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风电产业快速升级、机组日趋大型化、规模急剧扩大,倒塔、叶片折断、着火等事故时有报道,风电场设备质量及风险成为业内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风电场进行质量及风险评估,识别各环节风险点,并加以有效的管理措施,对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新能源资产管理大会上,来自鉴衡认证中心的解决方案总监符鹏程,做了“风电场设备质量及风险评估”的报告,以下为报告实录:
鉴衡认证解决方案总监符鹏程
1、风电场设备质量及风险评估的目的及意义
风电场从最初的申报到运营,需要经过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运维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其固有的风险点,都需要予以管控,任一风险点未被有效管控,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机组倒塔、塔架振动、主轴断裂、叶片折断、着火等。
投资方、开发商需识别影响风电场设备质量及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并予以管控,进而降低投资决策及生产运行的风险,提升风电资产的健康度。因此对风电场质量及风险进行评估是必要的。需要从其安全性、发电量、考核指标、电网接入、运行情况及一些其他方面(如:老旧机组是否具备优化升级空间、其部件是否具有可替换性等)进行分析评估。
2、鉴衡认证风电场质量及风险数据库
鉴衡认证已对800多个风电场进行了质量与风险评估工作。同时自03年成立以来,鉴衡认证持续对行业内的风电机组运行质量及失效事故进行调研分析,并已系统完成3000多起失效与事故的统计、整理及分析工作,且直接独立主导进行了300多起事故的分析调查工作。
基于此,鉴衡认证建立了庞大、系统的风电机组风险识别与风电场质量管理数据库。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京鉴衡认证中心针对风电场的质量及风险评估体系。
3、鉴衡认证风电场设备质量及风险评估体系
应针对风电场各个不同的阶段及其全生命周期,识别存在的风险点,加以分析并设定有效的管控措施,杜绝风险发生。
以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倒塔为例,首先我们会从风电场的各个阶段识别出其风险源,也就是下图左侧的“!”标志;绿色模块是我们需要规避的灾害性事件——机组倒塔;其最右侧警示标志,是二次灾害事件。为了防止风险源导致灾害事件的发生,以及避免灾害事件进一步导致二次灾害事件的发生,需要在它们之间设定一系列的管控措施,也就是这幅图中的“防火墙”标志。
案例-人员误操作
以2019年4月某风电场倒塔事故为例,事故主要原因是人员误操作——在空载情况下,将桨叶放到了风机的“踩油门”状态——开桨,致使风轮超速,最终倒塔。人员误操作是客观存在的风险源,我们可以在该风险源到倒塔之间,设定大量的管控措施,如:
1)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明确知悉3个叶片不能同时处于开桨位置、培训人员在轮毂中判别桨距角度的方法(往往很多操作人员在轮毂内识别不出桨距角度数);
2)增加防呆设计
如:以明显的标识(大黄标等),警示机组人员:安全的顺桨位置应该是叶根和轮毂中的哪个标志对齐;危险的开桨的风险提示标志;
3)设定互锁设置
运维状态下,变桨系统设定互锁设置——防止3个叶片同时在开桨状态。
当然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管控措施。这些措施基于具体风电场的实际情况,通过风电场质量及风险评估体系,将针对性给出,进而对整个风电场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提升风电资产的健康度。
接下来,我将以各个模块中具体的一些点进行举例,用以说明风电场设备质量及风险点评估的方式和重点。
项目申报阶段-案例
开发周期短、资源获取的不确定性、核准要求相对粗放、开工进度要求快、前期测风团队专业性不足、沉默成本、环境(如覆冰)等因素,致使部分风电项目测风数据完整性不足或测风塔代表性不够(少、位置不合适)。
由此会带来一定风险:
1)发电量估算的准确性不足——如上图所示,前5个月的平均风速为5.86m/s,而一整年12个月的平均风速为5.45m/s,若在前期申报时,只采用了前5个月的数据进行年发电量估算,则可能会高估200-400小时(不同区域);
2)现阶段主机低价竞争状态下,风电场的机型方案会进行定制化、精细化设计;前期测风数据的缺陷,会致使主机安全性得不到充分的复核;一旦建设生产之后,发现机组无法适应现场的环境条件时,大部分情况下需要通过牺牲大量发电量的方式来保证机组的安全性,如:扇区管理、限功率等;
迫于客观现实,必须承担此类风险时,应充分调取周边测风及气象数据、并对行业上主机实际情况充分调研,设定一定的裕度空间,避免后期出现颠覆性的安全性及收益影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10日,鉴衡认证向明阳智能MySE18.X-28X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颁发设计评估符合证明。这是目前通过认证的全球最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将助力提升风机效率、降低海上风电机组成本,推动海上风电平价上网。鉴衡认证总工程师刘维方为明阳智能风能研究院院长邹荔兵颁发证书机组大型化已成为我国海上风电平价的
近日,鉴衡认证位于广东阳江的“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质检中心)成功完成明阳智能118米风电叶片的静力测试,再次刷新完成试验的国内风电叶片长度纪录。截至2022年底,国家质检中心已经完成5支超百米叶片测试,有力支撑了全球大叶片大容量机组的研发与应用。助力海上风电明星产品研
摘要:这是可再生能源企业与保险机构、金融机构的跨行业信息分享与交流平台,通过保险创新、风控创新、服务创新,降低可再生能源行业风险,推动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12月20日,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办,鼎和财险、太平洋产险、英大财险北京分公司共同协办的第二届(2022)中国可再生能源保险与风控创新
12月12日,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风电大功率变桨驱动器通过权威认证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并获得该认证中心颁发的“风力发电机组部件认证证书”,这是我国首个为风电大功率变桨驱动器颁发的鉴衡认证证书。据悉,此次申请认证的PD802-80A系列风电大功率变桨驱动器,已突破15MW级大
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发展呈大单机容量、大型化趋势,2021年,新增装机中平均风轮直径达到了151米,比前一年增长了15米,近5年下线机组的最大风轮直径从171米增长至230米。随着风轮直径及叶片的大型化,由叶片失效引起的机组故障呈上升趋势,所以需要对叶片的风险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识别。特定情况下
11月28日,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风光储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新能源领域设备研发、测试认证、标准制定、重大科研项目立项、技术服务、碳排放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签约仪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鉴衡认证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巍表示,鉴衡与时代电气有
近日,由瑞科科技联合鉴衡认证设计施工的中广核荆州风电项目200米测风塔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为满足该项目特殊测风需求,公司对测风塔进行了加固改造和设备升级。测风塔加装了Thies、Kintech、NRG、维萨拉等多种品牌测风设备进行多高度对比观测,并将在场区内安装测风声雷达、激光雷达进行同期观测,该
2022年11月18日,鉴衡认证中心与华能天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北京首届新能源资产管理大会联合发布《中国风电场技改升级白皮书》。该白皮书从市场、政策、技术、融资角度对风电技改进行了全面论述,将为国内风电场技改实践提供有效参考。天成租赁副总裁严晓茂(左三)、鉴衡认证主任秦海岩(右三)、天成
近年海上风电发展态势迅猛,海上风电具有单机容量大、占地面积小、接近负荷中心等优点,同时,也伴随着技术要求复杂、建设和运维难度大、运维成本高等挑战。随着海上风电大规模装机投运,一些技术风险也浮出水面,通过设备验收环节,提前暴露潜在的风险,并及时进行整改或预防,对海上风电场健康平稳运
近年海上风电发展态势迅猛,海上风电具有单机容量大、占地面积小、接近负荷中心等优点,同时,也伴随着技术要求复杂、建设和运维难度大、运维成本高等挑战。随着海上风电大规模装机投运,一些技术风险也浮出水面,通过设备验收环节,提前暴露潜在的风险,并及时进行整改或预防,对海上风电场健康平稳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甘肃能监办发布针对某风电建设项目发生的一起一般人身伤亡事故,甘肃能源监管办开展安全生产事故监管约谈,对事故发生经过、设备运行状态、安全制度落实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质询,被约谈人汇报了事故经过、原因分析和暴露问题并作出深刻检讨。约谈指出,事故暴露出被约谈人对项
1月5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强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管理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直流近区电网运行管控。电力企业要加强直流近区风电、光伏集中地区的电网运行管理,配合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防止新能源机组大面积脱网的反事故措施。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管理的通知国能发安全〔2022〕103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吉林里程协合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江苏新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一审法院判决中,新誉公司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立即赔偿里程公司损失45044014.71元(30890833.00元+14153181.71元)。案件概况:2007年10月19日、2008年6月2日,里程公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日前,湖南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风电防冻抗冰技术应用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进已建风电项目改造。凡在2023年1月15日前完成改造的风电项目,均可纳入试点范围并享受免配储能的政策支持。各相关风电开发企业根据已建风机防冻抗冰改造需求判定标准,结合省内试点风电项目改
12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的决定,修改多处条例,其中,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四条:“风电站、光伏发电站等新能源发电设施和储能电站应当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注明设施、装置的火灾危险,明确火灾预防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置程序。”原文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西班牙西北地区一风电场发生一起严重的风电倒塔事故,风电机组塔筒倒塌后严重变形,机组本身与塔筒完全脱离,机组损毁严重。据了解,事故发生当天,该风电场狂风袭卷,相关人员推测本次事故应与大风有关,具体设备原因正在调查。该风电场分5期建设,总装机容量为120MW,风
11月17日21点30分左右,DP3海工辅助船(OSV)“Athena”号的空气压缩机在运行一项预定测试时爆炸,导致两名船员受伤。据法国媒体报道,事故发生时,“Athena”号正停泊在勒阿弗尔港,船上有50名船员,正在支持Fécamp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根据现场消防员的说法,此次爆炸并没有引起火灾,但在爆炸过程中导
日前,按照大连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加强海上风电项目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批示要求,大连市安委会依据《大连市落实“三管三必须”原则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施场景化全链条监管机制方案》,研究制定了《关于明确海上风电场景安全监管和协同责任的通知》,明确海上风电场景安全监管和协同责任。通知明确,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风电市场,高空作业安全越来越受到业内关注。以中际联合为代表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大产品研发,推出品质精品,构筑高空安全屏障。日前,中际联合宣布将推出3SPROTECTION风电专用全身式安全带。作为3SPROTECTION的旗舰匠心系列,3SPROTECTION安全带由中际联合
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项目安全风险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国能发安全〔2022〕97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海上风电项目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安委办〔2022〕9号,以下简称《意见》),促进海上风电安全可持续发展,现就电力行
随着平价上网的步伐越来越近,风电开发竞争日趋激烈,风电项目建设周期缩减,这对风电设备质量与可靠性提出了巨大挑战。2019年9月19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风电设备质量与可靠性论坛”在湖南株洲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风电设
栏目主持人孙辉按能源纠纷实务中,因设备需方逾期付款而发生的纠纷十分常见。纠纷发生之后,设备需方往往以合同设备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抗辩付款,或者以设备存在质量问题造成损失为由提起反诉。本文将以东方电气公司与许继风电公司定作合同纠纷一案为例进行分析,解读该案中设备需方质量抗辩无法得到支持
金风科技研发中心数字化副总经理李富荣:从IEATASK33到风电可靠性提升12月21-22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风电设备质量与可靠性论坛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隆重召开。会议从全球风电发展历程、设备全生命周期以及机组和风电场的全系统三个维度全面梳理和解析可靠性问题,并就最突
作为质量的重要属性,可靠性代表了风电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在近期由中国风能协会举办的中国风电发展论坛2016风电设备质量与可靠性论坛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风机质量与可靠性是一个设备能否发挥效益最重要的基础,也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更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目前我国
7月28日,中国风电发展论坛2016风电设备质量与可靠性论坛在京举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贺德馨与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处长李鹏分别进行了大会致辞,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了开幕式,并对会议背景及意义进行了介绍。在开幕式后的各项会议
质量可靠性对风电企业意义重大,希望这一指标能在政策修订、设备采购、行业优化等领域发挥作用。在标准和数据方面,风能专委会还需要得到企业的更多支持。7月28日,2016风电设备质量与可靠性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在演讲中指出,质量可靠性对风电企业意义重大,希
作为质量的重要属性,可靠性代表了风电设备的核心竞争力。风电场投资商期待在恶劣环境下故障更少,寿命更长,投资回报率更高;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也渴望产品通过智能诊断,实现风机故障预警和精准定位,减少故障停机时间,甚至可以免维修;电网企业希望电压故障穿越、输出稳定提升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是风电
经过多年的砥砺成长,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已经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产品遍布全球六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设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风电产业的平稳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可靠性技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可靠性技术规范和标准不统一、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直
经过多年的砥砺成长,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已经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产品遍布全球六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设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风电产业的平稳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可靠性技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可靠性技术规范和标准不统一、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直
2015年5月7日DNV GL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旨在协助中国风电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商顺利通过国家监管规定的新认证要求。此谅解备忘录在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风电设备型式认证要求背景下达成。此认证要求将在2015年7月1日正式生效,旨在促进中国风电技术进步和保障设备质量。与中国质量认证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