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的主题是“我国海上风电运维市场装备需求分析”。
一、市场背景
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超过了2500万千瓦,稳居世界第一。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推动下,我国各沿海省份把海上风电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广东、江苏、福建、山东四省处于海上风电发展的引领地位。从目前预期装机容量来看,整个“十四五”期间,我国的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预计将超过35GW。
二、海上风电运维现状
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于2017年在江苏盐城注册成立,目前主要负责三峡集团下属的海上风电场的运维工作,从北到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共设九个项目部,负责477万千瓦海上风场的运维工作。
基于我们的运维经验,我们将对国内海上风电运维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海上风电的起步比较晚。2012年才有39万千瓦的装机,按现在的装机规模来算相当于一个风场的装机量,早期海上风场大都为实验性的风场。因此,我国目前出质保期的海上风电项目是比较少的。
第二,运维成本比较高。近年来因前期抢装建设,后期运维阶段暴露出诸多实际问题,从而导致运维成本升高。
第三,海上风电运维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目前运维船出海作业对海况比较敏感,同时涉及起重和登高作业比较多,导致运维安全风险大大提高。
第四,海上风电的运维效率较低。因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时间短且快,整个行业的装备、设备、人才和管理等方面很难满足现在的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不足。
第五,专业的运维人才不足。海上风大规模、超预期高速发展,导致专业运维人员储备严重不足,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第六,运维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海上风电运维尚未完全建立起标准化的制度管理体系,而且当前的装备条件不能满足常态化运维,有关规则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七,市场上专业化运维船舶比较紧缺。目前市场上的运维船大多是低速单体交通船,该类型船舶耐波性比较差,专业运维船比较少,更没有在役专业运维母船,所以,很难在复杂海况下执行海上风电运维任务。
第八,缺少专业的运维码头。目前的运维码头的功能大多由租用功能比较单一的渔港码头兼任,该类码头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出海作业受潮位、码头配套设施影响较大。
三、运维装备情况
目前市场上的运维船一般采用普通的单体运维船,其优点是租金低、造价低、数量充足。确点是对海况要求高、自身航速低、靠泊能力差、安全系数低。
专业双体运维船较普通双体运维船性能更优,优点是稳性好、航速高,最高航速能达到20节,能在2.5米波高下进行靠泊作业。
另外就是海上风电大部件更换的船舶,可分为浮式起重船,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起重船的操纵性比较好,但对海况要求比较高,不利于控制工期。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应用比较广泛,配备吊机和升降装置,插桩作业工况下不受波浪影响,具有稳定的操作作业空间。
基础修复船主要用于风机基础抛石修复,目前市场上专业的风机基础修复船极少,大都由驳船改装而来,具体抛石方法为将漏斗置于驳船,通过挖掘机将石料放到漏斗里,然后由导管石料导入冲刷坑,完成基础修复工作。这种船建造成本低,但是抛石缓慢,且抛填精准度较差。
海缆抢修船,目前国内市场上海缆抢修船极为少见,大多由敷缆船配合其他船机设备进行海缆抢修作业,其抢修成本也非常高昂。
介绍一下我们三峡集团自己自持的几艘船机设备。
我们目前自持一艘自升式的风电安装平台——“三峡能源001”号。以及目前在建的国内首艘双模式高速运维船。
另外一个是我们的“白鹤滩号”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以及“乌东德号”大型运输起重船。“白鹤滩号”的吊重能力达2000吨,“乌东德号”起重能力为3000吨。以上两艘船性能,目前于海上风电安装市场具有领先地位,其主要是为深远海、大兆瓦风机及其大部件吊装使用。
四、装备需求分析
首先,专业运维船,当前市场上专业运维船比较少有如下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市场现有船机设备不能满足当前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需求,供需矛盾突出。另一个原因,海上风电运维多数是由厂家来主导的,出于成本考虑,很多厂家并不想打造高性能的运维装备。
随着行业的发展,后续对运维交通船,包括运维母船都会有更大的需求。目前大部件更换的安装船,目前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我们运维管理过程中发现,基础修复船也是一个需求方向。江苏海域,以及广东湛江区域受海流影响,基础冲刷比较严重,需要抛石回填作业。后续可以打造更专业的基础修复船,提高抛石的精准度和效率。
直升机运维作为应急使用手段,也是我们海上风电运维必不可少的装备。
在船机装备性能方面,续航力和自持力是其重要的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运维船续航力为500海里、航速20节左右、运维母船自持力一般大于30天能满足我国绝大多数的海上风场运维工作。
专业化双体运维船是市场的需求方向之一,船舶航速在15到25节之间,其耐波性好,甲板的面积大,可拓展的空间大。
高速小水线面运维船目前行业内使用的相对少,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的高速小水线面运维船采用的是铝合金的结构,船体轻,双机双桨推进,小水线面设计减少波浪对船舶运动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操纵性、快速性、耐波性和优良的装载能力。
另外,业内对运维母船的需求呼声日益高涨,后续运维母船的市场需求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23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石油511”高速风电运维船在广东阳江交付,标志着中国海油海上风电运维能力迈上新台阶。这也是中国海油首艘高速海上风电运维船。“海洋石油511”采用双体设计,可提供更好的平稳性和载重能力,船舶总长36.2米、宽10.4米,具备在2.5米有义波高下安全顶靠风机桩柱的能
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干字当头,锚定建设具有能源电力特色的融资租赁领军企业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加强党建引领,坚持服务中心工作服
8月16日上午,由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上海振华重工建造的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至臻100”“至诚60”在启东举行命名暨交船仪式。“至臻100”总长93.4米,型宽18米,型深7.6米,设计服务航速12.3节;“至诚60”总长72.76米,型宽17.5米,型深7米,设计服务航速12节。两艘风电运维母船均为可
最新发布的《2024美国海上风电市场报告》显示,美国取消了多个海上风电项目,这使得该国2030年达到30GW海上风电装机的目标变得渺茫,几乎遥不可及。近日,美国清洁能源协会(ACP)发布了最新的《2024美国海上风电市场报告》(2024OffshoreWindEnergyMarketReport),报告预计,到2030年,美国海上风电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安徽工信厅印发《安徽省加快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文件提出:推行新型商业发展模式。支持发展船舶租赁模式,推动规模化集中制造、专业化租赁经营,通过以租代售降低船舶使用门槛。引导发展设施共享模式,推动标准化燃料
3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清洁能源公司高速风电运维船建造施工项目》招标公告。公告显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公司以新能源和专业减碳技术服务为发展定位,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储能、CCUS、冷能业务,择机发展氢能及其他新能源业务,为新能源提供低成本的成套解决
11月28日,由福建海电运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3艘铝合金双体高速运维船“海电运维601”“海电运维602”“海电运维603”在广州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据悉,“海电运维6系列”将于2024年投入市场运营,船舶船长36米,型宽10.2米,设计吃水1.67米,设计航速不小于23节,自持力7天。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三峡能源近日开启2024-2025年度运维船舶租赁招标。据悉,本次招标海上风场有7个,分布在辽宁、山东、江苏、广东4省,共424台海上风机,拟租赁12条海上风电运维船。本次招标分7个标段,服务周期22个月,要求投标船只具有至少3个海上工程项目施工期或运营期交通运维船舶服务的运营业
11月8日上午,由中交海峰风电投建的国内首艘多功能风电运维母船“海峰3001”重大改造项目在马尾造船厂举行交船仪式。中交海峰风电总经理助理黄国福,福建船政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如堂,中国船级社福州分社等单位领导出席并见证交付仪式。黄国福表示,“海峰3001”研发配置了先进的海上风电运维成套
近日,由粤新海工旗下子公司广州市海皇科技有限公司,承建上海岭洲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的4+4两型风电运维船的第一艘“岭洲801”顺利完成试航,还有7艘将在接下来三个月内陆续完成试航工作。本船总长38米,入级CCS,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高速风电运维船,船体为钢铝混合结构,本船采用快速性兼顾耐波性双模式,
在海上建风电场,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海域。岩土、风浪、海流等诸多因素对风电场建设的影响,都需要研究。为探明风电场不同海域的条件,中国电建所属华东院拥有自建的自升式勘探平台5座,为不同水深海域条件的“问诊把脉”提供高端装备保障。▲满足不同水深的自升式勘探平台它们分别为15米水深的“华东院1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2日,三峡能源发布《三峡江苏如东H18#550MW海上风电项目前期专题总承包项目公告》。《公告》显示,三峡江苏如东H18#550MW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如东县烂沙洋东侧海域。风电场中心离岸距离65km,场址东西宽约9.3km,南北长约9.8km,水深10~18m,规划面积72km,规划装机容量
企查查显示,近日,三峡(石家庄鹿泉区)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龙,经营范围包含:防洪除涝设施管理;水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环境保护监测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三峡能源全资持股。
6月26日,三峡集团召开2025年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部署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传达上级有关工作要求,分析研判当前形势,部署保供工作。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吕庭彦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做好今年能源电力保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树牢底线
湖北能源两度挂牌却无人问津的营口能投公司65%股权,最终仍由同属三峡系的三峡能源“内销”接盘。从西北“沙戈荒”基地的煤电招标,到东部沿海的燃机调峰项目重启,三峡集团正以“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模式,重塑火电的战略价值。两度流拍终“内销”,三峡能源接手困局项目2024年4月,湖北能源集团股份
6月的安徽阜南,麦子已经收割,低矮的麦茬反衬一旁的风力发电机更加高大。不远处的三峡能源阜南储能电站里,90套集装箱式的储能单元整齐排列。三峡能源阜南储能电站项目共规划三期,已投运的一期规模为30万千瓦/60万千瓦时,在地区新能源电量消纳和电网灵活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型储能的落地伴随新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5日,三峡能源审议通过《关于收购三峡集团(营口)能源投资有限公司65%股权投资决策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议案》,同意通过公开交易方式收购三峡集团(营口)能源投资有限公司65%股权,并承接股东借款等有关债务,预计股权收购价格不超过5031.792万元,关联交易金额不超过11,220.852
6月20日,广西北海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海工装备产业合作项目代表座谈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北海市举行。其间,北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莉会见了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承军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总经理吴启仁一行,以及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蓝水海洋
第1号台风“蝴蝶”对海上风电场设备及人员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广东、福建区域各项目部闻“风”而动,暂停所有海上作业,对风机基础、叶片及海缆路由开展巡视检查,同步强化海上升压站防风紧固措施,筑牢海上风电设备“防风屏障”。福建区域于6月11日12时顺利完成60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随着广东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项目4台风电机组陆续成功并网,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全省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跃升至1198万千瓦,稳居全国首位。按照规划,到2025年,广东省海上风电投产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万千瓦,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1、浙能集团2GW海上风电中标公示6月7日,浙能集团发布浙江海风某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中标候选人公示,规模共计2GW,共四个标段。其中:标段一(512MW):单机容量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单个标段≤32台,东方风电预中标;标段二(496MW):单机容量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单个标段≤31台
6月13日,内蒙古通辽奈曼旗500MW/2GWh电网侧储能项目EPC中标候选人公示,其中国家电投旗下的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以总价12.58亿元预中标,相当于单价0.629元/Wh。另外,中国电建昆明院和湖北电力规划设计院分别参与投标,为中标候选人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两家单位报价分别为13.064亿元和13.166亿元,相当
2025年7月2日,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科研院校、领军企业以及重大项目的相关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发展之路,擘画海上风电的未来蓝图。会议期间,上海电力大学法学副教授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会上,永福股份发电事业部土建室副主任范夏玲直面深远海风电“造价过高、工期不定、海况复杂”三大痛点,系统性提出三项行业突破性技术方案。她指出:“当海风开发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技术瓶颈已从‘能不能建’转向‘如何建得更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成功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一边是海上风电超长的产业链系统,一边是有雄厚基础的国家老牌工业基地。当辽宁省绿色发展与海上风电产业相互碰撞,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在日前召开的2025海上风电大会上,辽宁省发改委主任周轶赢指出:辽宁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争做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领跑者,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辽宁
2024年10月12日,福建省福清市海上风电产业园,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震撼下线。这台机组不仅单机容量全球最大、叶轮直径最长,且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关键部套技术世界领先。而在2025年6月20日上午,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传来捷报,经过1个
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将邀请来自行业
近日,巴西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试点项目——AuraSulWind项目正式启动,计划采用明阳智能18MW漂浮式风电机组。项目预计投资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8亿元),由日本JapanBlueEnergy(JBEnergy)牵头,联合南里奥格兰德州能源工会、港口管理局、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明阳智能以及多家工程、环境监测和运
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将邀请来自行业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福建,这片海域辽阔的东南沿海省份,坐拥得天独厚的海上风能资源,是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前沿阵地。其年均风速超9.5m/s,海上风电年均可利用小时数逾4000小时,澎湃的海风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吸引着全球目光。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初至今,福建已有11个海上风电项目迎来新动态,总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