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6月29日,中国海油正式发布《中国海油“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双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力争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产量占比超过传统油气产量占比,成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中坚力量。
发布会以“零碳愿景、赋能未来”为主题,“双碳”行动方案详细描绘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径图、任务书,是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总纲领”和“动员令”,标志着中国海油吹响全面开启绿色低碳转型新征程的号角。
长期以来,中国海油坚定不移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既是绿色生产的积极实践者,也是发展清洁能源的先行者,在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的同时,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海上天然气、陆地非常规气、海外LNG资源和国内新能源协同发展的低碳业务布局以及具有中国海油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为进一步推进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实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国海油制定并采取了一揽子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2021年1月,中国海油正式成立由董事长、总经理双挂帅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公司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完善顶层设计。集团公司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制工作专班,构建了“1+M+N”研究模式,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中国海油“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成立支撑机构。集团公司成立新能源部,统筹管理零碳负碳产业发展和绿电交易,设立有限新能源分公司,负责零碳负碳能源项目的具体开发与实施;在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成立碳中和研究所,为碳中和政策、行业和管理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在中海油研究总院成立新能源研究院,负责零碳负碳技术研发。
按照“双碳”行动方案,中国海油将实施清洁替代、低碳跨越、绿色发展“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为清洁替代阶段,时间跨度为2021~2030年。该阶段是国家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总体特征是碳排放达峰、碳强度下降,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负碳技术获得突破。
第二步为低碳跨越阶段,时间跨度为2031~2040年。该阶段是公司实现低碳跨越的重要时期,总体特征是油气产业实现转型、新能源快速发展,碳排放总量有序下降,负碳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
第三步为绿色发展阶段,时间跨度为2041~2050年。该阶段是公司全面建成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重要时期,总体特征是推进碳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并实现净零排放,基本构建多元化低碳能源供给体系、智慧高效能源服务体系以及规模化发展的碳封存和碳循环利用体系。
与此同时,中国海油将推进稳油增气保障、能效综合提升、能源清洁替代、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跨越和科技创新引领等六大行动,布局保障国家油气安全、加快国内天然气产业发展等23项重点工程。“十四五”期间,中国海油碳排放强度力争下降10%~18%,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全部资本性支出之比达到5%~10%。力争到2050年,公司新能源等非化石能源产量占比超过传统油气产量占比,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清洁低碳综合能源产品和服务供应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14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以下简称中海壳牌三期项目)、聚碳酸酯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该项目由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海油与壳牌共同投资)做出最终投资决策,旨在扩建其位于中国南部惠州大亚湾的石化综合园区。中国海油壳牌的大合作中海壳牌三期项目建设规模为160万吨/年乙
日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23年度薪酬情况披露。备注:上表披露信息为我公司企业负责人2023年度全部应发税前薪酬(不含2023年发放的以往年度薪酬)。
12月25日,来自渤中19-6凝析气田的天然气在银高阀室正式上载国家管网,标志着滨州天然气管道与国家管网天津外输干线互联互通工程正式投产。该项目不仅是中国海油与国家管网首个互联互通的天然气管道项目,更是渤海千亿方大气田与国家管网大动脉连通的重要战略通道。渤中19-6凝析气田于2019年在渤海中部
年关将至,寒潮来袭,春耕备启,又到了能源保供和化肥生产的“尖峰”时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中国海油重任在肩,义不容辞,全力以赴。从山峦平原到长江大河再到蓝色海洋,从生产工厂到接卸站点再到销售终端,无数海油人奋战在保供第一线。2024年,中国海油强机制、扩产能、稳进口、促联通、
据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江苏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济师、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党组组织部部长唐代治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和江苏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据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江苏省纪委监委
12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共建长江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省企共建工作正式落地。协议约定,通过省企共建,将长江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将长江大学建成石油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
12月6日,中国海油发布《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报告指出,我国海洋油气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获重大突破,深水油气技术及装备实现体系化突破,海洋油气工程装备装备利用率领先全球,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超过全球一半。1我国海洋油气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我国持续加大海洋油气
11月28日,中国海油发布公告称,周心怀先生(“周先生”)因工作需要,不再兼任本公司总裁。周先生仍担任本公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阎洪涛先生(“阎先生”)获委任为本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不再担任本公司副总裁。阎先生将任职至本公司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近日,中国海油发布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及调整董事会下属委员会组成的公告。周心怀因工作需要,不再兼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裁,仍担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阎洪涛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不再担
日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陆续披露2024年三季度报,三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近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尽管总体收入规模大,但受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各公司在盈利
11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在上海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论坛暨全球采购签约仪式,与26家全球供应商签订进口合同和协议,签约金额再创新高,七年累计签约金额突破760亿美元,充分展现了中国海油与全球合作伙伴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加快培育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和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1日在北京发布的《202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指出,2024年,油气行业整体呈现“稳中有变”的态势。2025年,油气行业将进入“变中求稳”的全新发展环境。(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印度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油气增长的新引擎。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90万桶/日,较2023
1月16日,中国石油集团2025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要求,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面临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动员广大干部员工坚定信心、攻
去冬今春以来,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保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保供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煤电油气运保障相关工作,推动提升顶峰保供能力,筑牢支撑能源供应平稳有序的坚实基础。一、强化统筹协调。积极发挥省煤电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1月)(来源: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作者:杨永明)焦点月评“三桶油”定调,今年这些事要做!市场供需美对俄大规模制裁冲击原油市场欧洲多国天然气供应压力增大国内油气生产平稳增长国内成品油价格开年迎两连涨行业资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19个千
一、持续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国内油气产量当量首超4亿吨2024年,国内油气产量当量首次超过4亿吨,连续8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稳油增气”发展形势进一步巩固。其中,原油产量达2.13亿吨,相比2018年增产2400万吨;天然气产量2464亿立方米,近6年年均增长130亿立方米以上。我国最大油气田—
海上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研究(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马杰刘林桐)(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综合能源系统通过集成电力、热能、天然气等多种能源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欧洲北海综合能源系统的成功实践表明
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Aramco)的负责人阿明·纳赛尔(AminNasser),始终有着一位特殊的客户——中国。(来源:能源新媒编译/武魏楠)在纳赛尔履职的10年间,沙特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价值增长超两倍,于2022年达到560亿美元的历史峰值。仅在这一年,沙特所开采的石油,近六桶中就有一桶运往
新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19个千亿方级气田,探获10个大型以上铀矿床、铀矿资源量大幅增加——我国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14日集中发布。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要成果发布会宣布,我国发现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新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19个千亿
2024年,中国石油的新能源业务开启了狂奔模式。(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近日,中国石油又又又成立了一个新能源公司。消息是这样的,天津津嘉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近日在天津注册成立。公司有两个股东,一个是天津市津嘉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持股51%),另一个是中石油太湖(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中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1月10日,中国石油发布公告称,公司监事会谨此宣布,蒋尚军先生因年龄原因,已向公司监事会提交书面辞任报告,申请辞去公司监事职务。蒋尚军先生辞任不会导致公司监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法定最低人数,其辞任申请自辞任报告送达公司监事会时生效。
1月13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主持召开全年经济活动分析会,认真总结分析2024年工作,统筹谋划2025年重点任务,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推进集团公司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
10月18日,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在京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中国石油工程建设业务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上迈出坚实步伐,对进一步增强工程转化研发能力形成工程建设新质生产力,赋能工程建设业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一起来探秘这家年轻的研究院吧↓↓↓Q
油气产业育“新”求“质”关键词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曲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路径。聚焦油气行业,记者梳理发现,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凸显三大关键词:创新、绿色、数字化。创新驱动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为加快天然气市场培育,持续扩大天然气覆盖范围,推进城镇燃气发展,根据《贵州省“十四五”油气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各市(州)天然气产业发展需求,制定《贵州省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解读如下。一、《方案》制定背景液化石油气是清洁能源,具有发热量高、易于运输
为大力提升海南油气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经海南省政府同意,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会同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日前制定印发《海南省油气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到2025年,延长油气产业链条,提高科技含量,形成上游勘探开发、中游储运加工综合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液化石油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请于2022年8月11日前提出意见建议为谢。详情如下:贵州省能源局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液化石油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为推进完成《贵州省
日前,在中央企业数字化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数字央企论坛”系列活动中,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中化等企业围绕“石油化工清洁能源”的主题进行了分析研讨。与会专家均表示,数字化转型是新一轮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核心手段,但油气产业业务繁多,转型过程中需要跨行业、跨领域建设数字化平台,应该持
“双碳”目标下油气行业发展前景的思考(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林益楷)自2020年9月我国郑重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国家关于“双碳”的战略决策部署明显提速,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文件已逐步出台。实现“双碳”目标将给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社会观念等带来一场全
贵州省能源局、贵州省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油气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成品油形成不低于800万吨/年的供应能力,管道里程突破1000公里,油库库容达150万立方米,消费750万吨;非常规天然气产量25亿立方米,天然气管道里程突破4000公里,储气能力2.4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40亿立方米。
日前,盘锦市政府与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盘锦港LNG接收站、能源及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项目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与辽宁能源投资集团的战略合作签约,是盘锦市继与辽河油田合资合作建设辽河储气库群后,又一个涉及油气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签约仪式上,盘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海南省油气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实施城镇燃气工程,提高城镇居民气化水平,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天然气下乡试点。实施交通燃料升级工程,加大加气(注)站建设力度。实施天然气发电工程,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在有冷、热、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