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下为发言重点摘要:
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约达26.7GW。海上风电相比陆上风电在土地开发、成本消纳和风能利用方面有更显著的优势。随着近海资源的开发,风电资源好的远海风电得到越来越多重视,海上风电呈现出中远海、大机组、大规模集中开发的特点,对海上风电的并网技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总结看来,目前海上风电的送出主要是高压交流送出、柔性直流送出,以及采用柔性直流组网的方式,还有柔性低频输电、柔性直流组网、全直流海上风电组网等并网技术也在进行一些探索。
目前,通过高压交流并网还是主要的并网方式,它的技术简单,也比较成熟,另外升压站成本比较低,但是由于电缆的电容效应,在远距离输送的时候,充电电流会对输送能量和输送距离造成很大限制,而且远距离输送的时候还有过电压问题,需配置静态动态的无功补偿装置。
第二个主流技术就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的并网技术,就是在海上通过风电场出来的交流电,汇集升压之后,进入海上的换流站,通过柔性直流输送,然后接到陆上的交流电网进行消纳。
当前,考虑初始投资成本、年维护成本、年损耗费用等因素,在大规模、远海岸风电送出方面,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较高压交流更具优势。
接下来介绍一下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的关键设备。
首先是风电机组,目前的如东海上风电柔直工程中主要是用的鼠笼全功率和永磁直驱两种。柔性直流换流器是整个工程的核心设备,在高压大功率应用场合主要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它具备子模块串联,无动态均压问题;开关频率低,损耗低;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低等特优势。
另耗能装置是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的关键设备。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同样有故障穿越要求,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时候,由于电压的降低,柔直送不出来,风电机组发的功率短时间内是保持不变的,这时大量的功率就只能累积在柔直系统的直流环节,很快就能产生过压,会引起换流器的闭锁。当前处理这个问题的主流方式是增加硬件电路,把多余的电给消耗掉。考虑到海上风电柔直应用需求,采用在陆上换流站直流侧配置耗能装置的方式,把盈余功率在直流侧消耗掉,不要累积在直流系统。
另外一个重要的设备就是控制保护系统,包括柔性直流的控制保护系统,以及一体化的监控系统。柔性直流保护系统主要完成对整个柔性直流部分的监视、运行控制和保护策略实现。一体化监控系统主要是实现海上风电场以及相关的升压站、柔直系统等于全部监控,提升海上风电运维的效率。
最后讲一讲海上风电并网的新技术研究。
低频交流输电是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式变换(M3C)的交/交变频技术,主要一次设备有工频/低频变压器、低频线路、M3C换流阀等。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缩小电气距离,减小电缆中的充电电流。低频输电的输送距离现在可能是70到170公里左右的范围比较适合,当然也会有很多的应用前景,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另外还有全直流的海上风电的并网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在汇集环节,直流电缆取代交流电缆,损耗更低、单位面积传输容量更大,同时解决了交流电缆充电功率带来的诸多技术问题;在传输环节,全直流海上风电并网可以通过磁性设备的高频化来省去大容量工频变压器,进而降低设备和海上平台的尺寸、重量与投资造价。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高校在研究通过二极管的引流来实现交融的直流变换,这样的话是把海上平台的重量、造价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降低。还有通过组网多端直流,或者是多头直流组网的方式,来实现整个的海上风电的送出。
另外一个方面是海上风电并网安全稳定运行技术,这个主要是通过一些协调的控制,来实现整个直流和风场以及电网和风电机组的协调运行,增加储能配置来实现海上风电的可控可调,振荡抑制,吸收盈余功率实现故障穿越等。这些研究也都在开展,后面也需要实际的工程应用来检验效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来自全球的优秀风电企业齐聚一堂,共商风电发展未来。会上,金风科技荣获GWEC颁发的“行业领军者”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全球风电行业中持续推动市场增长与技术创新的标杆企业,彰显了获奖企业在风电行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贡献。G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远景能源凭借在再生能源领域持续的创新、卓越的全球市场领导力及对全球零碳转型的坚定承诺,荣获GWEC“行业领军者”大奖(SegmentChampionsAward)。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远景能源技术实力的有力认可,更是对其推动全球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近日,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强势登陆我国海南、广东等地。明阳集团位于上述地区及广西区域的36个风电项目、包括“明阳天成号”、“明渔一号”等在内的1205台风电机组受到直接影响。凭借机组过硬的抗台风技术和运维团队周密的应急部署,“蝴蝶”过境期间,1205台风机全部经受住考验,实现了设备零重大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达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担
行业挑战:混塔安全和锚索张力监测当前,随着风电机组向更大容量、更高塔筒方向演进,越来越多项目采用“混凝土基座+钢制塔身”的混合塔筒结构以提升整体稳定性与经济性。在这一结构体系中,锚索系统作为连接地基与塔身的“结构筋骨”,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整机的安全命脉。锚索实际运行中存在四大核
第七届(2025)风资源技术论坛会议通知各相关单位:风资源技术作为贯穿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支撑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当前行业面临风电市场化交易、开发环境条件多样、理论研究迈向无人区、供应链与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等多重挑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的
继2024年完成国内首个欧洲漂浮式5MW机组交付、助力法国大西洋示范项目后,兴蓝风电于2025年仲夏再下一城#x2014;#x2014;与英国H科技达成深度合作,成为其风电项目的独家设备供应商及能源转型合作伙伴。此次合作标志着兴蓝风电十五五全球化战略的实质性突破,更以技术赋能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英国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浪潮蓬勃兴起的当下,入驻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的国家风电设备检测中心,聚焦涉网检测与质量验证核心业务,为盐城乃至全国风电产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正向着行业内重要公共服务平台标杆的目标稳步迈进。作为国内涉网检测能力领先的专业机构,中心实验室
近日,龙源电力“极端气候下风电机组防除冰技术攻关与工程化突破”项目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研发的风电机组防除冰成套技术可有效降低风电场的覆冰损失,提升风电机组出力和可靠性。在寒冷潮湿天气中,风电机组叶片容易附着冰层,导致重量增加
浙江省科技厅日前公布2024年度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由运达股份牵头,联合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共同组建的浙江省“全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正式获得认定。该实验室是浙江省聚焦新能源领域布局的重大创新平台,将致力于突破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瓶颈。“全省重点实验室”是浙江省科技创新体系的
2025年6月25日,葡萄牙里斯本: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全球海上风能报告》,报告显示,海上风电行业在2024年新增了8GW的并网装机容量,为历史第四高的年份。截至2024年底,全球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83GW,足以为7,300万户家庭供电。去年,各国政府拍卖了创纪录的56GW新容量,同时全球还有48G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东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322号:关于“高质量推进烟台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建议的答复。答复提出,能源结构优化方面。一是打造清洁能源示范高地,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实现山东海上光伏发电零突破,4大核电基地建设梯次推进,222万
6月11日至13日,SNEC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盛大开幕。特变电工携9大系统解决方案、53件核心产品在国家会展中心4.1H展馆迎接展会观众。本次展会,特变电工以“零碳地球、数智能源”为主题,产品覆盖大型新能源电站、工商业、户用、构网型储能系统等全场景光伏解决方案,以
近期,山东、广东、内蒙古相继发布省级“136号文”配套细则,旨在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新能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但相较陆上风电起步略晚、且已经在上一轮的国补退出中快速降本的海上风电产业,在造价、成本分摊、供应链韧性、消纳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等多方面存在发展难题,亟待优化。电价不确定下,地方
如何让百公里外的巨量风能跨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可靠高效地接入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研发了“海上电力高速公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技术与装备,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预计到2030年,
日前,三一重能15MW风电机组率先通过中国电科院0电压穿越和0-130%单连锁故障电压穿越测试,成为国内首台按照最新海上风电国家标准完成故障穿越测试的风电机组,标志着其率先获得新规下海上风电并网的“入场券”,彰显了三一重能进军海上风电、向海图强的底气与决心。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势头迅猛
4月7日,南方电网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陈敏,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毅出席会议。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主持会议。王伟中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对项目
4月7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上获悉,2025年南方电网公司仍将保持在粤投资规模千亿元以上,全力支撑广东省“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战略目标。作为服务经济大省的能源“顶梁柱”,南方电网公司当前正以“三加快”战略布局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新增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项目建设,加
市场动态2025年3月15日,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十周年。自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中国电力行业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核心,构建了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动了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来源:微信公众号“售电星星”作者:莫岭)一、十年改革的核心成就1.市
海风徐徐,晨光将一排排风机染成金色。日前,阳江海上风电和储能示范区阶段性建成,阳江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达600万千瓦,居全国前列。“通过柔直工程将阳江海上风电直送粤港澳大湾区,可显著提升大湾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同时通过多能互补和储能技术,保障大湾区电力供应稳定,应对极端天气和负荷高峰
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报告要求,“推动新能源集中与分布、陆上与海上并举,远距离外送和就地消纳并重,强化新能源并网全过程服务和管理”“加快推进三山岛海风柔直送出等工程建设,推动打造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拥有丰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阳江已经形成了清洁多元化的电力供应体系,南方电网公
一边是海上风电超长的产业链系统,一边是有雄厚基础的国家老牌工业基地。当辽宁省绿色发展与海上风电产业相互碰撞,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在日前召开的2025海上风电大会上,辽宁省发改委主任周轶赢指出:辽宁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争做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领跑者,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辽宁
2024年10月12日,福建省福清市海上风电产业园,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震撼下线。这台机组不仅单机容量全球最大、叶轮直径最长,且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关键部套技术世界领先。而在2025年6月20日上午,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传来捷报,经过1个
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将邀请来自行业
近日,巴西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试点项目——AuraSulWind项目正式启动,计划采用明阳智能18MW漂浮式风电机组。项目预计投资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8亿元),由日本JapanBlueEnergy(JBEnergy)牵头,联合南里奥格兰德州能源工会、港口管理局、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明阳智能以及多家工程、环境监测和运
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将邀请来自行业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福建,这片海域辽阔的东南沿海省份,坐拥得天独厚的海上风能资源,是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前沿阵地。其年均风速超9.5m/s,海上风电年均可利用小时数逾4000小时,澎湃的海风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吸引着全球目光。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初至今,福建已有11个海上风电项目迎来新动态,总装
6月20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二次)中标结果公布。公告显示,金风科技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100600.5万元。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徐闻东二项目)位于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以东海域,场址最近端距离锦和镇陆岸2
6月20日,浙能集团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发布《浙江某海上风电场(C项目)可研报告及专题、项目申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技术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此次招标项目概况与竞争性谈判范围:浙江某海上风电场(C项目,机组容量200
6月6日,经中央组织部宣布,张传江正式调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6月18日,履新不足半月,张传江赴集团下属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工作调研,在听取工作汇报并进行座谈交流后,他对有限公司下一步重点工作作出部署,他强
6月18日,浙江省舟山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同意中广核嵊泗7#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变更的批复》。根据《批复》,中广核嵊泗7#海上风电项目调整后项目建设内容为:拟安装18台单机容量为14MW风电机组,装机规模252MW,配套建设一座±200kV陆上换流站,及送出海缆约50km(其中陆上段约2619m,敷设方式为定向钻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