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政策正文

四川成都:推动配售电市场主体从单一配电或售电向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变

2022-05-26 08:59来源:成都市经信局关键词:配售电电力市场化改革四川售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4日,成都市经信局发布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提出,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深化落实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推动成都电力体制改革在配电、售电以及综合能源服务走在全省前列。加快推进青白江区欧洲产业城、彭州市成都九尺冷链物流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建设,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探索电力发展新途径,多途径培育售电市场主体,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属国有平台公司、产业功能区平台公司、社会资本,与国家电网、发电企业等投资组建售电主体,鼓励符合条件的工商用电企业参与市场购电。推动配售电市场主体从单一配电或售电向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变,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落实国家、省电价改革政策,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推动工商业用户直接从电力市场购电。

全文如下:

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5月

目 录

前 言

一、发展基础

(一)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三)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四)清洁能源实现良性发展

(五)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二、面临形势与需求预测

(一)面临形势

(二)需求预测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加快构建以绿色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一)拓宽绿色低碳电源保障通道

(二)加快打造坚强智能电网

(三)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五、完善油气基础设施体系

(一)健全天然气基础设施体系

(二)优化成品油供应网络

(三)推进综合能源站建设

六、进一步扩大清洁能源消费

(一)持续推进电能替代

(二)有序实施天然气利用

(三)加快氢能推广应用

(四)推进可再生能源试点示范

七、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一)强化工业节能

(二)持续推进建筑节能

(三)深入推进交通节能

(四)倡导绿色低碳用能方式

八、培育能源新技术新业态

(一)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

(二)做强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和应用产业

(三)积极培育能源互联网

九、提升能源服务管理水平

(一)优化用能营商环境

(二)强化能源应急管理

(三)加强能源行业监管

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二)探索推进油气体制改革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规划引领

(三)动态完善政策

(四)做好宣传引导

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前 言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十四五”时期,成都将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增强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着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对成都实现城市愿景、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和全省“主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围绕加快建设能源强国部署,依据国家、省、市“十四五”国民经济规划纲要,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中共成都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定》等编制,是未来五年指导全市能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限为2021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成都大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提升重点领域能效水平,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强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由“十二五”末的4160.1万吨标准煤增长到“十三五”末的5184.7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3.8%。其中,全社会用电量725.4亿千瓦时,年均增长8.3%;天然气消费量69.8亿立方米,年均增长4.4%;油品(成品油)消费量1099.2万吨,年均增长3.1%;煤品及其他能源消费量433.5万吨标准煤,年均下降7.7%。

图片1.png

图1 “十三五”期间成都能源消费总量变化情况

(一)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加快完善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电力领域,电网基础设施累计投资300余亿元,电网供电能力持续提升,天府新区主网架实现“从无到有”的巨变。到“十三五”末,全市新(扩)建变电站89座,新增变电容量1487.7万千伏安,成都电网安全负荷达到1380万千瓦,较“十二五”末增长38%。天然气领域,天然气基础设施累计投资70亿元,着力打造天然气“输配一张网”格局,形成了“两横三纵四环”天然气骨干管网,“高压-次高压-中压-低压”四级压力级制相结合,布局合理、保障有力的管网体系。到“十三五”末,全市新建燃气管线2002公里,改造燃气管线512公里,新增年输气能力60亿立方米,日加气能力达275万立方米,较“十二五”末增长28.6%。油品(成品油)领域,成品油基础设施累计投资25亿元,新建加油站19座,航油管线等项目投入运营,启动成彭管道天府机场支线项目建设,成品油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行动,严控新建燃煤锅炉工业项目,改造或关停一批工业企业燃煤锅炉,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替代步伐不断加快。非化石能源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4.2%,较“十二五”末(38.9%)提升了5.3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2.6%,较“十二五”末(56.5%)提升了6.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三)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重点推进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加大节能审查监察力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不断下降,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十三五”末,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345吨标准煤,较“十二五”末下降14.2%。工业领域,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淘汰347户企业落后产能,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2%。建筑领域,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提升公共建筑能效管理水平,全市绿色建筑面积累计突破2亿平方米。交通领域,不断优化城市公交线网,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到“十三五”末,中心城区“5+1”区域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累计建设充电桩2.8万个,推广新能源汽车14.5万辆。

1.png

(四)清洁能源实现良性发展

聚焦光伏、锂电、氢能等领域,着力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清洁能源实现良性发展。建成世界首条工业4.0高效电池生产线,太阳能光伏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投入运营。形成氢能“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完整产业链条。累计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70辆,推动建成投运加氢站2座,加氢能力1500千克/天。生物质能利用稳步推进,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一二期、隆丰环保发电厂及金堂环保发电厂等项目投入运行,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5万千瓦,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2万千瓦。浅层地温能试点取得一定成效,成都东客站等17个项目配备地源热泵系统。积极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智能云调度电动汽车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入选国家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名单。

(五)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不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降低企业能源要素成本。电力领域,实现地方电网与国网直供区实现价格并轨。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青白江区欧洲产业城、成都九尺冷链物流产业园获批全国第四批、第五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执行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对钢铁、水泥行业超过国家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或使用国家限制类、淘汰类设备的企业实施差别电价。落实输配电价改革政策,放宽直购电交易、富余电能政策范围,针对重点产业实施“精准降价”,将大型商业企业纳入直接交易范围。“十三五”期间,成都地区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近427亿千瓦时,累计减少企业客户电费支出近23.1亿。天然气领域,支持天然气大用户转供改直供,进一步降低企业用气价格。推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按照“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原则核定配气价格,形成的降价空间全部用于降低非居用户价格。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由“上游购气价格+配气价格”组成,按照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适时调整。将CNG销售价格由最高价格改为基准价格管理,增强价格弹性,更准确反映成本和市场供需变化。

虽然全市能源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网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先进城市相比,成都电网供电可靠性仍有一定差距,存在局部区域电网建设不平衡不充分、供电能力裕度不足等问题。二是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不足。全市应急储气能力不足700万立方米,与国家“城市不低于3天用气量、城镇燃气企业不低于年用气量5%”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极端恶劣天气、输气事故等突发事件可能对全市燃气供应保障造成重大影响。三是能源服务有待进一步优化。全市用能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服务方式、快速响应等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可再生能源应用不足。受自然条件制约,当前我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应用较为有限,尚未形成因地制宜、协同发展格局。

二、面临形势与需求预测

(一)面临形势

1.世界能源呈现新变局。能源供应多极化,美国页岩气、加拿大油砂大量开采重塑油气供应格局,各国可再生能源方兴未艾,非化石能源份额不断增长。能源结构低碳化,《巴黎协定》要求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总量,加快风能、太阳能等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对各国能源低碳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能源系统智能化,以高效、智能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持续推进,智能电网、智慧用能将成为新的趋势。能源安全复杂化,部分国家和地区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基础设施既面临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风险,又面临网络攻击等非传统安全风险,对能源应急供给和保障提出了较大挑战。

2.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速低碳化进程。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将倒逼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供给侧方面,光伏发电、风电等为主的“零碳”电力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天然气、核能等优质低碳化石能源供给仍将保持增长,成品油、煤炭等高碳能源供应增速放缓、总量逐渐趋于峰值。消费侧方面,“零碳”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将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迈上新台阶,能源消费低碳化特征逐步突显。成都将充分发挥区域清洁能源供应优势,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努力在全国能源转型发展中提供“成都样板”。

3.能源技术创新步伐加快。能源技术装备自主化进程加快推进,氢能、储能等重点领域有望取得新的突破,为抢占能源转型变革先机创造了条件。能源互联网、现代电网智能调控技术发展迅速,叠加大数据、5G、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加速能源生产、运行、管理、节约等领域变革,极大提升能源领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成都能源创新资源丰富,拥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院所,正在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有基础、有条件在先进核能、非常规油气、智能微电网等关键低碳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推动能源技术从被动跟随向主动创新转变。

4.城市发展对能源保障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关键时期,对能源供给规模、供给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大背景下,成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转型,社会民生持续改善,能源需求增长将不断增长。成都迈入超大城市行列,城市能级将持续提升,核心功能不断强化,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重大项目投入运营;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工业互联网等快速发展,对供电可靠性、能源安全保障等提出更高要求。

(二)需求预测

“十四五”期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都将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初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五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在6-8%之间,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6-2.8万亿元之间,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对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约优先、节能提效将贯穿能源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绿色生产生活新方式加快形成,成都能源利用效率将不断提升,节能目标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目标,坚持能源发展适度超前经济发展,综合考虑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调整、人口增长、重大项目保障、绿色低碳发展等因素,预计2025年全市能源需求总量约6200万吨标准煤。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准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新要求,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为总目标,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发展导向,以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夯实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基础,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能源安全保障,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清洁可靠用能需求,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安全可靠。立足能源受端城市特征,适度超前规划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强化重点能源品种供应,提升能源服务品质和能源管理水平,建设与超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能源治理体系。

2.坚持先立后破。立足国情,结合成都能源实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全国一盘棋、先立后破,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好“十四五”能源发展工作。

3.坚持清洁低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求,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宜电则电、宜气则气,推进重点领域电力、天然气等替代,全力提升清洁能源比重,形成以清洁电力为主、低碳能源协同、高碳能源高效利用的能源发展格局。

4.坚持节约优先。把节能优先贯穿于生产生活、能源发展等全过程,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强化重点行业用能管理,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工艺、产品和装备,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5.坚持创新融合。充分发挥成都金融、科技、对外交往等优势,重点提升能源创新、应用示范、市场交易等功能,输出更多能源技术、服务、资本、人才等。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发展深度融合,促进能源发展方式变革。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为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主要目标是:

1.能源安全保障目标。到“十四五”末,全市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50万吨标准煤;电网安全负荷达到2260万千瓦,天然气年产能达到20亿立方米,成品油储备能力达130万立方米。全市电网负荷备用率保持在10%-15%,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下降到0.8小时/户,力争中心城区、东部新区核心区域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

2.能源高效利用目标。到“十四五”末,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达到省上要求。全社会用电量预计控制在1050亿千瓦时左右,电网线损率下降至4.85%以下。

3.消费结构调整目标。到“十四五”末,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达到50%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在18%左右,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新能源等其他能源占比达到2%以上(含生物质能、光伏、浅层地温能和氢能等)。

4.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到“十四五”末,能源重大项目建设累计总投资775亿元以上,其中电力480亿元以上、天然气190亿元以上、油品(成品油)13亿元以上,新能源及其他基础设施92亿元以上;充电桩16万个、充(换)电站3000座;规划建设加氢站40座(含油氢一体、油电氢一体、气氢一体等综合能源站)。

注:(1)2020年实际数采用统计数据;(2)[ ]内为5年累计数;(3)GDP以2020年不变价计算;(4)煤品包含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和煤制品;(5)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指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生产能力之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配售电查看更多>电力市场化改革查看更多>四川售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