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吉林:打造东北电网应急调峰保障基地 未来形成总规模达到千万千瓦级的抽蓄电站集群

2022-12-02 10:56来源: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特高压吉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2日,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8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答复指出,为实现能源领域碳达峰,将重点推动4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建设“吉电南送”外送通道。在实现鲁固直流全额外送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吉林省西部为起点的“吉电南送”特高压外送通道,将吉林省清洁电力送往华北、华东等电力负荷中心,深度参与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致力于满足我省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电力外送需求,扩大清洁能源消纳范围。

二是推动建设“山水蓄能三峡”。充分发挥我省东部地区水能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敦化(140万千瓦)、蛟河(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推进通化、和龙、汪清、敦化(大沟河、塔拉河)、靖宇、安图等地抽水蓄能电站核准开工。打造东北电网应急调峰保障基地,未来形成总规模达到千万千瓦级的抽蓄电站集群。预计到2025年,全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将达到170万千瓦,到2030年将达到1210万千瓦左右。

三是充分挖掘火电调节能力。持续开展热电机组储热改造和纯凝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快推进煤电由主体型电源向调节型电源转变。鼓励省内“四大”发电集团通过改造新增电网,实现调峰能力300万千瓦左右。充分利用天然气“中俄东线”上游优势,大力发展燃气发电项目,加快推进4台83万千瓦燃气调峰电厂建设,力争于“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

四是积极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全力推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加强用户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基于价格激励的负荷侧响应机制。开展跨省(区)调峰互济,完善区域调峰互济协调联动机制,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详情如下: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8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吉环办议字〔2022〕4号

黄国胜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生态强省”绿色发展路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建设》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21年7月28日,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决定》,从全省战略的高度,系统谋划生态经济、生态环保、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制度“3+1”体系,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吉林样板明确了实践路径。您从交通、能源、科技、考核、宣传等方面提出的建议,有助于加快推动生态强省建设。

一、关于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引导低碳出行

我省主要从3个方面推进相关工作。一是加大新能源装备、设施推广力度。以实施“便民交通”工程为契机,积极推广新能源公交车,鼓励公交企业更新新能源车辆,引导客运企业积极在公交化改造服务线路上投入新能源车辆客车,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按照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稳步推进的原则,全力推动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高速公路充换电网络,创造便利充电环境。二是加快构建公共交通绿色出行体系。深化公交都市建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快形成以公交化运营为主、定制客运为辅、班线客运为补充的道路客运市场。鼓励城市公共交通向乡镇延伸、城市周边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拓展城市公共交通覆盖范围,持续改善公共交通出行体验,改善绿色出行环境。2022年,全省计划完成公交化改造线路100条,50%以上县市启动全域公交建设。三是强化在用汽车排放检验与维修治理。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I/M制度),推广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站(M站)建设,建立超标排放机动车闭环管理联防联控机制,严格实施道路运输达标车辆核查准入制度,不断提高汽车排放污染综合治理水平。持续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更新。积极推广绿色汽车维修技术,加强对废油、废水和废气的治理,提升汽车维修行业环保水平。

二、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省持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陆上风光三峡”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山水蓄能三峡”全面启动,“全域地热三峡”加快规划。“十四五”期间,全省能源消费增量将控制在1000万吨标煤左右,增量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到40%以上;能源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增量将控制在1500万吨以内。为实现能源领域碳达峰,我们将重点推动4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建设“吉电南送”外送通道。在实现鲁固直流全额外送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吉林省西部为起点的“吉电南送”特高压外送通道,将吉林省清洁电力送往华北、华东等电力负荷中心,深度参与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致力于满足我省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电力外送需求,扩大清洁能源消纳范围。二是推动建设“山水蓄能三峡”。充分发挥我省东部地区水能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敦化(140万千瓦)、蛟河(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推进通化、和龙、汪清、敦化(大沟河、塔拉河)、靖宇、安图等地抽水蓄能电站核准开工。打造东北电网应急调峰保障基地,未来形成总规模达到千万千瓦级的抽蓄电站集群。预计到2025年,全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将达到170万千瓦,到2030年将达到1210万千瓦左右。三是充分挖掘火电调节能力。持续开展热电机组储热改造和纯凝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快推进煤电由主体型电源向调节型电源转变。鼓励省内“四大”发电集团通过改造新增电网,实现调峰能力300万千瓦左右。充分利用天然气“中俄东线”上游优势,大力发展燃气发电项目,加快推进4台83万千瓦燃气调峰电厂建设,力争于“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四是积极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全力推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加强用户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基于价格激励的负荷侧响应机制。开展跨省(区)调峰互济,完善区域调峰互济协调联动机制,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三、关于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领工业绿色转型

根据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为统筹推进我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省科技厅正在起草《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的行动方案》《科技创新支撑生态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拟逐步加大相关创新投入,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搭建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平台。同时,谋划设立吉林省“科技支撑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高质量发展重大科技专项”,推动绿色能源核心技术研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省财政不断加大对绿色环保科技研发项目支持力度,努力筹措资金,实施了河流、土壤污染防治和绿色节能减排等一批生态环保领域科技研发项目,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我省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项目66个,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116个。下一步,省直相关部门将继续推动创建省级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利用国家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强化示范推广。

四、关于健全考核制度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绿色资金扶持

考核机制方面。加快建设生态强省决定明确提出,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领导干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目前,生态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围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安全、生态文明制度等方面,研究建立生态强省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各地区生态强省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将结果抄送省委组织部,建议其作为评价和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将约谈相关地区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对不正确履行职责、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进行严肃问责。

资金扶持方面。近年来,省财政始终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摆在财政工作突出位置,持续加大生态环保资金投入。目前,省级设有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矿产资源和生态修复治理专项资金、林业保护与发展补助资金等生态环保领域专项资金,对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予以支持,助力生态强省建设。2021年,全省生态环保资金累计投入176.5亿元。下一步,将聚焦生态强省建设,持续优化生态环保资金支出结构,积极改革创新资金投入机制,适时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破解生态强省建设资金短缺难题。同时,进一步压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

五、关于加大宣传推广,培养全民绿色环保生活理念

我省始终把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生态文化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绿色发展型社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壮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统一战线。每年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22地球日、6.5环境日、6.15全国低碳日、9.26吉林生态日等节日为契机,组织各地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简便易行的主题宣传活动,集中高效推广生态环境理念。二是提高“讲好生态环境故事”能力,创新生态环境宣传产品。围绕环境监测、污染防治攻坚战、秸秆禁烧、山水林田湖草等工作主题,创作推出形式新颖、群众喜爱、传播力强的各类宣传片、短视频、长图、H5等宣传产品,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类媒体中反复刊播,潜移默化提高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三是加强新闻宣传,把握新闻宣传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坚持做好“一报一台一网”宣传报道工作,积极主动与新闻媒体沟通联系,不断拓展宣传渠道,特别是新华社、人民网、央广新闻等中央媒体驻省机构,及时提供全省生态环境信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牢牢把握舆论的风向标。四是占领网络传播阵地,打好生态环境舆论主动仗。全面加快新媒体的矩阵建设,实现省市(县)全部开通微博、微信的网格化宣传构架,及时、准确、无死角地发布各类生态环境权威信息。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舆情监测,及时向各地转发涉及信访举报的敏感舆情并督促做好调查处理,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五是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拓展生态环境社会宣传渠道,联合省文联等单位以及环保NGO组织,开展生态环保宣传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宣传活动,推进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体系。六是不断深化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工作。不断扩大环保设施的开放数量和频次,让更多的公众了解环保、参与环保,对于激发公众环境责任意识,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风尚起到了积极作用。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工信厅、省交通厅、省科技厅、省能源局等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扎实推动生态强省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抽水蓄能电站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吉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