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强力推进湘商回归。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大力推进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回聚、总部回建,力争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达1000家,项目投资4800亿元。昨天,广大湘商怀抱着激情,走向四面八方,实现人生的梦想;今天,广大湘商怀揣着深情,回归三湘四水,播下希望的种子。家乡永远是游子心中最温暖的港湾,家乡永远是湘商发展最坚强的后盾。
打造“三化”一流营商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得环境者得天下。以改革创一流。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创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以服务强一流。推进营商环境市县、园区和部门评价考核“三个全覆盖”,以擦亮“一件事一次办”品牌为牵引,把“湘易办”超级服务端打造成全省统一的“掌上办事”总入口、优化营商环境总平台、数字政府建设总引擎。以法治护一流。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实施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首违不罚”等柔性执法。
我们要激活改革之力、扩大开放之门、清澈市场之水,让发展动能在三湘大地激扬喷发。
(四)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着力打造区域功能凸显、城市面貌更新、县域活力迸发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坚持龙头带动、优势互补,提升“强省会”带动力,落实“1+N”政策体系,实施十大重点工程,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同城化高质量发展,尽快发挥全国重要增长极的引领辐射作用。提升副中心支撑力,支持岳阳打造开放门户和发展现代石化等支柱产业,支持衡阳培育特高压输变电、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提高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贡献度。提升区域板块发展力,充分发挥高铁成环、高速成网优势,加快沿线地区环境提质、产业布局。支持洞庭湖区发挥通江达海优势,全方位对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持湘南地区把握沿海产业转移和溢出效应,布局推动湘桂运河等省际重大通道项目,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布局;支持大湘西地区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发挥文旅生态优势,打造联结东盟重要枢纽,培育武陵山片区高质量发展引擎。积极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推动郴州与佛山、张家界与南京对口合作。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产业支撑、吸纳就业能力,优化教育、医疗、社保、文化、住房、养老、出行等公共服务,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推进城市更新,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331个、棚户区2.1万户,完善燃气、污水、生活垃圾、排水防涝等设施,推进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和第二水源建设,建设绿色完整居住社区。提升城市管理,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打造智能化城市治理典型场景,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深入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力争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亿元以上的县市达50个。坚持农工商游并举,支持县市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创新县域金融服务产品,对首次落户“三类500强”企业的县市和园区实施专项奖励。进一步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倾斜力度。健全县域经济考评体系,鼓励培育财源,省财政给予激励。
我们要着眼全省“一盘棋”,营造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生动局面,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携手共进、合作共赢。
(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积极探索具有湖湘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35万亩、产量600亿斤以上。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全面落实田长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345万亩。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发挥隆平高科等种业领军企业作用,加大重大良种联合攻关,推广低镉水稻120万亩左右,为历史性解决“镉大米”问题打下基础。持续打造湘米、湘油、湘菜、湘茶、湘猪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绿色农业和智能农机,加快推进中联(常德)智能农机产业园等基地建设。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将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的重点,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落实底线任务,抓好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稳岗就业、低收入群体常态化帮扶、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等工作,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实现清零。狠抓产业振兴,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倍增行动,加快布局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力争新增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促进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新业态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设20个以上国家级、5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培育新型农民,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
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推动城乡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协同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各项工作,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强涉农资金统筹使用,开展惠农补贴专项整治。纵深推进益阳市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我们要铆足干劲,奋力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新篇章。
(六)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牢牢抓住科技、人才、创新这个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第一动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台实施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政策措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整合600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400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持续扩大本科教育资源供给,支持高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规范继续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推动“双减”走深走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2%以上,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以“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为突破,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力争在算力网络构建、8英寸SiC外延装备、深远海超大功率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北斗时空安全装备产业化应用、氢燃料动力工程机械整车工程化、水稻耐盐碱和耐极端高低温新品种、超精密加工装备、丘陵山地适用高效智能农机、动力电池高值循环利用、高纯稀土金属靶材等方面,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为国家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作贡献。以建设“四大实验室”为依托,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岳麓山实验室交付入驻、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形成创新网络、湘江实验室实体化运行、芙蓉实验室全面建设和运行;高标准规划建设湘江科学城,支持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发展。以“四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厚植前沿科技攻关基础,推动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投入运行、力能实验装置一期和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二期开工建设,完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运行服务体系;推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云平台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视频产业链基地和媒体融合新地标。以企业为主导,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覆盖面,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推进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建设长沙、衡阳“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支持岳阳临港、湘西州、娄底创建国家高新区。
推进人才强省建设。全面落实8个重大人才工程、8个专项人才行动,深入实施“芙蓉计划”。引导高校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做好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参赛备赛工作,造就一批卓越工程师、湖湘工匠、高技能人才。聚焦种业、先进计算、北斗规模应用等优势前沿领域,以及优势产业集群,培养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紧盯高水平开放需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招商引资人才。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优化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服务,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支持长沙创建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
我们要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向一流迈进,向领先看齐,向顶尖攀登,努力做到在中部领先、在全国有地位、在国际有影响。
(七)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湖南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域全员全程全面文明创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化“书香湖南”全民阅读活动,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持续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一体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办好“开学第一课”“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参事文史、档案史志事业。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强做优做大“文化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创新发展网络视听、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新型文化业态,力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4000亿元。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擦亮“湘字号”文化品牌。实施新时代湖湘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增强湖湘文化的传播力、感染力。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启动奥体中心建设,积极申办第十六届全国运动会。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打造“五张名片”,力争旅游业总收入达8000亿元左右、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6%。完善旅游产业链,推进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发展,扶持旅游商品创意研发,打造一批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旅游”方式,培育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丰富夜间消费业态,强化参与性、体验性强的产品供给,打造现象级旅游消费新品牌。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强化“出行即旅游”,搭建智慧旅游平台,优化交通体系,在高速高铁沿线、河湖岸线、县市干线,布局建设一批凸显山水自然、城乡风情、人文历史的旅游景观,打造一批高品质通道、航道、步道。加强旅游行业文明建设管理,完善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办好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
文化是山水之魂、旅游之根。我们要在文旅互融互兴中,让红色更亮、古色更新、绿色更丽。
(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人民至上,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政策稳就业,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困难群体就业。鼓励创业带就业,深入实施“创响三湘”行动,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载体400家以上;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促进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优化服务促就业,开展以订单、定向、定岗为主要形式的培训,加强重点企业及产业园区常态联系服务,提升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效率。深化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发挥社会保障的稳定器作用。健全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险体系,巩固拓展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成果,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配套制度,有序推进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扩大异地就医联网医疗机构覆盖面,巩固社保基金专项整治成效。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加快健康湖南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医联体建设扩面提质,建设一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发展壮大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提升区域医疗水平,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打造一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不断满足重大疾病防治需要。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补齐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短板,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医药供给、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健全生育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坚持医养康养结合,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高食品药品全过程全链条监管能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用心用情办好“十大重点民生实事”。①启动建设100所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②“湘易办”超级服务端用户突破3000万户;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④开展妇幼健康守护行动;⑤推行异地就医结算与基层医保代办服务;⑥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水平;⑦提高困难群体救助标准;⑧开展残疾人关爱服务;⑨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⑩加强农村“三路”“两网”及灌溉、饮水建设。
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政绩。我们要厚实民生成色、加热民生温度,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九)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守护好一江碧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彰显绿色生态之美、绿色产业之美、绿色文化之美、绿色制度之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月14日,湖南省政府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长沙举行工作会谈,推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一行会谈。在简要介绍湖南能源电力发展情况时,毛伟明说,近年来,湖南着力强化以电力为基础的能源支撑,加快能源
1月14日上午,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省人民会堂隆重开幕。省长毛伟明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2024年,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成为我省第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发电总装机达7582万千瓦,新能源超过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电力供应实现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14日上午,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省人民会堂隆重开幕。省长毛伟明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2024年,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成为我省第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发电总装机达7582万千瓦,新能源超过火电成为第一大电
北极星储能网讯:在各地积极谋划未来发展的进程中,储能领域已成为诸多地区重点关注的方向。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8个省直辖市以及八个地市发布的2025年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及储能相关内容。包括新型储能发展布局、示范项目规划、虚拟电厂等,为能源转型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
2024年12月26日,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在14个市州同步举行。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长沙主会场活动并宣布重大项目开工,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出席并讲话。省领导吴桂英、谢卫江、汪一光、张迎春、秦国文、李建中、周海兵、曹志强出席。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勇,党委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4日,湖南省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一行莅临常德昆宇视察调研。湖南省政府副省长李建中,省政府秘书长瞿海等领导陪同,昆宇电源董事长单辉、副总裁宋柏参加调研。在昆宇电源董事长单辉的介绍下,省长一行先后参观了企业展厅、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展厅内,昆宇电源的发展历程、荣
12月31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盛才主持发布会并介绍我省“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相关情况,厅总工程师、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吴小平、执法局局长黄礼彬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发布
12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李勇同志任湖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因企业合并重组,原职务自然免除);胡瑞连同志任湖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因企业合并重组,原职务自然免除)。湖南能源集团以原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组建而成,于2024年3月27日上午揭牌成立,湖南省委副书
10月2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在公司总部与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举行会谈。双方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保障电力供应,推进能源转型,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持续
9月以来,共有13家能源央、国企集团发布重要人事变动,涉及董事长、总经理等,北极星电力网整理如下:1.贵州能源集团新增两位副总经理人选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芦忠于等职务调整的通知。其中,省人民政府同意:推荐郭满志、冯会杰为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2.中国能建副总经理调整10月1日,中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消息,9月30日下午,湖南省政府与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沙举行工作会谈。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中国安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奕辉参加。上述信息显示,陈奕辉已任中国安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奕辉,男,汉族,1971年6月生,福建漳州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浪潮中,构网技术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商业化时代。全球首个在高海拔、极低温、弱电网场景下成功应用的构网型储能电站——西藏改则30MW光伏+6MW/24MWh构网型储能项目,凭借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该项目不仅破解了高海拔、弱电网地区新能源并网的技术难题,
西葡大停电的系统“振荡”终于“落下最后一只靴子”。据媒体报道,对于大停电的原因,西班牙政府发布报告说是由于电压激增,但电网和电厂等有关运营商未能有效应对而引发的连锁反应。(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此前,西班牙电网运营商将大停电责任归咎于大型发电厂,母公司董事长指控部分大型发电
7月4日,百川畅银发布关于签署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合作协议暨对外投资的进展公告。公告称,鉴于项目建设受宏观环境、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变化、融资环境、项目施工实施条件、项目施工相关方配合进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本项目无法按原计划推进建设进度。结合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及市场情况,为优化公司资源配
据企查查官网显示,通威新能源科技(金堂)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4000万元。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通威股份旗下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与上海昱则同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其中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占股70%,占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新公司的经营范围极具指向性,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
7月7日,上海发改委关于公布《上海市2025年度“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据通知,本次拟竞争配置的“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场址为上海市未组织竞争配置的已建、在建海上风电场址,竞配项目共2.7GW,均为光伏项目,与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同场。本次通知明确,项目实施程序包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启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7月4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电力大学与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七届(2025)风资源技术论坛”在吉林市盛大启幕。本次论坛以“乘势、破界、智创”为主题,聚焦新形势下风资源领域的挑战及技术发展方向,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
7月1日,江西省将正式执行《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发改价管〔2025〕463号),优化后的分时电价机制适应了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电力市场加快建设、电力系统峰谷特性变化等新形势新要求。工商业用户可通过调整用电时段安排,增加谷段用电、减少峰段用电,整体降低用电成本,共同
新规陆续发布后,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电力行业瞄准“电-碳-绿证”协同发展趋势持续发力。随着电力供应清洁化水平持续提升和绿色能源应用范围持续扩展,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逐步成为彰显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促进消费侧节能降碳的重要抓手,而全国碳市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
在2025年6月11日至13日举办的SNECPV#x2B;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上,安徽凯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撒新能源”)以其卓越的创新产品和前沿技术,成为展会焦点,吸引了全球行业人士的目光。高光亮相实力诠释创新底色作为亚洲光伏应用领域的佼佼者,凯撒新能源
近期,央视新闻发布总台特约评论——如何有力破除“内卷式”竞争?全文见下:如何有力破除“内卷式”竞争?“内卷式”竞争,不可取,没前途。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直指一项重大改革——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直指这一改革的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等。去
7月1日,《求是》杂志刊发《深刻认识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文章指出,宏观经济层面存在供需失衡问题。“内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供需矛盾突出,供大于求。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强大的生产能力。与强大的供给能力相比,当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纵观成功商业案例,无论是小米的科技生态还是海底捞的服务体验,其核心都在于为用户创造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对于兼具电力存储与金融资产属性的储能产品而言,构建“生态锚定+服务增值”的双轮驱动模式,正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路径。精准把脉储能之“痛”“为了拿下一个项目,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0日,江苏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提到,园区内储能容量≥日均用电量的8%,园区内电力需求响应能力≥日均用电量的8%。原文如下:《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建设零碳园区对提升企业和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5年第二批“企业找技术”揭榜挂帅项目定帅结果,环天智慧公司荣誉上榜。《高分辨率碳源监测卫星研发设计与反演算法》项目由环天智慧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开展深度合作,旨在研发具备高精度监测能力的碳源遥感卫星,通过创新性的光学载荷设计与智能反演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无人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众多行业的发展格局。电力领域,无人机正成为电网智能化升级的“标配”。通过无人机、智能算法与数字化平台的深度融合,为电力行业提供安全高效、精准、智能、可扩展的巡检解决方案。无人机巡检正努力实现从“单一巡检工具”到“全流程数智化巡
比攀峰更难的,是于挫败后重新鼓起再战的勇气;而比重拾勇气更显不易的,是历经狂风暴雨洗礼后,仍能再度傲然屹立于行业之巅。回望光伏行业数十年的风云变幻,几番大浪淘沙,无数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折戟沉沙,能够重燃生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英利能源当为其一。01重返巅峰的“三驾马车”提及英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