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该系统由超临界大分子压缩机、复合材料二氧化碳分子筛脱水橇及其他辅助系统组成。在前期研究阶段,项目组针对海上脱碳技术、海上二氧化碳回注工艺选择、关键设备选型、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性、环境监测等多方面开展了深入全面的研究。
该系统投用后,恩平15-1油田群地层内开采出来的二氧化碳将被压缩到11兆帕,经深度脱水后,封存在距离海床深约3公里处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封存规模约164万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3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探析我国海上CCUS发展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将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
3月17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曹妃甸6-4油田综合调整项目和文昌19-1油田二期项目已投产。两个新项目均采用智能油气田设计理念,对原油生产、设备维保和安全管理等部分环节进行智能化升级,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率。曹妃甸6-4油田综合调整项目位于渤海西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0米。项目投产后具有高产、
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海油在京发布《中国海油生态环境保护五年行动方案》,全面部署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重点任务,提出努力实现敏感海域“气不上天、水不外排、油不入海”绿色发展新目标,奋力谱写天蓝、水碧、海净的生态环境保护新篇章。近年来,中国海油深入践行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油气行业CCUS应用现状和发展建议(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CCUS作为减碳固碳技术,已成为多个国家碳中和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油气行业积极推进CCUS业务,将之作为抵消碳排放
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自今年6月1日投用以来,已累计封存二氧化碳超2000万立方米,为油田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注入动能.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位于中国海油有限深圳恩平15-1平台,每年封存量达1.5亿立方米。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也是
访中国海油副总地质师兼中海油研究总院院长米立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开发利用是关键一环。聚焦海洋油气田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增储上产的同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未来,又将如何实施绿色发展跨越工程?中能传媒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海油副总地质师兼
9月16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发布消息,位于我国珠江口盆地海域的恩平20-4油田投产。至此,包括6个新油田的恩平15-1油田群全面建成投产,高峰日产原油超过7000吨,具备远程遥控生产和二氧化碳回注封存功能,形成集高产、智能、低碳为一体的现代化海上油田群,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海洋石油工业智
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注入油气藏,把地下油气采出来,而二氧化碳滞留地下,在二氧化碳封存的同时达到提高油气采收率的目的。此即为“双碳”目标下风靡油气行业的CCUS技术。最新数据显示,全球CCUS发展已初具规模,全球每年捕获与封存二氧化碳约4300万吨。现有CCUS项目仍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埋存-提高
当今世界正面临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趋势。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主力军,中国石油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的要求,厚植能源合作绿色低碳发展的底色,坚持绿色生产,大力发展天然气,加快布局新能源,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建设繁荣、清
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正式投用,开始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海上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该项目的成功投用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南海东部海域正式投用,开始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海上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该项目的成功投用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
3月20日,河钢与淡水河谷在北京签署钢铁行业价值链脱碳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双方落实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巴政府签署的《关于开展矿业可持续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的务实行动,将进一步深化在脱碳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河钢集团董事长刘键与淡水河谷
3月3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典型案例(2025年)及第七批参考产品(技术)申报工作的通知。本次申报重点方向包括电力可调节负荷资源开发及应用、需求响应、电能替代、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协同、能源数字化管理、用能智能化控制、电能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典型案例(2025年)及第七批参考产品(技术)征集工作的通知。本次征集重点方向包括电力可调节负荷资源开发及应用、需求响应、电能替代、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协同、能源数字化管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欧盟委员会(EC)近日宣布了一项总额高达34亿欧元(约36亿美元)的倡议,旨在推动“欧洲创新脱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净零技术制造和电动汽车(EV)电池生产领域。该倡议由两个主要基金组成。其中,规模较大的24亿欧元“净零排放技术招标”基金将专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组件制造、能
欧盟委员会(EC)近日宣布了一项总额高达34亿欧元(约36亿美元)的倡议,旨在推动“欧洲创新脱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净零技术制造和电动汽车(EV)电池生产领域。该倡议由两个主要基金组成。其中,规模较大的24亿欧元“净零排放技术招标”基金将专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组件制造、能源储存、热泵和氢气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行动联盟日前呼吁,世界各国应该为储能技术设定“国家储能目标”。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阿塞拜疆举办第29届气候变化大会(COP29)会上表示,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步伐仍然“偏离轨道”。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日前发布的《2024年世界能源转型展望》报告,中国
美国能源部(DOE)日前宣布六个项目将获得高达31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在全国示范新型地热技术。这些项目将改善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建设,并展示储层热能储存如何支持美国能源部的地热能发展目标,即到2035年将增强型地温系统(EGS)的成本降低90%,发展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工业热脱碳技术,到2035年底将排放
6月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项目在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田湾核电基地正式建成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满足城市居民供暖后,拓展进入到工业供汽领域。“和气一号”项目作为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具有“绿色安全、稳定高效”
近日,康明斯与特雷克斯(NYSE:TEX)旗下子公司TerexAdvanceMixer,EdgeMaterials公司及PCCHydrogen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生产配装康明斯零碳氢内燃机的混凝土搅拌车并进行运营验证。该项目旨在携手氢气供应商、车辆制造商和终端用户,共同打造完整的氢能生态系统。四家公司将携手合作,在TerexAdvance公
GEVernovaHA级联合循环电厂是响应速度最快、灵活性最高的电厂之一,助力各大电厂用户快速响应电网需求,同时对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进行有力补充。GEVernovaHA级燃气轮机机组装机容量已超过47吉瓦,能够满足超3,500万户美国家庭的用电量。过去五年间,在全球H级重型燃机市场中,GEVernovaHA级燃气轮机机
——访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余国油气行业作为能源的重要版图,在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以及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也亟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那么油气行业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方面有哪些优势?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就上述问题,在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召开期间,中
4月7日,受美“对等关税”影响,引发我国A股市场巨震。4月8日,国家电网控股的国电南瑞已经发布上市公司董事长提议股份回购的公告,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股份,回购规模预计5亿元至10亿元人民币。据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多家电力央企陆续出手,通过回购、增持等措施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国家
4月8日,中国海油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海油集团计划自本公告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系统增持公司A股及港股股份(含港股通),拟增持金额累计不少于人民币20亿元(含本数),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含本数)。此次增持旨在提振投资者信心,支持公司持续
4月1日,A股石油板块震荡上行,截至收盘,准油股份、和顺石油涨停,通源石油涨超7%,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油工程等纷纷跟涨。由于地缘政治风险升高,昨日国际油价已全线上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12美元,收于每桶71.48美元,涨幅为3.06%;5月交货的伦敦布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简称“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31日发布消息称,中国海油在南海东部海域深层—超深层勘探发现惠州19-6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惠州19-6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距离深圳市约170公里,平均水深100米。发现井HZ19-6-3钻遇油气层127米,完钻井深5415米,经测试,该井平
3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2024年,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公司始终坚持增储上产,严控成本,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攀升,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坚持多措并举深挖上产潜力,产量连续多年刷新历史纪录。2024年实现油气净产量726.8百万桶油
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预计10年累计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驱动原油增产,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实施CCUS?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
3月25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召开2025年全国油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道保护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部署2025年度油气管道、储气设施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加强油气管道保护工作,服务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发展改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3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探析我国海上CCUS发展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将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
3月25日,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在京拜会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双方就深化战略合作,加强科技和产业创新协同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张传卫对中国海油给予明阳集团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明阳业务发展、科技创新、海外布局等情况。他表示,明阳集团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和制
3月17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曹妃甸6-4油田综合调整项目和文昌19-1油田二期项目已投产。两个新项目均采用智能油气田设计理念,对原油生产、设备维保和安全管理等部分环节进行智能化升级,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率。曹妃甸6-4油田综合调整项目位于渤海西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0米。项目投产后具有高产、
19日,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亚洲首座油气处理与岸电设备共建平台——埕北油田CEPC(中心平台)处理平台投产一年来,累计为埕北油田供应岸电超1.2亿千瓦时。据悉,埕北油田CEPC平台(中心平台)首创油气生产与岸电供应共建模式,将高压输电设备与油气处理设备共建于同一平台,相当于为传统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