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下称“大会”)在南京召开,可再生能源及相关领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金融投资机构代表等800多人参会。大会具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是推动多能耦合、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水平交流平台。在本届大会主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作为唯一的可再生能源企业代表发表了题为《穿越技术无人区——“双碳”目标下中国风电的创新与实践》的演讲,全面介绍了新时代下中国风电的创新发展与实践。
2022年,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累计并网容量占比达到47.3%,迎来历史性拐点,首次超过煤电装机的43.8%。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拼图,中国风电并网容量已突破3.6亿千瓦,极大地支撑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崛起。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零部件及整机产量占据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发电机、叶片、齿轮箱、塔架等关键零部件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
在曹志刚看来,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随着越来越多“全球之最”的突破,中国风电已经从跟跑、并跑来到领跑地位,迫切需要构建新的创新发展体系,穿越技术无人区,让未知变为已知。
以基础研究应对技术“无人区”挑战
近年来,伴随风机大型化趋势,中国风电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2020年全行业发布新产品数量为90款,2023年这一数字便突增到223款。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从风电整机到核心零部件全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突破的极大贡献,也有非理性价格竞争下激进设计带来的行业内卷。
曹志刚表示:“前往未知的领域,中国风电的创新发展需要凝聚全行业的力量,在基础学科、基础软件和基础材料研究上做长期积累,更需要所有行业建设者坚持长期主义,平衡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才能科学应对风电技术‘无人区’的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风电技术进入到“无人区”后,科研项目的引领作用将更加明显,尤其在上下游产业链,产、学、研、用主体的共同参与,将最大化发挥行业生态圈的价值。
“十四五”期间,金风科技获批国家级重点项目12项,其中项目牵头4项,课题牵头6项,覆盖风电领域中机组研发、运维服务、控制技术、标准体系等多领域。金风科技还联合行业生态圈单位,正在积极组建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基础理论研究、新型风机系统技术、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仿真与实验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的创新平台,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发展。
从亚洲首个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 NORD认证的整机仿真软件GTSim,到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下线GWH252-16MW海上风机,再到全球最大的六自由度16MW整机传动实验平台……金风科技在风电技术创新“无人区”坚实的每一步,都凝聚了每一个勇于挑战、坚守质量的同行者的智慧和力量。
牵手产业链伙伴共赴零碳未来
毋庸置疑,碳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和国家竞争力的新因素。以风电行业为例,从2020年开始,欧盟部分国家已经将包含碳足迹、水足迹信息的环境产品声明(EPD)作为产品招投标和公共采购的强制约束条件。面对国际市场贸易掣肘,金风科技率先携手全球权威的第三方机构——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中国首个风电机组环境产品声明(EPD),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风电装备的清洁低碳。
与此同时,金风科技已实现2022年度运营碳中和。并持续帮助包括中石化润滑油、欧伏电气、斯凯孚、菲尼克斯、宁波通用轴承、江苏双菱重工等在内的多家风电供应链企业实现减碳降本。
曹志刚认为,随着政策的逐步出台,实现“双碳”目标除了在供给侧大规模地发展新能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外,消费侧是未来最大的零碳能源应用场景,可再生能源也将从电源侧延伸向负荷侧,为社会各界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助力。
截至目前,金风科技已经在石油化工、钢铁冶炼、港航物流、数据中心、水务、医药、养殖、商业地产等行业进行了大量实践,累计在全国落地超过1000个零碳项目,赋能千行百业实现绿色发展。
产学研融合谋求风电长远发展
随着风电产业规模化增长,“十四五”期间每年都会有数万风电人才需求。从行业形态看,风电服务业务发展迅猛,配套服务需求巨大。同时,风电技术的探索和突破对前瞻性和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曹志刚认为,满足风电行业未来人才需求,需要行业、高校、企业多方联动,加强技术人才培训及学科建设,建立风电行业任职岗位工作技能标准,并为风电从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和资质鉴定。同时,面对突破“无人区”的挑战,风电行业还需要建立新的机制,加大前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打破企业思维的惯性束缚,发挥学术敢想敢突破的氛围,为行业前沿发展发掘更多颠覆性创新技术。
为贯彻国家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与方针,金风科技积极探索风电行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方式,实现风电人员专业化培养。目前,金风科技已经与50所高职院校合作,累计完成1万多人一线人才培养。助力中国海上风电人才培养,金风科技还建立了亚洲唯一全面覆盖全球风能组织GWO主流课程模块的海上培训中心,累计完成培训人员近两万人。
此外,金风科技还与清华大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共同发起“金风杯”能源创新挑战赛,从2018年至今,共覆盖20所知名高校,参赛人员超过2000人。
随着3060目标的制定,以及国家的重点关注,全社会已凝心聚力,为迈向碳达峰、碳中和奋辑前行。金风科技作为全球可信赖的清洁能源战略合作伙伴,将不懈输出清洁能源,为全人类创造可持续、更美好的绿色未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2月2日,东方电缆发布关于拟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公告。根据公告显示,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海南程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五方共同出资在广东省阳江市成立合资公司负责广东华电阳江三山
近日,使用金风科技机组的乌兹别克斯坦Zarafshan项目首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项目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这台机组也是乌兹别克斯坦全国首台兆瓦级并网发电的风电机组。乌兹别克斯坦总理Mr.AbdullaAripov、能源部部长Mr.JurabekMirzamahmudov、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Masdar)首席运营官Mr.Abdulaziz
11月30日,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隆重召开,金风科技受邀参会,与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学术界、企业界嘉宾共同探讨国际风电技术创新的解决方案与发展方向。下面就让我们倾听这场国际风电盛会上的金风之声。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2月1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国电电力准格尔旗国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库布齐沙漠基地鄂尔多斯新能源项目60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告》,金风科技斩获,中标价格为92700万元,折合单价约1545元/kW。库布齐沙漠基地鄂尔多斯新能源项目600MW风电项目位于内蒙古自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携手DeepTech以及领英(LinkedIn)中国,正式发布“GlocalINTop50中国全球化企业之科技面孔”,联合评选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典型代表,金风科技与比亚迪、隆基绿能、宁德时代等企业一同入选。全球化背景下,依托中国当前拥有的数字化能力、供应链布局、
在市场需求与技术变革驱动之下,中国风电机组大型化发展提速。目前,6-7MW级别机组成为陆上主力交付机型,8-10MW级别机组开始投向“沙戈荒”风电市场。“沙戈荒”居于“三北”区域,集中在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甘肃等省份。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规划政策引导下,“沙戈荒”成为推动新能源实现高质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第一批“赛马争先”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名单。金风科技成功入选,同时被江苏省发改委授予省级创新平台称号。平台揭牌仪式于金风科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举行,盐城市政府副秘书长颜彦,大丰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房其勇,大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仇兆华,江苏
今年2月,汕头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拉开序幕,落地、启动一批有影响力、有辐射力、有带动力的重大产业项目。其中,总投资45亿元的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是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的核心构成及主要产业载体,由风电头部企业共同打造集研发设计一体化、工艺流程一体化、生产制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大唐发布《大唐河南内黄田氏二期风电场续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中选框架供应商候选人公示》。第一中选框架供应商候选人: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9919840.00元第二中选框架供应商候选人: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71200000.00元招标范围: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27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国电电力准格尔旗国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库布齐沙漠基地鄂尔多斯新能源项目60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国神公司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200MW风电项目风机、塔筒设备采购》和《广西公司贵港国能能源有限公司国能贵港白花山(一期)70MW风电项目
内蒙古风资源禀赋优越,是中国风电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也是国内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最多、首个年新增装机量突破千万千瓦的风电市场。近日,内蒙古印发《新能源倍增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达1.5亿千瓦以上,203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内蒙古的风能利用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11月29日-30日,由汕头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全球风能理事会主办的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会上,广东省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致辞表示,汕头纳入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的装机容量达3535万千瓦,未来开发潜力将超过6000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水电站。
11月30日,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盛大召开。会上,40MW级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六自由度实验平台揭幕亮相。项目由拖动电机系统、五自由度液压加载系统、电网模拟系统、实时仿真系统、测控系统、实验数据管理系统等十余个系统组成,可为超大容量的风电机组提供贴近实际工况的实验环境。该项目建成后将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第一批“赛马争先”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名单。金风科技成功入选,同时被江苏省发改委授予省级创新平台称号。平台揭牌仪式于金风科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举行,盐城市政府副秘书长颜彦,大丰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房其勇,大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仇兆华,江苏
随着中国风电产业的大力发展,我国陆上风电场项目的地形越来越复杂,项目场址的湍流流场与IEC61400-1标准中给定的湍流谱模型可能完全不同,这将使得风电机组的载荷及功率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大大降低。本研究表明,在这类场址中,使用三维超声测风仪测风并配合专门的矢量算法程序,可以模拟出更符合实际的
作为全球清洁低碳能源建设的引领者,中国电建所属山东电建一公司申报的《基于微电网技术的海上风电陆上升压站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获评全球零碳城市企业领袖奖(铂金级)。创新应用了“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储能”的“零碳设计”理念,依托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陆上运维中心项目,开展了系列关键技
近日,来自美国怀俄明州的初创公司AirLoomEnergy获得了一笔400万美元的融资,以推动其首创的“轨道翼(trackandwings)”发电技术。这套设备在结构上由支架、轨道和翅膀组成。从下图可知,支架长度约25米,轨道在靠近支架顶部的位置,10米长的翅膀安装在轨道上,在风力的作用下沿轨道滑动,通过发电装
近日,运达股份牵头制定的T/ZZB0173-2017《双馈式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入选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布的首批“浙江标准”名单,这也是由省国资委推荐的唯一一项入选标准。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创建新型“浙江标准”体系,建立“浙江标准”标识制度,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标准化发
近日,随着最后一只风机叶片与轮毂平稳对接,龙源电力山西公司娑婆风电场国产BIM技术扩容工程首台风电机组吊装作业顺利完成,为项目如期投产奠定坚实基础。该项目位于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杜家村镇境内,规划装机容量49.95兆瓦,安装9台单机容量5.5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向电网输
近日,由中车株洲所自主设计开发的国内首台三边形桁架塔风电机组在河南民权顺利并网成功,为国内高塔架产品增加了新的解决方案。技术引领,步履不停此次吊装的三边形桁架塔风电机组采用了中车株洲所提高低风速区域风能利用率的桁架式超高塔技术。发电量相对于普通机型增加15%,基础建设成本降低30%左右
近日,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3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龙源电力工程技术公司牵头制定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防冰涂覆改造技术规程》等3项行业标准获国家能源局批复立项,填补国内风力发电行业相关标准空白。图为技术人员开展风机防冰线缆敷设针对高海拔、高湿度、低温度等环境
11月3日,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风电设备分会主办、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统机电耦合第二届技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风电设备分会秘书长果岩,运达股份首席科学家叶杭冶,运达股份副总工程师、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风力发电设备分会副理事长许国东等领导专家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30日,中国能建启动福建平潭A区海上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塔筒设备采购。公告显示,项目场址位于福建省平潭岛北侧海域,场址中心离岸距离约20km,场区水深30~35m;项目规模为450MW(不得小于且超出部分不得多于单台风机容量);要求单机容量13MW及以上;项目风机预计于2025
在市场需求与技术变革驱动之下,中国风电机组大型化发展提速。目前,6-7MW级别机组成为陆上主力交付机型,8-10MW级别机组开始投向“沙戈荒”风电市场。“沙戈荒”居于“三北”区域,集中在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甘肃等省份。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规划政策引导下,“沙戈荒”成为推动新能源实现高质
11月30日,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盛大召开。会上,40MW级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六自由度实验平台揭幕亮相。项目由拖动电机系统、五自由度液压加载系统、电网模拟系统、实时仿真系统、测控系统、实验数据管理系统等十余个系统组成,可为超大容量的风电机组提供贴近实际工况的实验环境。该项目建成后将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从国产16MW海上机组主轴轴承挂机,到陆上10MW风电主轴轴承完成装机,再到不久前国内首台18MW海上风机主轴轴承下线。2023年国产风电轴承正在从外资品牌的围剿下实现浴火重生。不可否认的是,在SKF、舍弗勒、铁姆肯等外资轴承龙头占据中国风电轴承领先市场地位的这些年,间接在产业
内蒙古风资源禀赋优越,是中国风电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也是国内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最多、首个年新增装机量突破千万千瓦的风电市场。近日,内蒙古印发《新能源倍增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达1.5亿千瓦以上,203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内蒙古的风能利用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三一重能成功中标黑龙江华电宁安风水山风电项目,所选机型为三一重能10MW风电机组,是全国首个批量使用单机容量10MW机组的陆上风电项目,创下全国陆上最大商业化风机新纪录。黑龙江省风资源丰富,具有分布范围广、稳定性高,连续性好等特点,在国家“双碳”政策引领和新能源
近日查(刷)文(手)献(机)发现低空风切变是飞机降落起飞过程中一大杀手由于对低空风切变预判不足导致飞机会突然下沉...现代机场已经标配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等设备用于监测机场周围风切变情况因此警惕低空风切变!但在风电场领域,相关技术方案尚未普及。早期的机型轮毂高度、叶轮直径都较小,如WT7
11月10日,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8兆瓦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省福清市东方电气风电(福建)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顺利下线。据悉,这是目前已下线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直驱海上风电机组。18兆瓦直驱海上风电机组是针对海上I类
近日,江苏省大丰区举行10月份项目开工活动。全区10月份开工项目18个,其中工业项目14个,服务业项目4个,涉及风电设备、晶硅光伏、智能装备制造、制氢、不锈钢、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链。竣工项目14个。位于开发区的双瑞海上风电叶片项目宣布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新
从14MW到18MW,再到22MW,中国海上风机单机容量一次次刷新全球新纪录!在风火同价的时代,海上风电机组的大型化和轻量化已成为降低建设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大型化带来的载荷显著提高,对传动链的设计提出更严苛的要求,同时零部件的尺寸和结构设计又必须高度匹配轻量化需求。另一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0月18日,三一重能主办的“大兆瓦风机质量与可靠性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刘维方,华能集团新能源事业部副主任张晓朝,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鉴衡认证中心副总经理兼风能研究院院长蔡继峰,三一重能总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