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的主题是“我国海上风电运维市场装备需求分析”。
一、市场背景
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超过了2500万千瓦,稳居世界第一。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推动下,我国各沿海省份把海上风电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广东、江苏、福建、山东四省处于海上风电发展的引领地位。从目前预期装机容量来看,整个“十四五”期间,我国的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预计将超过35GW。
二、海上风电运维现状
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于2017年在江苏盐城注册成立,目前主要负责三峡集团下属的海上风电场的运维工作,从北到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共设九个项目部,负责477万千瓦海上风场的运维工作。
基于我们的运维经验,我们将对国内海上风电运维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海上风电的起步比较晚。2012年才有39万千瓦的装机,按现在的装机规模来算相当于一个风场的装机量,早期海上风场大都为实验性的风场。因此,我国目前出质保期的海上风电项目是比较少的。
第二,运维成本比较高。近年来因前期抢装建设,后期运维阶段暴露出诸多实际问题,从而导致运维成本升高。
第三,海上风电运维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目前运维船出海作业对海况比较敏感,同时涉及起重和登高作业比较多,导致运维安全风险大大提高。
第四,海上风电的运维效率较低。因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时间短且快,整个行业的装备、设备、人才和管理等方面很难满足现在的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不足。
第五,专业的运维人才不足。海上风大规模、超预期高速发展,导致专业运维人员储备严重不足,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第六,运维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海上风电运维尚未完全建立起标准化的制度管理体系,而且当前的装备条件不能满足常态化运维,有关规则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七,市场上专业化运维船舶比较紧缺。目前市场上的运维船大多是低速单体交通船,该类型船舶耐波性比较差,专业运维船比较少,更没有在役专业运维母船,所以,很难在复杂海况下执行海上风电运维任务。
第八,缺少专业的运维码头。目前的运维码头的功能大多由租用功能比较单一的渔港码头兼任,该类码头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出海作业受潮位、码头配套设施影响较大。
三、运维装备情况
目前市场上的运维船一般采用普通的单体运维船,其优点是租金低、造价低、数量充足。确点是对海况要求高、自身航速低、靠泊能力差、安全系数低。
专业双体运维船较普通双体运维船性能更优,优点是稳性好、航速高,最高航速能达到20节,能在2.5米波高下进行靠泊作业。
另外就是海上风电大部件更换的船舶,可分为浮式起重船,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起重船的操纵性比较好,但对海况要求比较高,不利于控制工期。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应用比较广泛,配备吊机和升降装置,插桩作业工况下不受波浪影响,具有稳定的操作作业空间。
基础修复船主要用于风机基础抛石修复,目前市场上专业的风机基础修复船极少,大都由驳船改装而来,具体抛石方法为将漏斗置于驳船,通过挖掘机将石料放到漏斗里,然后由导管石料导入冲刷坑,完成基础修复工作。这种船建造成本低,但是抛石缓慢,且抛填精准度较差。
海缆抢修船,目前国内市场上海缆抢修船极为少见,大多由敷缆船配合其他船机设备进行海缆抢修作业,其抢修成本也非常高昂。
介绍一下我们三峡集团自己自持的几艘船机设备。
我们目前自持一艘自升式的风电安装平台——“三峡能源001”号。以及目前在建的国内首艘双模式高速运维船。
另外一个是我们的“白鹤滩号”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以及“乌东德号”大型运输起重船。“白鹤滩号”的吊重能力达2000吨,“乌东德号”起重能力为3000吨。以上两艘船性能,目前于海上风电安装市场具有领先地位,其主要是为深远海、大兆瓦风机及其大部件吊装使用。
四、装备需求分析
首先,专业运维船,当前市场上专业运维船比较少有如下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市场现有船机设备不能满足当前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需求,供需矛盾突出。另一个原因,海上风电运维多数是由厂家来主导的,出于成本考虑,很多厂家并不想打造高性能的运维装备。
随着行业的发展,后续对运维交通船,包括运维母船都会有更大的需求。目前大部件更换的安装船,目前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我们运维管理过程中发现,基础修复船也是一个需求方向。江苏海域,以及广东湛江区域受海流影响,基础冲刷比较严重,需要抛石回填作业。后续可以打造更专业的基础修复船,提高抛石的精准度和效率。
直升机运维作为应急使用手段,也是我们海上风电运维必不可少的装备。
在船机装备性能方面,续航力和自持力是其重要的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运维船续航力为500海里、航速20节左右、运维母船自持力一般大于30天能满足我国绝大多数的海上风场运维工作。
专业化双体运维船是市场的需求方向之一,船舶航速在15到25节之间,其耐波性好,甲板的面积大,可拓展的空间大。
高速小水线面运维船目前行业内使用的相对少,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的高速小水线面运维船采用的是铝合金的结构,船体轻,双机双桨推进,小水线面设计减少波浪对船舶运动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操纵性、快速性、耐波性和优良的装载能力。
另外,业内对运维母船的需求呼声日益高涨,后续运维母船的市场需求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能江苏公司大丰海上风电场2025年运维船租赁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HNZB2024-10-1-268)
8月16日上午,由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上海振华重工建造的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至臻100”“至诚60”在启东举行命名暨交船仪式。“至臻100”总长93.4米,型宽18米,型深7.6米,设计服务航速12.3节;“至诚60”总长72.76米,型宽17.5米,型深7米,设计服务航速12节。两艘风电运维母船均为可
随着海上风电行业新增装机朝着风能资源更好的深远海空间发展,深远海风电运维的需求随之持续增大,海上风电运维也需要使用更为专业的运维设备。6月13日,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企业东南造船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正式交付。该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并拥有完全自
近日亚洲首制运维母船(“至臻100”)在国家电投如东H7风场区域历经3天2夜顺利完成首次风场实效试航按试航计划共计完成了包括:波浪补偿栈桥搭接风机实效测试运维工作子艇风机顶靠测试运维母船指挥调度系统测试智能船舶系统测试辅助驾驶系统测试海工吊实效测试等在内的16项功能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一次
3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清洁能源公司高速风电运维船建造施工项目》招标公告。公告显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公司以新能源和专业减碳技术服务为发展定位,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储能、CCUS、冷能业务,择机发展氢能及其他新能源业务,为新能源提供低成本的成套解决
2月29日,由福建海电运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多功能运维母船顺利吉水,该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海上风电多功能运维母船,有效的提高我国深远海风电运维和海缆铺设检修作业能力。为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十四五”期间国家规划了五大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执行检验的38米系列风电运维船“岭洲805”轮顺利完工交付。至此,该系列第一期共4艘风电运维船全部完工交付。该船型是目前国内最大高速风电运维船,船舶总长38米,型宽10.8米,型深4.2米,双体结构、钢质船体、铝合金上建,近海航区,由广州市海皇科技有限公司建造。该船具有
12月19日,由中交海峰风电研发投资的海峰5000系列半小水线面全铝高速风电运维船首制船在澳龙船艇有限公司举行吉水仪式。中交海峰风电、中交海峰新能源科技、中国船舶科研中心、上海双希海事、中国船级社、澳龙船艇等公司有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并致辞。中交海峰风电装备事业部负责人向各参建单位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华能集团发布《华能嘉兴2号、苍南4号、岱山1号海上风电项目2024-2025年度运维船租赁服务招标公告》,三个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006MW。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一)标段1:HNZB2023-12-2-178-01华能嘉兴2号海上风电项目2024-2025年度运维船租赁服务华能浙江平湖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
11月28日,由福建海电运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3艘铝合金双体高速运维船“海电运维601”“海电运维602”“海电运维603”在广州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据悉,“海电运维6系列”将于2024年投入市场运营,船舶船长36米,型宽10.2米,设计吃水1.67米,设计航速不小于23节,自持力7天。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三峡能源近日开启2024-2025年度运维船舶租赁招标。据悉,本次招标海上风场有7个,分布在辽宁、山东、江苏、广东4省,共424台海上风机,拟租赁12条海上风电运维船。本次招标分7个标段,服务周期22个月,要求投标船只具有至少3个海上工程项目施工期或运营期交通运维船舶服务的运营业
三峡能源广西北海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规划建设方案及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建设方案编制服务采购项目采购公告采购编号:Q2411003365781.采购条件根据有关计划安排,采购人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以下简称:采购人)对三峡能源广西北海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规划建设方案及海上风
1月3日,三峡能源启动了2025年8GW组件监造服务项目招标公告,对相关设备开展设备监造、实验室检测等服务,对相关设备的质量进行全流程监管。根据招标公告,预估采购容量约8GW,采购内容包括光伏组件的驻厂监造、第三方实验室测试、施工现场监卸及现场检测等工作。具体包括:(1)驻厂监造(工厂质量保
近日,三峡集团所属三峡能源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北京揭牌,合作院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殷跃平,首届聘期五年。此前,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成功建立张小曳院士工作站,实现三峡能源院士工作站领域零的突破。成立院士工作站是三峡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要组
三峡阳江青洲七海上风电场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塔筒及配套附件采购项目Ⅲ标段中标结果公示(招标编号:SPROC2024110800000002)中标人信息:标段(包)[003]三峡阳江青洲七海上风电场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塔筒及配套附件采购项目Ⅲ标段:中标人: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价格:89,290,010.92元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1日,三峡能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关于公司发展的问题。三峡能源表示,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深入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探索开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氢
12月30日,江苏丹阳导墅12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实现首批并网发电。项目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导墅镇,总装机规模12万千瓦,配套建设9.6兆瓦/19.2兆瓦时储能电站。项目采用渔光互补模式高效利用闲置水面,将光伏发电和渔业养殖有机融合。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1.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5万吨,
12月26日,三峡能源安徽无为10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实现首批并网发电。项目位于安徽省无为市陡沟镇,采用“渔光互补”建设模式,可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经济生态双收益。项目总装机规模10万千瓦,建成后预计每年能提供约1.3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万吨,
12月23日,辽宁庄河V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由三峡能源与招商局太平湾公司联合打造,共安装24台9兆瓦和4台8.5兆瓦风电机组,总装机规模25万千瓦。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可向电网输送清洁电能约7.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4.9万吨,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
12月22日,全国最大“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三峡能源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州区,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规划建设10万千瓦的“线性菲涅尔”光热储能电站和90万千瓦的光伏电站。目前,光伏电站已实现全部并网,光热储能电
北极星储能网讯:12月19日,三峡能源发布两大储能项目的储能系统集中采购,采购规模合计63.125MW/126.25MWh。其中河北故城县50MW风电场拟配套建设一座35kV开关站,配置7.5MW/15MWh储能电池;三峡能源安徽阜南储能电站三期项目,为三峡能源安徽北控蒙城县陈桥二期100MW风电项目配储项目,建设55.625MW/1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三峡能源12月9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聘任公司总会计师的议案》。董事会同意聘任杨庆华先生为公司总会计师,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二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杨庆华,1976年8月出生,男,土家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管理学硕士,高级会计师,历任中国长江电
汇聚全球智慧引领产业风向——风电技术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二届国际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大会成功举办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
6月6日至7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聚链协同低碳赋能第四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成功召开,大会聚焦打造海上风电新质生产力、深远海浮式风电发展、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挑战与技术突破、风电企业“走出去”机遇挑战、海上风电制氢等热点话题,汇聚行业专家、企业先锋与行业
2024年6月6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四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济南盛大召开,会上,多位行业专家表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沉淀,“十四五”末期,将迎来大爆发,主要由以下五大动因推动。海上风电规划发展潜力巨大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最具成本优势的绿色
为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对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的深刻洞察,北极星将于2024年6月6-7日召开“聚链协同低碳赋能——第四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点击查看详情)”,同期于6月5日也将举办“海上风电投资、开发及建设管理高级研修班培训”,届时将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
为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对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的深刻洞察,北极星将于2024年6月6-7日召开“聚链协同低碳赋能——第四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点击查看详情)”,同期于6月5日也将举办“海上风电投资、开发及建设管理高级研修班培训”,届时将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
为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对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的深刻洞察,北极星将于2024年6月6-7日召开“聚链协同低碳赋能——第四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点击查看详情)”,同期于6月5日也将举办“海上风电投资、开发及建设管理高级研修班培训”,届时将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
为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对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的深刻洞察,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4年6月6-7日召开“聚链协同低碳赋能——第四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届时将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科研院校、领军企业及重大项目的相关代表齐聚一堂,共襄海上风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发展壮大海上风电产业已成为我国践行“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经济低碳转型、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截止202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729万千瓦,稳居全球第一,随着各沿海地域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海上风电发展将再次提速。作为集高端设备制造和尖端技术于一体的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发展壮大海上风电产业已成为我国践行“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经济低碳转型、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截止202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729万千瓦,稳居全球第一,随着各沿海地域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海上风电发展将再次提速。作为集高端设备制造和尖端技术于一体的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发展壮大海上风电产业已成为我国践行“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经济低碳转型、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截止202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729万千瓦,稳居全球第一,随着各沿海地域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海上风电发展将再次提速。作为集高端设备制造和尖端技术于一体的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发展壮大海上风电产业已成为我国践行“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经济低碳转型、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截止202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729万千瓦,稳居全球第一,随着各沿海地域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海上风电发展将再次提速。作为集高端设备制造和尖端技术于一体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