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政策正文

陕西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推进西安东、西安西750千伏变电站以及浐灞、曲江等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

2022-07-12 11:48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关键词:变电站输变电工程配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优化提升都市圈公路网。进一步完善西安都市圈高速公路网,规划启动西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加快形成“三环十二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加快建设鄠邑经周至至眉县、西安外环高速东段等项目建设,加快京昆、包茂、福银等国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能改造,提升通道服务水平。推动西安都市圈路网升等改造,加快推进210国道、211国道、312国道等西安周边国道过境环线建设,加强与城市道路有机衔接,合理布局进出城道路,构建结构合理的城市群交通网络。优化完善综合交通枢纽的集疏运体系,打通客货运枢纽最后一公里。

高水平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高标准建设综合换乘中心,强化与轨道、公路交通衔接,打造航空带动、陆空互动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化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线网络,发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第五航权功能作用,提升航空客货运中转水平。支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推行异地候机等服务,加大城际机场大巴开行力度,提升都市圈航空服务效能。

提升都市圈通勤效率和水平。构建都市圈内部大容量快速客运系统,优化城际客运供给方式,推进各层次运输网络运营衔接融合,探索建立一体化运营机制。优化综合客运枢纽布局,提升都市圈公路、铁路、机场和城市交通网络的换乘效率。推动综合客运枢纽立体布局换乘设施,鼓励同台换乘设计,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换乘区、候车区、售票区、停车场等功能区合并布设,提升各交通方式的导向标识信息设计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加快推进都市圈主要通勤方向上的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推进都市圈内城市间公交一卡互通。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数据、标准化器具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积极开展新科技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场景示范应用,提升交通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

完善都市圈物流体系。加强西安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陆港、空港平台对接、资源共享,着力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级。统筹货运场站、物流基地等建设布局,支持城市间合作共建物流枢纽,推进物流设施共建共享。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及信息化技术,推动都市圈物流节点、产业园区、配送(分拨)中心及物流企业协同联动、结链成网,实现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货物换装的便捷性、兼容性和安全性,加快形成“枢纽协同、陆空联动”物流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 协同打造现代数字智慧都市圈

建设数字化都市圈。推进西安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国家级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区等建设,统筹都市圈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打造自主安全可控、智能泛在、万物互联、融合高效、数据互通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改造,加快5G通信基站和无线互联网热点部署,推动西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扩容,加快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建设,构建都市圈智能感知网络。加快布局超算中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推动北斗地基增强技术覆盖,加快卫星通信信关站和数据处理中心等卫星地面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智慧化都市圈。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推动交通、能源、电网、水利、环保、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迭代升级,提升都市圈智能化水平。加快智慧园区建设,促进软件、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展都市圈一体化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以先进制造、文创旅游、商贸物流等应用示范场景为牵引,搭建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政策试验与社会试验。加大北斗系统在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勘察测绘、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领域应用,构建泛在、融合、智能的北斗卫星应用服务体系。

第三节 提升现代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统筹能源供需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配电网网架提升、设备质量提升、智能技术提升等工程,强化电力调峰能力建设,推进西安东、西安西750千伏变电站以及浐灞、曲江、中心、万达等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构建都市圈坚强骨干网架。加快西安城区110千伏变电站布点,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积极构建坚强局部电网,加强应急电源建设,打造重点保障用户电网“生命线”通道,提升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和防灾抗灾能力。加快新气源及其他气源项目和储气能力建设,推进西安液化天然气(LNG)应急储备调峰、天然气高压外环工程建设,启动都市圈高压管道、关中环线第三门站建设,提升天然气保障能力。积极推广光伏发电、地热能等新能源,推进铜川、渭南等热电厂长距离供热工程可行性论证,积极开展氢能运营试点示范。

完善区域一体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以南、中、北“河—湖—库”联通工程为重点,构建都市圈多源联网、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体系。优化黑河供水、引汉济渭南干线等输水管线,提升渭惠渠、高干渠、渭河干渠等灌溉供水、引汉济渭北干线供水能力,推进洛惠渠、交口抽渭、东庄等灌溉输水工程建设,提升都市圈水资源供给能力。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建设,统筹都市圈自来水厂、供水管道等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探索通过兼并重组,搭建联盟等方式实现都市圈供水规模化、市场化运营。推进斗门水库、荆峪沟水库等一批供水、防洪和生态补水功能水利设施建设。系统推进区域堤防、排水管渠、排涝除险、蓄水空间等设施建设,有效治理城市内涝问题。

第五章 构建高效协同创新生态圈

全力做强创新驱动发展引擎,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培植充满活力的协同创新生态,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打造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构筑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优势。

第一节 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高水平建设西安丝路科创中心。完善院地、校地协同发展机制,推动转化医学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度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围绕空天动力、能源资源、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农业环境等领域,重点在西安、西咸新区和杨凌示范区布局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陕西实验室体系,全面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和建设水平。统筹西部科技创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学园等资源,打造都市圈科技创新聚集区。

加强原始创新突破。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总体布局,共同参与国家科技创新2030一重大项目。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前瞻性布局和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参与、有效协同的创新机制,持续加大基础领域研究投入力度,到2025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4.2%以上。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落地实施,联手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全流程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第二节 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大力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围绕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两链深度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加强创新资源集聚和优化配置,推动“政产学研金”有机结合,统筹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现在与未来,打造集科研、中试、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复合型的创新驱动平台,构建“研发—孵化—产业化”的科技创新系统大平台。充分发挥西咸新区“总窗口”作用,吸引大院大所大企设立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园,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功能、商务服务功能,开展常态化项目路演、产业技术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打造都市圈科技创新高地。鼓励市(区)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总窗口”建设交叉研究平台、科技创新基地、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和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构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多元支撑的协同创新共同体。

构建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加快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硬科技产业示范工程,协同带动都市圈硬科技发展。深化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推动银行机构与专业投资机构建立市场化长期性合作机制,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鼓励地方政府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缓释资金池,支持银行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集中科技骨干力量打造前沿技术产业链股份制联盟,在都市圈范围内复制推广。推动都市圈内各市(区)通过“创新飞地”“人才飞地”“离岸孵化”“研发总部”等有效途径,加强创新协作,建立跨区域、多模式产业技术创新联合机制,打造创新共同体。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都市圈各类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设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等,开展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打通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联通通道。引导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及科研院所深化合作,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培育壮大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特色小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等创新转化平台,加快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环高校创新经济圈。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作用,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等方面要素聚集、融合,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文化产业等都市圈内主导产业,编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清单,组织实施重点产业链创新工程,着力突破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技术瓶颈,提升都市圈产业技术能级。聚焦高温合金、宽禁带半导体、类脑计算、3D打印、细胞免疫治疗等先进技术领域,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协同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创新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链竞争力。

第三节 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以及重点产业领域,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培育领军型创业团队,鼓励科技人才在都市圈范围内自主流动、择业创业。推广创业导师制,支持高校聘任科技型上市企业创始人等为创业导师。改革科技创新管理方式,构建开放互通的科创数据平台,完善科技创新奖补政策。完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贷联动服务,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专精特新”的支持力度。完善创业投资发展政策和法制环境,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支持。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构建法律、质量、商标、认证、专利等全要素、多层次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升项目专业化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营造开放包容、协同合作、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良好氛围,发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加快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创新街区等创新载体建设,建设一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推动创新创业“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滋养共生。

第六章 促进都市圈产业分工协作

统筹都市圈生产力布局,强化分工协作与功能互补,共建多层次产业创新平台,共享都市圈区域品牌,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高端服务业为重点、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协同构建高能级产业生态圈。

第一节 共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

发展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充分发挥都市圈制造业体系完备优势,锚定发展前沿和市场需求,补短板、锻长板,共同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打造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聚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依托西安市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宝鸡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发挥头部企业带动集成作用,加大产业纵向垂直一体化整合力度,合力引进一批功能性、支撑性强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全力抓好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工作,培育形成具有竞争力都市圈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积极布局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共建多层次产业创新平台。发挥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引领示范作用,创新“一区多园”“飞地经济”等建园方式,引导都市圈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和财税合理分配。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都市圈范围内的开发区向功能复合、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平台转型升级,增强资源集聚转化能力,吸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打造高水平的产业发展平台和聚集区。推动西咸新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履行国家级新区发展初心和使命。

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升级行动,推进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积极创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把提升产业发展平台能级与优化空间布局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都市圈产业板块精准化定位、集群化布局、园区化承载、专业化提升,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资金链交互增值。积极落实“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标准地制度改革,引导创新要素、土地、能源、环境容量、金融等向亩均综合评价高的企业、行业和园区集聚,提高都市圈单位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

第二节 合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迎接数字时代,顺应消费个性化多元化趋势,加快都市圈服务业服务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优质高效、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都市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围绕提升都市圈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全产业链价值,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软件和信息服务、创意设计、商务会展、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服务型企业创新服务供给,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级,支持西安等符合条件的城市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大力发展高新视听、动漫电竞、数字艺术等新业态。支持西安申报设计之都,大力推动产业设计化和设计产业化,积极发展建筑设计、能源设计、时尚设计等,依托优势产业培育建设一批高端化、专业化的工业设计中心,加快传统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升级。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全面创新升级健康、养老、家政、物业、体育健身等产业,提升产业链价值。加快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都市圈全域旅游建设工程,推动文化旅游向集约化、品质化和国际化升级。积极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强化居家和社区养老供给,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要求,加快铜川、西安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积极解决大城市养老难问题。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建设一批家政服务特色实训基地。推动商贸服务创新转型,鼓励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培育创建西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电子商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网络诊疗等在线服务和消费上形成新的增长点,积极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激发市场消费活力。持续发挥十四运会后效应,加快推进西安、咸阳、渭南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支持西安打造世界赛事名城。推动都市圈消费市场向县乡延伸,充分挖掘县乡消费增长潜力,加强高效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更好满足县乡消费需求。

第三节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以特色化、都市化、融合化为核心,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方向,发挥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教资源优势,探索在都市圈建设农业科技飞地园区,合理布局生产基地、产业链条、科技研发、加工园区、综合服务等功能版块,共同打造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聚焦干旱半干旱农业发展,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杨凌国家种业区域创新基地建设,建设现代化农作物繁育基地。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加快都市圈内渭北台塬及秦岭北麓旱作区和关中一年两熟灌区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建设,统筹推进粮食生产良田化、良种化、良机化和服务全程社会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加快设施化城市近郊蔬菜、时令瓜果基地建设,提升蔬菜产品供给质量和均衡供应能力,探索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净菜供应体系。以设施化生产、集约化营销为重点,发展优势特色花卉产业。围绕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调优奶畜布局,加快富平、乾县、泾阳等奶山羊全产业链示范县建设,提升产业协同性和附加值。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结合。开展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创建示范,推进设施装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示范,加快智慧农业发展。

第四节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坚持市场机制主导和产业政策引导相结合,以集群化、特色化、专业化为导向,落实区域“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要求,编制西安都市圈产业发展地图,制定区域产业布局指南,引导产业资源合理布局,推进都市圈产业发展全域统筹。进一步提升西安中心城市产业创新发展能级,重点布局总部经济、研发设计、高端制造、销售服务等产业,引导一般制造业向都市圈各功能板块转移,引领都市圈其他城市协同配套。鼓励都市圈龙头企业开放产业链和供应链,采用“总部+基地”“研发+转化”“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等模式,带动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构建高水平产业发展生态圈。合力推动都市圈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西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积极稳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支持民营经济改革创新发展,增强微观主体发展活力。创新跨区域制造业转移利益分享机制,研究建立跨区域经济统计分成制度。搭建都市圈公共政务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统一的人才、技术、征信、交通、通信等公共要素市场。结合有关规划编制,优化都市圈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保障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

第七章 协同推动更高水平改革开放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高标准对外开放平台,整体营造开放发展大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力拓展区域开放合作新空间,塑造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第一节 加快西安“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

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全面推进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复制推广成熟经验,加强市场主体集聚,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打造中欧班列跨境电商集结中心,不断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支持有条件地区申报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推进商品交易市场通过市场采购方式开展对外贸易。加快西安国际港务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综合保税区政策功能优势和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加快提升平行汽车进口、二手车出口等贸易规模,积极发展保税维修、委内加工、离岸贸易等新业态。强化大通关协作机制,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高水平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实施集结中心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大工程,拓展班列运输网络和覆盖范围,构建经济高效集疏运体系,完善“一核多园、联动发展”模式,加强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的境外物流设施布局组网,提高国际供应链贸易组织水平,提升运营质效和市场竞争力。推进“班列+场地”“班列+金融”“班列+园区”,大力促进中转集结,提升金融结算功能,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推动班列运输与国际贸易结算一体化发展,打造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物流中心和贸易中心。

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推进西安国际仲裁中心建设,加强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合作,对接和引进符合条件的诉讼、仲裁、国际商事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高端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资源,搭建市场化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平台,推动建立一站式、多元化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商事法律服务机制。实施律师制度政策创新,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构建全产业链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保障体系。

打造“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重要支点。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吸引更多共建国家青年学者来陕培训研修。持续做好“中国年·看西安”、世界文化旅游大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欧亚国际文化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国际知名品牌活动,加大西安国际音乐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一带一路”海外文化周等传播力度。加强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丝路沿线城市广播电视媒体协作体等合作,广泛开展艺术展演、文物互展、文化遗产保护等交流活动。

第二节 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深化陕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鼓励研究机构和创新主体参与自贸试验区创新,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围绕国家赋予陕西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争取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积极探索具有实质性突破的跨境金融创新,争取实现更多全国性、区域性的“首单效应”。有序推进自贸试验区渭南、铜川协同创新区建设,在平台、产业、项目、人才等方面实现深度合作,放大自贸试验区辐射和溢出效应。

建设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依托省部共建机制、区校融合发展机制,按照“一基地多平台、一中心多园区、一院多所”思路,完善实验室、培训基地、会议会展等功能平台,加快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高水平推进杨凌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农业产业型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积极拓展与上合组织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业领域技术交流、教育培训、示范推广、贸易和产能合作,助力有关国家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开放合作园区建设。推行“一园两地”合作模式,科学把握功能定位,突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等产业特色,加快中俄丝路创新园、中国—以色列创新示范园、中欧工业园、陕韩产业园、中白工业园等开放合作园区建设,吸引高水平外资企业聚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发挥西咸新区开放高地作用,推动西咸新区建设国际合作园区,统筹推进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咸阳临空经济带建设与产业布局,支持空港新城申报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围绕贸易便利化,开展航运服务、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等先行先试,加快构建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引擎。

第三节 共同营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合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和行政许可事项,推进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和审批事项改革,推进释放发展活力。加快实施政务联通互认工程,推动都市圈内各类审批流程标准化和审批信息互联共享。建设都市圈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开“一件事一次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市通办”“一网通办”“一网办好”,全面提升政府部门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快都市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依法对区域内企业联动实施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打造诚信都市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变电站查看更多>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配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