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争取到2035年,我国全面建成石化强国。
“我国石化行业已经迈入由大变强的新发展阶段,担负着保障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重任。要注重高端化、集约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安全发展、培育一流企业、加快人才培养,稳中求进,推进新型工业化,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近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举办的2023年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指出。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作者:李玲)
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向全行业发出《建设世界石化强国行动倡议》,提出争取到203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示范企业和自主品牌,部分大宗石化产品、基础化工原料、传统精细化工行业率先进入强国行列。到2035年,全面建成石化强国。
主要石化产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指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行业经济发展总量迈上了新台阶,在能源保障能力上彰显了新担当、产业结构调整上展现了新作为,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呈现了新格局。”李云鹏说。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8760家,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总额1.13万亿元,连续两年保持在万亿元以上。2022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9.18亿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675万吨/年,均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和乙烯大国。
“‘十四五’以来,国内石化和基础化工产业规模化、一体化、大型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烯烃、芳烃、聚烯烃、聚碳酸酯、钛白粉等产品仍处于扩产高峰,产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主要石化产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表示。
会议同期发布的《2023年度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乙烯行业仍处于扩能高峰期,预计到202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约7000万吨/年,产量将达到约5800万吨,基本可实现自给。对二甲苯(PX)自给率由2021年的61.3%提高到70.2%,预计2025年底我国PX产能将超过4600万吨/年,自给率进一步提升。
产品供应能力提升的同时,石化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调整,加快向高端化、精细化、专业化迈进。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能超过4500万吨,产量超过3100万吨,产值首次超过1万亿元,近5年平均增速超过20%。
加快创新能力建设
在李云鹏看来,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准内涵、统筹推进、全面落实,把高质量发展理念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创新发展、改革管理等各环节、各方面。
“从横向上看,我们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在生产效率、经营质量、科技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全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李云鹏表示。
《建设世界石化强国行动倡议》指出,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石化行业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高端产品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行业缺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和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
“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全行业高端化、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孙伟善表示,“行业要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当务之急,集中目标和优势力量,努力发展国内经济发展急需的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性能、高端产品制备技术,支撑产业结构转型。”
李云鹏还表示,科技创新能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方位开展合作,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突破一批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动力变革。”
实现目标需多方聚力
《建设世界石化强国行动倡议》描绘了2035年石化强国建设愿景,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盈利能力稳步增强、绿色水平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将全力搭平台、建机制、促合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产业链协同、提升行业创新能力、扩大对外交流开放、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共同写好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答卷。”李云鹏说。
协会之外,各大企业也在行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科院院士谢在库表示,中国石化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把氢能作为推进企业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将携手各方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加大产业布局力度,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再做新贡献。
此外,中国石化陆续成立了多个新材料公司,发力新材料技术研发。早在2020年9月,中国石化就与天津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603亿元建设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项目集群,项目包括天津石化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北京化工研究院中试基地、光伏新能源等11个重点项目。
中国石油也不例外。2021年底,中国石油迪拜研究院、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此外,中国石油日本新材料研究院也于去年10月正式揭牌,瞄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新材料创新高地目标发力。
文 |本报记者 李玲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4月12日,中油资本公告称,董事会近日收到董事长蔡勇先生,副董事长、总经理卢耀忠先生,董事刘德先生,副总经理于海涛先生分别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蔡勇先生、于海涛先生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公司职务,卢耀忠先生、刘德先生因年龄原因辞去公司职务,上述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中国石化14日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当日正式贯通,并将开始常态化运营。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始于重庆,最终抵达广西钦州港,全程约1150公里,中途设有4座加氢站,将带动重庆、贵州、广西周边中短途支线物流应用场景,是我国西部地区氢能产业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西部
时间:2025年9月4-6日地址: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往届合作单位主办单位乌鲁木齐市化工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学学会指导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支持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新疆生产建
为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支撑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工信厅节〔2025〕13号,以下简称《指南》)。为更好理解和落实《指南》,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指南》制定背景数字化能碳
华能煤业公司华亭煤业公司清能煤化工公司发电机组余热利用节能减碳改造(EPC总承包)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4-2-195)项目所在地区: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1.招标条件本华能煤业公司华亭煤业公司清能煤化工公司发电机组余热利用节能减碳改造(EPC总承包)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科院”)牵头承担的“高效分布式制氢集成技术的基础科学及工程问题”研究项目顺利通过基金委组织的结题验收,研究成果为我国制氢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提供了重要支撑。该项目聚焦电解水制氢与天然气现
4月8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在延布炼厂合资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在沙特达曼签署《延布炼厂扩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将依托现有装置,新建180万吨/年乙烯、150万吨/年芳烃装置及配套下游聚烯烃装置,最大化发挥炼化一体化协同效应,打造全产业链创新生态,投产后将有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今年以来,广州石化抓住航煤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全面强化从计划、生产、质检到销售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增产增销航煤产品,一季度航煤产量、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7%和4.32%,有效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航煤市场稳定供应。该公司围绕增产扩销增效目标,着力强化生产保障,优化加氢裂化、
4月10日,福斯特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福斯特表示采购的光伏粒子(EVA粒子和POE粒子)不会受美国增加关税的影响。首先,公司进口的光伏粒子主要是从东南亚和东北亚生产的,直接从美国采购的粒子非常非常少;其次,近些年国内石化企业开始大规模生产EVA粒子,万华化学也从2024年开始
4月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强优势产业标准建设。落实光伏、锂电池等产业标准体系,加快先进光伏、新型储能、高性能锂电池等重点产品分级分类标准制修订,加强智能光伏、锂电池回收利用、显示模块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技术标准攻关,以高标准带动关键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吨/年微球型沸腾床加氢催化剂生产装置,在催化剂大连有限公司一次开车成功,首批产品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并顺利发货出厂,标志着微球型沸腾床加氢催化剂成功突破传统间歇性、分段式、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已具备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工业生产能力
时间:2025年9月4-6日地址: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往届合作单位主办单位乌鲁木齐市化工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学学会指导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支持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新疆生产建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分析报告《2005全球能源评论》,主要内容如下:#x2022;nbsp;全球能源需求在2024年增长了2.2%,增速快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所有燃料和技术的需求在2024年均有所增长。增长主要由电力行业引领,电力需求激增了4.3%,远高于全球GDP3.2%的增长速度,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创纪录的高温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0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碳排放损失分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24年度有补偿补贴计划发放50万元,于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适时组织两期竞价发放,竞价发放具体规则见竞价公告。生态环境厅可根据市场情况按程序调整有
3月10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2024年度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的行业企业分别是石化、造纸、民航、陶瓷(建筑、卫生)、交通(港口)和数据中心六个行业企业。本省行政区域内(深圳市除外,下同)石化、造纸、民航、陶瓷(建筑、卫生)和交通(港口)等行业
近日,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石油石化招标采购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杭州举行。正泰新能作为光伏行业领军企业受邀出席,分享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本次大会以“创新、智慧、绿色、共享”为主题,汇聚600余位行业权威,包括国家部委领导、两院院士、央企技术专家及供应链负责人,重
近年来,我国绿色能源产业链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石化行业在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中会有哪些探索?电网企业应如何助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缪汉根。记者:去年全国两会,您就提交了关于推动生产环节
油气巨头的报告里蕴含着哪些行业趋势?(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日前,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道达尔能源、bp等国际石油巨头纷纷发布了上一年的业绩报告。报告中五大石油巨头对各自在2024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石油巨头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发展战略
1月21日,中电环保公告,近日,公司与宁波绿石动力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宁波石化开发区岚山动力中心项目一期工程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原水预处理系统设备采购合同,合同总金额为5398.98万元(含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设备、原水预处理系统设备交货日期均为2025年7月31日。
近日,从中核集团获悉,2024年,江苏核电为石化基地供能累计131.58万吨,其中仅12月结算吨位就有21.94万吨。2024年6月19日,一个标志性时刻在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基地诞生:工业蒸汽源源不断地输向连云港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的能源心脏——虹洋热电,标志着我国首个工业用途的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
项目背景本案例属于吉林省某石化炼油厂化工转型升级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以来批准的首个大型石化项目,是吉林省和中国石油“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339亿元,计划新建120万吨/年乙烯、60万吨/年ABS等21套炼油化工装置,共涉及4套新建装置和6套改造装置,小总体施工包含21个单元,
11月13日,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标志着中国石化在冷能综合利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曲艺)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中国首次实现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与大型石化产品生产装置之间能量耦合,每年可节省天
4月8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在延布炼厂合资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在沙特达曼签署《延布炼厂扩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将依托现有装置,新建180万吨/年乙烯、150万吨/年芳烃装置及配套下游聚烯烃装置,最大化发挥炼化一体化协同效应,打造全产业链创新生态,投产后将有效
3月7日,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别协商会议在京召开。环境资源界别政协委员围绕“持续推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围绕“着力能源与化工绿色低碳转型,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发言。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与化
近年来,中国经济与国内运输部门经历了重大转型,这一转变使得2024年国内对汽油、喷气燃料和柴油等常见石油燃料的需求出现了小幅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这些石油燃料的总消费量约为每天810万桶(mb/d),较2021年的水平降低了2.5%,仅略高于2019年的水平。(来源:能源新媒文/能源杂志)随着中国经
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Aramco)的负责人阿明·纳赛尔(AminNasser),始终有着一位特殊的客户——中国。(来源:能源新媒编译/武魏楠)在纳赛尔履职的10年间,沙特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价值增长超两倍,于2022年达到560亿美元的历史峰值。仅在这一年,沙特所开采的石油,近六桶中就有一桶运往
1月14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以下简称中海壳牌三期项目)、聚碳酸酯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该项目由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海油与壳牌共同投资)做出最终投资决策,旨在扩建其位于中国南部惠州大亚湾的石化综合园区。中国海油壳牌的大合作中海壳牌三期项目建设规模为160万吨/年乙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评估,印度在2024年和2025年成为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在此之前,从1998年到2023年期间,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长大都超过了印度,也超过其他国家。(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在2024年和2025年,印度将占全球石油消费总增长量的25%。预计2024年全球石油消费将增加90万桶/日,2025
11月13日,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标志着中国石化在冷能综合利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曲艺)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中国首次实现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与大型石化产品生产装置之间能量耦合,每年可节省天
11月18日,总投资711亿元的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开工活动在福建省漳州古雷石化基地举行,该项目由中国石化、福建炼化和沙特阿美合作建设,是福建省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预计将于2030年全面投产,建成后每年可供福建古雷石化基地500万吨原料,将进一步完善古雷石化基地产业链推动石化
今天小石头了解到中国石化位于天津的两个项目建成投产了!小石头带大家去看看1中国石化天津南港乙烯项目建成投产11月11日,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投产后每年可为下游提供400万吨高端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学品原料,带动千亿级下游产业,助力我国
日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陆续披露2024年三季度报,三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近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尽管总体收入规模大,但受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各公司在盈利
一场总统大选,其实也是一场关于能源的抉择。(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今年的美国大选,可谓是一波三折,也被誉为是史上最激烈的一场大选。至今,这次花费数十亿美元的大选,终极中奖人出现了:特朗普即将成为下一任总统。美国总统的竞选其实也是美国对这个政党及执政能力、政策的一种选择。近年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