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氢能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设备市场正文

“解码”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形态

2023-01-20 09:45来源:高工氢电作者:游保平关键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产业氢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无论从政策端,还是从企业端、应用端、资本端、产品端来看,2022年燃料电池产业在经历疫情的考验下,依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在向规模化和商业化的方向突围。

(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 ID:weixin-gg-fcev 作者:游保平)

政策层面,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让我国燃料电池产业的产业发展有了“指路牌”;企业端,企业们陆续开始通过兼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谋划长远发展;应用端,产销量同比实现数倍增长,示范推广政策初见成效;资本端,涌入产业链的资金同比大增,资本布局涵盖整个燃料电池产业链;产品端,大功率的燃料电池新品迭出,向200+kW以上跃升,从材料到核心部件均在快速地进行降本增效。

此外,2022年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国产化替代趋势持续加强;外资燃料电池势力加紧抢滩中国市场;燃料电池在乘用车、船舶等多元化场景的探索应用取得明显成绩;业务方向上,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也在往电解水制氢领域布局,国内整个电解水制氢市场全面爆发。

为客观呈现2022年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概况,便于业界对产业发展态势形成基本的预判,高工氢电归纳整理了9大关键词:

一、 政策:国家定基调,非示范城市加速推进

2022年以来,上至国家发改委,下至各地方省市,均发布出台了一系列氢能相关政策。尤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为整个产业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与此同时,非示范城市群加强了政策支持的力度。

2022年以来,甘肃、岳阳、贵阳、山西、南京、无锡、宁东、包头、湖北、成都、海南、济南、重庆、安徽、新疆等地区在布局氢能产业上拿出了“没有政策也照干”的决心。甘肃谋划“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园;岳阳明确提出打造氢能示范城市;贵阳公示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山西立志向氢能产业转型;南京开通氢能公交示范线;重庆加速完善氢燃料电池产业链;济南提出建设“中国氢谷”;新疆将加快壮大氢能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等。

这些城市并未入围 “北、上、广、冀、豫”首批示范城市群,但它们显然在尝试摆脱心理上对“补贴拐杖”的依赖,承担起了发展氢能产业的重任。

二 、氢能冬奥:北京冬奥会点燃2022年氢车示范第一把火

北京冬奥会是2022年的开年大戏,在这场举国关注的体育赛事之中,零碳环保的氢能元素成为冬奥会交通出行的主角,以氢燃料电池客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在接送服务现场观众和运动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冬奥会期间,共有1200多辆氢燃料电池车运行,在奥运史上是数量最多,同时也是服务于寒冷的冬季奥运会中数量最多的。其中,张家口共计投入使用氢燃料电池车辆710辆,其中冬奥赛区崇礼区623辆,主城区87辆。北京冬奥会是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国际赛事上的一次规模化运营的亮相,这次投运的氢车也是北京市当年完成2022年度示范城市群推广目标的主力,为国内全年的氢车示范开了一个好头。

三、 疫情攻坚:燃料电池企业打响疫情攻坚战

2022年一季度,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让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站在了抗击新冠疫情的风口浪尖。尤其是重塑集团、氢晨科技、神力科技、上海治臻、上氢能源等多家上海本地燃料电池企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谱写了一曲不惧艰险的昂扬“战歌”。

他们积极配合上海市防疫政策,或组织员工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抗疫大军;或筹集物资帮助困境下高校和员工;或坚守在公司、工厂一线,确保研发和生产;疫情下,上海燃料电池企业的自救行动和积极的态度给整个氢能行业带来极大的鼓舞!

当逐渐从疫情中开始恢复后,上海就发布了第二年“揭榜挂帅”通知:《关于开展2022年度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氢城示范”的工作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起来。同时国内其他地区发展步伐也在提速。

四 、大功率:燃料电池额定功率向200+kW以上跃升

国内燃料电池不断在向大功率快速迭代升级,2022年以来,国内多家燃料电池企业推出了大功率的燃料电池产品,部分企业的产品向200kW以上跃升。

例如:氢晨科技的230kW金属板单堆产品实现装车应用,并率先对外展示了业内首个300kW的大功率金属板单堆产品;氢璞已经打造出适用于重卡/船舶/固定发电的300kW碳板电堆;鲲华科技发布了全球首套单堆25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鲲·运200;清能股份发布了单堆额定功率为250kW的VLS Ⅲ-250燃料电池电堆等。此外,还有重塑集团、雄韬氢瑞、清极能源、新研氢能等公司均推出大功率产品。

五、 氢能重卡:订单放量,逐渐开启规模化示范

氢能重卡被认为是国内燃料电池率先实现商业化的细分市场之一,随着各地推动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应用步伐的加快,氢能重卡2022年商业化交付投运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022年以来的氢能重卡发展呈现出2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其配套的燃料电池系统不断向更大功率的方向迈进,200+kW以上的燃料电池系统开始进行装车验证;二是规模化投运的场景相对聚焦,煤化工企业和钢铁公司成为应用氢能重卡的大户。

据高工氢电不完全统计(根据公开报道统计,存在疏漏可能),2022年年初以来,北京、天津、上海、山西、江苏、山东、河北、陕西、河南等多个地区举行了氢能重卡交付投运活动。这一年里,氢璞创能、国鸿氢能、鲲华科技、氢晨科技、重塑科技、风氢扬、清能股份、雄韬氢雄、捷氢科技、潍柴动力、氢途科技等多家燃料电池企业配套氢能重卡展开示范运营。

六、 应用多元化:乘用车等场景应用持续破冰

相对于氢能商用车,国内氢能乘用车长期处于“萌芽”阶段。从2022年上半年的表现来看,萌芽已露“尖尖角”。在FCVC2021展会上,广汽展出氢能乘用车AionLXFuelCell;一汽展出氢能乘用车红旗H5-FCEV;现代汽车展出氢能乘用车NEXO;上汽大通亮相全球首款高端氢能MPVMAXUSEUNIQ7。

2022年下半年开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大有乘风而起、加快商用进程的势头。在氢能商用车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燃料电池乘用车正试图通过“网约车”等形式实现市场突围。丰田汽车计划通过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佛山开展包括短租车、网约车、专线巡游车在内的大规模示范运营互动。上海首批燃料电池网约车也正式上路,80辆以虹桥机场为中心运行的车辆,每天将在上海石油青卫油氢合建站加注氢气后,上路运营。

除了乘用车,2022年,氢燃料电池在船艇游轮、机车/列车、摩托/电动车、叉车/观光车、电站等新兴细分领域的应用探索也均进步显著。

七、 融资:超14家燃料电池企业获融资,总金额超60亿元

在双碳政策体系之下,随着国内多地氢能政策的不断加码,企业和投资机构布局燃料电池领域的积极性也在持续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有遗漏),已有国氢科技、未势能源、爱德曼、明天氢能、新研氢能、鲲华科技、氢途科技、东方氢能、氢航科技、溯驭技术、济美动力、新创氢翼、苏州氢澜科技、氢通新能源等14家燃料电池企业展开融资,总金额超过60亿元。

整体上看,2022年我国燃料电池企业融资呈现出三大特点:其一,融资总金额上涨,多家企业进入数亿元级融资俱乐部;其二,有技术沉淀与研发实力的企业备受资本青睐;其三,研发是融资的主要目的,大规模扩产尚待时日。

八 、制氢:燃料电池产业链探索电解水制氢

随着绿氢项目的拓展,电解水制氢设备市场需求增加,国内电解水制氢企业阵营正快速壮大。自2022年年初以来,燃料电池产业链的众多公司纷纷开始布局电解水制氢业务,其中不乏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公司,以及膜电极、双极板、催化剂等材料企业和专业的设备提供商。

其中,燃料电池企业布局电解水制氢业务的公司有清能股份、氢晨科技、重塑集团、清极能源、国鸿氢能等;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企业有治臻股份、鸿基创能、东岳未来氢能、氢电中科等;设备类企业有世椿新能源、隆深氢能、东莞嘉拓、科威尔、航天华阳等。

综合来看,布局电解水制氢的燃料电池企业主要分为三大类:其一,燃料电池企业入局电解水制氢设备;其二,材料企业入局电解水制氢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及催化剂;其三,设备企业入局制氢测试设备及电解槽生产设备。其入局的逻辑在于:能够与自身产业链形成互补效应,是自身业务的一个延伸与补充,预计将依托未来绿氢行业的发展壮大而享受行业发展红利。

九、 外资:外资燃料电池势力加紧抢滩中国

随着中国发展氢能产业的战略意图进一步明确,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大,外资燃料电池势力进军国内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已经从最初的市场培育转入大规模投资建设产线的阶段。

2022年外资布局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典型案例有:现代企业在广州设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销售公司;佛吉亚成功收购斯林达,加紧布局中国IV型储氢瓶市场;瑞士飞速集团携手潍柴动力合作设立合资公司,为中国市场提供燃料电池空压机。

此外,博世和丰田公司分别以重庆分公司、四川一汽丰田作为配套商已成功进入第343批、345批公告目录。外资的强势入局,或将形成鲇鱼效应,刺激国内燃料电池技术进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料电池查看更多>燃料电池产业查看更多>氢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