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去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强化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作出重要部署,充分体现党中央对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核电技术的创新突破和高质量建成的认可和肯定,对核电行业的信任与期待。
中国核工业处在“两弹一艇”以来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核燃料产业该如何谋篇布局保障核电安全有序发展?面对国内国际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迈开步子走出一条坚定不移的市场化道路?深化改革、持续创新、数字化转型,未来核燃料产业又该走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党委书记、董事长辛锋。
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过去几十年来,核燃料产业为中国核电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稳定可靠的保障供应。但随着核电发展的提速,特别是在2022年国家已批复10台核电机组的背景下,核燃料产业也面临更高要求。
辛锋指出,核电的快速发展对核燃料产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核燃料作为核电粮仓,有责任有义务在我国核电发展的历程中,提供稳定、可靠、安全、高质量的产品供应,从而保证整个核工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我们已经开始在各个方面谋篇布局,做了全方位的梳理。我相信背靠国家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工业能力,再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完全有能力、有信心保障核电的快速发展。”面对挑战,辛锋充满信心地说道。
针对下一步工作,辛锋表示,从产业链安全角度来看,一是要尤为关注供需平衡的问题,要加强核燃料产能项目的建设来确保未来核电发展的需要。二是要持续大力推行自主化工作,这不代表我们要排斥其他的合作方,但我们要做到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这样,如果在未来遇到极限打压的情况,我们才能保持自主、稳定、可靠、安全的核燃料供应,这也是我们燃料系统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坚定不移走国际化道路
“除了保障国内的核燃料供应,我们也可以对国际核电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支撑。坚定不移走国际化道路是我们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原子能在国际市场的处境并不理想,辛锋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成本不能跟国际领先的公司竞争。针对如何破解这个难题,辛锋介绍了中国原子能的经验做法:“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下了很大功夫,一方面我们把成本管控的指标与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年薪直接挂钩。同时通过定岗定编定员标准化改革,有效减少了从业人员,人员成本得到了有效管控。另外我们也通过生产的精细化管理,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率。通过多管齐下,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原子能成本管控得到了有效落地和实施,并逐步具备了和国际主要供应商竞争的条件。”
“国际上核燃料产业供需格局基本保持稳定,我们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实际上是很难的。”面对困难重重的国际化道路,辛锋指出,除了有效控制成本,中国原子能也积极与世界的各主要需求方对接,真正做到“跑出去,抢订单,稳增长”。在去年5月份,疫情还不稳定的时候,中国原子能就果断派出团队寻找机会了解市场一线信息。最终,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突破,真正做到了把产品做成了商品。
面向未来,辛锋表示,中国原子能目前只是走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希望能够实现全产业链的“走出去”,包括零部件和原材料等,随着核电的发展,燃料产业的壮大,能够更多地融入国际发展的产业格局中。“但很多问题也不可能短期内一蹴而就,我们希望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努力达到世界一流的目标,从而也为集团公司‘三位一体’奋斗目标贡献中国原子能的智慧和力量。”
今年“两会”,辛锋也递交了“关于支持我国低浓铀产品出口退税的建议”,建议调整我国低浓铀产品出口政策,提升我国低浓铀产品国际竞争力,公平参与国际竞争,鼓励我国低浓铀产品“走出去”,促进中国核燃料循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开启数字化转型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的讲话中提出,“要以核环保、核医疗、核燃料、先进核电技术为重要抓手,深化核能领域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等合作,推进核能产业和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全球核能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数字化转型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辛锋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2021年,中国原子能就成立了中国原子能数字化工作推进委员会,并依托中核七院成立了智慧核燃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数字化转型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谋篇布局,针对这一点,辛锋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原子能数字化转型的“三步走”发展策略:“首先我们要实现自动化,以此实现人员减少和成本管控。在自动化的基础之上,再实现数字化,将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有效提取,并进行初步的整合,为管理提供一定的支撑。最终我们的目标要实现智能化。”
“近年,在新建的项目中,已经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项目落地评估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如果大家现在去看我们的工厂要比以前漂亮得多,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辛锋介绍了中国原子能数字化方面取得的成果,首先,生产车间已经实现了系统的一体化管控,所有生产线数据都可以在一个屏幕中得到有效体现和采集。下一步希望在此基础上,把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深度加工,并形成管理决策支撑。另外,相较于以往大量依靠人工的生产模式,新建主工艺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管控都有很好的改进。在生产辅助系统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有益尝试,如铀浓缩工厂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了空调系统、冷冻水等耗能系统的集中化管控,助推能源降本目标。辅助系统智控平台,实现了辅助系统的集中监控,开式冷却塔、闭式冷却塔、空调系统等大型成套设备的全自动智能控制,人工操作量减少60%以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生态环境部就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1319号(资源环境类079号)提案予以回复,针对“关于加快推进环境领域职业资格建设的提案”,生态环境部将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理。针对启动注册工作的相关问题,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会同生态环境部召开协调会,正在研究推进。下一步,生
“双碳”目标下推动我国全球领先的高温气冷堆技术持续创新发展进一步促进“新能源+储能”优化发展,更好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推进能源革命、建设能源强国,核能将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核工院总经理王明弹重点聚焦核电重大专项和现代产业链建设等维度,为我国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核电产业发展迎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国正处于由核电大
“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供热作为最大的能源终端消费领域,低碳清洁化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是全球太阳能热利用应用规模最大的国家,已展现出以太阳能热利用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供热市场多元化应用布局,全面覆盖家用太阳能热水、公共建筑太阳能热水、建筑采暖制冷和工
“2021年美国德克萨斯州遭遇暴雪天气,与此同时当地出现大面积电力中断数天的情况,数百万户居民在极寒天气里无法取暖和照明。2022年夏季,我国罕见出现高温天气,多省份高温日数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华东华南西南等地电力供应和用电负荷屡创新高。极端天气的频发对能源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正越来
加大装备制造行业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力度——访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布局“国之重器”,破局“卡脖子”难题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事关
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2023年全国两会正式开启。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冷伟青,围绕着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制造高端绿色智能发展之路,建言献策亮出了“电气方案”。透过媒体视角
推动CCUS项目尽快纳入自愿减排机制——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但当前项目的经济性难以实现。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建议,重启并打造全国统一的
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环境资源界委员联组会讨论,同大家共商国是。全国政协委员、三峡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韩君参加联组会并围绕深入推动共抓长江大保护发言。在认真听取委员发言后,丁薛祥表示,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双碳”目标大背景下,低碳减排进程呼唤能源系统加速转型,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迭代也为核工业发展带来不小变数,该如何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日前,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同方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泳江接受了专访,结合同方股份产业发展作了解答,
7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听取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
11月27日至28日,中核集团召开2023年党组务虚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央企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和中核集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分析“十四五”以来新的发展形势,围绕核工业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重大项目和集团公司“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
核能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兑现减排承诺的重要支撑。“双碳”目标下,核能在低碳转型、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面向“双碳”目标,核能中长期发展对铀资源供应保障、乏燃料安全管理等关键问题提出新要求,积极发展快堆是应对核能乃至能源新挑战的必由之路。当前,应立足我国国情,加快推动核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被誉为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是多国合作的重要核聚变科研项目。日前,由东方电气集团承制的ITER18套极向场线圈PFCS3-4悬挂梁在广州交付,将运往ITER法国现场,标志着由中国独立承担制造的磁体支撑系统全面交付。据ITER计划副总干事罗德隆透露,目前ITER第一等离子体
11月25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的推动下,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海阳核电在给烟台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市,实现了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将核能零碳供热的海阳方案有效复制到乳山,开启核能“双城”供热新纪
“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其核心内容是解决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核燃料长期安全有效供应的问题。“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是我国1983年在“核能发展技术政策论证会”上首次提出的核能发展总战略,其核心内容是解决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核燃料长期安全有效供应
【据韩国韩联社网站2023年11月21日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MOTIE)2023年11月21日表示,在韩国总统尹锡悦11月20日开始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韩国和英国签署了9项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包括新核电厂建设,重点是建立涵盖核电厂整个寿期的合作关系。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部长方文圭
【据美国核学会网站2023年11月21日报道】美国核管会(NRC)近期发布一份最终规则和相关监管指南文件《模块化小堆及其他新技术的应急准备》,规定模块化小堆和其他新技术可适用风险指引、基于绩效的应急准备要求。这份文件2023年8月获得批准,11月16日在联邦公报上发布,12月18日正式生效。根据联邦公报
【据世界核新闻网站2023年11月21日报道】2023年11月20日,斯里兰卡内阁批准了电力部门改革法案。斯里兰卡能源部部长维杰塞克拉表示,斯里兰卡政府考虑将核能纳入长期能源计划。根据世界核协会的信息,斯里兰卡2020年发电量为156亿千瓦时,其中化石燃料发电量为100亿千瓦、水电及相关清洁能源发电量为56
11月22日,国家电投审计中心核能审计分中心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国家电投总审计师兼审计部主任梁玉丰,上海核工院总经理王明弹出席并为核能审计分中心揭牌。国家核电党委书记叶元伟主持会议。梁玉丰对核能审计分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各二级单位合力建设核能审计分中心、共同提升核能专业审计能力给予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有关规定,现将我单位2023年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拟聘用工作人员予以公示。公示期间,如有问题,请向我单位反映,或直接通过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反映。注:科技发展处专业技术岗位因考生自愿放弃和岗位匹配度原因,经研究,调减该岗位1名招聘计划。公示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和世界核新闻网站2023年11月16日报道】2023年11月16日,美国国务院通报称,旧金山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美菲代表在美国副总统哈马斯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见证下签署《美菲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议》,俗称“123协议”。协议生效后,将促进美菲在清洁能源安全方面的合作,并加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