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比亚迪储能与圣劳伦佐集团(简称“圣劳伦佐”)在深圳坪山比亚迪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圣劳伦佐首席创新官PaoloBertetti、圣劳伦佐集团采购总监DamianoVincenzoPatelli,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尹小强、新型应用产品线总监姜新军等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内容,双方确定“开放创
5月12日,《福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文件提出,到2030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努力达峰削峰,
5月13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申报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23日。全文如下: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沈抚示范区产业创新局: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
5月12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此次申报范围包含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高效节能装备五类,所申报技术装备已有成熟应用案例,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在碳中和背景下,解决算力增长带来的能耗和碳排放问题变得尤为迫切。随着全球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趋势进一步加深,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带动下,算力已成为最受重视的战略性生产力,市场需求快速攀升,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算力规模年均增速将超过50%。同时,由于算力产生于数据中心的运行,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正经历着全球最快速的能源体系转型进程。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技术创新与应用,更是涉及制度重构与利益博弈的复杂系统工程。“政策—市场—技术”协同的多维解构我国能源转型的顶层设计呈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但政策传导过程中常遭遇多重摩擦阻力,表现为制度刚性与市场弹性
5月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人民政府发布公示了国网临潭县供电公司2025年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结果。经评估,2025年2季度临潭地区10kv线路负载率超过90%的线路仅一条,为110kV新城变113新化线,评估等级为红色。评估等级为绿色的有9条线路、等级为黄色为有7条。2季度临潭地区10kV变压器可开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上海崇明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张江高新区崇明园改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打造绿色低碳特色产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依托上海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设立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碳中和技术创新孵化基地和产业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就“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在“双碳”目标倒逼能源革命的当下,分布式新能源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重塑电力市场格局。但当投资者还在纠结“隔墙售电”能否打破电网垄断时,头部企业已悄然用“绿电直供”撬动百亿级市场。这两种模式究竟是政策博弈的产物,还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本文将穿透概念迷雾,用真实案例揭秘分布式能源的未
四川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1月10日印发的《四川省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主动适应、积极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全面提升各类主体参与碳市场能力,管好盘活碳资产。在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方案》是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后
四川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1月10日印发的《四川省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主动适应、积极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全面提升各类主体参与碳市场能力,管好盘活碳资产。在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方案》是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后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据中国碳中和9月29日公告,集团与PetroSingaporeHoldingPteLtd(新加坡石油)于9月28日签订碳信用交易协议,PetroSingapore将向集团采购200万吨优质的碳信用资产,全部为国际VCS标准的碳减排量(VCU)。该交易将为集团带来可观的销售收入,也是亚洲区域最大规模碳减排量交易之一,对于
日前,中信集团在官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白皮书》,进一步明确集团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行动路径。这是中信集团继去年提出“两增一减”低碳发展战略后的又一重要举措。中信集团通过对“十三五”期间的碳排放全面摸底盘查,探索编制“双碳”损益表,确保“双碳”战略实施的清晰透明、有迹可循,并在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6日,西藏水资源有限公司与中国碳中和公告称子公司签订协议,购买其碳资产以抵消经营碳排放,协助其实现碳中和。根据合作协议内容,西藏水资源向中国碳中和集团购入优质碳信用资产,包含黄金标准“GS”及核证碳标准“VCS”的核证自愿减排量,用作抵消其经营产生的碳排放。相关
12月20日,中国碳中和公布,近日公司和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中化环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并开始碳资产开发。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需要逐步压缩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占经济的比重,推动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还需要商业银行在帮助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产线改造、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碳中和公布,集团于近日已经成功购得二氧化碳核证减排量约150万吨,该等碳信用资产符合GoldStandard(GS)和VerifiedCarbonStandard(VCS)标准并完成签发,是具有全球流通性并广为接受的优质碳信用资产,涵盖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垃圾填埋发电、煤层气发电等不同类别项目所产生的核证减排量。
近日,中电建南方、华东新华、青岛城投、广东建晟、水发绿色多个新能源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建新能源集团)成立于2021年12月,是大型央企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的重要子企业,主要从事以新能源为主的清洁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
11月5日下午,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交易分团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进口商品采购签约仪式。中国华电党组副书记、董事祖斌出席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参加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并作为中国华电交易分团团长
2024年9月25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安徽省光储办、滁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光伏行业技术创新大会”在安徽滁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邀请了行业主管领导、专家,交流光伏行业的技术创新、系统变革、政策走向和全球局势发展情况,分享尖端研究成果,发出权威行业声音。会议吸引了大批光伏业界人士参加
7月19日,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尔利”)与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碳科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强强联合旨在共同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书写中国碳中和新篇章。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城市、工业及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
近期,绿色电力(简称“绿电”)市场迎来直线拉升的上涨之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绿电、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交易总量达1871亿千瓦时,其中1481亿千瓦时来自绿电交易(“证电合一”交易),同比增长254%;390.7亿千瓦时来源于独立的绿证交易,同比增长1839
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安全高效的新型电网系统已经成为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能源互联网将创新性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传统能源行业,牵引能源跨领域深度融合创新,是助力能源转型的代表性新质生产力。——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会长姜胜耀6月20-21日,以“AI赋能能源互联网,
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应如何看待碳中和科技尤其是能源科技的价值,现有碳中和技术发展现状如何?哪些领域最有潜力?本刊日前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他表示,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目前碳中和所需的技术中,进入商业化应用的尚不足一半,要
院士论坛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应如何看待碳中和科技尤其是能源科技的价值,现有碳中和技术发展现状如何?哪些领域最有潜力?本刊日前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他表示,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目前碳中和所需的技术中,进入商业化应用的尚不足
2024年,全国碳市场步入第三个履约期,市场扩容步伐加快。全国两会刚刚落幕,碳市场扩容便传出信号:3月15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铝冶炼行业》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铝冶炼行业》征求意见稿发布(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此举与发电行业进入碳市场的工作模式基本一致,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1日,中国碳中和发布公告,集团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郑州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并切实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透过共同发挥各自优势,秉承“共同发展、诚信合作”的宗旨,开展以下合作内容:根据协议,集团与郑州工学院计划共建“储能新材料”研
对新能源产业来说,2023年是一道“分水岭”。这一年,我国风电、光伏产业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进一步夯实全球领头羊地位。根据国家能源局1月底发布的数据,我国太阳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0亿千瓦,占比近36%。新增装机方面,风光总计约300GW,其中光伏更是超过200GW。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表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