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目录
总 则
第一章规划基础
第一节资源现状
第二节发展成就
第三节面临形势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节规划目标
第三章矿产资源保护和勘查开发总体布局
第一节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区域布局
第二节提升能源资源基地建设水平
第三节强化国家规划矿区保障能力
第四节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区管控
第五节规范重点勘查开采规划分区建设
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第一节统筹推进基础地质调查与评价
第二节稳步开展矿产资源勘查
第三节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第五章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第一节持续开展矿产资源差别化管控
第二节逐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第三节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节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第六章矿业绿色发展
第一节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第二节着力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第七章规划实施与管理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强化规划管控作用
第三节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和审批制度
第四节强化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检查
第五节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
总 则
为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推进资源高效利用,推动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内蒙古自治区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是盟市、旗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重要遵循。涉及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相关行业及区域规划,应当与本《规划》相衔接。
《规划》适用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矿产资源。
《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2021—202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规划基础
第一节 资源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124种,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为119种(不包括由自然资源部统计管理的石油、天然气、铀和目前未统计汇总的地热、矿泉水),上表矿产地2150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891处。全区有45种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三位,103种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其中,煤炭、铅、锌、银、稀土、铌、锗、普通萤石、晶质石墨等矿产是自治区的优势矿产。2020年,开采矿产121种,完成采选业总产值2462.6亿元,占自治区生产总值的14.19%。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稀土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相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已形成地质调查、勘查、采选、冶炼、加工和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能源矿产品种齐全。石油、天然气集中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群)、开鲁盆地和海拉尔盆地(群)。煤炭保有资源量5179.1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煤炭保有资源总量的29.02%,且大部分具有煤田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厚度大、埋藏浅、易于露天开采等特点,具备建设特大型能源基地的资源条件,对全国能源结构和布局有重要影响。已探获的铀资源量位居全国首位,已形成我国北方重要的铀矿资源勘查开发基地。稀土资源得天独厚,保有稀土氧化物资源量居全国第一,包头被誉为“稀土之都”,稀土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83.7%。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分布集中,具有规模开发条件,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西部、大兴安岭中南段和狼山地区,3个地区有色金属量占全区总量的95%以上,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供应基地。非金属矿产分布广泛,普通萤石、晶质石墨、高岭土、盐、石膏、芒硝、天然碱等矿产优势明显。
第二节 发展成就
“十三五”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内蒙古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落实了自治区区域发展方向。
基础地质调查有序推进,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全区累计投入资金约11亿元,共完成1︰25万区域重力测量6.26万平方千米、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1.38万平方千米、1︰5万区域地质调查8.06万平方千米、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4.8万平方千米,通过实施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项目,提高了自治区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提供了一大批综合异常和重要矿(化)点。完成了西乌珠穆沁旗、额济纳旗等以旗县为单元的1︰10万水文地质调查36.4万平方千米,实施了通辽地区、河套灌区综合开发利用评价,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需求提供了服务。
矿产资源勘查成效显著,资源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强化找矿突破行动,积极引导各类资金投入,累计投入矿产勘查资金42.6亿元,新增大中型矿产地117处,其中,大型63处、中型54处。重要矿产成果突出,新增煤炭1136.14亿吨,铜金属量145.9万吨、金金属量323.8吨、锡金属量33.3万吨、钼金属量23.1万吨,晶质石墨矿物量4475.2万吨,新发现那仁乌拉钨铋银多金属、维拉斯托锂多金属、查干文都日晶质石墨等大中型矿床。银、铅、锌等优势矿产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了复兴屯、东花脑特银多金属、呼勒图锌多金属等一批大中型矿床。地方财政投入1.7亿元,安排地热勘查项目48个,实现了地热勘查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的勘查经验。
矿产资源开发更加合理,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积极引导高效利用萤石资源,乌兰察布市开展了萤石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在采选利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较大创新,提高了重要非金属资源的产品附加值。加强了对锗煤、焦煤、无烟煤的保护利用,严禁超规模生产,多管齐下实现有效保护。煤炭实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自然保护区内退出矿业权592个。
矿产资源开发结构得到优化,节约集约水平不断提升。坚持矿产资源整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矿产资源规模化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矿山数量由2015年的4776家减少到2020年底的3393家,大中型矿山数量由579家增加到955家,大中型矿山比例由12.12%提高到28.15%,较2015年提高了16.03个百分点。矿山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水平逐年提高,“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指标达到国家“三率”指标最低要求。
矿山生态文明稳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成效显著。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绿色矿山建设得到了矿山企业的积极响应。自治区已有381家矿山纳入绿色矿山名录,其中,67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3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内的141家矿山已有55家纳入了绿色矿山名录,其中,赤峰北成功列入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名单。全区投入4.3亿元,启动实施了21个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并印发实施了自治区绿色勘查技术要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地质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实行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验收制度,生产矿山累计投入治理资金约97.83亿元,累计治理面积约711.8平方千米,通过实施分期验收制度,强化了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加快了“还旧账”进程。各级财政投入20.39亿元,完成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积215.5平方千米,矿山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开发与治理并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向基金制度的转变,进一步推动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进入了新局面。
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显著提升。自治区开展矿产资源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和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梳理矿产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推动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实行普通建筑用砂石土矿业权审批下放。加强勘查开采公示信息抽查,逐步由重事前审批转向重事中事后监管,由重微观管理转向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基本构建起符合自治区实际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机制。
第三节 面临形势
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要求守好生态底线。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更加突出生态的重要性,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状况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发展,也关系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强调,任何地方的发展,都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十四五”时期是全区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关键时期,必须妥善处理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资源保障力度。矿业开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95%的能源、80%的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内蒙古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要提高地质调查和勘查经费投入,有针对性地加大油气、稀土、稀有、稀散矿产的调查评价和勘查力度,兼顾铁、铜、镍等大宗紧缺矿产勘查,努力形成一批能源资源接续区,保障能源资源供应。
矿业绿色发展要求资源高效利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矿产资源利用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煤炭、钢铁、水泥为代表的传统大宗矿产需求即将进入峰值,以铝、铜、铅、镍为代表的大宗矿产需求仍将保持高位,以锂、钴、稀土、地热、煤层气、页岩气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矿产需求快速增长。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建立以大中型矿山企业为主体的矿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优化矿业布局,集约节约高效利用资源。
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随着“放管服”管理改革的深化以及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能职责的落实,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不断优化矿业领域营商环境。调整矿业权出让权限,全面实现同一矿种矿业权出让登记同级管理;压缩矿业权审批时间,精简申请材料,优化申报程序;简化归并评审备案和登记事项,压缩办理环节和要件,缩减矿产资源储量政府直接评审备案范围;推动建立部门间联审机制,形成“要我办”到“我要办”工作机制的转变,依托自治区蒙速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争取实现“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的高效服务。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适应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加强基础性地质调查与重要矿产勘查,保障能源资源安全,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能耗双控要求,实施分区管控、总量调控、源头把控,以保护优先、集约集聚开发为主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动矿产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导向、保障有力。强化基础地质工作,加强重要矿产勘查,推进北山地区地质专项,勘查重点平面上由东向西转移,垂向上由地表勘查逐步向深部探测转移,促进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优化升级,保障重要矿产供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强化水资源刚性硬约束,提高准入门槛,将各类勘查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推进矿产资源绿色高质量发展。
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强化资源保护,持续开展开发利用总量调控,构建以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为主体的矿产资源集约集聚、规模化开发格局,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坚持全面治理、协调发展。坚决遏制矿山环境问题增量,加快消减矿山环境问题存量,推进黄河流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坚持改革创新、规范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强矿种差别化和区域差别化管理,落实自然资源工作新的职责定位。
第三节 规划目标
1.2025年目标。到2025年,煤炭、稀土、铜、金等重要矿产的供应保障体系更趋完善,勘查开发区域布局更趋合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保护更加协调,基本形成绿色勘查开发新格局。
资源保障更加有力。进一步夯实基础地质调查,解决一批制约资源和环境的关键问题,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加强非常规能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加大重要矿产勘查力度,实现找矿新突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0—15处,重要矿产资源储量稳步增长。
布局结构更加合理。推进自治区矿业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差别化高质量协调发展,分区更加合理、管控更加有效,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稳步推进煤炭、稀土等能源资源基地建设和国家规划矿区建设,全区煤炭年产量10亿吨左右,稀土氧化物和钨按照国家下达指标生产。
资源利用更加高效。自治区矿山数量进一步减少,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在期矿山总数控制在2900个以内,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到35%左右。提高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除煤层气、富铁、金、地热、矿泉水外,原则上不再新建小型及以下矿山。科技投入逐步增长,矿山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三率”水平达到国家要求,资源就地转化率逐步提高。
绿色矿山建设全面推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三级联创的工作机制,建立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制度,实行第三方评估制度和绿色矿山名录管理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强化黄河流域、乌海及周边等重点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加强生产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严格监管,督促矿山做到边生产边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矿政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推进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行政审批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更加精细,资源家底更加清楚。积极探索砂石“净矿”出让,出让收益征收、分配机制更趋合理。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矿产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2.2035年展望。到2035年,重要矿产资源供应保障体系更加稳定,勘查开发空间布局基本合理,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协调,矿山智能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达到更高水平;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的绿色开发模式全面形成,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产业“出海”这次立功了!特朗普宣布“90天的关税暂停”其实就是怂了!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已经加到了104%,而锂电池产品的关税增长更是达到了130%以上,但是,依然没有压垮产业信心。相反,真正绷不住的反而是美国自己。4月9日,特朗普表示“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或地区实施90天的关税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四川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孜州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发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文件提出,加快多元化试点示范应用。立足我州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探索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设施,积极发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尤其是2021年我国首次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来,新型储能作为新能源和电力系统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装机规模迅猛扩张,吸引大量资本和企业纷纷涌入,导致整个储能市场迅速从无限商机的蓝海转变为汹涌波涛的红海,新型储能一方面面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从2020年的不到70GWh到2024年的676GWh宁德时代以5年近10倍的产能跃迁缔造了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产能规模规模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均每秒一颗电芯的极限速度是工业4.0与AI碰撞出的十亿分之一电芯单体安全失效率是13大全资电池生产基地编织成辐射全球的智造网络3大灯塔,照亮锂电未来福建宁德基地诞生全球
盛新锂能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45.81亿元,同比下降42.38%;归母净利润亏损6.2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88.51%。首次亏损的锂盐大厂这是盛新锂能近5年来首次出现亏损。回顾盛新锂能近5年的业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20年:此时锂盐正处于上一轮下跌周期的尾部,锂盐价格持续下
印度政府近期宣布,将可行性缺口基金(VGF)支持的电池储能目标由原4GWh提升至13.2GWh,预算维持376亿卢比,目标完成时间为2027年6月。随着储能成本的持续优化,印度政府希望借助VGF计划加速储能项目的部署。调整后的具体分配包括:市场化项目(NVVN/SECI)2.2GWh;州级项目(拉贾斯坦等8邦)6GWh;国
最新数据,1-2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达到58.6GWh,同比暴增199.9%!最新消息,进入2025年,磷酸铁锂整体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60%!最新动向,磷酸铁锂加工费还在上涨,第四代高压密磷酸铁锂和降本工艺正在掀起新一轮淘汰浪潮!需求暴涨、技术迭代、产线更新,看来磷酸铁锂行业今年真的是要变天,一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7日,赣锋锂业披露公司2025年3月17日股东大会股东交流记录表。对于短期锂价,赣锋锂业认为目前的锂价已经处于相对底部区域的概率较大,这一判断主要基于:近期锂价感受到较强的成本端支撑、行业库存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以及近期需求有显著改善。未来锂价是否能上涨取决于供给侧是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要强化全链条管理,着力打通堵点卡点,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近日,国轩高科与晋景新能就
四川再次发现大型锂矿,世界锂矿格局将改写。3月4日晚成都发布,四川省马尔康市党坝锂矿在近日通过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新增氧化锂资源量44万吨,累计查明氧化锂资源量112.07万吨,成为迄今亚洲探明资源量最大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伴随着我国在2023年启动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3月6日,有消息显示,赣锋锂电将对所有新订单重新定价,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则赣锋锂电发布的客户告知函显示:受刚果(金)局势影响,锂电池行业正面临成本上升和供应链中断的挑战。为保障供货稳定,自即日起,所有新订单均需重新确认价格,具体价格请和我司销售人员对接沟通。目前,赣锋锂电并未对此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四川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孜州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发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文件提出,加快多元化试点示范应用。立足我州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探索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设施,积极发
聚焦硫化锂与锂金属负极。在中国锂行业面临周期性挑战之际,两大龙头企业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正将其战略目光投向下一代电池技术,近期相对明确地公开了各自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系统性布局。两家公司均重点发力硫化锂和金属锂负极这两大关键材料,此举被视为在传统锂盐业务承压背景下,寻求新增长曲线的重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赣锋锂业发布其投资者活动记录,被问到自给率时回答道,赣锋锂业锂资源自给率估计可以做到50%-60%左右,随着马里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产能提升后,公司的锂资源自给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蒙金项目一期已经投产,年产能规划是60万吨,目前正在产能爬坡中;松树岗项目建设在做
近日,在行业周期性调整的挑战下,盐湖股份发布了一份逆势增长的年报。其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全年净利润达到了46.63亿元。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锂业务板块,盐湖股份同样实现盈利,且毛利率高达51.86%,远超行业同行。这家被外界称为“资源之王”的企业,究竟是凭何在逆境中稳扎稳打,实现逆势突围
内忧外患、出海突围、融资并举已成企业生存现状的关键词。更长远地看,化债、融资也将带来新的财务隐忧。3月25日消息,哪吒汽车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哪吒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瑞浦兰钧在本次债转股供应商名单之列。而本次债转股是哪吒面对
2025年1C储能电芯市场呈现“蓝海与红海并存”的格局。2025年1C电芯报价已跌破0.3元/Wh。例如中能建储能科技(以下简称“中储科技”)2025年度6GWh储能电芯招标中,1C标包最低报价0.285元/Wh,均价0.318元/Wh。1C储能电芯通常指充放电倍率为1小时率的电芯,属于中高倍率电芯,适用于需要较高放电速率的场
一夜之间,这位碳酸锂实控人失去了全部股权。金圆股份日前公告称,公司实控人之一赵辉先生和潘颖女士已通过协议离婚方式办理解除婚姻关系手续,潘颖将得到赵辉所持公司全部股权。本次权益变动前,金圆股份实际控制人赵璧生、赵辉父子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金圆股份约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8.
盛新锂能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45.81亿元,同比下降42.38%;归母净利润亏损6.2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88.51%。首次亏损的锂盐大厂这是盛新锂能近5年来首次出现亏损。回顾盛新锂能近5年的业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20年:此时锂盐正处于上一轮下跌周期的尾部,锂盐价格持续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7日,赣锋锂业披露公司2025年3月17日股东大会股东交流记录表。对于短期锂价,赣锋锂业认为目前的锂价已经处于相对底部区域的概率较大,这一判断主要基于:近期锂价感受到较强的成本端支撑、行业库存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以及近期需求有显著改善。未来锂价是否能上涨取决于供给侧是
3月10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申报2025年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项资金的通知(云工信规划【2025】63号)。其中提到,重点支持高(超)纯铟、铟化物、铟基合金、铟靶材,锗单晶材料、锗晶片材料、光伏/光纤级锗材料、红外级锗材料,贵金属化工材料、光伏用贵金属材料、贵金属催化材料、贵金属功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力拓集团已完成以67亿美元收购阿卡迪姆锂业股份有限公司(“ArcadiumLithium”)的交易。此前,泽西岛皇家法院已于3月5日批准该项协议安排。力拓现已成为阿卡迪姆锂业的最终母公司,后者将更名为力拓锂业,并将整合力拓旗下Rincon锂项目。此次收购奠定了力拓在能源转型材料供应领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东峰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新型材料领域相关的核心技术突破,其中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聚焦于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包括与蓝廷新能源合作开发固态电解质及半固态复合隔膜、设立汕头博盛复合集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拓展复合集流体技术、以及与中南大学合
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跨界企业开始收缩布局。金浦钛业4月7日公告,决定终止子公司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与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甘肃镍都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共同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投资计划。原因是市场环境变化导致项目可行性降低,加之南京钛白资金压力,最终促使公司终止投资。时间回溯至
作者:梁振飞1王兴兴2胡皓晨3李艳红2欧阳博学2孙晓云3高瑞茂2叶骏2王德仁3单位:1.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青海海西817000;2.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3.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3引用:梁振飞,王兴兴,胡皓晨,等.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与隔膜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
作者:王钦1张艳岗1梁君飞1王华2单位:1.中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引用:王钦,张艳岗,梁君飞,等.硅基固态电池的界面失效挑战与应对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70-582.WANGQin,ZHANGYangang,LIANGJunfei,etal.Challengesandstrategiesforinterfacefailuresinsil
4月3日,湖南省省委书记沈晓明围绕“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主题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会上,沈晓明听取全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十五五”规划布局情况汇报,并且当天来到国网湖南电力调控中心调研。深入了解全省电网建设运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情况,指出要抓住国家统一大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天齐锂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高度关注固态电池的技术进展,并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布局相关领域。在关键材料方面,公司已顺利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核心原材料——硫化锂的产业化筹备工作,持续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和降本技术优化。公司已完成硫化锂产业化设备、工艺开发,形成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呈现出如下特点: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触底回升;2)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快速起量;2)在正极材料中占比进一步扩大。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价格开始回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低于4万元/吨,部分低端产
近日,在行业周期性调整的挑战下,盐湖股份发布了一份逆势增长的年报。其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全年净利润达到了46.63亿元。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锂业务板块,盐湖股份同样实现盈利,且毛利率高达51.86%,远超行业同行。这家被外界称为“资源之王”的企业,究竟是凭何在逆境中稳扎稳打,实现逆势突围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白皮书表示固态电池的产业化给上游材料带来的最大的市场机会在于核心的固态电解质,其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固态电解质出货量约0.17万吨,主要来自于中国市场。EVTank预计随着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的逐步产业化,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解质的出货量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8日,三祥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领域系公司重要战略布局方向,公司已成立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导小组,进一步促进固态电解质材料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及成果转化。
一夜之间,这位碳酸锂实控人失去了全部股权。金圆股份日前公告称,公司实控人之一赵辉先生和潘颖女士已通过协议离婚方式办理解除婚姻关系手续,潘颖将得到赵辉所持公司全部股权。本次权益变动前,金圆股份实际控制人赵璧生、赵辉父子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金圆股份约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8.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