11月起,山西在公布代理购电价格表的同时会随附一张自动发电控制(AGC)辅助服务补偿费用价格表。此举延续至2025年5月,该部分补偿费用现已在系统运行费中的辅助服务费中体现。在电力现
近日,从宁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宁夏工商业用户结算度电均价同比下降2.5分,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共计约5.6亿元。今年以来,宁夏电力认真贯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推动绿电园区建设、优化市场交易规则、提高交易智能化水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储能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引擎”,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塑”的关键跨越。尤其伴随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工商业储能正在迎来新的增长机遇。据新能安评估,中国工商业储能潜在市场空间超500GWh,但开发渗透率却不足3%。如何让储能“保值”,成为全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5月份各地代理购电价格表已发布,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变化。(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山西辅助服务自2022年11月起,山西在公布代理购电价格表的同时会随附一张自动发电控制(AGC)辅助服务补偿费用价格表。此举延续至2025年5月,该部分补偿费用现已在系统运行费中的辅助服务费中体现。在电力现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吴迪副院长杨雷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开发布,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加快高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基本规则》)正式发布。《基本规则》的制定旨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营主体合法权益。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4月24日,华东能源监管局组织研究长三角省市间抽蓄容量互济交易有关工作,部分地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电力企业相关负责同志参与。与会人员围绕长三角省市间抽蓄容量互济交易工作,就调峰保供、交易周期、价格机制以及政策衔接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交流。下一步,华东能源监管局将整合各方建议,制定科学可
天津电力积极拓展绿电交易规模。一季度,天津电力市场累计交易绿电达146亿千瓦时,较2024年增长100%。同时,天津市绿电供应占比显著提升,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121.5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7.8%。此外,天津分别与甘肃、山西等省份达成多年期省间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绿电电量达264.27亿千瓦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共同构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三个主要交易品种,标志着三大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通知提到,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储能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引擎”,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塑”的关键跨越。尤其伴随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工商业储能正在迎来新的增长机遇。据新能安评估,中国工商业储能潜在市场空间超500GWh,但开发渗透率却不足3%。如何让储能“保值”,成为全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五大发电2025年一季度会议陆续召开,部署了二季度重点工作。整理如下:国家能源集团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会议指出,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把握生产经营改
2025年毫无疑问是国内电力市场经历巨变的一年。一方面,136号文的出台,新能源全面入市,取消强制配储。另一方面,现货市场进展迅猛,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各类经营主体陆续入市参与交易,市场活力被进一步激发,交易模式日益多元。改革带来的震荡致使市场生存法则重构,售电企业不再仅仅是简单的
《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432号令,以下简称《条例》),是2005年5月1日起实施的,至今已满二十年。《条例》是在2002年中国开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为支撑新成立的国家电监会有效开展监管工作而拟定的重要法规。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原国家电监会和原国家能源局合并,组建新的国家能源局
在能源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煤电企业正通过战略性重组寻求突破。淮河能源4月21日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以下简称“电力集团”)89.30%股权,交易价格为116.94亿元,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此项交易完成后,叠加前期摘牌获得的10.70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2025年,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迎来十周年。(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赵克斌)2017年,甘肃成为全国首批8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之一;2024年,甘肃成为全国第四个转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今年4月底,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连续不间断结算运行整四年。回头看,把新能
4月24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与北极星电力网联合主办的2025年电力市场创新发展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飔合科技技术总监燕兆受邀参加并发表主题演讲,深入剖析了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的电力交易的机遇与挑战,强调技术创新将成为提升交易效率、降低市场风险的核心驱动力。燕兆从政策演进、区域
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能源领域也在向着数字化、智能化迈进。海博思创在近期举办的智储技术发布会上,推出了智储解决方案技术平台,并创新性提出“三态互联”架构——以电网为基础、AI为中枢、储能为载体——构建储能全链条价值闭环,为行业提供多元化应用场景下的价值提升。在发布会上,海博思
2025年是分布式光储行业极具标志性的一年。年初,“分布式管理新政”与“136号文”出台,从行业的顶层设计上,正式为“固定电价”时代画上了句号,引领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开发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行业格局迎来深度重构。为了深入探讨并推动分布式光储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与
近日,青海省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召开了三届七次会议,西北能源监管局出席会议并提出相关要求。会议通报了2025年一季度青海电力市场运营及二季度和全年电力供需预测情况,审议并表决通过了《青海电力市场成员自律公约(草案)》《设立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第三方机构委员单位议案》《青海省2025年电力
4月22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正式召开。会上,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监盛夏做了题为《分布式场景的“超配”密码》的主旨演讲。盛夏指出,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分布式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未来电价波动将成为常态,绿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