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中国石化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初心使命,多年积极探索,在深层、超深层油气富集机理、高效勘探开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已在四川盆地深层天然气页岩气、塔里木顺北深层油气和胜利油田深层页岩油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深层油气大发现,成为我国深地油气领域的主力军,切实肩负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职责。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郭旭升)
PART1蓄势待发
我国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随着中浅层油气勘探开发程度不断提高,油气发现难度日益加大,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越来越被广泛关注,全球深层油气的新增储量呈明显增长趋势。
根据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5年),全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量671亿吨油气当量,占油气资源总量的34%。以塔里木盆地为例,仅埋深在6000至10000米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就分别占其总量的83.2%和63.9%。勘探开发盆地的深层油气资源,对老油气区(田)扩大储量、稳定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在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进展,但由于其埋藏深、超高温、超高压的特点,受构造复杂、地震波场复杂、储量品位低、产能低等因素影响,深层、超深层领域的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唯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定科技创新、埋头攻关,立足基础研究把关键核心技术搞清楚,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带动中国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突破。
PART2潜心攻关
深层、超深层油气领域
自主创新关键核心技术
陆相油气理论支撑了我国近半个世纪石油工业,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等油气田。然而,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陆相主力油气田已相继进入勘探开发的中后期,后备储量严重不足。
在中国海相盆地,中国石化开展了一系列重大项目攻关,以发现大型、特大型气田为目标,通过理论创新与技术攻关,取得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在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规模储层发育机理、油气成藏富集机理、勘探开发技术、钻完井技术方面已形成一套国内领先的技术系列。推动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事业的发展。
一是创新发展海相地质理论,形成了海相深层高效勘探及关键技术系列。
在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重新建立了海相沉积模式,发现了普光优质礁滩相储层和元坝超深层大型生物礁带,形成了深层-超深层优质储层发育机理新认识。建立了“早滩晚礁、多期叠置、成排成带”的生物礁发育模式,明确了在5000m以下仍有优质储层发育,在纵向上拓展了勘探空间。
揭示了普光气田天然气来源和油气运聚复杂过程,建立了油气藏构造改造调整过程中,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和有效保存条件决定油气聚集最终定位的构造-岩性“复合控藏”模式;针对元坝气田超深弱变形区,建立了“近源富集、油气转化、持续保存”的成藏模式,揭示了超深层天然气富集规律。
创新形成了复杂山地超深层生物礁储层地震勘探技术系列,突破超深弱反射层地震采集处理技术瓶颈,有效提高超深层反射能量和分辨率,形成了礁滩储层综合预测技术,探井成功率达92.3%,在预测高产富集带上,实施的10口探井均获日产百万方高产气流。
依靠海相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先后高效、安全地发现了国内首个海相整装大气田——普光气田和首个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实现了海相深层油气勘探重大突破与超深层高效勘探,整体提升了四川盆地勘探潜力。
按照2018年的数据,普光和元坝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424亿方,生产天然气1200亿方,为川气东送提供了资源保障,惠及长江沿线8个省市、数千家企业以及2亿多居民。
针对塔里木盆地顺北超深层油气田勘探开发难点,创新集成了超深层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及缝洞体立体成像、走滑断裂带精细解析、断控缝洞体雕刻与量化描述、断控缝洞型圈闭描述与目标优选等技术系列,实现了顺北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气藏的系列发现与高效拓展。
截至2021年,顺北油气田已累计提交探明储量超2亿吨油当量,建成百万吨产能阵地。估算顺北油气田范围内沿18条主干走滑断裂带分布的油气资源量达17亿吨油当量。
二是形成深层高含硫气藏和缝洞型油藏的高效开发理论技术。
针对高含硫气藏埋藏深,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安全高效开发难度大的难题,创新形成了复杂礁滩储层精细描述技术系列、高含硫边底水气高效开发及稳产技术系列,支撑在国内首次建成特大型高含硫气田——普光气田,首次建成7000m超深生物礁底水高含硫气田——元坝气田,建立了我国高含硫气田安全开发的标准体系,基本实现了采气、集输、净化系统关键装备国产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开发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针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揭示了岩溶缝洞储集体形成机制与多尺度复合介质高效开发机理,研发了地球物理高精度成像、多尺度分类检测及多元约束岩溶相控建模技术,形成了基于缝洞空间结构的差异性水驱和注氮气洞顶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支撑了我国首个深层特大型缝洞型油藏——塔河油田的规模开发与持续高产稳产。
三是形成复杂深层、超深层钻完井技术系列。
聚焦塔里木和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工程技术需求,创新形成超深层地震采集、安全钻井、超深高温高压井试油试气等10项技术,攻克超深层安全快速钻井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形成了以工艺、工具和材料为核心的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系列,具备了9000m复杂地层井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技术服务能力。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部署50余口8000m以上的高难度重点井,创高指标、新纪录56项,12次打破亚洲及世界纪录,形成技术标准规范18项,助推超深井工程技术水平迈向世界领先行列,有效支撑了塔里木盆地超深油气田产能建设和四川盆地深层勘探开发。其中,川科1井,完钻井深7566m,是探索海相油藏的第一口超深井。塔深5井,完钻井深9017m,为国内首口超过9000m 的特深井,刷新了亚洲陆上最深井纪录。
PART3突破重围
实现由“打不成”
到“打得快、打得准”的重大跨越
8月10日,中国石化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施的“深地工程”获得突破,位于塔里木盆地的顺北803斜井完成钻井深度8110米,成为顺北油气田超深层第15口“千吨井”。当日,中国石化命名顺北油气田为中国石化“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顺北油气田基地被誉为“深地一号”。
顺北深层油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西部,油藏具有超深、高温、高压等特点,储层平均埋藏深度超过8000米。面对顺北极限地质条件,中国石化不断深化地质理论创新,率先突破了8000米超深层油气勘探“死亡线”,创新提出了“低地温、大埋深、高压力”条件下海相烃源岩抑制生烃模式、超深断控缝洞型储集体成储机制和油气成藏模式,形成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气成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海相油气成藏理论。
技术突破也至关重要,犹如站在珠穆朗玛峰顶、看清雅鲁藏布江上的游船,需突破“认不准、控不住、钻不成、沟不通”四大技术瓶颈。
一是认不准。顺北油气田地表被沙漠区覆盖、目的层埋深大、地震信号弱、断控规模储集体成“板状”特征,导致断控储集体精细描述难度大,需要攻克8000米超深地层找断控储集体的“认不准”难题。
二是控不住。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内部非均质性极强,精细控储实现高产的难度极高,需要解决复杂破碎带内“控不住”难题。
三是钻不成。顺北深层断控缝洞型储集体地层破碎、坍塌和漏失风险大,深层温压条件下钻井定向难度大,造成钻井成井率低、储层伤害率高、中靶偏移率高,需要攻克“钻不成”难题。
四是沟不通。由于常规液体在高地温背景下有效时间短,沟通距离小、高效沟通储集系统培育高产井的难度极高,需要攻克“沟不通”难题。
经过数年攻关,中国石化创新形成超深层储层立体成像技术和缝洞体精细雕刻技术,相当于给地球深部做CT扫描,断裂识别精度从30米提高至15米。该技术已经应用在顺北1.4万平方千米的地震资料处理中。目前,根据该技术形成的地震资料部署井位达80余口,建成产能超百万吨。中国石化目前已掌握超深层油气优快钻井技术,攻克了超高强度套管、钻杆、钻井液、测控仪器、完测工具等关键技术,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顺北特色的8000米级复杂超深层井身结构设计及配套技术和标准规范,实现了由“打不成”到“打得快、打得准”的重大跨越。
PART4成果辈出
中国石化深层、超深层
油气勘探开发成效显著
从发展历程看,中国石化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大致经历了重点突破和规模发现两个阶段。重点突破阶段以20世纪90年代塔里木盆地海相突破为标志。1984年,塔里木盆地沙参2井实现古生界海相油气重大突破,1997年,中国石化发现了我国第一个古生界海相亿吨级大油田——塔河油田,并于2001年实现塔河油田主体区基本探明,之后在外围实现多点突破。截至2018年底,塔河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3.5亿吨,建成产能700万吨/年。
2000年以来,中国石化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进入规模发现阶段,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常规天然气、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和济阳深层页岩油领域均获突破。
2003年以来,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礁滩、三叠系雷口坡组、志留系深层页岩先后发现并开发了普光、元坝、川西和威荣4个深层海相千亿立方米大气田。目前,普光气田有深度超6000米的井40口,元坝气田有深度超7000米的井57口,目前正钻的元深1井设计井深8680米,川西气田有深度超6000米的井18口。当前,中国石化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常规天然气年产量超过120亿立方米。
在深层页岩气和页岩油领域,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矿权区内拥有深层页岩气资源量6.3万亿立方米,是页岩气未来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该区域投入商业开发的页岩气埋藏深度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之最,2022年实现4200米深层页岩气攻关新突破。济阳深层页岩油项目位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具有“低、深、厚、高”的特征:演化程度低、埋藏深、页岩厚度大、异常高温、高压。初步估算,该区域页岩油资源量41亿吨,区域深度是当前国内页岩油领域之最。
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2015年中国石化部署的顺北1-1H井侧钻获高产,2016年部署的6口评价井连获高产,拉开了顺北油气田增储上产的序幕。截至2022年,中国石化在顺北油气田钻探垂直深度超过8000米的油气井达41口,已落实四个亿吨级油气区,标志着顺北油气田被成功勘探开发。
PART5展望未来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助力“双碳”目标并进
“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努力实现陆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突破与重大发现,预计累计新增石油探明储量9.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1.16万亿方,将为实现中国石化上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的资源基础。此外,在“双碳”领域,中国石化正在开展CCUS专项科技攻关,并成立了中国石化CCUS重点实验室。
8月29日,中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开始进入成熟的商业化营运,该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约900万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年年初,国务院《关于推动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雷霆之势落地。3月底,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成品油涉税产品检测管理暂行办法》。加油站要想生存,就必须跨越这道关卡:摆脱违法违规的路径依赖,走到合规经营的轨道上来。《意见》出台,剑指偷油逃税、非标横行、监管失序等顽疾。(来源:中
为科学编制全省油气发展规划,推动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4月28日,省能源局组织召开“十五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专题座谈会。省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海西州能源局、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国家管网甘肃公司青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青海油田公司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油气勘探开发、
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吴迪副院长杨雷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开发布,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加快高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4月28日,中国石化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353.56亿元,同比下降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2.64亿元,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83.16亿元,同比下降27.6%;基本每股收益0.109元。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支撑有力空间广阔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明确要求。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
以市场规律为牵引构建多元协同能源生态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震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指明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2025年一季度经营业绩,产量稳步增长盈利韧性凸显。4月29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经营业绩。2025年一季度,公司油气净产量稳步增长,成本竞争优势持续巩固,展现穿越油价周期的坚强韧性。一季度,公司实现净产量188.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4.8%。其中,中
4月29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01857;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码:00857)]宣布,2025年一季度,公司积极应对宏观形势、油气价格、供求关系变化,统筹推进生产经营、提质增效、改革创新、绿色低碳转型、安全环保等工作,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油气两大产业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详情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油气管网主干线或支线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
非洲,石油巨头们一片久违的“新”投资热土!(来源:石油Linknbsp;文|木兰)曾几何时,石油巨头纷纷“撤离”非洲;如今,这片大陆却摇身一变,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投资高地。日前,阿联酋的石油巨头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NDOC)通过新公司XRG完成了一笔油气资产收购,即莫桑比克Rovuma盆地第4区块10%
4月16日,中国海油宣布南部海域某超深水探井,以11.5天的钻井作业周期高效完成,打破了我国3500~4000米超深水钻井周期纪录。此次突破验证了我国自主深水钻完井完整技术体系的先进性和超深水钻完井领域的“优智”技术实,对推动深海油气资源规模性增长,加快深海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该井项目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简称“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31日发布消息称,中国海油在南海东部海域深层—超深层勘探发现惠州19-6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惠州19-6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距离深圳市约170公里,平均水深100米。发现井HZ19-6-3钻遇油气层127米,完钻井深5415米,经测试,该井平
3月3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01857;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码:0857)]宣布,2024年公司积极应对形势变化,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深入推进炼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市场营销质量,着力实施提质增效行动,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大力提
3月23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部署在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的海301井获高产油气流,在两个层系分别试获日产1108立方米、167立方米油当量,刷新北部湾海中凹陷油气日产量纪录。此前,海3斜井于2024年7月试获1010立方米油当量,两口千方高产探井证实了所在的海3构造整体含油,展现出海中凹陷
3月14日,江苏句容利用110千伏车载移动变电站为中石化华阳1井平台探井工程项目现场提供电力保障。这是该技术首次应用于苏南地区能源勘探领域。据介绍,介绍,经测算所有用电设备功率为30.5兆瓦,因项目地处镇江西片电网,周边虽有多座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但受限于主变容量和线路负载,临时供电方案面
油气是战略资源,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围绕矿权管理,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若干法规和文件,促进了油气行业不断加大投资,强化技术创新,勘探开发成绩显著,有力支撑了我国石油产量重回2亿吨和天然气快速上产。但随之也出现了油气矿业
近日,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石油石化招标采购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杭州举行。正泰新能作为光伏行业领军企业受邀出席,分享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本次大会以“创新、智慧、绿色、共享”为主题,汇聚600余位行业权威,包括国家部委领导、两院院士、央企技术专家及供应链负责人,重
一项纪录再次被刷新——2024年中国海油国内原油增产量占国内总增量的79%。油气产量曲线持续上扬,这一增势中国海油已连续保持6年。数字背后,是中国海油向深水要资源、向技术要空间、向管理要效率,进一步加快推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壮阔图景。向深水要资源:不惧“风险”翻“深山”50%、60%、70%,直
奋力谱写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司长刘红2024年12月15日,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系统总结了2024年工作成绩,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要求,2025年要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责任,推进油气增储上产;强化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设,优化油气管网运行调度机制;巩固深化国
近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成功完钻国内首口2500米超长水平段煤岩气水平井,刷新我国陆上煤岩气超长水平段、水平段一趟钻和最长裸眼段3项纪录,标志着中国石油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岩气开发技术与管理上取得重大突破。煤岩气是我国天然气持续增产的重要战略接替资源,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30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日前,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项目规模为2×350MW。详情点击大唐七台河发电3、4号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30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日前,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项目规模为2×350MW。详情
为科学编制全省油气发展规划,推动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4月28日,省能源局组织召开“十五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专题座谈会。省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海西州能源局、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国家管网甘肃公司青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青海油田公司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油气勘探开发、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2025年一季度经营业绩,产量稳步增长盈利韧性凸显。4月29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经营业绩。2025年一季度,公司油气净产量稳步增长,成本竞争优势持续巩固,展现穿越油价周期的坚强韧性。一季度,公司实现净产量188.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4.8%。其中,中
氢启绿色未来!新能源制氢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引擎,更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破局利器。凭借电氢灵活转化与储能调节的双重优势,可以大幅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精准平衡电力供需,助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2025年4月24日,由南瑞继保牵头编制的《新能源制氢一体化控制技术导则》初稿讨论会在北京顺利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6日,青海油田格尔木300MW燃机电站第二套联合循环机组168小时联合试运顺利通过国家电网考核并圆满结束。宣告格尔木300MW燃机重启项目全面投产归调,为项目顺利中交及后期商业化运行奠定扎实基础。青海油田格尔木300兆瓦燃机电站重启项目是青海油田曾经重要的能源设施之一,也是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新疆油田公司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项目主厂房混凝土开始浇筑,标志着新疆油田首个也是目前中国石油最大在建煤电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据悉,该项目位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是中国石油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总体规模为“400万千瓦新能源+2×660兆瓦超超
2024年我国持续推动“双碳”战略和“新基建”建设,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充电桩等政策机遇带来输变电设备需求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公司紧抓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电网投资加速增长的机遇,持续聚焦输变电设备制造主业,深入实施大集团客户营销战略和“铁三角”营销模式,大力拓展新能源发电、电网
大力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CCS)产业,是未来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路径。近年来,中国石油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以国务院国资委“百大工程”中国石油CCUS重大示范工程项目为依托,持续加强CCUS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工业化应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