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智能化政策正文

深圳: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推动电网等智能化改造

2023-02-20 13:57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关键词:智能电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构建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同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活力之城。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优势。以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关键抓手,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完善创新主体动力机制,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提升科技投入效能,优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深化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升创新引领力,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提升创新硬实力,打造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提升创新驱动力,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地;提升创新支撑力,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提升创新源动力,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协同,增添发展新动能。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科技信息中心,推进实施基础研究“深研”规划,把握科学前沿发展态势,在关系长远的基础前沿领域超前规划布局,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努力在重要领域实现跨越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供给。争取更多从0到1重大原创成果突破,初步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及应用研究装置、鹏城云脑Ⅲ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省实验室,组建一批基础研究机构和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提升技术开发能力,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在核心芯片、工业母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数字生命、精准医疗、模块化建筑、光储直柔、BIM、建筑产业互联网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突破。提高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产业专项,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创新产业跨越式发展。

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质量。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引领力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进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优势传统产业基地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支持一批本土企业做大做强,进入世界500强,支持平台企业引领发展、创造就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构建技术研发平台、检测实验平台、科技信息平台及技术转移平台,打造创新平台体系。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深港澳联合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机制。

打造优秀人才聚集高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营造尊重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制度,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实施“2025百杰计划”,实行紧缺人才清单制度,靶向引进一批“高精尖缺”创新人才和团队。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完善留学人员来深创业资助政策,支持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优化人才安居环境,实施创新人才安居工程。加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为人才提供安居、医疗健康、子女服务等服务保障。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加大对国际化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培育力度,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竞争力。

完善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加快构筑股权、产权、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大力培育上市资源,推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完善证券交易市场监管,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推广集合型发债模式,支持创新型企业发行债券,扩大债券融资规模。推动科技创新基金体系建设,建立覆盖种子期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并购重组投资的基金体系。出台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务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设立中小试转化投资基金,试行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完善引导基金跟投、财政风险补偿等政策。鼓励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供证券、基金、固定收益产品等金融服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新型监管机制以及自主创新担保和再担保体系。

持续弘扬双创文化。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充分发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平台作用,引进国内外知名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运营机构,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立先进技术“引进来”、创新成果“走出去”的双向对流通道。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创新成为深圳的城市基因和最鲜明特质。

二、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绿色低碳之城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典范行动建设,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要求。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提升,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广节能和新能源车辆,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深圳国际低碳城开发建设为牵引,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探索实施零碳、近零碳示范工程。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开展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全面推动交通、工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实施“绿色建造”行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两网融合”,以国际一流标准加快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加快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系统,加快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实施玉龙坑垃圾填埋场全量开挖环境修复治理等一批生态修复工程,打造一批国家级环境修复示范项目。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发展壮大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优化配额分配方法。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探索开展协同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政策研究。推动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碳达峰专项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聚焦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低碳、零碳、负碳等研究方向,支持科研院校和企业建设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立碳普惠机制,推动建立碳普惠服务平台,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

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持续推进管网建设、修复与改造,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多管齐下实施面源治理、清淤疏浚、生态补水、生态修复等措施,切实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营造水清岸绿、优美宜人的滨水休闲游憩空间。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为主线,推动O3稳定步入下降通道,推动大气环境质量继续领跑全国,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加强源头管控,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制度,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过程质量监管。创新噪声监管模式,不断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筑牢宜居多样的城市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夯实“四带八片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实施“山海连城”计划,形成“一脊一带二十廊”的生态游憩骨架。统筹绿道、碧道、森林步道、滨海生态景观带建设,推动“蓝绿空间”形成有机整体,打造“会呼吸的城市”。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推进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完善规划建设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湿地保护条例,加快编制“国际红树林中心”筹建方案,推进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建设。加强深港澳湿地保护协作。建立健全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完善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统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红树林、裸滩、光滩、潮沟、浅水水域等空间要素科学保护修复,对湿地保护修复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协调城市空间湿地保护与发展,加快湿地公园建设和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湿地的游憩和科普教育价值需求。强化红树林国际候鸟栖息地保护,加强候鸟分布、种群动态、生存环境特征、迁徙觅食规律、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等研究,提高候鸟保护水平。

加强城市景观设计和管理。科学引导城市景观建设,通过智慧城市平台、城市设计手段,实施对城市自然景观、环境景观、交通景观、日间夜间景观和季节性景观的分层次管控,通过环卫管理提升、绿化景观提升、城市家具整治与提升、城市夜景打造等行动,提高人文氛围和文化品位,不断提升城市景观管理水平,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

打造一流的湾区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核心、入海河流水质提升为抓手,打好珠江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推动完善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严格落实海洋“两空间内部一红线”制度,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育和修复。实施海岸带及近海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划定珊瑚保护区,探索海洋公园专项管理。营造独具魅力的滨海空间,完善海洋文化公共设施,拓展滨海休闲慢行系统,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运动、观光旅游、体验自然等多功能活动区域,展现深圳现代滨海城市魅力和形象。推进陆海统筹治理,整体谋划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产业布局,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创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建立更具操作性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逐步推动核算常态化、规范化。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推进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加快推进保护湿地和土壤环境相关立法工作。健全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执法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环境保护网络联动融合。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保监管等方面的深圳技术规范。结合茅洲河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实施,探索流域内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研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两山”转化的有效路径,高标准推进大梧桐生态融合发展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工作,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打造大湾区生态经济融合发展高地和最具魅力的“鹏城绿心”。

三、建设更高科技含量的智慧便捷之城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枢纽、韧性、智慧城市,探索推进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圳路径”。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全社会数据资源,提高城市服务效率,建设智慧社会,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打造全程全时服务的宜居、韧性、智慧便捷之城。

建设智慧高效的交通服务体系。鼓励以“大公交”体系协同整合多层次公交资源,推动“轨道-公交-慢行”设施融合、信息融合、服务融合,稳步提升公共交通出行竞争力。完善公共交通出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通过移动互联网、公交停靠站智能化设施等提供出行全过程实时信息服务,整合不同交通方式出行信息,提供一站式智慧化出行服务与体验,持续优化市民公交出行体验。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一代交通控制网建设,实现城市交通实时智能化监管,提高交通系统服务效率和安全水平。

建设便捷多样的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围绕服务对象需求,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体休闲等民生及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加强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建设精准智能的数字政府。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进一步优化“i深圳”系列服务内容,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以“深治慧”“深平安”平台为龙头牵引,聚焦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五大职能,针对城市运行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模式优化和管理创新,重塑数字化条件下的业务协同工作闭环,加快实现政府治理“一网统管”。加强数字政府统一平台支撑能力建设,为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提供集约高效的平台支撑、数据支撑和业务支撑,推动政府运行“一网协同”。

建设更加聪明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鹏城智能体,打造泛在连接的统一门户、集约高效的智能中枢、标准统一的数字底座。构建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探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现全要素数字化、城市运行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

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基建。构建覆盖“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实现泛在高速网络连通。统筹布局以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为主体、智能超算为特色的全市算力一张网,强化算法等科技能力支撑,实现算力的云边端统筹供给。实施智慧感知设施建设工程,在重点行业和领域规模化部署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化传感器。构建泛在互联智能感知网络,打造覆盖全城的物联感知数字化标识体系。建设一体化物联感知平台,实现跨领域、跨层级的全域感知。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集设计、生产、采购、物流、施工、家居、运维等于一体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四、建设更高质量标准的普惠发展之城

以普惠共享为导向,注重机会公平,加大民生投入,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社会事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加大民生改善力度。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立民生优先的财政投入机制,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实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积极推进民政事务由政府包揽向多元治理转变,最大限度地吸纳各类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到民政公共服务供给和基层社区治理中来,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努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增强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薄弱环节的服务能力。推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进一步增强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性,健全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扩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规模,鼓励终身学习,发展终身教育。实施健康深圳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全民健康制度体系,着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大优质健康服务供给、发展健康产业,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建立与超大型城市人口发展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居住证为载体完善政策体系,动态优化项目及标准,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来深建设者市民化步伐。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向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等普遍提供安全、包容、无障碍、绿色的公共空间。

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谋划一批新的战略通道,加大对原特区外区域的支持力度,推动形成大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对照国际一流城市,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项工作,从交通建设、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和城市发展等领域,加大资源配置均衡化,解决好城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同、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支持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助推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深化“多网合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以“块数据”智能底板为基础的市域社会治理平台。创新居民小区自主管理模式,在无物业、有业主委员会的小区,探索社区“两委”指导业主委员会实行自治管理路径;在无物业、无业主委员会的小区,探索按照“非必要不代行”和“有限代行”等原则实行社区居民委员会代行业主委员会职责的自治管理路径。加大城中村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持续改善居住环境和配套服务,将城中村逐步建成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开放共享的新型社区。积极推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聚焦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划建设、网格化管理、交通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管理等重点领域,努力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和行动人机协同,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新范式。持续开展关爱行动等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打造“关爱之城”“志愿者之城”升级版。

五、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现代文明之城

以全球视野谋划开放布局,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搭建国际化开放合作平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赢得发展和竞争的主动。

携手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全面落实《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深化与港澳在科技、金融、经贸、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充分发挥深港跨境协同创新独特优势,高标准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聚焦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打造深港跨境深度合作示范区、粤港澳协同创新引擎、“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平台和政策制度改革创新试验区。强化与澳门的全方位合作,通过澳门加强与葡语系国家合作,努力把粤港澳合作重点拓展到共同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编制实施前海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积极参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发挥经济特区开放合作新优势,实施拓展新兴市场、开拓“一带一路”市场行动计划,坚持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积极促进交通互联互通,拓展与沿线国家地区的港口、机场航线网络,努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不断强化经贸合作,以东盟、南亚、非洲等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为重点,以共建产业园区为支撑,引导更多本土企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合作,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贡献力量。

搭建面向全球的开放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创新境外投资方式,推动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全方位“走出去”。依托高交会、文博会、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重要平台,全面深化国际科技、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快国际语言环境、优质生活圈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氛围,打造集聚国际要素资源的战略高地。加强与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以及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的国际性活动。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合作,创建可持续发展国际样板城市。

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和合作交流。制定实施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以深莞惠大都市区为主中心,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都市区、河源都市区为副中心,形成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的发展格局。做好东西部协作、援疆援藏和省内帮扶工作,加强产业协作和劳务协作,支持喀什(深圳)产业园,深圳与汕头、河源、汕尾共建产业园等对口帮扶地区的产业园区建设。组织实施一批技术成熟、推广条件较好的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分享“深圳经验”。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作用,完善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机制,强化各部门统筹协调,推动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支持可持续发展智库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团队,与国际组织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大智力支撑。

二、加强支撑政策

探索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政策,围绕影响规划重点任务推进的技术难题,设立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在社会发展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健全评估机制

研究制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评估信息发布制度,将规划落实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保障规划落实公开透明、全程监督。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积极开展公众评价。

四、引导多方参与

促进多利益攸关方参与可持续发展建设工作,提升公众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意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学术期刊加强宣传和报道,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创新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参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

附件: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总体框架图

附件

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总体框架图

10435473.png

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22-2025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党中央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深圳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探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圳路径”,积极寻求以科技支撑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稳居内地城市前列。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最强,深圳仍存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等问题。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先锋城市,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数字化查看更多>基础设施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