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深圳发布《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目录主要涉及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详情如下:
新型储能系统建设运营
1储能系统及关键部件制造
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等电化学储能关键材料。
超导、电介质电容器等电磁储能技术装备,超级电容器、飞轮储能技术装备。
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装备及系统集成。
2储能电池生产装备及检测设备制造
包括涂布机、叠片机、卷绕机等电池生产装备,以及余能检测、老化测试、一致性检测、安全性测试等储能电池检测设备。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储氢系统等储能系统安全性能检测服务。
3高效储能设施建设和运营
储能电站建设和运营,需符合《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标准》(GB 51048)、《储能用蓄电池 第1部分:光伏离网应用技术条件》(GB/T 22473)等国家标准。
动力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制造
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提供能量的相关装置制造。包括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等各类储能装置及关键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应满足《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GB/T 38661)。
动力电池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l《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4)
l《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5)
l《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6)
l《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GB/T 31467.3)
l《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 18384.1)
l《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GB/T 36276)
l《广东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1年版)》
全目录如下:
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指导目录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1清洁能源产业
1.1太阳能利用
1.1.1 太阳能产品制造
1.1.2 太阳能生产装备制造
1.1.3 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1.2风能利用
1.2.1 风能发电机组及其零部件制造
1.2.2 风电场相关系统与装备制造
1.2.3 海上风电相关系统与装备制造
1.2.4 风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
1.3核能清洁利用
1.3.1 核燃料加工及设备制造
1.3.2 核电装备制造
1.3.3 核电站建设和运营
1.4氢能利用
1.4.1 氢气制加储设备制造
1.4.2 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制造
1.4.3 氢能设施建设和运营
1.5智能电网建设运营
1.5.1 关键元器件制造
1.5.2 智能电网装备制造
1.5.3 智能电网建设与运营
1.6新型储能系统建设运营
1.6.1 储能系统及关键部件制造
1.6.2 储能电池生产装备及检测设备制造
1.6.3 高效储能设施建设和运营
1.7其他能源装备及设施建设运营
1.7.1 水力发电和抽水蓄能装备制造与设施建设运营
1.7.2 生物质能装备制造与设施建设运营
1.7.3 天然气装备制造与设施建设运营
1.7.4 地热能装备制造与设施建设运营
1.7.5 海洋能装备制造与设施建设运营
1.7.6 热泵系统设施建设和运营
1.7.7 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建设和运营
1.7.8 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2节能环保产业
2.1高效节能产业
2.1.1 高效节能锅炉(窑炉)
2.1.2 电机及拖动设备
2.1.3 节能型变压器、整流器、电感器和电焊机
2.1.4 余热余压余气利用
2.1.5 高效节能电器
2.1.6 节能农资制造
2.1.7 节能采矿、建筑专用设备制造
2.1.8 高效节能炉具灶具设备制造
2.1.9 绿色建筑材料制造
2.1.10 先进交通装备制造
2.1.11 能源计量、检测、监测、控制和能量系统优化
2.1.12 合同能源管理及合同节水管理
2.2环境保护产业
2.2.1 水污染防治
2.2.2 大气污染防治
2.2.3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2.2.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2.2.5 减振降噪
2.2.6 放射性污染防治
2.2.7 新污染物治理
2.2.8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2.2.9 历史遗留尾矿库整治
2.2.10 环境污染处理药剂、材料
2.2.11 环境监测与应急处理
2.2.12 无毒无害原料生产与替代使用
2.2.13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2.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2.3.1 建筑废弃物、道路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
2.3.2 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2.3.3 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生利用和再制造
2.3.4 电器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
2.3.5 非常规水源利用
2.3.6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2.3.7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2.3.8 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
2.3.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2.3.10 废气回收利用
2.3.11 其他废旧物资循环利用装备制造
2.3.12 资源循环利用第三方服务
2.4温室气体控制
2.4.1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2.4.2 油气田甲烷采收利用
2.4.3 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开发与利用
2.4.4 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减排
3新能源汽车产业
3.1新能源汽车产品制造
3.1.1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3.1.2 动力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制造
3.1.3 新能源汽车电机/发动机制造
3.1.4 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制造
3.1.5 新能源汽车电附件制造
3.2智能网联产品制造与服务
3.2.1 智能驾驶产品制造
3.2.2 智能座舱与车联网产品制造
3.2.3 智能车云服务
3.2.4 智能路网设施建设
3.2.5 智能网联汽车运营服务
3.3充电、换电设施设备制造与运营
3.3.1 充电设施及设备制造
3.3.2 换电设施及设备制造
3.3.3 充换电设施运营
3.4生产测试设备制造
3.4.1 电池生产装备制造
3.4.2 电机生产装备制造
3.4.3 专用生产装备制造
3.4.4 测试设备制造
4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
4.1生态农林牧渔业
4.1.1 现代农业种业及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
4.1.2 绿色有机农业
4.1.3 农作物种植保护地、保护区建设和运营
4.1.4 森林资源培育产业
4.1.5 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
4.1.6 植树种草及林木种苗花卉产业
4.1.7 林业基因资源保护
4.1.8 绿色畜牧业
4.1.9 绿色渔业
4.1.10 森林游憩和康养产业
4.1.11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4.2生态保育
4.2.1 生物多样性保护
4.2.2 自然保护地建设和保护性运营
4.2.3 天然林保护修复
4.2.4 国家储备林建设
4.2.5 森林草原防灭火体系建设和运维
4.2.6 生态产品监测体系和生态感知系统建设和运维
4.3生态修复
4.3.1 土地综合整治
4.3.2 城市自然生态修复
4.3.3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修复
4.3.4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
4.3.5 重点生态区域综合治理
4.3.6 矿山地质环境、油气田生态环境恢复和生态修复
4.3.7 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4.3.8 有害生物灾害防治
4.3.9 水生态系统旱涝灾害防控及应对
4.3.10 河湖与湿地保护恢复
4.3.11 海洋生态、海域海岸带和海岛生态修复
4.3.12 增殖放流与海洋牧场建设和运营
4.3.13 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工程建设
5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5.1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5.1.1 超低能耗建筑建设
5.1.2 绿色建筑建设
5.1.3 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
5.1.4 装配式建筑设计和建造
5.1.5 建筑节能化智能化绿色改造
5.1.6 建筑绿色运营
5.1.7 物流绿色仓储
5.2绿色交通
5.2.1 绿色民航
5.2.2 绿色港航
5.2.3 绿色物流
5.2.4 多式联运系统建设和运营
5.2.5 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和运营
5.2.6 城乡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和运营
5.2.7 共享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
5.2.8 公路甩挂运输系统建设和运营
5.2.9 环境友好型铁路建设运营和铁路绿色化改造
5.3信息基础设施
5.3.1 通信网络节能改造
5.3.2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5.3.3 数据中心节能改造
5.4城建基础设施
5.4.1 园林绿化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
5.4.2 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营
5.4.3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漏损控制建设和运营
5.5产业园区
5.5.1 园区产业链接循环化改造
5.5.2 园区污染治理集中化改造
5.5.3 园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
6绿色低碳服务
6.1咨询服务
6.1.1 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勘察服务
6.1.2 绿色低碳产业项目方案设计服务
6.1.3 绿色低碳产业项目技术咨询服务
6.1.4 碳汇项目咨询服务
6.1.5 清洁生产审核服务
6.1.6 绿色产业项目施工监理服务
6.2权益交易与运营管理
6.2.1 虚拟电厂服务
6.2.2 用能权交易服务
6.2.3 排污许可及交易服务
6.2.4 碳排放权交易服务
6.2.5 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
6.2.6 可再生能源绿证、绿电交易服务
6.2.7 水权交易服务
6.2.8 林权交易服务
6.3评估审计核查
6.3.1 环境影响评价
6.3.2 碳排放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和核查
6.3.3 建筑能效与碳排放测评
6.3.4 自然资源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评估
6.3.5 生态保护修复产品和生态系统评估
6.3.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6.3.7 水土保持评估
6.4技术产品认证交易推广
6.4.1 绿色技术产品认证推广
6.4.2 绿色技术交易
6.4.3 碳足迹标识认证
6.5绿色金融认证和评级
6.5.1 绿色债券评估认证
6.5.2 绿色票据认证
6.5.3 ESG数据服务及评级
6.5.4 碳信用评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9月28日,天津市政府印发《天津市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市汽车总产量比重达到30%,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形成特色鲜明、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供应体系。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9月28日,东莞市谢岗镇举办2023年谢岗镇重点项目签约、动工、竣工投产仪式。其中,签约产业项目14个、竣工投产项目15个、新动工项目10个,备受瞩目的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竣工。据了解,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投资规模65亿元,占地面积约1045亩。由东莞
在全球碳中和大趋势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锂电行业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技术不断进步,制造工艺持续优化,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在锂电池工厂的应用不断深入。凭借多年来对行业的深刻洞察与研究、实践与探索,威图一如既往致力于将前沿的数字化与智能制造技术分享给更多的客户,为锂电行业数字化发
9月27日龙蟠科技公布,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LGEnergySolution,Ltd.(简称“LGES”)于2023年9月26日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备忘录约定,双方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或利用PT.LBMENERGIBARUINDONESIA(简称“印尼锂源”)作为合资公司,在印尼运营一家正极材料工厂。LGES成立于2020年12月1
9月27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京发布《新能源汽车保险事故动力蓄电池查勘检测评估指南》标准。本次发布的标准主要由查勘要求、动力蓄电池检测、动力蓄电池损伤评估等内容构成。查勘要求中明确了汽车发生事故后的三级动力蓄电池风险级别和不同风险级别的查勘作业要求,规范了新能源汽车救援操作流程,并
企查查显示,9月26日,贵阳闪聚电池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任向飞,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电池制造、电池零配件生产、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半导体器件专业设备制造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浙江星创汽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吉利旗下浙江吉润汽
随着“双碳”战略实施,动力电池行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相关企业脚步匆匆,在新赛道上积极拼抢。金陵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7月,南京市外贸出口“新三样”之一的锂电池出口同比增长39.6%,成长为南京的一张产业“新名片”。动力电池火热的出口场景从城市的“南大门”一路向北延伸。位于高淳经济开发区
近年来,商州区聚焦工业园区“强工业主责、抓项目主业”作用,持续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形成了“一区多园”的总体布局。目前,已建成三个园区,总规划面积6.2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40家,其中规上企业19家。一是完善规划布局,精准产业定位。坚持差异化、精细化、高端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5日,一汽解放远景动力智能电池制造基地项目签约,9月26日举行奠基仪式。项目位于江苏无锡锡山区宛山湖生态科技城,项目预计投资超百亿元,拟研发生产以重卡、轻卡为主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相关产品,规划年产能20GWh,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达240亿元。该基地项目将打造全球领先的
9月25日,一汽解放远景动力智能电池制造基地项目签约。26日,项目举行奠基仪式。一汽解放是中国商用车的头部品牌,远景动力是全球领先的电池科技公司,此次双方立足长三角区位优势,依托无锡优沃的新能源产业土壤,在锡山区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共同投资建设智能电池制造基地项目。项目预计投资超百亿元,
近日,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青岛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旨在更好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文件共18条,从支持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增产提效、新能源汽车产业补链强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推
9月26日,海辰储能厦门工厂获得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编号0412TZH01106),标志着海辰储能厦门产业园区在2022年已达成碳中和。这一认证的获得,不仅是海辰储能基于“一切为了绿水青山”产业发展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更是展现海辰储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定决心。【专注储能助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8日,海辰储能官微发布了声明,回应近期传闻。海辰储能严正声明近日,关于海辰储能“产品质量”及“退货”的消息在网上传播。2023年9月15日,何某在抖音与今日头条,发布了一条消息“失业了”,并且附带一张群聊天截图。9月20日,抖音用户“愿你理想依然在”在一则与海辰储能相
近日,广东新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宇智能”)与张家港德泰储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泰储能”)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稳定、高效”的合作精神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联合研发、生产、销售全钒液流电池设备系列产品及附属产品。新宇智能是国内较早从事锂离子电池自
9月26日,国轩控股集团金寨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开工仪式在金寨经济开发区举行。国轩控股集团金寨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是安徽金寨县招引的首个百亿级投资项目,项目一期于2022年5月签约落户,当月开工、5个月内投产运营,实现了金寨县重大招商引进项目体量和建设速度的“双突破”。本
日前北极星电池网获悉,中国移动22日公示了2023年至2025年铅酸蓄电池产品第一批次集采项目标包1的中标结果,双登、理士、雄韬等7家中标。详情如下:据此前中国移动发布的集采公告显示,本次采购的铅酸蓄电池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2V、12V第Ⅰ类铅酸蓄电池,预估采购规模为:第Ⅰ类铅酸蓄电池约7.398亿Ah
9月26日,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2GWh储能产线建设项目(四期)工程暨智光数字能源技术产业园项目的开工活动举行。本项目占地面积约205亩,计划在2025年底建成。建成后项目建筑面积约为37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约为39万平方米。
9月26日,物产中大集团官网发布许昌浙物云能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储能电池模组PACK生产装配线建设项目招标公告。公告显示,采购范围为年产量2GWh的储能电池模组PACK生产装配线一条。本次招标上限价格为1500万元。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投标人拥有3个不同客户的年产能规模2GWh及以上的储能电池模组PACK
9月26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综合能源事业部储能电池PACK组装生产线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告显示,中标候选人前三名分别为联赢激光、思客琦、海目星。详情如下:
据国轩高科消息,近日,CSA集团(加拿大标准协会)在国轩高科总部举行PowerOcean系列储能产品颁证仪式,该系列储能产品美版3.42MWh液冷集装箱(300Ah)电池包和电池簇通过北美UL1973标准认证和ANSI/CAN/UL9540A测试评估,电池舱通过UL9540标准认证,标志着国轩高科储能系列产品(电芯、电池箱、电池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6日,欣旺达“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智慧产业园项目开工。项目位于江西南昌,总投资60亿元,计划在经开区建设光伏、储能、配电网、充电站等。按照光伏500MW,风电100MW项目装机容量测算,项目全部建成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可提供约9.5亿kWh的清洁能源绿电,节约33.3万吨标煤,年
近年来,商州区聚焦工业园区“强工业主责、抓项目主业”作用,持续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形成了“一区多园”的总体布局。目前,已建成三个园区,总规划面积6.2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40家,其中规上企业19家。一是完善规划布局,精准产业定位。坚持差异化、精细化、高端化
9月25日,兰考国电投新能源产业园区北京纯锂新能源高安全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据了解,兰考国电投新能源产业园区项目是兰考县政府与国家电投集团中国电能公司深化合作、协力推进的重大项目,位于郑开兰同城“特别合作区”,占地3100余亩,项目建设总投资近百亿元。项目一期启动区约400余亩
9月27日,杉杉股份公告,下属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在芬兰设立项目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12.8亿欧元。
随着“双碳”战略实施,动力电池行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相关企业脚步匆匆,在新赛道上积极拼抢。金陵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7月,南京市外贸出口“新三样”之一的锂电池出口同比增长39.6%,成长为南京的一张产业“新名片”。动力电池火热的出口场景从城市的“南大门”一路向北延伸。位于高淳经济开发区
9月26日,中招联合招标采购平台发布天津中电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280Ah锂离子电池入围招标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告显示,兰钧新能源、湖南德赛电池、楚能新能源、海辰储能、力神5家为入围投标人。详情如下:天津中电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280Ah锂离子电池入围招标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据了解,项
9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征求意见稿)第一条本审批原则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及相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制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9月22日,在合肥政务中心,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与中贝通信签署合作协议,中贝通信华东基地项目(GPU智能算力中心及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正式落户。据悉,此次投资建设的华东基地项目协议总投资额55亿元。其中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总额约20亿元,拟建设年产10Gwh锂离子电池与储能系统生产线,初步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四川成都玉能科技储能及消费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年内投产。项目位于四川成都简阳,总投资50亿元,年产7GWh储能及消费电池。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约8亿元,建设研发中心、生产车间等,建成大圆柱型储能锂电池及消费电池自动化生产线4条,形成日产12万颗大圆柱型储能锂电池及
译者说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锂电市场变化莫测,随着锂电池供给的增长,需求是否匹配供给存在变数。2022年8月16日,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其通胀削减法案:这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重塑该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重磅政策。随着电动汽车和固定储能系统锂电池需求的增加,由于近年来的积极制造业扩张,预计未来几年全球
第一作者:SergiyKalnaus通讯作者:SergiyKalnaus通讯单位: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亮点】采用锂金属负极的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宽的工作温度和更高的安全性。尽管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提高材料和界面的传输动力学和电化学稳定性上,但也存在需要研究材料力学的关键挑战。
据外媒报道,地热和电池储能开发商OrmatTechnologies公司日前与锂离子电池制造商Gotion公司达成了一项为期多年的供应协议,总供应量高达750MWh。根据协议,Gotion公司将向OrmatTechnologies公司提供总容量高达750MWh电池,用于构建电池储能项目。OrmatTechnologies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地热开发,但近年来
近日,扬州市政府印发《扬州市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重点培育和前瞻布局高性能合成纤维、电子专用材料、新能源和新型储能材料等战略和前沿材料。其中新能源和新型储能材料。依托奥克化学等,重点发展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等锂离子电池专用溶剂,丁苯乳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