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蒋利军指出,氢具有能质两用特性,可以带动工业、运输、建筑业等领域的降碳;可部分替代油气,缓解我国油气燃料的安全供应问题,并进一步开辟外输新通道,深度开发受限可再生能源能源;利用氢能的长周期储能特性,提高电网和分布式供能的稳定性。
氢能和电能将在终端应用中将占据主要地位,通过氢电互补支撑现代能源体系的发展,氢与电在现代能源体系中是战略合作者,而非竞争者。目前绿氢主要来自于绿电,由于电氢转化,能效将有所降低,在能效优先的前提下,蒋利军认为应坚持“宜电先电,电难氢顶,减少转化,经济安全”的原则,通过电氢互补支撑长周期稳定的供能,解决电能难以解决的降碳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解决发展氢能过程中的成本、安全和能效等问题。
“氢的经济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预计到2030年,22项氢能应用成本可与其他低碳替代品持平,约占全球能耗的15%。”蒋利军表示,其中,长途重型运输和区间火车最具竞争力。目前,世界上已经有比较成功的商业化推广的案例,一个是日本户用热电联供,一个是美国的燃料电池叉车。我国的绿氢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目前只是一些试点示范项目,运行时间短,数据积累较少,实际数据还不足以支撑经济性分析。蒋利军认为,绿氢的综合应用,主要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高成本和低效率,二是安全风险,三是核心技术、装备存在一些“卡脖子”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政策保障、标准法规、场景选择以及技术研发等方面共同发力,打一套组合拳。
蒋利军认为,产业发展初期,合适的政策支持非常重要,最近美国发布了“降低通货膨胀法案”,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条款,即绿氢经税收抵免后每公斤价格降至0.73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元。这个价格将是世界上最低的,对于氢能的发展非常有利,会产生很大的聚集效应。可以预期,一旦这个法案落地推广,将吸引许多世界氢能产业链上的重要龙头企业落地与此,形成一个集聚的氢能产业生态,快速形成竞争优势,因此政策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制氢成本方面,蒋利军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一是电价,二是装备折旧,三是运行时间。其中,电价影响最显著,一般占百分之七八十。降低电价除一些政策支持外,在不同场景、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采用离网规模化制氢可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降低电价选择。储运加方面,储运加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0%,其中加氢成本约占50%。加氢成本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高压装备成本高,二是运营维护成本高,目前国内正在探索“绿氢低压”方式降低供氢成本。
有研科技在分布式供能、氢储能方面也做了探索。公司在怀柔基地,建设了30KW的风电电解水制氢,500NM3固态制氢,5KW燃料电池发电集成系统;氢储能方面,将合作建设200MW,800MWh的氢储能调峰电站,每年可产氢2.1万吨,发电2.9亿度,将采用96套8000Nm3金属固态储氢装置保证现场的安全高密度储氢。经济性方面,蒋利军认为,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已经具有成本竞争力,尤其是应用到工业园区,目前我国工业用电相对较贵,应用到工业更容易实现成本的平衡。商用车辆方面,有研科技与相关单位合作,在低压储氢公交车、低压储氢物流车、叉车以及游艇等方面都已经有了小规模的示范。其中,低压储氢燃料电池叉车加氢方便,运行成本低,运行时间长,安全性好,目前已经开发了1.5吨的叉车,将有15台投入示范运行。公司也在固态储氢在应急发电车、轨道机车上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探索。
最后,蒋利军对氢能产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氢能产业健康发展的关注重点。建议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资源地绿氢和化工就就近利用、工业园区的风光氢储微网供能和工业园、物流园的绿氢叉车等三个可能较快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方向;二是降低绿电价格是降低绿氢成本最有效的手段,应该鼓励发展风光微网直接制氢,减少过网费,直交流和高低压变换环节,低成本高效率制取绿氢;三是充分利用碳汇和绿电两个政策工具,制定相关政策,提高企业以绿氢替代灰氢的内在驱动力,将绿氢与上游的可再生能源和与下游的化工产业整合一体;四是加快新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三新认证”,加快具有中国优势的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4日,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2024年度唐山工业年鉴综述》。绿色制造体系方面,在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高能耗行业,开展节能诊断,引导企业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改造高能耗设备,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全年22家企业、2家园区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乐亭经开区获评省节水型园区,3家企业入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1日—6月27日,工信部对第39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进行公示,12款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在列: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对处于发展初期、普遍亏损的氢能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来源:高工氢电事实上,当前众多氢能企业
今年上半年,雄韬股份、氢璞创能、国氢科技、捷氢科技、鲲华科技、协氢新能源、未势能源、玉柴集团、重塑能源、国鸿氢能、明天氢能、锋源氢能、氢沄(河南)新能源等13家燃料电池企业收获“捷报”如下:来源:高工氢电1、雄韬股份1月5日,雄韬山南氢能应用示范产业园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开工建设;4月,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除已上市氢能企业增发募资外,氢能产业链共计超过20家企业获得融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有所减少,具体包括:考克利尔氢能、卡文新能源、云韬氢能、骊能新能源、新工绿氢、未势能源、氢合科技、科安创能、艾氢技术、锦美氢源、镁源动力、天芮科技、青鳐科技、聚智合众、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3日,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京光在京会见眉山市副市长田一澍。双方围绕氢能行业未来趋势、新质生产力重要发展方向等内容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李京光对田一澍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眉山政府给予氢能公司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详细介绍了氢能公司的主营业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6日,阿拉善盟携手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70家企业举办“链”上阿拉善·“核”聚新绿能——阿拉善产业对接大会,现场签约15个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额123.7亿元。涵盖齿轮箱、风电叶片产线等风电装备制造、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等高端制造以及风光制氢一体化、绿电甲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2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措施。局党组书记、局长颜志煌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个更加注重”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海洋工作指明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30日,吉利旗下浙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合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大连太平湾远程醇氢汽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汉如,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浙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7%,认缴金额2,850万(元);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合创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厚普股份旗下子公司厚普技服顺利签约林芝制加氢系统运营服务项目,是将乌兰察布三峡“源网荷储”运营项目的运营体系建设方案及实践经验,成功拓展应用到林芝制加氢系统运营服务项目的又一典范,成熟的运营方案和专业团队确保该运营服务项目已安全运营超过30天。西藏林芝东方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9日,贵州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含6个氢能项目。项目划分为预备、新建、续建、收尾四大类。预备项目2个,分别为清镇市生态贵阳红枫流域风光水氢储五位一体技术研究项目、织金县中石化长城能源100万吨/年甲醇项目。新建项目2个,分别为六枝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对处于发展初期、普遍亏损的氢能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来源:高工氢电事实上,当前众多氢能企业
今年上半年,雄韬股份、氢璞创能、国氢科技、捷氢科技、鲲华科技、协氢新能源、未势能源、玉柴集团、重塑能源、国鸿氢能、明天氢能、锋源氢能、氢沄(河南)新能源等13家燃料电池企业收获“捷报”如下:来源:高工氢电1、雄韬股份1月5日,雄韬山南氢能应用示范产业园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开工建设;4月,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除已上市氢能企业增发募资外,氢能产业链共计超过20家企业获得融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有所减少,具体包括:考克利尔氢能、卡文新能源、云韬氢能、骊能新能源、新工绿氢、未势能源、氢合科技、科安创能、艾氢技术、锦美氢源、镁源动力、天芮科技、青鳐科技、聚智合众、协
7月3日,明阳氢能MYH-K-1000系列产品通过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DEKRA德凯认证并荣获认证证书。经过DEKRA德凯的严谨运行检测和审查,MYH-K-1000系列产品成功通过了额定功率运行测试、30%-110%工况运行测试、冷启动测试、热启动测试、升降负荷测试、氢气纯度测试等全部性能认证,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近日,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针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W296号委员提案《关于扶持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正式作出答复。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发展对于推动吉林省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次答复聚焦产业布局、创新协同、资源整合、龙头企业培育以及开放合
2025年7月2日,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明阳氢能")与哈萨克斯坦Kaztechgas公司正式签署哈萨克斯坦成套制氢项目供货合同。作为明阳氢能在哈萨克斯坦即将交付的首个绿氢装备订单,此次签约标志着明阳氢能在中亚市场的战略布局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公司后续中亚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奠定了坚实基础。签
作者:陈英健1吴尚1曹元成2杜宝帅3王振兴1欧阳钟文1汤舜2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引用本文:陈英健,吴尚,曹元成,等.磁场分选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918-1927.DOI:10.19799/j.cnki.209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6月27日,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召开新产品发布会,来自国家电网、大唐集团、国能集团、华电集团、中电建、中能建等电网、发电、建工、石化冶金领域企业以及高校、学会、投资机构、媒体约400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参加会议,海德氢能作为核心合作伙伴出席活动。会上,双方联合发布《绿电制氢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6月27日,“氢电智联创新力电控蓄能领未来”——国电南瑞“一氢二储”新技术·新产品·新范式发布会在南京召开。会上,南瑞发布4S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绿电制氢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变速抽蓄交流励磁系统,并发布《绿电制氢技术白皮书》。国电南瑞董事长、党委书记郑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围绕“双碳”目标,标准体系怎么建、落实行动怎么推,以及如何加强与国际标准接轨等问题,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当前面临的难点之一。“我国在节能、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已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围绕“双碳”目标,标准体系怎么建、落实行动怎么推,以及如何加强与国际标准接轨等问题,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当前面临的难点之一。“我国在节能、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已
“我国在节能、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已牵头制定了部分国际标准,并有进一步引领国际的潜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标准国际化水平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围绕“双碳”目
“我国在节能、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已牵头制定了部分国际标准,并有进一步引领国际的潜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标准国际化水平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朱妍)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围绕“双碳”目标,标准体系怎么建、落实行动怎么推,以及如何加强与国际标准接轨等问题,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当前面临的难点之一。“我国在节能、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已
“我国在节能、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已牵头制定了部分国际标准,并有进一步引领国际的潜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标准国际化水平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作者:朱妍)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实施
“我国在节能、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已牵头制定了部分国际标准,并有进一步引领国际的潜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标准国际化水平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作者:朱妍)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实施
“我国在节能、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已牵头制定了部分国际标准,并有进一步引领国际的潜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标准国际化水平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来源:中国能源报文|本报记者朱妍)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实施碳达峰、
石化行业的发展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民生福祉改善,但其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减碳并非易事。统计显示,2020年全行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占到全社会排放总量的5%。在加工转化过程中,约有25%的化石能源用于加热、驱动设备等环节,其余则通过产品将碳排放延伸至终端消费领域。早
“我国氢能产业链初具雏形”“氢能产业发展潜力正逐渐释放”“未来将带动形成十万亿级新兴产业”,在9月18日举办的“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氢能分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随着碳中和、能源转型逐渐成为全球共识,氢能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竞相发展的新兴产业。我国氢能产业从制氢-储运加-
石化行业的发展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民生福祉改善,但其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减碳并非易事。统计显示,2020年全行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占到全社会排放总量的5%。在加工转化过程中,约有25%的化石能源用于加热、驱动设备等环节,其余则通过产品将碳排放延伸至终端消费领域。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