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新一轮保供部署实施以来,内蒙古煤炭保供任务量与外运量均为全国第一。
在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首家5G智能化矿井——老石旦煤矿矿井生产一线智能化采煤。操作台前,工作人员轻点按钮,就能从监控视频看到,井下综采工作面的采煤机自动割煤、移架,滚滚乌金顺着皮带倾泻而出。“谁能想到,看着屏幕就能操控机器采煤,这种采煤不下井、安全又智能的场景会出现在一个老煤炭企业,这要是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一位矿工说。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国情,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煤炭保障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内蒙古不断夯实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争当能源保供“压舱石”,始终扛牢能源保供重大责任,坚持统筹煤炭产能稳定接续和有序开发利用,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开采,释放煤炭优质产能,推进煤矿建设智能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矿区生态绿色化,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黄白茨煤矿是乌海能源公司旗下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矿井。近年来,乌海能源公司抢抓煤炭行业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对黄白茨煤矿综采工作面进行智能改造,通过沿空留巷工艺与自动化装备的结合,可减少掘进巷道8500米,增加回采煤炭资源36万吨,大幅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将过去常态化综采工作面每班生产人员由15人减至5人,人工效率提高近3倍。同时,还对井下呆滞资源区域实施连采连充工艺,有效解决环保难题,回采利用呆滞资源1202万吨,将矿井服务年限延长6.6年。
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建成1个国家级和1个集团级智能示范矿井,完成集团首个5G矿井全覆盖通讯系统,成功运用10台智能机器人,完成34个子系统、95个固定岗位无人值守,全力推动企业安全、绿色、高效升级。
通过现代智能装备替代繁琐的人工操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实现由过去的“苦、脏、累、险”向安全、可靠转变。公司全员工效、回采工效分别比过去提高24.7%、25.8%,采煤工作面作业人员减少到原来的50%,掘进工作面功效提高150%。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是以煤炭生产、运输、销售、煤化工为一体的大型清洁能源企业。公司围绕“以煤为主、多元互补”的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资源整合和现代化矿井建设,形成以酸刺沟、红庆河和塔拉壕3座千万吨级矿井规模为核心的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年生产能力超过5000万吨,实现煤炭生产安全、绿色、高效、集约化。“我们通过广泛开展绿色智能开采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联合华为等高科技头部企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生产深度融合,加快实现生产煤矿智能化全覆盖。”伊泰集团副总裁李俊诚说。
近年来,伊泰集团全力落实保供责任, 凸显重点煤企初心与担当,坚决落实国家煤炭保供决策部署,理性面对市场价格波动,坚守中长期合同机制,以“保安全、保民生、保供应”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做好安全生产、优化产运销衔接,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煤炭稳定供应,根据用户需求,有序组织采购发运,重点保障电煤供应,帮助用户解决燃眉之急。
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相关人员介绍,目前,内蒙古已建成智能化煤矿126处,89处井工煤矿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69个,31处露天煤矿开展无人驾驶试验、无人驾驶车辆246台,智能化采煤位居全国前列。
智能采煤、智能掘进、智能洗选等科学技术的应用,给煤炭能源产业带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加快推进内蒙古煤炭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蝶变升级。
2022年,内蒙古煤炭产量达到12.1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4,外送煤炭7.2亿吨,占全国跨省外送煤炭的1/3,覆盖全国25个省区,产量、外运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承担国家下达的电煤中长期合同任务9.5亿吨,占全国任务总量的36%,位居全国第一;外送电量达2640亿千瓦时,增长7%,外送电量连续18年领跑全国,送电范围覆盖华北、东北、华东、西北地区以及蒙古国,用实际行动彰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本色。随着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煤炭开采方式的变革,从源头夯实煤矿安全基础,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内蒙古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增长2.5%,其中外运煤炭占比稳定在60%左右,约2.4亿吨,位居全国第一。
胸怀“国之大者”。内蒙古继续扛牢能源保供责任,争当能源保供“压舱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勇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上展现新作为。
内蒙古不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持续加快煤电、煤化工绿色清洁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延伸煤炭产业链条,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清洁化融合发展,让煤炭产业结构更优、底色更绿。
近日,内蒙古东源科技全资子公司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γ-丁内酯(GBL)产销两旺,产品销往国内多个地区。γ-丁内酯(GBL)又名4-羟基丁酸内酯,是1,4-丁二醇(BDO)的下游产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纺织、香料、农药和医药等工业领域。
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BDO一体化生产基地,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子,加快构建煤炭资源完整产业体系,依托乌海已经形成的“煤化工”和“乙炔化工”两个具有明显区域性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瞄准发展梗阻,从源头创新做起,实施全流程技术改造攻关,突破技术难题,持续补链、延链、强链,使煤电资源“料成材、材成器”。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庆和说:“企业目前已经形成‘煤—电—石灰石—电石—BDO—可降解塑料—可降解聚酯产品’完整产业链,实现了煤炭‘由黑到白’的华丽蝶变。”
在内蒙古汇能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6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该项目填补了国内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生产煤制气的空白,实现煤炭的转化增值和清洁高效利用,每年转化煤炭550多万吨,生产天然气14.2亿立方米。据公司总经理刘海明介绍,近年来,企业通过开展系统优化和技术攻关,让煤耗、水耗达到同类装置领先水平,每年节省电710万度,折合标煤2.2万吨。
内蒙古围绕煤化工产业,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化产业的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全力打造煤化工领军企业、标杆企业,构筑现代化产业集群,形成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和烯烃、煤基新材料等多条产业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和价值链的高端化。
由伊泰集团参与建设的“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突破制约我国煤制油工业发展的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百万吨级煤制油工业应用,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大型煤制油技术的国家。据李俊诚介绍:“目前公司一个千吨级的阿尔法烯烃产品的中试已经完成,即将投入大批量生产,这个新产品就是企业在煤制油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出来的高附加值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为我国生产高附加值的四类基础油、POE合成材料提供进口替代原料。”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不断加速,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出更高要求。内蒙古作为能源大区,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现代煤化工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把现代煤化工产业做大做强,既是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分内之事,也是持续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形成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重要抓手。对此,内蒙古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推进“双碳”领域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为重点,向清洁化、低碳化方向发展,企业通过技术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延伸下游产业链,深入推进生产全过程的节能提效、减污降碳、高效节水,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在煤炭领域突破一批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先后实施神华煤直接液化、伊泰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工程成套工业化技术开发及应用等一批煤炭精深加工、转化增值项目。
围绕“新型化工及煤炭清洁利用”领域,内蒙古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技术”“煤基产品高端化技术研发应用”“煤层气大规模开发利用”等成果转化项目33项,培育涉及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煤基新材料、煤炭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多个全国乃至全球首台首套现代煤化工装置生产线、1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投入使用,衍生出100多种产品。走出一条立足煤、提升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之路,以煤为基的多元工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壮大成势。
目前,内蒙古已形成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烯烃、煤基新材料等多条产业链,为打造能源大省,构筑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奠定了基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累计完成煤炭运量500008.7万吨,突破50亿吨大关。自2000年开通运营以来,朔黄铁路深度融入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打造“一干两支多通道集疏运”运输格局,在构建“公转铁”多式联运体系中发挥核心支点作用;深入构建“一幅规划图、一张沟联网、
日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指出,到2035年,澳大利亚部署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会增加8倍,从2024年的2.3GW增长到18GW。根据BNEF发布的《2025年澳大利亚储能更新》报告,澳大利亚正处于部署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热潮之中,这一趋势受到电力市场波动、政府支持性政策和燃煤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5日,建投能源、乐山电力等涨停。此前,建投能源刚刚公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2024年,建投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2025年一季度,建投能源预计实现净利润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
近日,云南省发改委发布《云南省2025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和《云南省2025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其中能源工业286个,包含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红河电厂扩建工程配套厂外燃煤系统改造工程、开远小龙潭发电厂四期扩建工程、雨汪电厂2x100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项目、红河电厂扩建工程项目、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能源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近期,华北能源监管局认真贯彻全国能源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好派出机构能源监管作用,主动谋划开展能源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促进“十五五”能源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发挥好派出机构的职责定位,组织重大问题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称,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生产经营平稳有序,煤炭市场价格进一步回落,影响公司控股火电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同比降低,利润同比增加,来自于参股火电公司投资收益亦同比增加。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基本每股收益0.296元。2024年,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煤炭市场价格波动逐渐收窄,价格持续向合理区间回归,火电行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恢复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全国煤炭进口量累计为11484.6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0.9%;累计进口金额为93.43亿美元,同比下降22.5%。其中,3月份煤炭进口量为3873.2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6.4%,环比2月份(28天)增长12.7%;煤炭进口额为285660万美元,同比下降30.3%,环比增长1.2%。
4月11日,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琪在集团总部会见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蒙震一行。双方围绕产融协同、重大项目合作及创新金融服务进行交流座谈。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继军、訾光锐,陕煤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杨璇参加座谈。张文琪对蒙震一行表示欢迎
4月9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江苏院中标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期2×1000兆瓦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扩建项目勘察设计及相关服务。本期工程位于长三角重点区域,是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的燃煤调峰机组。项目拟新建2套1000兆瓦级高效清洁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机组。项目同步建设生物质掺烧系统、干污泥掺烧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4日,河南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郑州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提出,2025年全力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加快推进连霍高速氢能管线、巩义大唐制氢和荥阳豫能制氢项目建设。开展登封大熊山、荥阳环翠峪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建设。推进巩义安投、东象电力、中谷智汇
对比2024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去年全国两会提出“降低2.5%左右”到今年“降低3%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预期目标的变化彰显出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力度,也对各行各业产能优化升级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行业的产能优化是涉及国家战略安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山西省长治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长治市能源生产消费情况分析。其中显示新型电力系统逐步建立,目前,襄垣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已取得相关部门批复,“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已完成项目备案等工作,潞城区仁和、屯留区鼎轮储能项目已并网投运,集中式风光开发利用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
夯实化石能源兜底保障基础(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曲艺)日前,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消息显示,2024年,能源保供稳价政策有效实施,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记者注意到,2024年化石能源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x2014;#x2014;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平稳增长,为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夯实了根基。煤炭
全国人大代表张世丽是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设备科科长。履职期间,他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建议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刚刚落成的常村煤矿智能化集控中心三维可视化界面上,采煤机、液压支架、运输皮带等设备运行参数实时更新,AI算法根据地质建模数据自动生成最优开采路径。屏幕
日前,山西临汾市政府印发《临汾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十五五”期间,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钢铁、焦化、建材等重点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临汾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汾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积极拓展段村“交直柔性互联”模式,实施村级智能微电网工程,推进新能源电站与电网协调同步。结合清洁取暖和新能源消纳工作开展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支持城区商业区、工业园区
风暖千帆竞,潮涌万象新。新春伊始,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笃行实干、奋楫争先,聚焦主责主业,突出科技优势,重点工程推进实现新突破。近日,中国煤炭科工沈阳设计院设计的“巴基斯坦塔尔煤田一区块煤电一体化”项目,作为国家“一带一路”能源领域重点项目,完成施工顺利投入商业运营,现已成为塔尔沙漠上
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职责推动煤炭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刘涛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在局党组坚强领导下,国家能源局煤炭司(以下简称“煤炭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主要目标: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36亿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发电量达到10.6万亿千瓦时左右,跨省跨区输电能力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深化。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60%左右
2月21日,四川省能源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经
2月21日,锡林郭勒盟工业和信息化局、能源局联合召开“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3年底,全盟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1971万千瓦,位居全国地市级第三,年绿色发电量378亿度,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预计2025年全盟新能源总装机规模将突破3000万千瓦,全产业链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654家“科改企业”名单,详情如下:“科改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3.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5.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564家“双百企业”名单,详情如下:“双百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3.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4.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5.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
近日,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累计完成煤炭运量500008.7万吨,突破50亿吨大关。自2000年开通运营以来,朔黄铁路深度融入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打造“一干两支多通道集疏运”运输格局,在构建“公转铁”多式联运体系中发挥核心支点作用;深入构建“一幅规划图、一张沟联网、
国家能源集团近日发布吉林公司国能吉林热电厂“等容量替代”新建2×350MW热电联产项目6项设备中标候选人公示,详情如下:1.吉林公司国能吉林热电厂“等容量替代”新建2×350MW热电联产项目锅炉风门设备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有能集团江苏威同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人民币
科环集团国能水务吉林2×350MW水岛、中卫4×660MW废水、湖东2×100万千瓦、安吉2×9H级燃机水岛项目电缆打捆采购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标段(包)编号:CEZB250202548001第一中标候选人翠丰线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08.466256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安徽省金鸿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132.80678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黑龙江公司哈热公司二期2×660MW热电联产扩建项目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名称:黑龙江公司哈热公司二期2×660MW热电联产扩建项目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公开招标招标编号及包号:CEZB250302140001第一中标候选人山东格润内泽
4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做好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有关事宜的通知(内能源科技字〔2025〕186号)。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有关管理规定,为落实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现将2025年度公开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拟安排中央财政资金约9.6亿元(战略前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5年4月13日,长源电力与国能湖北松滋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签署了《湖北松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转让协议》,将松滋项目整体以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公司关联方国家能源集团湖北能源有限公司控股的国能湖北松滋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合同价格36134.653287万元。本次交易标的为松滋抽蓄项目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号角声中,国家“双碳”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奋进蓝图正徐徐展开。作为全球综合性能源企业的领航者,国家能源集团以“无废集团”建设试点为笔墨,在这幅壮阔画卷上挥毫泼墨,书写着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崭新篇章。一年来,从黄土高原到东海之滨,从井下采掘到云端数据,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长源电力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长源电力实现营业总收入173.91亿元,同比增长2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5亿元,同比增长104.90%;基本每股收益0.2545元。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重点科技创新项目“高水分褐煤锅炉大功率等离子体”在国电电力胜利电厂完成三年试运行,成功投入电厂应用,实现了燃用全水分38.6%褐煤锅炉的冷炉无油点火与全负荷稳燃,建成了世界首座燃用高水分褐煤机组无燃油电厂。与传统常规油枪点火相比,该项目开发出了用于提升高水分褐煤机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