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智能化政策正文

江西南昌: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

2023-05-25 15:27来源:南昌市人民政府关键词:新能源人工智能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4月28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发布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

《意见》指出,加强计量前沿技术研究。支持我市企业、科研院所申报省级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生命健康等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研究。支持开展远程和在线计量、复杂环境和极值量计量、数字化模拟测量、工业物联、跨尺度测量、复杂系统综合计量等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开展碳计量、量热技术、新型传感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等计量优势资源力量,培育一批计量科技企业,孵化一批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提升能源资源计量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配合支持省级能耗在线监测平台系统建设,加强能源消耗数据分析和利用,引导企业节能降耗提效。开展能源计量审查,指导重点用能单位合理配备和使用计量器具。提升温室气体监测仪器计量检定校准能力,支持碳计量技术和碳计量器具、碳计量检测和校准设备研制,提升碳计量量传溯源能力。开展能效标识、水效标识产品监督检查,增强全社会节能产品使用意识。建立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进一步细化碳排放单位的碳计量要求,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高效的能源消费结构,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原文如下:

南昌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湾里管理局,市直各有关单位:

《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2023年第13次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23年4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计量工作,“十三五”以来我市计量事业快速发展,计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产业的支撑和赋能作用更加凸显。为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优化计量服务、强化计量监管,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37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计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22〕2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深入推进计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持续提升计量创新能力和支撑能力。

到2025年,县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新建、提升改造30项以上,培育诚信计量承诺单位300家以上,全市强检计量器具检定覆盖率92%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大幅提高、能源资源计量数据在线监测基本实现全覆盖。法定计量机构能力建设明显加强、计量服务与保障能力普遍提升、计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能力显著增强。

二、加强计量检测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强化计量溯源性要求,发挥精准计量的科学验证作用,推动计量与相关领域技术规范共享共用。大力开展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的协同创新,持续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一揽子服务。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创新,探索在关键领域形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湾里管理局。以下责任单位中均包括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湾里管理局,不再单独列出]

(二)加快计量技术机构建设。持续优化计量技术机构布局,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发展,各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专业计量技术机构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并与社会服务机构协调发展,构建多元、开放的计量新格局。加强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各级人民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计量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积极性,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计量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全市计量技术机构差异化、专业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

(三)夯实计量能力基础

1.加强计量标准建设。开展计量标准能力提升工程,在公平贸易、乡村振兴、公共安全、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新建一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提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覆盖率,做到有标可依。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等领域,加快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2.提升量传溯源体系支撑能力。制定全市量传溯源体系能力提升计划,统筹全市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科学规划量传溯源体系,循序渐进填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量值传递空白。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实施强制检定的需要,加强基础建设。推进企事业单位内部量传溯源工作,合理配置计量标准,保证量值准确可靠。(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3.加强企业计量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建设、计量科技创新和测量数据应用,落实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鼓励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试点推广工业企业计量绩效评价,鼓励企业加大计量投入,推动申报“井冈质量奖”“市长质量奖”的企业加强计量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利用计量服务外包企业技术优势,推动企业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改造,加强对测量数据的管理。发挥龙头企业和各类计量技术服务机构引领带动作用,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提升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

(四)建好计量管理人才队伍。加强法律法规、计量技术、监管实践等方面业务培训,激励计量技术人员参加注册计量师考试,逐年提高注册计量师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中的比例。开展计量职业技能竞赛,稳步提升一线计量检定校准操作员队伍业务水平。优化管理人员年龄和学历结构,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培养中青年人才,实施计量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行动,提升我市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支持高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学科专业建设,加快计量学科带头人培养。建立完善计量技术人才专家库,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探索建立首席计量师等聘任制度。(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五)加强计量前沿技术研究。支持我市企业、科研院所申报省级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生命健康等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研究。支持开展远程和在线计量、复杂环境和极值量计量、数字化模拟测量、工业物联、跨尺度测量、复杂系统综合计量等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开展碳计量、量热技术、新型传感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等计量优势资源力量,培育一批计量科技企业,孵化一批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三、构建计量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六)服务产业创新发展

1.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推进计量技术机构建立一批亟需的先进计量标准,围绕有色金属、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汽车、航空、半导体照明等制造产业,加强计量测试技术、测量方法研究应用,解决一批测不了、测不准、测不全等难题。鼓励引导企业进行高端仪器仪表研发,拓展产品种类、扩大服务市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加大计量品牌培育力度,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加强工业制造领域计量检定、校准、测试和监测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

2.加大支撑现代服务业力度。充分发挥计量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大对现代物流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助力现代物流业向智慧化和高质量方向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开展服务业领域现代物流基础设施计量测试技术研究,解决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快速发展物流领域中的计量技术难题。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进面向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方面的测试、检验等计量服务,重点开展在线检测计量,完善检验计量服务体系。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加快商贸、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计量标准制定和技术研究,加大计量标准的推广应用力度。(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社局、市文广新旅局、市体育局、市科技局)

3.促进未来产业发展。围绕“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谋划柔性电子、新型显示、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数字诊疗等赋能型、先导型未来产业计量能力建设,开展产业领域生产和存储环境、关键材料等重要参数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产品性能评价以及生产设备、检测仪器等量值溯源技术研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七)提升能源资源计量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配合支持省级能耗在线监测平台系统建设,加强能源消耗数据分析和利用,引导企业节能降耗提效。开展能源计量审查,指导重点用能单位合理配备和使用计量器具。提升温室气体监测仪器计量检定校准能力,支持碳计量技术和碳计量器具、碳计量检测和校准设备研制,提升碳计量量传溯源能力。开展能效标识、水效标识产品监督检查,增强全社会节能产品使用意识。建立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进一步细化碳排放单位的碳计量要求,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高效的能源消费结构,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气象局)

(八)服务人民健康与安全。围绕疾病防控、精准医疗、可穿戴设备、体育健身、食品加工、中医药等领域,加大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快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御等领域计量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矿山开采、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地质勘察、燃气、消防应急、诊断试剂、食品有害物质与添加剂等安全生产相关计量器具的研制生产和监督管理。(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消防救援支队)

(九)开展计量数字化转型研究。围绕交通、电力、金融、通信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化计量溯源需求,加强数字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以量值为核心,提升数字终端产品、智能终端产品计量溯源能力,提高物联网感知装备质量水平,重点开展虚拟现实(VR)、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计量检测技术研究。推动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计量数据融合、共享与应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委网信办)

(十)提升交通运输计量设备量传溯源精准度。开展交通安全专用测量设备、货车超载超限设备、机动车测速装置和机动车光污染、声污染、尾气排放在线监测设备等计量技术应用,确保量值传递科学准确。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应用,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远程在线监测、新能源汽车储供能产品计量检测等领域计量技术方法、装备和技术规范研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分公司)

四、做好计量监督管理

(十一)强化民生计量监督管理。围绕食品安全、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增强民生计量保障能力,持续开展集贸市场、加油站、商场超市、眼镜配制场所、涉粮涉农等专项监督检查和“计量保春耕”专项行动,加强对食品、农药、化肥等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管,加大对过度包装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计量技术机构和计量标准监管,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建立民生计量长效监管机制,优化改善民生计量服务,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向“三农”领域延伸,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提升乡村计量技术创新和服务供给水平。(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健康委、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分公司)

(十二)推进计量执法体系建设。加强区域、部门间计量执法协作,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计量作弊防控技术和查处技术研究,严厉查处制造、销售和使用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的违法行为。规范计量技术服务行为,严厉打击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的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计量业务监管与综合执法的衔接,加快信息共享,提升执法效率。加强专业化、精细化计量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计量执法装备水平。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大对计量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计量违法举报奖励制度,保护举报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形成计量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十三)加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引导经营者遵守诚信计量行为规范,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在集贸市场(商超)、加油站、餐饮场所、眼镜制配场所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开展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强化行业自律,推动经营者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活动,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建立计量器具制造企业、使用者、计量技术机构、校准实验室等市场主体计量信用记录,将诚信计量体系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实行诚信计量分类监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

(十四)探索智慧计量监管模式。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建立智慧计量监管平台和数据库,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建立智能计量管理系统,建立智慧计量实验室。通过器具智能化、过程自动化、数据系统化,推动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改造。推广智慧计量理念,支持产业计量云建设,打造计量数字转型企业标杆,推动企业开展计量检测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质量控制与智慧管理水平,服务智慧工厂建设。(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委网信办)

(十五)推动计量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项授权等形式,吸纳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法制计量工作。大力发展计量校准、计量测试、产业计量等服务新兴业态,培育和壮大专业化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作用,引导和规范校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强化对高校、科研院所所属实验室和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用仪器设备的计量溯源性要求,保障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鼓励计量社会团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开展计量技术交流和宣传培训,提供计量技术咨询服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

五、落实保障措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计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计量工作全过程。各级政府、各单位要将计量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加快构建协调统一、多元共治的计量工作新格局。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在市政府分管领导下,建立由市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市发改、工信、科技、财政、人社、国资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沟通协调机制,研究促进计量工作发展政策措施,统筹协调全市计量工作改革发展事项。

(十七)加强考核评价。加强计量工作绩效考核,将公益性计量工作情况纳入市质量工作及目标绩效考核主要内容,确保既定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细落实。加强对本实施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市政府。

(十八)加强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制定有效政策,加强计量强制检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等公益性工作经费保障,将公益性计量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加大对发挥公益性作用的计量公共服务平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计量惠民工程的支持,保障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有效运行。鼓励社会资源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参与全市计量事业发展,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计量科研项目和计量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的支持。健全激励企业增加计量投入的普惠性政策体系,对企业新购置的计量器具,严格落实国家最新纳税所得额扣除方案。

(十九)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优势,大力宣传《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及计量法律法规,普及计量科学技术知识。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5·20世界计量日”“质量月”等宣传活动契机,印发计量宣传材料、举办计量专题讲座、组织计量知识竞赛、开放计量实验室,提高全社会对计量工作的关注程度。促进计量科普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企业、进社区,积极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计量精神、工匠精神,选树计量先进典型,增强新时代计量工作者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人工智能查看更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