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全面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
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能源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引领下,我国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目前已初步构建以市场化为导向,规范、公平、完善的高效能源政策体系,为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发挥能源战略规划引领作用
宏观政策和能源战略规划引领作用更加突出。2016年底出台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是我国首个能源系统综合性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此前后,由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组成的“1+14”系列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行动计划陆续面世,明确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打造了近年来最为完整的能源规划体系,立体式、多层次实现了综合性与专业性、中期性与长期性、全局性与地区性相结合。“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陆续出台《“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方案,对“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
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是管总管长远的,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N”则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一系列文件将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2022年9月《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印发,充分发挥标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支撑和引领性作用。
二、有序推进能源市场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快。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竞争,培育多元能源市场主体,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构建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一)油气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绘就油气体制改革宏伟蓝图,推动油气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上游勘探开发有序放开,油气管网独立运营,进口原油“双权”陆续放开,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建立,油气价格进一步市场化。
改革油气管网运营机制,实现管输和销售业务分离。2019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会议强调推动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12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广东、海南、湖北、湖南、福建等省级天然气管网以多种形式融入国家管网,“全国一张网”基本成型。全面开放油气勘查探采市场。2012年我国首次就页岩气探矿权公开向社会招标,拉开了国内页岩气勘查开发领域向各类投资主体全部开放的序幕。2015年、2017年公开招标出让新疆多个石油天然气勘查区。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随着2020年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石油天然气上游勘探开发向外资和民企敞开大门,形成以国家石油公司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油气勘查开采市场格局。完善油气进出口管理体制。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分别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原油加工企业申请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陆续放开,油气改革“破垄断”开始提速。我国石油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获得进口原油“双权”的企业由原来的5家国企变成超20家国企和民企竞争的格局,形成了多元、有序、有活力的原油进口队伍。
搭建油气交易平台。我国陆续组建了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深圳天然气交易中心、浙江天然气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等油气现货交易平台,同时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了我国第一个国际化期货品种SC原油期货,为推动我国油气市场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成立有助于我国提升天然气定价话语权,对提升我国在国际石油天然气市场地位,保障未来国家能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二)电力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
伴随着《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电力体制改革政策文件的面世,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发用电计划有序放开、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电力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建设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等电能量交易和辅助服务交易相结合的电力市场。2022年1月《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电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我国电力行业开启新局面、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将能源和生态环境市场纳入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体系,提出了“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等改革举措。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在空间范围上覆盖省间、省内,在时间周期上覆盖多年、年度、月度、月内的中长期交易及日前、日内现货交易,在交易标的上覆盖电能量、辅助服务、合同、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等交易品种的全市场体系结构。在全国8个地区开展电力现货试点,在5个区域电网、27个省级电网推进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2021年,全国市场交易电量达到3.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44.5%。2022年7月23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试运行启动会举办,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率先在南方区域落地。当天,云南、贵州、广东合计超过157家电厂和用户通过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平台,达成南方区域首次跨省现货交易,全天市场化电量合计达27亿千瓦时。组建并规范化建设电力交易机构。2018年,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电力交易机构,北京、广州2个区域性电力交易中心也组建完成,成立了全国电力交易机构联盟,形成业务范围从省(区)到区域、从区域到全国的完整组织体系。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细化电力交易机构改革相关政策,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提速。截至2020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内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27家省级电力交易机构、南方电网范围内的6家电力交易中心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造,其中,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成为全国首家实现电网企业持股比例低于50%的电力交易机构。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2021年发布的《售电公司管理办法》,明确售电公司注册条件、注册程序及相关权利与义务等内容。相较于2016年出台的《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更加注重促进售电市场的公平竞争以及售电公司动态管理和风险管理。目前,全国共推出五批459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在电力交易机构注册的售电公司约5000家,形成多买多卖的市场竞争格局。
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2019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的通知》提出,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支持中小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全面放开价格形成机制,保障公益性用电、规划内清洁电源发电,加强电力直接交易的履约监管等。这进一步提高了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
(三)煤炭交易市场不断完善
2012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和发展全国煤炭交易的市场体系。201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公布了全国性煤炭交易市场建设计划,拟逐步培育建成2~3个全国性煤炭交易市场,成立全国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协调机制。2020年10月28日,首个国家级平台——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在北京正式开业运营。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煤炭、电力、钢铁、港口、地方交易中心等35家煤炭上下游优势企业成立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唯一全国性煤炭交易市场。全国煤炭交易中心的建立,是国家解决煤炭和下游行业多年以来突出矛盾的重要举措。
(四)碳市场建设大力推进
我国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作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第一个履约周期为2021年全年,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2年9月14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5亿吨,累计成交额85.59亿元,通过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三、不断完善能源价格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能源资源领域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科学核定自然垄断环节价格,出台了输配电、天然气管网等领域价格管理和成本监审办法,建立起约束和激励相结合的垄断行业价格监管制度。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已基本确立。
(一)油气价格逐步迈向市场化
健全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调整机制。2013年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将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由现行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同时取消依照国际市场油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成品油价机制进一步接近市场化。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建立了“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设定了被称为“天花板”(130美元/桶)和“地板价”(40美元/桶)的成品油价格调控上下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进程。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在2005年开启,实现了天然气出厂价统一实行政府指导价。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采取“先非居民后居民”“先试点后推广”“先增量后存量”“边理顺边放开”的实施步骤,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快速提高气源和销售等竞争性环节价格市场化程度。2015年印发《关于理顺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关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实现增量、存量气价格并轨,全面理顺并大幅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同时建立更具弹性的价格机制,实现了居民与非居民门站价格并轨。2016年,《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出台,改革管道运输价格机制。2017年,完成首次天然气跨省管道定价成本监审和价格核定工作,核减成本比例为16%,并出台意见指导各地加强城镇燃气配送环节价格监管。至此,我国基本构建起天然气长输、短输、配气等垄断环节全产业链价格监管制度框架。2017年《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出台,明确将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定价机制。2018年出台理顺居民用气价格方案,实现与非居民用气价格机制相衔接,全面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弹性价格机制。在上游经营主体多元化和基础设施第三方公平接入实现后,适时放开气源和销售价格,推进天然气发电价格市场化。截至2020年,80%以上的消费气量门站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和市场主导形成,完全市场化定价的资源占比从2015年的不到10%提高到2020年的45%。
此外,我国首次专门就接收站气化服务价格制定政策文件。2015年接收站气化服务价格由中央下放至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近年来,随着国家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持续推进,接收站逐步向第三方开放。2022年5月《关于完善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气化服务定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了气化服务价格定义及内涵,将气化服务价格由政府定价转为政府指导价,实行最高上限价格管理,鼓励“一省份一最高限价”,并明确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制定最高气化服务价格。
(二)电力价格改革加快推进
合理制定电网输配价格。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覆盖跨省跨区输电工程、区域电网、省级电网、地方电网、增量配电网的全环节输配电价格监管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以“准许成本+合理收益”为核心的输配电价监管制度框架。并已开展两个监管周期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和电价核定,正在部署开展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实地审核工作。形成跨省跨区送电价格。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完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跨省跨区送电由送受电双方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平等协商或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确定送受电量和价格,鼓励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确定新建跨省跨区送电项目业主和电价,并通过长期合同形式予以明确。对于暂时还不能完全放开的上网电价,实施更加透明和市场化的管理方式。推动分步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电力用户或售电主体可与发电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交易价格。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机制改革。2012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自2013年起,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从2020年1月1日起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将此前的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正式结束了从2002年厂网分开沿用的以“标杆电价”确定同省区煤电机组上网电价的方式,以及实施了15年之久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202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与工商业用户用电价格,将电价浮动范围扩大至在基准价基础上上下浮动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不限,真正构建起“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实现了上网电价、用户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有效联动。完善风电、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我国从2009年、2011年开始分别对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实行分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政策。随着风电、光伏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2016年启动标杆上网电价退坡机制,逐步下调标杆上网电价水平,进行连续四次下调。2018年随着市场化条件的成熟,将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和集中式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改为指导价,开始推行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2019年调整为指导价加竞争性招标确定上网电价的机制。2019年1月,我国出台《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从12个方面提出了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试点项目建设的有关要求和支持政策措施。2019年和2020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试点项目规模达7760万千瓦。2021年起,我国新建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此外,完善水电、核电、天然气发电、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实行标杆上网电价、两部制电价政策;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完善分时电价机制。
全面实行居民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2014年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部署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并将居民用气划分为三档。2015年全面建立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至此,我国居民水电气“阶梯式定价”全面实行。
(三)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2012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随后在2013年实施电煤价格并轨,煤炭价格全面实现市场化。在坚持煤炭价格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为了明确价格合理区间、强化区间调控,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22年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和2022年4号公告,前者提出了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4号公告实质上明确了煤炭现货价格合理区间,两份文件构建了煤炭价格预期引导和调控监管的闭环机制。
四、创新能源科学管理和优化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能源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能源管理从原来的以行政计划和项目审批为主,向更加注重发挥能源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的引领作用转变,强化能源市场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
减少中央政府层面能源项目核准,将部分能源项目审批核准权限下放地方,取消可由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能源项目审批。国家能源局简政放权,加大力度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前置审批事项,2017年取消下放比例达到72%,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油气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2019年取消石油天然气对外合作项目总体开发方案审批,改为备案,2020年取消石油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资格审批。2020年,《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原油市场管理办法》废止,油品市场行政审批下放,油品行业准入门槛全面降低。电力方面,2021年全面推行电力业务资质许可告知承诺制,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整体排名大幅提升,“获得电力”指标取得明显改善,成为我国营商环境改善提升的金字招牌。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我国“获得电力”指标排名大幅上升到第12位,跻身于“全球最佳实践行列”。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已基本实现居民和低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三零”服务全覆盖,高压用户用电报装“三省”服务相关任务举措正在有序推动。全面推行用电报装“三零”“三省”服务以来,累计为用户节省办电投资超过1500亿元。
(三)强化能源市场监管,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理顺能源监管职责关系。建立健全闭环监管工作机制。在规划、政策和项目核准等方面形成政策制定、检查、反馈、处理、完善的闭环,最大程度发挥监管作用。严格电力交易、调度、供电服务和市场秩序监管,强化电网公平接入、电网投资行为、成本及投资运行效率监管。坚持改革与监管并重,强化输配气价格监管,开展成本监审,构建天然气输配领域全环节价格监管体系,推进油气管网设施企业信息公开,规范油气管网设施开放行为,提高油气管网设施利用率。
加强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十年来,立足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能源领域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信用标准规范体系。一是初步建立能源行业信用制度体系。制定出台《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2016-2020年)》《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修复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二是建立完善能源信用平台。截至2022年1月17日,国家能源局资质和信用信息系统平台显示,能源行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超57万条,所涉能源企业突破11万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和信用分级分类手段,国家能源局以信用信息为基础,在资质许可等领域持续组织开展日常监管和专项监管,有效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靶向性,为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新型能源监管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健全能源法治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系统不断健全能源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推进能源法的立法,坚持能源立法同改革发展相衔接,及时修改和废止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能源法律体系。推进能源领域法律及行政法规制修订工作,加强能源领域法律法规实施监督检查。积极推进能源领域立法。加快煤炭法、电力法修订,进行可再生能源法修订的准备工作,推动能源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备审议项目。推进石油储备条例制定,组织开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制修订工作。加快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新能源等领域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进程,将改革成果体现在法律法规和重大政策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将法治贯穿于能源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管理全过程。依据国家能源局权责清单开展行政执法,加大涉及能源供应服务、能源安全保供等方向的行政执法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对潜在风险大、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巡查。构建政企联动、互为支撑的能源普法新格局。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畅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渠道,确保案件依法依规办理,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让人民在每一个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广东关于2025年中长期交易价格问题的讨论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电力中长期,常被视为电力交易的“稳健之锚”,被赋予了“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在我国,电力市场建设以发用侧中长期交易起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长期交易发挥了稳定市场、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每逢岁末年初,主管部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基于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加快完善市场分时电价形成机制,健全相关配套机制,优化市场规则、规范业务流程,服务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发挥电力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支
新型电力系统概念提出至今已有三载,源、网、荷三大要素在系统内部的功能角色深刻重塑。它们之间,紧密交织、相互依存,又彼此牵绊,共同编织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复杂图谱。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前沿阵地与示范窗口——浙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理解乃至借鉴这一转型进程的独特视角。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近日发布《北京市2025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北京市2025年绿色电力交易方案》,解读如下:《北京市2025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北京市2025年绿色电力交易方案》的解读一、背景依据为持续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北京市2025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征求意见稿)》《北京市2025年绿色电力交易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北京市2025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出:2025年,北京市电力市场化交易总电量规模拟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公示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售电公司(2024年第十三批)名单,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6家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相关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检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1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详情如下:
11月15日,江苏首个虚拟电厂监测管理平台——常州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正式揭牌。(相关阅读:常州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揭牌)据了解,该中心作为全市荷端调节资源的统一入口,现已接入虚拟电厂13家,聚合用户3508户,汇聚光储充冷热等荷端调节资源58.67万千瓦,聚合资源最大上调能力16.12万千瓦、最大下调
在11月19日进行的四川电力市场月内集中交易中,出现了罕见的“涨停封板”现象。(来源:硕电汇作者:小硕团队)在集中竞价阶段,买方的出价已达到平水期的最高限价333.84元/兆瓦时。而卖方仅有1家参与挂牌,其在最高限价的卖出需求仅为300兆瓦时。出清阶段结果显示,333.84元/兆瓦时的价格成交了卖方的
为加快适应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更好地融入西藏电力交易市场,11月18日,西藏开投集团成立电力营销中心,以统筹集团电力交易市场化工作。伴随西藏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西藏开投集团电力营销中心的成立:1有利于优化集团内部资源配置通过集中营销职能,避免各部门营销资源的重复投入,
11月14日-15日,甘肃省工信厅组织省电力公司和天津安捷物联专家团队,在天祝县开展助企纾困电力市场化业务现场宣讲调研活动,为碳化硅企业现场宣讲电力现货市场、虚拟电厂及综合能源管理等业务知识,走进工业园区和企业现场调研并解答企业疑虑,取得较好效果。活动中,专家团队在天祝宽沟工业园集中宣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江西省支持独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其中提到,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建立健全我省“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完整市场体系,明确将独立储能纳入市场主体范畴,促进独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
近期,广东关于2025年中长期交易价格问题的讨论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电力中长期,常被视为电力交易的“稳健之锚”,被赋予了“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在我国,电力市场建设以发用侧中长期交易起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长期交易发挥了稳定市场、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每逢岁末年初,主管部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河南能监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容量电价执行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持续严格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政策要求、继续强化供热机组容量电价政策执行以及进一步加强容量电价执行监督和管理。详情如下:河南能源监管办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容量电价执行有关工作的通知河南省电力公司,华能、大唐
北极星储能网讯:11月19日,云南发改委发布《关于优化调整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12:00—16:00调整为低谷时段,同时自2024年12月1日起,暂缓执行尖峰电价。官方解读指出:新政策将谷段的8小时,从原来的23:00—次日7:00拆分为2:00—6:00、12:00—16:00午间和晚间各4小时低谷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督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24〕537号)以及《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督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发改价格〔2024〕983号
小编按电价涉及发电企业、输电企业、售电企业和用电人的切身利益。如何确定电价,是一个各方主体都很关注,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在2002年开启电力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电价主要实行政府定价。此后,对于垄断环节,依然实行政府定价;对于自由竞争环节,开始实行市场定价,电价的双轨制由此形成。规范电
分时电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广义上的分时电价,泛指同样的一件商品,只要是在不同的时间内有不同的价格,就可以说是分时电价。在批发侧的现货市场上,交易周期可能是15分钟一次,那么每个交易周期出清的价格都是不同的,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分时电价的体现。狭义
为更好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在改善电力供需状况、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负荷,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有关要求,结合现行分时电价政策执行评估等情况,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关于优化调整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11月18日,海南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完善海上风电上网电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显示,《海南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2022年)中规划建设的海上风电场址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其保量保价的优先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按海南省燃煤发电基准价
11月19日,云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优化调整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适当调整峰谷时段划分。峰平谷时段各8小时:高峰时段7:00—9:00、18:00—24:00;平时段0:00—2:00、6:00—7:00、9:00—12:00、16:00—18:00;低谷时段2:00—6:00、12:00—16:00。后续视电力供需状
为全面总结和分析全省煤电机组容量电价政策执行情况,进一步加强煤电机组最大出力申报、认定、考核和监督等各项工作,强化供热机组容量电价政策执行,减少发电机组非停和出力受阻,保障全省电力热力安全稳定供应,11月15日,河南能源监管办会同省发改委,组织河南省电力公司、河南电力交易中心、有关燃
香港两家主要电力公司——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中华电力)、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于19日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上调电价。中电明年的平均净电价为每度电1.443元(港元,下同),港灯明年的平均净电价为每度电1.67元。两家公司的平均净电费均由基本电费和燃料调整费组成。中华电力方面,调整后的基本电价为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成为共识,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政策。中国也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8月2日,国务院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政策导向转变,进一步加大能源经济绿色转型的力度与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作出部署。碳排放统计核算,是指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计量、统计和分析的过程,简单理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发布《202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利用碳市场促进发展》碳市场为最不发达国家开辟绿色转型之路近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贸发组织”)发布了《202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利用碳市场促进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碳市场对于促进最不发达国家的绿色结构
11月14日,中国华电在阿塞拜疆巴库成功协办并参加COP29中国角“中国碳市场创新与管理实践”主题边会活动,华电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曹海东出席。本场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统筹安排,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及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环境能源
去年的迪拜COP28过于热闹以后,通常第二年都不会有什么重磅消息出来,然而今年的COP29却一反常态,在开会的第一天就宣布启动巴黎协定6.4机制,也就是全球碳市场机制,震惊全场!(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虽然这次的这个决议的通过得不那么“正规”——因为这份决议并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就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11月11日印发《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鄂环发〔2024〕18号),确定449家纳入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范围的企业,涉及钢铁、水泥、化工等17个行业。根据2020-2022年度纳入湖北省碳市场控排企业排放量占湖北省总排放量比例及2023年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与碳强度下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当地时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第29届会议(COP29)在阿塞拜疆开幕,会上各国就全球碳市场的新规则基本达成一致,这是允许各国通过碳交易以实现气候目标的关键一步!在COP29开幕当天,经过近十年的复杂讨论,包括爱尔兰在内的194个国家就《巴黎协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工信部近日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详情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4﹞411号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足迹管理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在长沙举办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湖南华电常德发电有限公司于11月4日完成了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成为全国首家完成履约的企业。今年以来,伴随《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中国碳市
11月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出席发布会,介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展情况,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向国内外介绍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生态环境部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