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月14日,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顺北油气田基地内,红色的石油钻探井“顺北84斜井”在蓝天下格外醒目,伴随着“突突突”的开采声,我国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施的“深地工程”再获重大突破。作为目前亚洲陆上最深“千吨井”(单井日产油气当量超1000吨的钻探井),顺北84斜井的垂直深度达到8937.77米,相当于在地下钻穿一个珠穆朗玛峰。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重点时指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深度超过8000米的地层被称为超深层,对开采钻探的技术要求极高。近年来,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和自主研发的装备,我国石油勘探开发屡次刷新亚洲“深地”纪录,从顺北油气田的84斜井以8937.77米荣登亚洲陆上垂深最深的千吨井宝座,到富满油田的果勒3C井以9396米刷新亚洲最深水平井纪录,一系列突破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更坚实保障。
更强大的成像技术,8000米深地底的复杂地况也能摸清楚
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达671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随着浅层石油的逐步开采,深层、超深层目前已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但越深的地方,发现和开采钻探石油就越难。特别是顺北油气田储层平均深度为7300米,最深超过86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油气藏之一,勘探开采难度可想而知。
开采石油的第一步是测明石油储量和石油所在位置。但深层地下的石油储量有多少,要隔着8000多米的深度勘探出来,是个世界级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表示,地球深部难以观测,经过上亿年、千万年的气候和地质变化,地层结构也是千变万化,极度复杂。特别是石油在地下并非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布满整个地层,而是呈碎片状零散分布。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在地表想要看清超深层地底的地质和石油分布情况,犹如站在珠穆朗玛峰顶想要看清雅鲁藏布江上的船只。
如果把钻探井比作一条通往地下油田的直通公路,那么这条公路往哪里修,就是难题。顺北油气田相关人员表示,顺北油气田为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地表条件、地层结构、缝洞结构都非常复杂,对石油储集体的空间精准定位非常难,原有资料只能识别断裂轮廓,无法实现目标靶点的空间精准定位,无法解决高产井目标优选的难题。为了能够准确识别地底的情况,科研人员创新了一整套深地勘探技术,包括超深层角度域成像技术和缝洞体精细雕刻技术等,以便摸清更深处的地底情况。
顺北油气田工作人员介绍,勘探石油的过程有点像给地球做一个深度“CT”。通过专业设备,勘探工作人员会利用超声波得到反映地层结构的信息数据,经过专业软件处理,工作人员抽丝剥茧一般剥离地层数据,雕刻出储存油气空间的3D数字模型,实现储量的精准计算。
针对更深层地底的复杂情况,工作人员在原来成像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维度,提高了走滑断裂带识别与缝洞体预测精度,可以实现地底断裂带的精细刻画,断裂识别精度由30米提高到15米,可以精准识别地下8000米断裂带内部的米级缝洞。
除了技术的创新,设备的升级也必不可少。可控震源是石油勘探领域最重要的核心装备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国内无法生产,我国每年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口可控震源。而如今,我国通过自主创新,成为除美国、法国之外世界上第三个可以自主完成可控震源设计与制造的国家。更令人振奋的是,我国还成功将低频地震技术和高精度地震信号完美结合在一起,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可控震源由低频向宽频的跨越,走向国际领先水平。
更先进的“金刚钻”,不仅“打得准”而且“打得快”
先进的探测技术可以让工程人员“看得清”8000米以下地底的复杂地质体,让钻探井能够打准。但要想把石油顺利地取上来,不仅要“打得准”还要“打得快”。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这句话用在石油开采钻探中最恰当不过。通常石油储存在裂缝还有洞穴型的储层里面,但超深层的石油往往藏在由一系列洞穴、孔洞、裂缝组成的走滑断裂带里,地质构造异常复杂。同时,在超深层的地下,压力、温度等都会远高于地下浅层。在高压高温的作用下,即便是极其坚硬的金属,也会变得像“煮熟的面条”一样,一般的材料和钻探仪器设备难以发挥作用。而就塔里木盆地来说,国际上公认的钻井13项难度指标中,塔里木有7项名列第一,施工难度全球少有。
中国石化副总地质师郭旭升表示,“钻井相当于从地表到地下8000多米的油藏修一条公路,让油藏从地下流到地表。我们专门研发破岩效果高的钻头,寿命长、钻速快,使钻井周期大幅缩短。”能够打进超深层的“金刚钻”有哪些高端性能?据了解,顺北油气田使用的是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抗温200摄氏度、耐压207兆帕的高精度随钻测量仪器,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其中,高精度定向装备给钻头装上了“眼睛”,做到了“指哪打哪”。早年的钻头多数只能垂直打,而如今,钻头可以按照设计好的轨迹,大角度打,甚至水平打、往上打。而富满油田的果勒3C井则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9000米级钻机,钻探的钻头所使用的材质是金刚石材质,具有很强的抗研磨性。同时钻机的提升能力可达到675吨,能同时吊起140头成年大象。
针对断裂破碎带坍塌风险大的问题,科研人员研发出具有刚性“内核”、柔性“外壳”的抗200℃纳米封堵防塌剂。也就是说,钻头内部带有纳米级别的防塌剂,可以“一边钻,一边补”,实现对微裂缝的变形填充和致密封堵,相较过去的防塌剂,阻隔保护时间延长72倍,钻遇破碎垮塌情况的成井率由33%提高至100%。
技术设备的升级,不仅让超深层采油成为可能,而且还大大提高了采油的效率。目前,我国创新集成的硬地层高效破岩技术,可以实现百天钻穿“地下珠峰”的目标,相较以往,这个时间大大缩短。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总地质师杨海军表示:“通过进行分段式的钻井提速,也包括我们井深结构的设计,超深井的钻井从当时打不成到打得成,再到现在打得好、打得快转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我国各大油田的深井钻井周期不断缩短。以顺北油气田来说,截至2022年底,顺北油气田垂直深度超过8000米的井已有46口,钻井周期从2021年的184天缩短到2022年的147天,其中最快的一口井,只用了97天就完成。
数字化远程管理,及时精准管控风险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超深油气生产基地。数量众多的油气管道和油气井如何安全运维管理,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油田管理也日益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
顺北生产运行指挥中心距离顺北油气田的油气井有几十公里远,但上百口油气井的现场画面和各项生产运行参数却都能清晰显现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顺北的油气井实施无人值守管理和远程控制。“我们会在井口装上一种叫‘采油树’的装置,装上远传表,可以远距离通过参数监控平台来观察油压、套压、回压、温度等一系列井口参数。同时,设置报警值,关注生产动态变化,如有异常,通过井下安全阀和地面安全阀就可实现远距离关井。”
相较于过去的人工巡查,数字化远程管理不仅发现问题更为精准,而且速度也快了很多。顺北油气田工作人员表示,以前一个人管着十几口井,巡查一圈下来要2个多小时,费时费力,问题发现也比较滞后。如今依靠数据参数的实时变化和电脑的智能控制,哪一口井运行状况如何,什么时候什么部件该维修,都一清二楚。启停关闭设备,只要鼠标点几下,几秒钟就能完成。大家再也不需要顶着寒风或酷暑去一口井一口井地巡查了。
在顺北油田联合站,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在了日常操作和应急演练培训中。目前,该联合站的日常管理和巡检均通过数字孪生工厂的三维模拟场景完成。事实上,该联合站在建设过程中,就通过三维立体虚拟体建立起数字孪生工厂,对实体联合站进行仿真分析和测试。数字孪生工厂包含实体工程的所有建设信息,能追溯原始施工资料、设备和模块运行状态等信息。有了数字孪生工厂,联合站建设犹如搭建大型钢铁积木般快速。
不仅仅是顺北油气田,在塔里木盆地的各大油气田中,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各大油气田的管理运维之中。在塔里木油田钻完井远程管控中心,“远程风险管控+远程技术支持+远程高效协同”三条业务主线,使传统的钻完井管控模式转为智能化。一旦发现溢流、井漏等钻完井异常,系统自动报警,准确率高达80%以上。塔里木油田2021年全面建成数字化油田以来,油田油气生产等5类标准化工作信息平台基本实现数据采集全覆盖和数据融合共享,单井数字化率达96%,站场数字化率实现10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模式示意图。周红青制作阅读提示新能源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也是实现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新能源建设如火如荼,应用场景的不断推陈出新让新能源技术迭代加速。站在新能源的新“风口”,唯有技术创新方能引领未来。近日,江苏油田组织行业内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力度,加快推动油气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切实保障油气安全稳定供应,11月24日,云南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2023年云南油气监管座谈会。会上,云南能源监管办通报了“十四五”规划重点目标任务实施、油气管网设施
阅读提示当前,全球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是如何在提供更多能源的条件下减少碳排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虽然全球最终能源消耗量翻了一番,但能源结构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其中碳氢能源占比稳定在80%左右(煤炭约占2/3)、生物质能约占10%、核能占6%、水电能占3%、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占比1%~2%
油气行业CCUS应用现状和发展建议(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CCUS作为减碳固碳技术,已成为多个国家碳中和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油气行业积极推进CCUS业务,将之作为抵消碳排放
为贯彻落实油气体制改革精神,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进一步规范辖区天然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促进天然气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近日,西北能源监管局组织召开陕宁青三省(区)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工作座谈会。会议听取了各相关企业油气体制改革、信息公开、管网设施公平开放
受冷空气影响,当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夜间气温已降至零下,天然气供应量随之大幅增加。相关数据显示,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城市燃气需求量将增加3%-5%。以北京为例,冬季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天然气日均供应量增加约200万立方米;每下降5摄氏度,每日需增加天然气供应1000万-2000万立方米。为了给冬供
近日,由在川央企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主编的行业标准《天然气提氦设计规范》送审稿通过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审查,填补了国内空白。审查会上,审查专家听取了规范编制情况和征求意见汇总处理情况等方面介绍,对标准研究成果、编制过程进行了询问,对标准送审稿逐章逐条进行审查
11月21日,中国石油加拿大公司都沃内项目传来捷报,都沃内项目Simonette区块10月18日投产的4口新井首月产量超过计划。都沃内项目是中国石油进军海外的首个页岩气项目。2013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亚太研究所成立都沃内项目团队,为其提供技术支持。都沃内项目团队从零开始,围绕关键技术展开持续攻
塔里木油田连续4年产量当量达3000万吨深层油气产量占比超过56%富油气区带钻井整体提速10%截至11月24日,塔里木油田年产油气产量当量较去年提前6天突破3000万吨。这是继2020年首次实现年产油气产量当量突破3000万吨以来,该油田连续4年油气产量当量达3000万吨。今年以来,塔里木油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
2023年贵州丹寨1等2个页岩气探矿权挂牌出让公告(ZRZYBKYQCR〔2023〕0010号)为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自然资源部组织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实施2023年贵州丹寨1等2个页岩气探矿权挂牌出让。一、探矿权基本信息1.出让区块名称:(1)贵州丹寨1区块页岩气勘查;(2)贵州丹寨2区块页
上周(11月13日-11月19日),本市重点监测的生产资料价格涨多跌少。钢材、化肥、有色金属价格周环比上涨,成品油价格周环比下跌,水泥价格涨跌互现,玻璃价格总体稳定。成品油价格稳中有跌。据监测,成品油批发均价为9651.11元/吨,周环比下跌0.2%。其中,柴油批发价格为8515元/吨,周环比下跌0.3%;92
时间的如椽巨笔,绘就波澜壮阔的石油画卷;前进的嘹亮号角,鼓舞永不停歇的奋斗步伐。“油”龙在握——从长庆油田全年生产油气当量突破6500万吨,创造国内油气田年产油气最高纪录,到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36%,中国石油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助力国内原油产量时隔6年
文/苏佳纯系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石油经济室首席研究员李伟、石云系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天然气经济室资深研究员孙楚钰系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天然气经济室助理研究员一、国际油气价格走势2023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呈现震荡下行走势;Brent原油连续期货结算均价为79.91美元/桶,WTI均价为74.79美元
10月3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载我国自研海洋拖缆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经”系统,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业,发布了我国首张超深水三维地质勘探图,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拖缆地震勘探技术是世界上探测海底地质结构最直接、最经济
经过近3年不懈努力,围绕“全面感知、自动操控、趋势预测、优化决策”低成本稠油物联网建设目标,中国石油新疆油田风城油田作业区研究出适用于稠油吞吐开发区的自动化仪表、设备及通信组网等配套技术,建成了国内首个低成本稠油物联网系统。“我们打破了‘单井自动化建设只在单井’的固化思维,形成了
9月1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与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共同按下启动装置按钮,格尔木燃机重启及配套新能源、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正式开工。这是中国石油与青海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的重要成果,标志着
9月6日,中国石化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呼和浩特市签署共同组建油气勘探开发合资公司框架协议。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出席签约仪式。按照协议,双方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考察调研内蒙古自治区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各自优势,
日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工程建设和油田服务、绿色低碳、原油贸易等领域深化合作。据中国海油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海油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是巴西最大的能源企业,不仅拥有丰富的
中国科学院8月23日对外宣布,该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与相关理论研究”(“智能导钻”)近日在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的TP259-2H生产井实钻应用中取得重要进展,通过“智能导钻”专项自主研发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和三维靶点精准导航技术,精准刻画地下油气层结构,引导
8月19日,中海油服旗下自升式钻井平台“东方龙号”抵达科威特海域,经过卸泊拖航和适应性改造后,即将投入该国探井作业服务。据悉,这是第二艘参与科威特海上石油服务市场的中国钻井平台,将对科威特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和服务支持。
按照国家能源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工作要求,我省持续推动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生产用能替代力度,推动传统油气企业向综合能源开发利用和新材料制造基地转型。今年以来,省能源局积极推进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实施“以电代油”工程,以清洁电力替代柴油发电机组供
油气产业上游改革将聚焦于推动市场进一步开放。为推动油气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自然资源部于7月28日发布《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严格
11月21日,中国石油加拿大公司都沃内项目传来捷报,都沃内项目Simonette区块10月18日投产的4口新井首月产量超过计划。都沃内项目是中国石油进军海外的首个页岩气项目。2013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亚太研究所成立都沃内项目团队,为其提供技术支持。都沃内项目团队从零开始,围绕关键技术展开持续攻
日前,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2023年)》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朱庆忠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进口国和可再生能源投资国,我国在勘探对象日趋复杂、开发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诸多问题挑战,中国石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
记者从吐哈油田公司了解到,在12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中国石油2022年度油气勘探年会上,表彰了集团公司2022年度油气勘探重大发现成果31项,其中吐哈油田吐哈盆地丘东洼陷致密砂岩气重要发现获二等奖,准噶尔盆地吐哈准东区块吉木萨尔凹陷井井子沟组石油勘探新进展获三等奖。今年以来,吐哈油田认真落实集
今年10月,河南油田在中国石化上游板块排名持续提升,其下属的采油一厂、新疆采油厂、采油二厂综合排名分别提升18名、10名和17名。采油厂排名的大幅提升缘于河南油田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深入落实。经历50年发展,河南油田发现优质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产量提升的空间越来越小,扭亏脱困任务越来越艰
9月29日,由渤海钻探研发的集团公司首套智能综合录井仪——德玛3.0智能综合录井仪正式启用。自此,一个集成现场作业大数据中心和共享平台的井场“智慧大脑”,接过传统录井接力棒,用智能录井实现“找油眼睛”到“勘探大脑”的转变。德玛3.0智能综合录井仪是渤海钻探德玛品牌第三代智能产品,具有功能
近日,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宣布,在伯朝拉海(PechoraSea)发现了大型石油矿藏,其资源储量相当于8200万吨石油。该发现得益于梅丁斯科瓦兰德斯基地区(Medynsko-Varandeysky)的石油钻探活动。俄罗斯石油公司指出,该发现证明了“蒂马诺-伯朝拉地区的巨大石油潜力,这将成为公司继续研究和开发该地区的
5月15日从中油测井传来好消息:这个公司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的230摄氏度/170兆帕小直径测井系列仪器,成功完成大港油田千探1井的测井任务,创CPLog测井装备213摄氏度最高作业温度纪录。其提供的解释评价资料及试油建议被甲方采纳。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日益深入,深井、超深井测井要求测井仪器的外径更小、耐
3月14日,中油测井首次使用传输工艺将偏心核磁测井仪器送到地下6026米的目的层,优质高效完成大水平位移井福海1x井现场资料采集作业。福海1x井是中国石油与中国海油合作开发的第一口海油陆采井,对加快推动海域勘探、探寻新的含油气区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水平位移达4068.33米,施工难度极大。施
现在很多人咨询讨论“未来油价还能上涨多久?”这个话题。在十天前,也就是二月份我就在观察者网上发表了一篇短论,表示虽然当前油价已经很高,但仍有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这篇短论获得了很多关注,阅读量超过10万;2月25日我在卓创全国成品油大会上,提出了油价还会继续上涨,并且大概率会持续到5月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