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电力金融政策正文

2023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建立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工作机制

2023-01-28 09:31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关键词:电力供应碳排放权湖南售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3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布。2022年,湖南省能源体系跨越升级,外电输湘能力增长3.4倍,整体供电能力提高1200万千瓦、超过4000万千瓦,天然气供应能力实现翻番、达到125亿立方米。

2023年,湖南省将积极稳妥推进“双碳”行动,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储能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工作机制、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推进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岳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绿色湘西优势,打造全国生态文明样板州。开展“无废城市”示范创建,建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大力推行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

详情如下:

2023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顾

2022年,极其难忘、历历在目。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全省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湖南省委坚强领导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稳、进、高、新”工作方针,全力抓好“两个统筹”,积极应对汛情旱情疫情叠加冲击,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难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全国、好于预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7万亿元,同比增长4.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101.8亿元,同口径增长6.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居经济十强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20.2%,突破1000亿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47301元、19546元,分别增长5.4%、6.8%,高于经济增速;粮食总产达603.6亿斤,连续三年保持总产600亿斤以上,向三湘父老交出一份合格的、来之不易的好答卷。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针对性举措,化解突出矛盾,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精准施策防控新冠疫情。坚决落实国家部署,成功处置多地多轮及G2190次列车疫情;认真做好“乙类乙管”各项工作,全力保健康、防重症,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先后派出24批次5600多名医疗队员支援10个省市区,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受援地区肯定与好评。痛定思痛狠抓安全生产。深刻汲取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教训,扎实开展自建房排查、安全生产两个“百日攻坚”行动,排查整治一批重大风险隐患,全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0.4%、9.6%。出台居民自建房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居民自建房全生命周期管理长效机制。积极稳妥应对极端天气。成功应对3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9轮汛期强降雨,以及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旱情,颁布最严封山禁火令,采取“八条断然措施”,有效遏制森林火灾,并经受了夏季电力4043万千瓦历史最大负荷考验,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

二是扎实稳住经济大盘。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以可预期对冲超预期,不负“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的嘱托。创造性落实稳增长政策。大力度推动“直达快享”,出台稳工业26条、促服务业36条,推出稳经济“1+8”政策体系,得到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十一督查组、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的充分肯定。专班式推进稳增长工作。运用专班协调整合力量,在接续落实政策、谋划做实项目、抗旱应急救援、争取国家支持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推动了长赣高铁、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等项目的落地,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授信签约项目85个、基金规模近300亿元。前瞻性加强稳增长调度。年初突出重大项目铺排布阵、集中开工,年中重点抓招商引资、湘商回归,年末抓进度落实、目标完成,全年始终抓牢实物工作量,推出了总投资超3万亿元的809个基础设施项目,33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25亿元,常益长高铁、平伍益高速等重大项目建成通车。点对点开展稳增长服务。开展“万名干部联万企”行动,动员4.7万名干部,为18.4万户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7.3万个,退减缓税费超过1000亿元。同时,高质量划定“三区三线”,出台土地要素保障42条;成功组建湖南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全省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近万亿元,贷款余额增长11.7%。一季度平稳度“坎”,二季度迅速企稳,三季度重回“6”左右,四季度决战决胜,全年达到了“取其上、得其上”的超预期效果。

三是聚力打造“三个高地”。以打造“高地”引领全省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抓住“四个着力点”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加快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推进产品创新强基,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全省制造业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达28.2%。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1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4家,上榜全球独角兽企业2家,新增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抢占“四个制高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突破94项关键技术,第三代半导体核心装备、海上风电塔筒变压器等打破国外垄断,高精度北斗芯片、8英寸集成电路成套装备等技术国际领先,航空发动机异形构件精密铸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121人(个),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突出“四个关键点”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高质量举办世界计算大会、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全球湘商大会、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实际利用外资、对外投资规模均居中部第一,对非贸易规模居中西部第一。自贸试验区形成47项制度创新成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湘江新区和省直单位主管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步实施。

四是一体布局“三大支撑”。出台实施“139”系列政策,以电力保障算力、算力促进动力,三力一体发力,取得积极进展。以电力为基础的能源支撑坚强有力。“宁电入湘”进展顺利,平江电厂、荆门—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风电、光伏规模化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审批和开工的抽水蓄能项目装机容量居全国第5位。以算力为代表的新基建支撑先行一步。算法创新等六大行动率先启动实施,长沙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行,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算力达到200PF、国内领先,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成功获批,数字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突破1.5万亿元。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动力支撑能级跃升。岳麓山实验室等“四大实验室”、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等“四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杂交水稻等6家实验室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全省区域创新能力前进3位、排全国第8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7%。

五是系统推进“八项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努力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相统一。产业培育强基赋能。“十大产业项目”全面完成,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深入推进,中联智慧产业城、邵虹基板玻璃等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28个百亿项目完成投资1142亿元,全省产业投资增长11.3%。轨道交通装备进入欧盟高端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倍,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增长20.2%。企业成长加力提速。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和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强力推进。全省实有市场主体达635万户、增长16.3%,制造业百亿企业达43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00家以上、上市和过会企业12家。湖南钢铁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三一集团跻身福布斯全球500强,5家企业位列“全球工程机械50强”。园区发展转型增效。“五好”园区创建六项重点工作成效明显,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达72.5%、提高2.7个百分点,税收占比达50%、提高6.5个百分点。宁乡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营商环境进位争先。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以问题为导向,首次开至县市区、园区,认真找茬揭短,倒逼改进、实现赶超,“十个坚决”措施强力推出。在2022年度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活动中,我省排全国第7位、长沙市排全国城市第6位,均居中西部地区首位。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953家、到位资金4475亿元,引进“三类500强”企业项目393个、总投资近4400亿元。

六是协同推动区域发展。立足“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构建湖南特色区域发展新格局。在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中乘势而上。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稳步推进湘鄂赣高质量协同发展,深入开展湘赣边区域合作。在全面实施强省会战略中带动全局。出台落实强省会战略“1+N”系列政策,成功获批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落地实施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总体设计和湘江科学城规划,长沙市跻身特大城市行列,长株潭经济总量占比超过40%。在区域板块联动发展中各展其长。岳阳、衡阳经济增速分别高于全省0.9个、0.7个百分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单位GDP能耗低于全省6个百分点,湘南地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大湘西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高于全省19.8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化率突破60%、达60.3%,特色小镇达60个。

七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水旱交攻下,我们全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以端牢中国饭碗为目标。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优质低镉水稻科研国际领先,田长制全面推行,新建高标准农田460万亩,粮食总产连续三年超600亿斤,油茶籽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以产业振兴为关键。优质湘猪等6个国家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8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万亿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19.3万个、11.9万家,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顺利,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500个。以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提质改造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6996公里,美丽乡村示范村达7500个,汨罗市、娄星区、浏阳市、赫山区纳入国家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以防止规模性返贫为底线。支持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跨越发展,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

八是突出保障改善民生。努力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我们“干的事”。城镇新增就业73.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5%左右,为中部地区最好水平。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以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4万个,本科录取人数增加2.9万人,5所高校15个学科进入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序列。完成3649项污染治理项目,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我们大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成功举办“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湖南单元)和“中国这十年·湖南”主题新闻发布会,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开展“雅韵三湘”等群众文化活动。圆满举行壬寅年公祭舜帝大典,成功举办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

各位代表!

五年来,特别是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以来,全省上下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经济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发生重大变革、不断转向高质量发展,湖南的地位日益提升,湖南的亮点日益增彩,参与世界竞争的湖南元素日益增多,中国式现代化湖南实践的基础更加坚实。

这五年,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三次产业结构由8.9∶39.8∶51.3调整为9.5∶39.4∶51.1。地区生产总值从3.38万亿元增长到4.87万亿元,年均增长6.2%、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人均突破1万美元。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成为万亿产业,千亿级产业达16个。民营企业百强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均突破万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7万亿元、6万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

这五年,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5%、增速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净增1800多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年均增长65.8%、总量突破250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灯塔工厂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居中部首位。超级稻双季亩产达1603.9公斤,超高速轨道列车、北斗导航、“海牛Ⅱ号”深海钻机、“京华号”超大直径盾构机等技术装备,创造中国速度、中国精度、中国深度、中国强度。

这五年,改革开放形成标志性成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两次获国务院国企改革办A级评估。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创造“湖南经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写入党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幅全国第一。我省与22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湘字号”企业走进109个国家和地区,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88家,中欧班列稳定运行1000列以上。马拉维共和国在长沙设立领事馆获批,国际友城达104对。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海关机构实现市州全覆盖,综合保税区和口岸等平台数量居中部前列。

这五年,基础设施实现整体性提升。现代交通内畅外达,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高铁成环、高速成网,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打造成型,五大国际物流通道和货运集结中心建设初显成效。水安全保障稳定可靠,现代水网加快构建,涔天河水库、大兴寨水库等工程竣工或开工,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能源体系跨越升级,外电输湘能力增长3.4倍,整体供电能力提高1200万千瓦、超过4000万千瓦,天然气供应能力实现翻番、达到125亿立方米。信息设施高效协同,全省总算力提升到4000PF,数据中心总存储能力达14EB,建成数据中心42个、标准机架11.5万架,中部唯一、全国第五的大数据交易所投入运营,县级以上行政区主城区5G网络、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实现全覆盖,省内网间访问时延降低80%以上。

这五年,生态环境呈现转折性变化。以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碧水”,连续6年开展污染防治“夏季攻势”。长江干流湖南段和四水干流131个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洞庭湖总磷平均浓度下降17.8%,创造了长沙后湖综合治理、株洲清水塘和湘潭竹埠港工业污染治理等范本,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8.6%,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6.1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湿地保护率居全国前列。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获批全国唯一绿色建造试点省份。

这五年,人民生活获得全面性改善。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八洞村成为全国精准脱贫样板。五年投入3400亿元,办成重点民生实事66件111项;农村电网户均配变容量达2.4千伏安,提升43%;建成使用101所芙蓉学校,基本消除中小学大班额;县域二甲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32%、36%。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任务,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评价由89.2分上升至95分。

这五年,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性进步。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增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1个,6个城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县级行政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达2500亿元,5A级旅游景区达11家。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民族宗教、机关事务、参事文史、地震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统计、老龄、慈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这五年,我们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致力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6件,制定省政府规章25件;推行省政府领导领办人大重点建议、政协重点提案和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全覆盖,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820件、政协提案3854件。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坚持财审联动,跟踪审计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湘易办”超级服务端开通,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电子化率达99.6%。国务院督查激励项数、次数均居全国前列。以省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分别减少21%、44.3%,省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精简50%以上,“三公”经费持续压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供应查看更多>碳排放权查看更多>湖南售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