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6月19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福建省生态环境项目成果发布会”。会上,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与圣元环保签订氢能源研发中心实验室及车船氢动力装备总成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湖里区区长黄颖与圣元环保董事长朱煜煊作为双方代表上台签约。
厦门市入选国家第二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圣元环保前瞻谋划布局,在湖里区投资建设氢能源研发中心实验室及车船氢动力装备总成项目。双方将全方位加强在固态储氢技术创新、氢能场景应用、车船氢动力装备制造及氢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把湖里区打造成特色氢能应用示范基地,构建氢能产业生态。
此次签约及项目的推进实施和深化,将成为构建厦门市及周边地区氢能源产业链的基本遵循,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全国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29日上午,滨州市氢能产业发展示范项目投产。滨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伟;滨州市政协党组成员,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梁中华;滨城区委书记单纪亮;滨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调研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勇;滨州市工信局局长姚振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氢能中心负责人、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为契合国家能源发展政策,利用浙江舟山德氢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新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产业和技术优势,共同助力“双碳”目标的加速实现,2022年6月28日,双方在舟签订泛能网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战略合作协议本着“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原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9日,广汽集团、越秀集团和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共同组建的“广祺越秀智源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智源基金”)落户广州黄埔区。智源基金规模为15亿元人民币,重点投向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氢能源、储能、新材料等领域,以助力广州开发区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补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9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要求中针对氢气爆炸等事故规定了相关要求。1.2防止触电事故1.2.5对氢站、氨站、油区、危险化学品间、酸性蓄电池室(不含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室)等特殊场所,应选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武工氢创(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田明星,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等。该公司由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据了解,雄韬股份早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份,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发布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第一批技术榜单的公告,此次发布的自治区“双碳”领域的“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共有12个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项目,项目支持资金近1.5亿元。对此鄂尔多斯市高度重视,在认真研究上级相关政策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2年6月29日,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发行不超过3010万股,占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以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的数量为准。本次发行均为新股,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本次募集资金用于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3日,云浮市人民政府发布云浮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云浮市人民政府印发《云浮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提到:重点任务强化氢能领域优势地位。——强化氢能源产品推广应用。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十四五”期间拟计划建设加氢站(含油氢能建
6月23日,由南开大学牵头,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高密度储氢材料及其可逆吸/放氢技术”项目启动会线上举行。国家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主管程竹静,中国
近日,京山市氢能源环卫作业车辆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告发布,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2786万元成功中标,中标内容为:12吨氢能源洒水车11辆、12吨氢能源垃圾压缩车5辆。详情如下“
6月29日,韶能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广东大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大舜公司”)达成一致,于2022年3月25日签订新能源项目合作开发框架协议(下称“《协议》”),决定在光伏、风力、氢能、储能、节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多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新能源项目。为落实《协议》达成的共识,公
近日,浙江省嘉兴市正式发布《嘉兴港区氢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提出从加快氢能产业培育、增强产业创新动力、加快示范应用推广、强化要素资源支持等多个方面,支持港区加快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了解到,在“双碳”背景下,氢能产业发展加速,全球多个港口都在积极推进氢能技术应用,我国已有一
伴随着氢能技术的突破和规模化应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正迎来爆发期,全国各地竞相加大力度布局氢能产业,氢能在城市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就在不久前,全球首款氢光一体智能零碳路灯、氢动二轮车等先进氢能利用产品在浙江杭州正式亮相。为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5月6日,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与杭州春江
5月16日,龙华区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安泰创明、美团等企业开展氢能电动外卖车项目示范,并于近日在大浪街道顺利投运大湾区首个氢能外卖车商业化项目。该项目所使用的氢能电动外卖车使用了两个以先进的固态储氢材料为核心的1L固态储氢瓶,每次充氢量为110g,续航里程长达120km.未来,固态储氢瓶可以做为一
据外媒报道,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ofQueensland)的研究人员表明,低成本的镁基储氢合金只需1wt%的硅(Si)。通过添加微量钠(Na)可实现6.72wt%的高氢气容量。相关论文发表在期刊《JournalofPowerSources》上。Mg2Si具有成本低、重量轻、无毒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镁基储氢材料催化剂。因此研究
随着氢能多元化储运体系的建设推进,固态储氢成为氢能企业研发布局的一大热点。(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ID:weixin-gg-fcev作者:赵赛楠)近日,氢储能源在河南新乡高新区镁合金高密度储氢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全球首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测试;有研工研院先后与鸿达兴业、圣元环保达成合作协议,针对固
2022年4月25日,圣元环保公司旗下氢能源研究院与有研工研院就具体的合作内容签订了《氢能源研究院发展规划与平台建设技术服务合同》、《储氢材料研究与制备技术开发合同》、《船舶、港口车辆等应用场景固态储氢装置技术开发合同》、《风/光制氢-储氢-用氢应用示范及迭代技术开发合同》等四个技术服务或
4月11日,氢储(新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条镁基固态储氢装置生产线建成投产测试。该企业2021年12月入驻新乡高新区氢能产业园,计划建设6条镁基固态储氢设备、储氢装置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可年产镁基固态储氢设备约720套,预计年销售收入4亿元,利税总额约9000万元。
2月17日上午,四川攀枝花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雪松带队调研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吴朝玲教授、严义刚研究员陪同调研。调研中,王雪松一行参观了研究院氢能和化学电源实验室,重点了解市科技局2003年以来支持的“钒基贮氢合金的制备与开发”重点项目以来,氢能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
2021年6月22日,《镁基氢化物固态储氢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启动会在北京氢枫办公室顺利召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节能协会、上海市节能协会、氢储(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6月9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到将开展电解水制氢、固态储氢、电堆以及动力总成等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构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
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应用的重要突破口,但并非唯一出口。以无人机、船舶、热电联供、两轮车、轨道交通、氢储能等为代表的多元化应用市场同样“大有可为”。今年上半年,众多企业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详情如下:(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ID:weixin-gg-fcev作者:赵赛楠)1.氢能无人机燃料电
为实现燃料电池船舶研发及应用示范,推进燃料电池船舶商业化进程,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共同促进燃料电池产业链集中落地,5月27日,浙江海洋大学与浙江舟山德氢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签订共建“舟山市燃料电池船舶研发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船舶关键技术与装备、氢能产品安全评价与检
近日,由三峡集团长江电力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合作研发建造的国内首艘内河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省中山市正式开工建造。这是国内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的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是以氢燃料为主、辅以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的双体交通船,采用了我国
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氢能公司H2Industries和船舶设计公司TECHNOLOGServices已经开发了一种3D设计的概念船,能收集塑料废物并将其转化成清洁氢。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评估,海洋中的塑料污染继续急剧增长,到2030年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塑料垃圾目前占从地表水到深海沉积物发现的所有海洋垃圾的8
日前,为推动船舶燃料电池科学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国家船舶舾装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浙江)与浙江舟山德氢动力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战略合作致力于浙江自贸区“燃料电池船舶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生产基地”产业链建设,以助推燃料电池船舶产业发展为目标,重点开展三方
5月17日,国内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的500kw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江龙船艇中山科技园举行隆重的开工仪式。这是江龙船艇在新能源船艇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将进一步推动氢能源技术在内河船舶上的探索与应用,助力我国氢能船舶产业发展。“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
2021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宣布日本政府碳中和发展政策,明确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强调将与工业界、学术界合作开发必要的技术,加强日本海运业的国际竞争力,率先实现海运碳中和。日本各界一致认为,零排放船舶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重点是推广使用新的替代燃料,要在2030年前完成零排放船舶部署,
近日,搭载中国船舶第七一二所氢能源动力系统的“三峡氢舟1号”技术线建造首次会议圆满召开,标志着我国首艘入级CCS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正式转入建造阶段。该船总长49.9m,船宽10.4m,最大航速28km/h,由我所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中国船级社、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采用500kw级氢燃料
C-Job造船公司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液氢运输船,将彻底改变可再生能源市场。该概念船是与LH2Europe公司合作开发的,是实现绿色端到端液氢供应链的关键因素。LH2Europe将利用苏格兰丰富的可再生电力生产绿色氢,并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与柴油相媲美。这艘新运输船将把液态氢运输到德国的终端,其战略愿景是随
4月22日,日本川崎重工宣布,160000立方米型液化氢运输船基本设计获得了日本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批准(AiP)。这一大型液化氢运输船全长约346米,宽约57米,吃水9.5米,船上装载了4个40000立方米液化氢储罐,总容积可达16万立方米,可装载约1万吨液化氢。该船能够在一次航行中大量运输低温液化氢,通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