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
《“十四五”应急管理标准化发展计划》的通知
应急〔2022〕34号
国家矿山安监局、中国地震局,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局,部机关各司局,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部所属事业单位,部管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十四五”应急管理标准化发展计划》已经应急管理部2022年第10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应急管理部
2022年4月26日
“十四五”应急管理标准化发展计划
应急管理标准化是新时期应急管理战略性、引领性、基础性工作,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进一步加强“十四五”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应急管理标准化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标准化战略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应急管理中心任务,不断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标准化与应急管理的全面融合,努力构建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要求的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为全面提升国家应急管理能力、推进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供更加坚实的标准化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改革引领、统筹发展。深化落实机构改革战略部署和国家标准化改革要求,加强应急管理标准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完善标准化体制和机制;加强标准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衔接配套,发挥标准化对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和重要保障作用;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守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底线。
——需求导向、急用先行。立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聚焦发挥标准化在安全生产、消防救援、减灾救灾与综合性应急管理中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实用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化成果,加快急需短缺标准立项报批,提升标准供给效率。
——分类实施、重点突破。发挥专业技术委员会技术把关、业务主管司局和单位分工负责、标准化归口司局统筹协调机制作用,紧盯应急管理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分类稳妥推进安全生产、消防救援、减灾救灾与综合性应急管理领域重点标准制修订,进一步细化规范标准制修订职责,强化设备、设施、场所、人员及过程安全管理,筑牢应急管理标准“护城河”工程。
——整合资源、系统推进。贯彻落实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下,深化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战略合作,及时研究解决应急管理标准化重大问题。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统筹提出相关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计划。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专业作用,加强标准化基础研究、试点示范、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工作。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应急管理标准供给更加充分,标准化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安全生产、消防救援、减灾救灾与综合性应急管理领域的强制性标准覆盖范围进一步得到扩展。标准制修订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明显提升,标准宣贯实施和监督执法水平得到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基础研究和国际交流成果显著,标准化对安全发展、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支撑保障效益凸显。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优化应急管理标准体系。以建立完善“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分类科学、强标为主、强推互补”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为目标,统筹扩大强制性标准规模。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强化标准的评估复审、精简整合。按照“急用先行”原则,依法依规研制发布强制性标准。强化推荐性标准的协调配套,支持科学成熟、适用性强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转化,健全优化安全生产、消防救援、减灾救灾与综合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
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图
(二)加快推进急需短缺和重要标准制修订。循序渐进务求实效,按照“先急后缓”原则加强统筹,集中力量加快修订与人民生命安全关系最直接的标准,争取早日出台、确保有效管用。密切跟踪研究事故灾害暴露的标准化短板问题,对标落实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要求,加快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标准立改废。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强基础通用标准,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事故调查统计相关标准,矿山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标准,以及粉尘防爆、涂装作业、冶金有色、工贸安全等领域重要标准制修订;在消防救援方面,加快制修订消防救援队伍队站建设、装备建设、作战训练,消防通信指挥信息化、消防物联网建设、消防监督检查、消防产品监督管理、社会消防治理、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火灾调查等相关标准;在减灾救灾与综合性应急管理方面,加快制修订应急管理术语、符号、标记和分类等基础通用标准,风险监测和管控标准,水旱灾害应急管理标准,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相关标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相关标准,应急装备标准,应急管理信息化标准,救灾和物资保障标准,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救援现场指挥、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标准,应急救援事故灾害调查和综合性应急管理评估统计规范标准,应急救援教育培训标准,以及其他防灾减灾救灾和综合性应急管理有关标准。
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
专栏1安全生产领域
基础通用
加强安全生产基础通用标准制修订,制修订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安全生产培训管理等方面相关标准。聚焦“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制修订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个体防护装备
加强个体防护装备配备标准制定,及时修订呼吸防护、足部防护、坠落防护等相关标准。推进有关防护危害性颗粒物口罩的选用指南等国际标准制定。
矿山安全
结合国家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改革,优化整合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以矿山重大灾害防治、矿山智能化开采、矿山集约高效绿色发展、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为重点,开展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以《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尾矿库安全规程》为基础,进一步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
加快制修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化工过程安全、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等标准,完善化工和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标准。进一步优化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体系,修订、废止、整合相关标准,着力解决相关标准缺失、滞后等问题。
烟花爆竹安全
适应烟花爆竹行业机械化、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修订完善内容滞后的安全生产相关标准,补充完善烟花爆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器具安全要求等方面的标准。
粉尘防爆安全
适应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监管执法需要,突出高风险粉尘防爆安全要求,重点制修订铝镁等金属粉尘防爆、木制品加工企业粉尘防爆、纺织企业粉尘防爆、煤粉制备防爆、除尘系统安全等方面的标准。
涂装作业安全
加强涂料产品生产及使用安全、涂装工艺安全、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涂装设备安全性能检测等标准的制修订。
冶金有色安全
适应冶金行业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发展要求,加快制修订烧结球团、铝电解、铜及铜合金熔铸、铝及铝合金熔铸、镁及镁合金熔铸等安全生产相关标准。
工贸安全
根据安全生产执法结果、事故原因分析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等情况,重点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安全风险预警、有限空间作业等方面的标准制修订。
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
加快制修订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高风险井井控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标准。
事故调查和统计
加强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等方面的标准制修订,加快修订伤亡事故分类、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等,补充完善生产安全事故的认定标准、事故调查基本要素标准等。
专栏2消防救援领域
社会消防治理
制定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氢能源设施、锂电池生产企业等新能源场所、设施设备的火灾早期预警、防爆抑爆等高效自动灭火装置的产品以及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制定完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识化管理、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消防车通道设置与管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等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标准。
灭火和应急救援作战训练
制修订灭火和应急救援训练设施设备、训练方法标准,建立健全各类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及技能评估标准体系。制定完善水域、山岳、建筑倒塌、深井救援等特种灾害事故处置规程标准,建立健全灭火和应急救援处置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消防救援专业队站建设、器材装备配备、物资保障等方面标准,建立健全灭火和应急救援战勤保障标准体系。
灭火和应急救援装备
修订完善消防车辆、消防枪炮、消防供水器具系列标准,推动提升消防救援队伍装备的通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制修订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倒塌等灾害事故救援所需的侦检类、破拆工具类、堵漏工具类、生命探测类、救生器具类、撑顶工具类、输转类、洗消类等应急救援器材装备及附配件标准。
消防员防护装备
制修订满足水域、冰域、危险化学品等不同类别灾害事故处置任务需求的消防员防护装备系列标准,推动提升消防员防护装备集成化、一体化和信息化水平。根据消防救援队伍对消防员防护装备的选型、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管理需求,制定消防装备现场检查判定规则、消防员防护服舒适性评价、消防员防疫洗消规程、消防员防护装备维护保养等标准。
消防设施设备
制定氢氟烃替代灭火系统、多剂联用灭火系统等新型灭火系统标准;制定气体灭火剂、水基型灭火剂中涉及国际公约限制类物质替代物/技术筛选、评估及确认标准,洁净气体灭火剂臭氧消耗潜能(ODP)、全球变暖潜能(GWP)值测试与计算方法标准,建立灭火剂环境污染物测试方法及标准体系。制修订灭火系统用系列火灾试验模型和固定灭火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等标准。制定完善大型油品及危化品储罐区、码头、油料中转站等场所灭火剂储存管理标准。研究电气火灾特征分析、识别技术,制定多特征参数电气火灾防控技术及产品标准。
消防信息化
制定消防救援常用应急通信系统与设备系列标准,提高应急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互联互通水平。制修订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系列标准,改进、完善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平台架构、应用和管理平台功能、通信接口要求,为推进消防物联网建设、提升消防设施设备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提供标准支撑。配套消防救援智能接处警系统、智能指挥系统,消防监督管理系统等消防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制定数据元、数据项、信息代码、数据元限定词标准,为实现高效的数据共享交换和集成应用提供数据标准支撑。
建筑构件耐火性能和防火阻燃材料
适应超高层建筑、综合性交通枢纽、室内高大空间场所防火分隔需求,制修订防火分区内建筑耐火构件、构件保护产品及系统、具有多种启闭形式的防火门窗等耐火构件产品标准,优化现有防火分隔、通风、排烟系统的耐火性能试验方法及标准体系。制定防火阻燃材料全生命周期阻燃性能有效性试验和评价方法标准。制定石化设施、交通隧道、轨道交通等特殊场所耐火构件及阻燃防护产品标准。改进和完善电缆和光缆及其组件的阻燃、耐火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根据新能源设施的火灾防控需求,制定光伏组件、储能组件等新能源设施组件燃烧性能及耐火性能试验和评价系列标准。
建筑消防安全工程
制修订建筑结构抗火性能评估方法、火灾中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评估方法、人员密度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标准。完善消防系统性能现场测试方法标准,制定场景化火灾燃烧特性测试方法、基于火灾风险评估的既有建筑消防安全性能提升技术系列标准。
火灾调查
制定火灾调查装备模块化配备标准和火灾调查人员培训考核标准。制定火调数据元标准和火灾案件证据采集、提取、固定、录入、研判等电子物证标准。进一步完善火灾物证实验室处理方法和火灾现场视频影像处理方法系列标准,制定基于X光影像的火灾物证鉴定方法标准。
森林草原消防
针对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特点,深入研究森林草原消防日常管理、火灾监测预警、装备机具、火灾救援及灭火安全等方面标准化需求,提高常用装备技术性能要求,建立全新的森林草原消防员防护装备标准体系和高效的灭火技能战术标准体系。
专栏3减灾救灾与综合性应急管理领域
基础通用
加快制修订应急管理术语、符号、标记和分类等基础通用标准,以及其他与防灾减灾和综合性应急管理相关的基础通用标准。
风险监测与管控
研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警响应等级、监测预警系统设计、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相关标准;研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对象和内容、调查指标体系、重点隐患综合分析、综合风险评估、综合防治区划等相关标准,探索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标准体系。
防汛抗旱应急管理
构建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管理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编制和修订完善洪涝干旱灾害防范应对、调查评估,以及防汛抗旱应急演练等相关标准。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
修订完善地震应急救援标准体系,重点制修订地震应急准备、抗震救灾指挥、地震救援现场管理、城市搜救与救援队伍装备建设、城镇救援队能力建设、地震救援培训等相关标准;制修订应急避难场所的术语、标志、分级分类等基础标准,应急避难场所评估认定、管理运维等相关标准。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
梳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标准体系,重点制定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术语、险情灾情速报、灾害紧急避险、救援现场规范、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相关标准。
应急装备
顺应应急装备智能化、轻型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研究提出统一规范的应急装备标准体系。强化装备分类编码、术语定义、标志标识等基础性、通用性、衔接性标准,数字化战场、应急通信、无人机、机器人等实战需求迫切的专业性标准,以及测试、检测、认证等辅助性标准的编制供给。优化应急装备研、产、用标准体系的衔接,提升常用装备性能,促进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装备的实战应用。
应急管理信息化
制定应急管理数据治理和大数据应用平台技术规范,构建与应急管理信息化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及应用领域标准体系,重点加强网络、云平台、应用、安全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应急遥感产品标准体系和应急遥感评估技术规范标准制定,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
综合性应急管理
为规范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制定应急救援现场指挥、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航空应急救援等相关标准。推动应急救援事故灾害调查和综合性应急管理评估统计规范,应急救援教育培训要求等相关标准制修订。
(三)强化标准宣贯实施和监督管理。按照“谁提出立项、谁组织宣贯和实施”的原则,落实标准常态化宣贯和实施监督的责任。加大宣传培训,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家标准宣贯作用,对标准出台背景、主要技术指标、贯彻措施等内容进行专题解读,对有关行业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基础标准开展集中宣贯。在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防灾减灾日、世界标准日等节点期间,组织标准宣贯,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发挥社会公众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营造“学标、知标、用标、达标”的社会氛围。组织对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评估。规范标准解释权限管理和标准技术咨询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四)加强标准化基础保障工作。加强全国安全生产、个体防护装备、消防、应急管理与减灾救灾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突出专家把关,落实专家责任制,提升标准制修订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制定《应急管理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指导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高效运行。加强应急管理标准化相关基础研究,为标准化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科技支撑,优先安排对应急管理行业领域标准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影响的重大研究项目,以及应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相关标准研究项目。加快应急管理标准化信息平台建设,协调推动与国家标准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标准化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借鉴国务院有关部门标准化经费保障做法,制定出台《应急管理标准化经费管理办法》,规范标准制修订、技术审查、评估复审、宣贯实施、基础研究等经费支出。
(五)加强地方、团体和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导推进地方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落实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标准实施监管责任,将强制性标准纳入监管监察执法检查,加强煤矿、化工、冶金等高危行业领域强制性标准的监督落实,并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标准。鼓励地方探索应急管理标准化试点示范引领,推进区域标准化协作机制建设,开展国家级应急管理标准化基地试点示范。规范应急管理团体标准管理,引导社会团体聚焦应急管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制定应急产品及服务类团体标准,鼓励构建与应急管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协调配套的团体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企业标准制修订,助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
(六)加强应急管理标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立足我国应急管理需求,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消防救援、减灾救灾与综合性应急管理领域标准国际国内对比研究,加大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力度。加强应急管理领域重要标准外文版翻译,鼓励先进企事业单位、有关组织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应急管理标准互认互联互通。加强应急管理标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与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标准化工作协同配合,加强对地方、有关单位和标准化技术组织的指导,明确职责任务,确保标准化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加强经费保障。完善标准化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依法将标准化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积极申请国家标准制修订经费补助,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经费保障制度。
(三)加强队伍建设。支持各标准化技术组织开展标准化业务培训,提升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专业性、权威性。建立健全标准化人才激励制度,鼓励有关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参与应急管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稳定和扩大标准化人才队伍。
(四)加强实施督促。加强对计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定期召开标准化工作推进会,研究推进下一阶段工作。应急管理部各有关业务司局和单位、部管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每年底按程序报告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12日,中国电建储能安全技术中心揭牌仪式暨首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上海市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徐惠明,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二级巡视员张成金,中国电建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和孙文,上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光宗出席会议,共同为中国电建储能安全技术中心成立揭牌。中国电建储能安全
近日,远景储能在全球权威标准制定和测试认证机构CSA集团(加拿大标准协会,CanadianStandardsAssociation)、战略客户及北美消防工程师(FPE)的全程现场见证下,严格遵循CSAC800火烧测试规范,圆满完成了智慧交易型储能大规模火烧测试,验证了远景储能系统在防火隔热、抗燃爆冲击和系统安全性方面的
为增强对储能电站常见灾害事故处置能力,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6月26日赴内蒙古能源集团磴口县奈伦储能电站,开展防消联勤灭火救援实战拉动演练。演练开始前,参演指战员深入蒙能奈伦储能电站开展实地调研,现场听取了储能项目负责人关于模组结构、材料选择上的防火设计等情况的介绍,了解了储
当越来越多建而不用的储能项目被贴上“无效资产”的标签,当行业对“大容量电芯”的竞赛日益白热化,储能行业终于走到了一个关键分水岭。一场关于储能本质的拷问正浮出水面: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储能?是追逐虚标数字游戏的“大容量”,还是回归功能价值的“真支撑”?是沉迷于低价竞争的短期红利,还是
作者:莫子鸣1饶宗昕1杨建飞1杨孟昊2蔡黎明1单位:1.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引用本文:莫子鸣,饶宗昕,杨建飞,等.锂离子电池过充热失控气热模型构建及关键参数影响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84-1796.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5.0262本文亮点:(1)构建了
回首储能行业刚被抽离政策拐杖之初,整个市场不乏犹疑、焦虑的声音。一方面,以低质产品进行低价竞争得以存活的储能企业陆续黯然离场;另一方面,储能在趋向市场化后更加聚焦价值重构,储能企业也在兼顾安全、效率与成本中愈发“求真”,迸发活力。价值导向下,直面储能安全2024年工信部发布的强制性国
6月25日,TV南德意志集团(TV南德)向海辰储能颁发基于IEC62443-4-1标准的工业信息安全TVSDMark认证证书。这一认证标志着海辰储能自主研发的BMS平台系统在网络安全性与全球合规性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一步夯实公司在全球储能市场的竞争力。颁证仪式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期还通过了ULSolutions基于I
2025开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连发两道政策“组合拳”,深刻改写储能行业的发展逻辑。2月出台的“136号文”明确不得将储能配置作为新能源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终结了持续8年的“强制配储”模式,4月落地的“394号文”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即将到来的电力市场格局变化,
近日,天合储能Elementa金刚2储能系统顺利通过了TV南德颁发的IEC62619认证,以及SGS通标颁发的NFPA68与NFPA855两项北美消防认证报告。天合储能始终秉持对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极致追求,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随着全球新能源行业加速迈向市场化交易新阶段,对储能系
自2024年5月,连续几次复燃,火灾最终足足持续了16天之久的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OtayMesa(奥泰梅萨)Gateway储能电站(锂电池)火灾事故后,2025年美国MossLanding储能电站两次起火以及德国、英国储能项目火灾事故,再次将储能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截至2025年1月,全球储能事故发生超过100起,储能系
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近日发布,并将于2026年7月实施。新国标首次将动力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标准,一场关乎“安全”的技术竞赛已经展开。标准全面升级!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
6月12日,中国电建储能安全技术中心揭牌仪式暨首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上海市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徐惠明,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二级巡视员张成金,中国电建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和孙文,上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光宗出席会议,共同为中国电建储能安全技术中心成立揭牌。中国电建储能安全
近日,远景储能在全球权威标准制定和测试认证机构CSA集团(加拿大标准协会,CanadianStandardsAssociation)、战略客户及北美消防工程师(FPE)的全程现场见证下,严格遵循CSAC800火烧测试规范,圆满完成了智慧交易型储能大规模火烧测试,验证了远景储能系统在防火隔热、抗燃爆冲击和系统安全性方面的
7月1日,慈溪市发展和改革局对舒孝瑜委员与王天慧、邵倩倩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慈溪市工商业储能领域实现更安全、多元化发展的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指出,今年开展“十五五”慈溪市能源发展规划,也将秉持上述思路,凸显对工商业分布式储能领域的关注力度。同时,市供电公司也充分考虑了储能项目的发展
近日,青海柴达木沙漠格尔木东基地1000万千瓦光伏项目获得备案,标志着华电青海公司“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开发建设迈出坚实一步。柴达木沙漠格尔木东基地是目前国内规划建设容量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项目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也是全国首个跨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新一轮电改开启十年来,中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正经历从安全验证向机制优化的深刻转型。在市场起步阶段,“安全”是市场建设的核心关切,即如何在新的市场框架下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这是一种偏重于技术验证和保障系统可靠性的思路。“工程师思维”让我国长期保持着特大规模电网安全运行的世界纪录,各试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30日,浙江温州平阳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平阳县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补贴实施方案》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省级电力保供前置措施(移峰填谷、集中检修,下同)执行期间,对工商业企业开展电力保供用电生产进行补助。1.错避峰补贴:对参与电力紧张时段有效压降的工
1、中国能建签约500MW风电配储项目6月16日,中国—中亚产业与投资论坛上,中国能建海投公司与萨姆鲁克能源公司交换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500兆瓦风电配储项目股东协议文本。项目配置500兆瓦风电和150/300兆瓦时储能,建成后将有效弥补哈萨克斯坦北部电力缺口,助力能源结构转型。2、14台13.6MW1台10MW!
6月28日,中电首航沙雅县储能有限公司发布阿克苏地区沙雅县30万千瓦熔盐储热+电化学(混合型)独立储能示范项目招标公告。本项目在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建设100MW/800MWh压缩二氧化碳热泵熔盐储能+200MW/1200MWh电化学储能发电项目。本次招标范围为本项目内200MW/1200MWh电化学储能系统部分的全套设备,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7日,内蒙古宁城县175MW/606.25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这也是蒙东地区目前唯一同时具备调峰和调频功能的新型独立储能电站。据悉,该项目由浙融储能(内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投建,总投资8亿元,将建设150MW/600MWh电化学储能系统及25MW/6.25MWh的磁悬飞轮储能系统,其中,电
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示范项目天然气掺烧绿氢排放物降低20%以上!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有效助力自治区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同时也为包头市零碳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在华电氢能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示范项目现场,各类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制氢站集控室内,工
近日,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针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W296号委员提案《关于扶持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正式作出答复。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发展对于推动吉林省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次答复聚焦产业布局、创新协同、资源整合、龙头企业培育以及开放合
作者:贺瑞璘1张通1吴镓淳1王朝阳3邓永红1张光照1许晓雄2单位:1.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引用本文:贺瑞璘,张通,吴镓淳,等.骨架型材料与设计在高比能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58-1775.DOI:10.19799/j.cnki.2095
6月30日,巨化集团有限公司公用分公司巨化105MW210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一期55MW110MWh)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项目位于浙江衢州,本次招标规模55MW/110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其中100MWh为常规板式液冷电池舱,10MWh为浸没式电池舱(10MWh电池舱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要求投标人自
日前,河南林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2025年6月27日拟对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支聚合物锂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这一锂电池项目正式迎来阶段性进展。公示信息显示,项目选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产业园,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51
近日,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环评获批,标志着项目距离落地更进一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计划建设年综合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和镍钴锰酸锂电池产能2万吨。根据计划,项目将内设锂电池破碎生产车间、梯次利用车间、原料库房和检测区。在梯次利用车间设置1条PACK梯次利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大埔峡能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青海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94.8093万元,折合单价0.85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珠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20万元,折合单价0.848元/Wh。项目招标人为国家电
作者:陈英健1吴尚1曹元成2杜宝帅3王振兴1欧阳钟文1汤舜2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引用本文:陈英健,吴尚,曹元成,等.磁场分选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918-1927.DOI:10.19799/j.cnki.209
6月30日,广西广投桂中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了广西广投桂中综合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总招标规模107MW/200.28MWh。本项目分为2个标段。其中:I标段: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50MW/100MWh)+飞轮储能系统(8MW/0.28MWh)+全矾液流电池储能系统(1MW/4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MW/6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宣布,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议案。此次上市旨在深入
制造固态电池通常要用更前沿、更新型的材料,如今复合集流体正在被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中。今年6月,三孚新科对外披露,该公司已与欧洲半固态电池制造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待客户成功建立首台套半固态高安全电池生产线后,将签订“5GWh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正式供货合同。据悉,该关键材料为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