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泛在电力智能配电网政策正文

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实施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行动和配电网网架优

2022-06-16 11:31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关键词:配电网虚拟电厂智慧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规划提出,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GDP能耗下降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火电平均供电煤耗控制在300克标煤/千瓦时以下,电网综合线损率控制在4.8%以下;建成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配电网供电可靠率在99.893%以上。

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到2025年,完成老旧居民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实现“一户一表”全覆盖,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达900千瓦时以上;城镇居民天然气普及率达99.0%以上;推进农村用能供应方式多元化体系建设,提升乡村清洁能源保障能力。

打造坚强局部电网。以“两横三纵”网架为基础,建设永川、中梁山和新玉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重庆电厂环保迁建和蟠龙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优化特高压与500千伏交流主网架衔接配套,基本建成以主城都市区为重点的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渝东北地区与主网500千伏第二联络通道,保障清洁电力可靠送出;研究论证大足、秀山或酉阳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构建500千伏“双环两射”主网架结构,不断提高电网应对严重故障的抗风险能力。围绕负荷分布和电源布局,增加220千伏变电站布点,有序推进渝东北、渝东南地区220千伏、110千伏电网建设。加强地方电网与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实现各供区均衡供电,潮流分布合理,电能质量稳定可靠。

完善城市居民用能基础设施。提升110千伏和10千伏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促进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多元化负荷与配电网协调有序发展,打造适应山地高楼、密集负荷的高自愈、高可靠城市配电网。继续实施城镇居民供电设施改造,全面提升居民小区供电安全保障水平。提高边远区县供气能力,完成城口、巫溪等区县天然气管道建设。加快城镇燃气配套设施建设,扩大管网覆盖范围,完善区域供气网络,提升城镇天然气利用水平。加快推进城镇燃气老旧管道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增强天然气分户式采暖和集中采暖保障能力。

建设多元清洁供能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加强煤炭清洁化利用。按照“宜管则管”“宜罐则罐”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燃气下乡,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依托乡村网格化规划,建设经济耐用、灵活可靠的农村配电网,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推动农村分布式光伏项目,做到“同步接网、全额消纳、及时结算”,切实提升农户收入。就近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业剩余物等生物质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积极稳妥推进散煤替代,推进用能形态转型。

着力发展智慧能源产业。

推动大数据、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构建智慧能源体系。集成信息系统与能源系统,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精准监测和实时管理。依托现代信息通讯及智能化技术,加强全网统一调度,建设“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鼓励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智能化生产,依托新能源、储能、柔性网络和微网等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的高效灵活接入。推动新型电力设施、关键装备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研发示范,拓展人工智能在设备运维、电网调度、安全管控等领域应用。支持智慧电厂、新能源集控平台建设,促进多种类型能源网络互联互通、多种能源形态协同转化。实施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行动和配电网网架优化行动,提高各级电网智能化水平。依靠能源技术,在开发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积极推广开展“互联网+”智慧能源试点示范。推动多种能源的智能定制,合理引导电力需求,支持虚拟电厂、负荷集成商等新型需求侧管理模式发展,培育智慧用能新模式。

全文如下: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渝府办发〔2022〕48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4月3日

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发展基础

(一)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全市煤炭、煤电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退出煤矿407个、去产能4427万吨,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的192.5%;淘汰低效落后煤电机组装机容量超过57万千瓦,全面完成装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成绩突出,能源消费总量为8875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23%。能源消费结构加快优化,煤炭消费占比下降为44.3%,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2.5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中占比达到51.4%,风光新能源发电量全额消纳;天然气车船利用规模扩大,累计建成运营CNG加气站147座、LNG加注站16座、水上加注码头1个;成品油供应由国IV升级至国VI标准,有效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

(二)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202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2607万千瓦,较2015年增长23.6%。建成投运川渝第三输电通道、铜梁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站及渝鄂背靠背工程,川渝、渝鄂电网输电通道综合最大输送能力约750万千瓦。完善“两横三纵”500千伏电网主网架结构,形成以500千伏站点为支撑的220千伏“网格”“环形”分层分区供电格局。全市配电网快速发展,供电可靠率达99.86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684%。天然气产量达131.5亿立方米,较2015年提高66%。西南地区首座地下储气库投运,全市输气干线管道达5500公里,输气能力达350亿立方米/年。成品油管道里程达486公里,年供应量达883万吨,市级成品油应急储备规模稳定在15万吨/年。采用“产能置换+保障供给+常态储煤+物流投资”战略合作,“十三五”期间陕西、甘肃、内蒙古、贵州等外煤入渝总量近2亿吨,有效保障全市煤炭供给。

(三)能源惠民利民成果丰硕。

城市配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同步推进,“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建和改造110千伏、10千伏等变电容量1672.49兆伏安,线路长度累计达29738.93公里。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达689千瓦时/年,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84%。城镇居民天然气普及率达98.5%,人均用气量达331.3立方米/年。建成奉节金凤山风电,巫溪、巫山农光互补光伏等项目,带动贫困地区增加收入、扩大就业。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部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建成“一环十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中心城区充电服务平均半径达到1公里,公共“车桩比”达3.5∶1,处于西部领先水平。

(四)能源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成功组建全国首个省级股份制电力交易中心,12个园区配电网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其中两江新区、长寿经开区、重庆中梁山等3个园区配电网项目建成投运。创新组建专业化管网运营公司和全国首个混合所有制储气库运营公司,促进天然气管网、储气库等基础设施独立运营并向第三方公平开放。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落户并开展常态化交易,发布川渝天然气现货价格、区域LNG厂站价格。稳妥推进能源价格改革,放开直供用户天然气价格;出台重庆市城镇燃气、天然气管道输气价格管理办法,开展输配气管道价格管理和监审;推动输配电价改革,清理不合理附加费用。

1.png

注:1.现状数据以统计公布数据为准。

2.[ ]内为五年累计数。

3.能源消费分类中未单列外来火电及其他能源消费情况。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迈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重庆市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对能源保障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十四五”时期也是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第一个五年,能源低碳转型进入碳达峰关键期,全市能源结构调整面临更大挑战。

未来五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推动能源产业全面升级,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能源发展提供新机遇的同时,能源供给与发展需求的矛盾也将日益凸显:全市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省际受电、运煤通道不足,将增大能源保供压力;常规水电资源开发殆尽、风光资源有限,将制约能源结构调整步伐;能源储备、调峰能力不足,将加大对外资源协调与市内生产组织平衡难度。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并重,着力提高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开发、能源生产低碳转型发展,推动能源利用和消费方式根本性转变。

坚持系统优化,安全高效。把握能源的整体性、系统性特点,统筹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主要与次要的关系,统筹产供储销各环节,增强系统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

坚持创新驱动,智慧融合。把创新作为推动能源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加快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熟先进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

坚持服务民生,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效提升能源普遍服务水平。强化能源民生保障,推动能源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提升发展共享水平。

(三)发展目标。

能源保障安全有力。到2025年,煤炭供应保障能力达到5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65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620亿千瓦时;常规天然气、页岩气产量分别达到50亿立方米、135亿立方米;成品油供应能力达到1050万吨;能源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

能源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总量责任权重达到国家下达计划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煤炭消费比重降低至40%,石油消费比重保持在15%,天然气消费比重达到20%。

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GDP能耗下降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火电平均供电煤耗控制在300克标煤/千瓦时以下,电网综合线损率控制在4.8%以下;建成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配电网供电可靠率在99.893%以上。

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到2025年,完成老旧居民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实现“一户一表”全覆盖,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达900千瓦时以上;城镇居民天然气普及率达99.0%以上;推进农村用能供应方式多元化体系建设,提升乡村清洁能源保障能力。

2.png

注:1.现状数据以统计公布数据为准。

2.约束性指标以国家下达我市强制性计划为准。

3.[ ]内为五年累计数。

到2035年,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建成,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广泛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单位GDP能耗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源消费碳排放系数显著降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配电网查看更多>虚拟电厂查看更多>智慧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