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随着全球各国对能源价格上涨和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净零设计和运营策略在建筑专业人士中越来越受欢迎。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到2030年实现零碳就绪建筑的技术和创新途径》研究报告表明, 2030年以前这段时间是建筑业的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期,但目前对于交付净零建筑所需的大多数技术和方法目前还未走上正轨,也没有明确的、被广泛接受的零能耗指标。
近几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定了一种电网优化建筑倡议(Grid Optimal Buildings Initiative),鼓励建筑设计师和运营商评估建筑能源使用和负载类型,以及与供电电网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优化建筑峰值负载系数、能源使用时间、需求灵活性和弹性能力的策略,重新定义建筑设计和运营如何能够经济有效地支持电网的去碳化和完全可再生的电力供应。
以美国为例,建筑物使用了全美75%的电力,运用建筑物电网优化方式可以更好地将建筑物纳入可持续公用事业电网管理,把建筑物作为一种资产来实现电网脱碳,以减少对化石燃料发电厂的依赖,逐渐摆脱单向电量流动。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罗莎431东街的索诺玛清洁能源公司( Sonoma Clean Power, SCP ) 公司所在的总部大楼,正是采用电网优化的改造试点项目之一,不仅利用被动式和主动式建筑-电网集成策略,而且还采用实时控制减少电力需求的能源措施,成为世界上第一座“电网优化(Grid Optimal)”的建筑,能够实现并加速电网的脱碳。
1 一座对电网响应迅速的建筑
这座大楼建于1979年,建筑面积约1424平方米,于2018年开始改造设计,2021年竣工,2022年年中完成微电网安装。经过这两年的翻新,将原本的低效结构改造成电网优化建筑结构,安装太阳能电池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供电等。
与传统的净零能耗建筑不同,该建筑会准确计划电力的生产和使用,最有效地使用能源,甚至将电力回馈至电网,这就是建筑电网优化后的微电网。它可以准确地告知建筑物何时产生和使用电力,以减少高成本、高碳时代的电力需求。
这是该建筑改造最创新的部分,以新的方式与可再生能源电网互动,让建筑物能耗实现零排放。
该建筑可以监测每小时通过外部电网的排碳信号,若电网排碳高,则该建筑的微电网可以调整为从内部储能电池供电,以不增加外部电网排碳负担。若外部建筑物需要用电,它也能将存储在内部储能电池中的电输送给外部电网。
另外,微电网也能在电网出现故障时为建筑物的一部分供电,并在当地发生灾难时充当紧急行动中心。
该建筑的微电网可以统筹调节所有建筑用电设备,例如建筑内23个电动汽车充电器、建筑灯、HVAC和水加热等,以确保外部电网有充足的清洁能源时才从电网中获取电量。
例如,2022年9月的热浪席卷美国,该建筑在下午就降低了其底层HVAC系统,以减少能源使用,利用风扇来在建筑的上层循环冷空气。直到下午6点,关闭整个建筑,把储能系统中的电量输送回电网。
一般来说,当太阳能充足时,太阳能发电,储能电池系统则会在中午左右充电。晚上,建筑物可以使用这些能源或将其重新接入电网,以减少该州对污染气体发电厂的依赖。
2 可持续性的减碳设计
除建筑电网优化外,为了进一步减少电网的碳排放压力,设计团队还对建筑确定了可持续的设计策略。
首先,对永久性建筑进行荷载改造,如自然场地遮阳,可以减少热吸收,并在电网能源密集使用期间消除进一步的冷却负荷。同样,全电气化和高效的暖通空调系统减少了建筑物在高峰冷却和供暖期间的电力需求。建筑物的天窗、窗户、日光传感器和感应照明LED 灯具经过编程,可在自然光可用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灯具照明需求。
其次,能源设施改造。由于新的设备规格,该建筑物的天然气管道被拆除,包括三个天然气供暖和制冷装置,取而代之的是四个屋顶热泵替代品和一个分体式热泵系统,以解决居住者密度的增加和与原有办公楼设计相比空间规划的变化。新的厨房空间还增加了高级感应烹饪装置和一个商用电磁炉。
最后,进行室内外空间简单翻新来减少建筑物的碳足迹。重新调整建筑入口通道的方向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采光,并安装大型吊扇保持室内舒适度和气密性以提高能源效率;建筑外环境保留两棵300年树龄的橡树,在夏季为建筑提供降温。
现在,该建筑不仅是一座清洁、高性能的建筑,也是一座灵活的建筑,将成为推动全球能源系统转型的一个关键部分。原因在于,这样的建筑电网优化模式能给家庭带来能源安全,也给社区带来弹性的能源供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24日,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在新加坡分别与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林承毅,新加坡能源集团董事会主席梁慧玲、总裁黄天源举行会谈,共同表示要认真落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达成的重要共识,促进互学互鉴,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携手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
国际能源界高端会议“剑桥能源周”6日在美国“能源之都”休斯敦开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候任主席苏丹·贾比尔在会议主旨讲话中强调,国际社会在应对能源困境和气候变化方面需要团结一致,采取更多行动。COP28将于今年年底在阿联酋迪拜举行,大会将对世界各国在
北京绿色金融论坛(第3期)暨《联想集团2022碳中和行动报告》(简称《报告》)发布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报告》披露,2021/22财年,联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35.16万吨,较基准年减少23%(基准年:2018/19财年)。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乔松表示,联想作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将气候目标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
当地时间2月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正式提出了欧盟绿色协议工业计划(TheGreenDealIndustrialPlan),以提高欧洲净零工业的竞争力,并支持欧洲向气候中和的快速转型。该计划将从现有的欧盟基金中拨出2500亿欧元(2720亿美元),用于工业绿色化,包括为投资净零排放技术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
摘要:全球能源危机将全世界带入了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推动了新一轮的清洁能源投资浪潮。未来,清洁能源供应链将成为新能源经济的核心。每个国家都需要确定如何从新能源经济的机遇中受益,根据其资源禀赋、优势和劣势确定其产业战略,发展安全、有弹性和可持续的清洁能源供应链。2022年的全球能源
Zara、Forever21和HM等快时尚服装零售商,喜欢生产廉价时尚的服装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这些快时尚,满足了年轻人尝新的心里,据环境慈善机构Hubbub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在16至24岁的人群中,超过五分之二每周至少在线购买一次衣服。然而,快时尚对环境有重大影响。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数
据阿拉伯贸易网2022年12月23日休斯敦报道,埃克森美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达伦·伍兹表示,埃克森美孚公司正计划在其位于得克萨斯州贝城的炼油和石化工厂建成第一个世界级的低碳氢生产工厂。在那里,它每天将从天然气中生产多达10亿立方英尺的氢气,其中约95%的二氧化碳被捕获,然后安全储存在地下
11月28日,能源巨头壳牌公司宣布收购欧洲最大可持续天然气(RNG)制造商NatureEnergy(丹麦一家利用农业、工业和家庭废物生产可再生天然气的公司)。这次收购将进一步提高壳牌公司与多个行业的既定能源产品生产商与购买商和能源供应商合作的能力,以加速向净零排放过渡,并支持壳牌公司于2021年设定的在2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1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在印度尼西亚展开投资,涵盖基建、气候、教育、食品安全等领域,包括美印企业达成的25亿美元碳捕获协议。白宫在声明中说,在碳捕获协议下,美国埃克森美孚和印尼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将对在印尼发展区域碳捕获和封存(CCS)枢纽展开进一步评估。
摘要:香港推出的CoreClimate是个全新的市场平台,旨在将资本与香港、中国内地、亚洲以至其他地区的气候相关产品及机遇连接起来,协助推动全球净零转型。在气候价值链的脱碳进程当中,建立高效的自愿碳市场是达到净零排放目标的其中一步。香港作为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可促进中国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资金
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了电力市场设计(EMD)改革提案,通过这一战略,储能系统可以成为欧盟脱碳和安全能源系统的基石。据消息人士称,该提案其实是欧盟事实上的“储能战略”,其中列出了欧盟成员国评估各自储能部署需求方式。该提案是在欧盟通过REPowerEU计划大幅提高其欧盟绿色协议可再生能源目标之后提出
日前,中国石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启动开工,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该工程主要利用当地风、光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年制绿氢3万吨、绿氧24万吨,就近用于当地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降碳减碳。在“双碳”目标下,绿氢被视为助力煤化工产业深度脱碳的利器。除了上述工程
摘要:2月13日,欧盟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要求的两项授权法案,并提出了详细的规则来定义欧盟可再生氢的构成。这两项法案是欧盟广泛的氢监管框架的一部分,将为氢气生产商和投资人提供监管确定性,促使欧盟可再生氢大规模投资和应用的新时代到来。在碳中和转型背景下,各国都对氢能寄予厚望,
眼下,青海省已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农工党青海省委会提交的提案建议,在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青海省应积极打造绿氢品牌,大力发展氢能多场景应用。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度脱碳的重要手段。农工党青海省委会提交的
然气掺氢混合,不但能够拓展氢能应用场景,还可改善终端设备的燃烧性能,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排放,绿色低碳特性让其越来越受热捧。“推进零煤城市建设。2030年前开展天然气掺混氢气等低碳技术在燃气发电和供热中的试点。”日前印发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22年版)》提
12月20日,在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举办的“开放合作‘碳’路前行”年会上,晶澳科技与CDP正式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未来,CDP将支持晶澳科技提升供应链减排绩效,提高晶澳科技供应商应对气候变化风险能力。晶澳科技高级副总裁孙广彬先生表示,本次合作是晶澳落实和支持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
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中,4%被认为来自服装。其中,纺织生产每年产生约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已经超过了国际航班和海运之和。这些大部分的生产制造发生在中国和印度。若全球每年生产1000亿件衣服,平均一件衣服要排放12千克二氧化碳。因原材料种植和供应链的差异,各个面料材质的碳排放数值会有所差异。
12月8日,上海电气制氢装备下线暨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器时代公司”)揭牌仪式在沪举行。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白廷辉,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华文出席,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冷伟青为活动致辞。“氢能”作为现代能源体系新密码,被誉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其作为
我们都知道,碳中和带来了许多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原本不缺的自然资源一时间抢得头破血流。其中最为抢手的就是在电动车的飞速发展下生产动力电池的锂资源以及配套的钴、镍等元素。尤其是锂元素,在短短一年的时间涨了十倍,硬生把电动车这个消耗品干成了投资品。像锂、钴
摘要:近年来,全国范围出台了高达600多项储能相关政策。在政策加持下,资本也开始蜂拥而入,出现强劲增长。长时储能一边被市场和资本长期看好,另一边却存在诸多风险和投资障碍。“绿能+储能”,被视为新能源和电力行业脱碳的最终梦想。以光伏和风电为主的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大幅下降,已经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23年美国电厂运营商计划淘汰15.6吉瓦的发电装机容量,其中大部分是天然气电厂(6.2吉瓦)和燃煤电厂(8.9吉瓦)。(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在美国运营的大多数燃煤发电厂建于1970年代和1980年代。这些老化的燃煤发电厂无法与高效、现代化的
日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发布。总体来看,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其间,为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保障工作,生态环境部搭建了全国碳市场帮助平台并建立了“保障员一联络员”国家与地方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国家和地方专家团队持续
日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发布。总体来看,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其间,为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保障工作,生态环境部搭建了全国碳市场帮助平台并建立了“保障员一联络员”国家与地方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国家和地方专家团队持续
今年,全球碳排放将继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根据国际气候科学机构联盟“全球碳项目”的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碳排放将继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而化石燃料仍然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元凶”。化石燃料碳排放量持续增长全球碳项目预计,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406亿吨,几乎与2019年碳排放总量相当,比2
摘要:得益于太阳能的大规模部署,仅在2022年上半年,太阳能发电替代化石燃料发电,让亚洲7个国家避免了至少340亿美元的损失。中国避免了约210亿美元(约1500亿人民币)的化石燃料进口。但可再生能源的扩张,也面临电网和政策方面的挑战。全球化石能源市场一直处于波动之中。特别是过去一年,因为俄乌
2024年前,欧盟将对现有车用燃料和二氧化碳排放标识作出修订;2025年,发布最新的新车全生命周期内二氧化碳排放评估方法;2030年,将汽车领域的碳排放量在2021年基础上降低55%,货车领域的碳减排目标提高至50%;业界质疑配套政策不足,“一刀切”举措或带来相反效果近日,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及欧盟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将定于11月6日至18日召开,这次选择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是第五次在非洲举办缔约方会议。非洲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目前,估计有1700万人在东非因干旱而面临粮食供应短缺等问题。该地区的政府希望通过COP会议,能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对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哈萨克斯坦计划在2030年前通过一个500亿美元的项目,开始生产绿氢,以帮助欧洲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公司SvevindEnergyGroup10月27日表示,公司与哈萨克斯坦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以建设一个20GW的绿氢工厂,该工厂预计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厂之一。从2032年起,
俄乌战争引发的能源危机,让欧洲国家再一次清醒认识到,依赖一个国家的化石燃料进口是非常危险的。为此,整个欧盟国家加快了脱碳目标和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以期减少对化石能源进口的依赖。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现在希望到2030年清洁能源的比例达到82%。但根据能源智库Ember的欧盟电力目标追踪,少数几个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主,其最大人为排放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1],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51.7%,其中约50%用于发电,中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首要的着力点就是要全过程控制煤炭消费,此外,煤炭行业的甲烷逃逸排放也不容忽视。2021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