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氢能氢能交通加氢站市场正文

“氢”装上阵助力山东低碳前行

2022-07-28 15:22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氢能氢能产业山东氢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围绕能源供应保障和清洁低碳转型,山东省于近日公布了八大工程行动,发展氢能是其中之一。《山东省氢能产业发展工程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0000辆,累计建成加氢站100座。到2030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全面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在山东,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长期是一大痛点,进而带来碳排放居高难下等连锁问题。也正因此,该省多方探索新旧动能转换、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良方,氢能由此被寄予厚望。包括《方案》在内,近半年来,从省级到各地市已出台20余份相关文件,“氢”装全方位上阵。

产氢用氢两端“齐发力”

“2020年,山东便在全国所有省份中第一个出台了氢能规划,从制氢、储氢、加氢到氢能利用提供了整体路线图。”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制氢与氢能源产业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凌文介绍,截至目前,该省已拥有氢能全产业链制造优势。“山东已建成全国第二多的加氢站,共有25座在运;全省产氢能力达到438万吨,占到全国氢气产量的1/10。这些均为山东氢能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上游发展加速,下游用氢领域也在扩围。记者了解到,山东省政府与科技部于去年4月合作启动了“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率先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为试点打造样板。一年多来,进展有目共睹。

“我们要打造高品质、低成本、安全稳定、可持续的氢燃料供应体系,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社会高度认可的氢能综合利用示范模式,把氢能产业做成山东能源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化总监、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徐子春表示,“氢进万家”将建成一条氢能高速、两个氢能港口、三个科普基地、四个氢能园区、五个氢能社区,涵盖从零部件、材料到电堆、系统、整车的全产业链,从制氢到储运、加注到应用的全流程,以及从港口到社区、园区的多场景示范应用。

徐子春举例,“氢进万家”已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辆1000多台,下半年预计新增400台以上;开通燃料电池公交专线30余条,总里程超过1800万公里。“我们还建成了全国首座高速加氢站,打造车站联动‘山东模式’。青岛港已投用6座港口氢能轨道吊,并开展氢能集卡应用示范。”

因“企”制宜打造发展梯队

“氢”尽全力的积极态度也吸引了大批企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千余家企业聚集山东氢能产业链,其中既有传统能源企业主动转型,也有新能源企业加快布局。

“山东能源持续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积极布局氢能领域。”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李伟表示,集团联合山东重工、山东国惠发起成立山东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建“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掌握了焦炉煤气制氢、高纯氢气分离等一批制氢核心技术,率先建成国内首座融合“氢、电、醇、气、油”为一体的综合能源补给站。

山东塞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项目总监黄方介绍,该公司的“兆瓦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纯水电解”制氢设备,已被评为科技部重点专项重大成果,未来将重点打造新能源耦合制氢、储能制氢加氢一体站等项目,动力之一正是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比如山东省《关于开展储能示范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鼓励风电、光伏发电制氢,制氢装机容量视同配建储能容量,这给了我们很大鼓舞。”

徐子春证实,仅去年以来,省级和地市就出台了30余项专项政策,指引行业良性有序发展。“如针对加氢站建设,山东是实实在在兑现、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华润燃气、潍柴动力等多家企业补贴已获批。”

记者注意到,《方案》要求持续提供支持。包括重点支持质子交换膜、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整车等生产制造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知名品牌;围绕PEM电解水、碱性电解水和SOEC等制氢设备,挖掘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成“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形成“山东氢能”品牌多层次发展梯队。

根据地市特征分区域布局

《方案》进一步明确方向,将开展创新驱动科技领航、装备制造品牌培育、产业基础固本强基、交通应用扩容增量、一流产业生态打造等具体行动。

记者了解到,根据各地市的不同特征,山东还将分区域布局——支持济南打造“中国氢谷”,建设科技创新、商务会展、应用示范基地;支持青岛打造“东方氢岛”,建设氢能技术创新核心区、氢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聚集区;支持淄博打造“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建设规模化制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部件产业基地;支持潍坊打造“鲁氢动力城”,建设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基地和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区;支持滨州打造“渤海氢城”,建设“京津冀鲁一体化氢走廊”氢能生产、高端装备制造和应用示范城市。

“一方面要紧紧抓住绿氢这条线,山东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虽起步稍晚、比例稍低,但增长潜力巨大。我们的海上风电处于装机增长爆发期,预示着未来几年风电制氢将迎爆炸式增长。另一方面,山东作为工业副产氢最大的省份,如何使用绿色技术让工业副产氢变蓝氢,也是共同努力的课题。”凌文表示。

山东能源正是“新”“旧”能源耦合的典型代表。李伟透露,该集团将依托化工副产氢资源,提升氢气供应能力,预计到2025年供氢能力达到10万吨/年。依托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重点向氢气下游利用领域延伸产业链,从生产、储运到综合利用贯通产业链条。“依托新能源、煤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重点发展绿电制氢技术和制氢装备,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绿氢生产-燃料电池-绿色化工产业链。多点布局绿电制氢耦合化工项目,推动新能源、氢能、煤化工等产业协同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氢能查看更多>氢能产业查看更多>山东氢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