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7月19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发布上海市2023年度“探索者计划” (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其中征集范围涉及电池材料研究专题,包含4个方向。详情如下:
专题、电池材料研究
研究目标:发展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高通量筛选方法,建设电解液溶剂专题数据库。
研究内容:研究经典电化学过程,提炼30个以上描述锂离子输运性质、电化学窗口和化学稳定性的新型描述符,映射误差小于20%;研究体相描述符的自动化多尺度模拟工作流,实现并行效率不低于0.7的数据并行处理;建设电解液溶剂专题数据库,性质描述符不小于30个,分子数不少于10万条,支撑高通量筛选所需的化学空间。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5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方向2、锂离子迁移诱发电池正极相变原子级仿真流程开发
研究目标:发展NMC正极颗粒与电解液界面结构演变对锂离子脱嵌及诱发相变影响的原子级仿真流程,拟合单颗粒尺度充放电曲线,分析界面结构演变对充放电曲线的影响;发展能预测充放电曲线上不同SOC下正极颗粒空间结构的有效方法。
研究内容:研究锂离子在电化学势驱动下的迁移、脱嵌及其诱发的相变过程,建立有效简洁的仿真方法和调控策略,利用仿真模拟逼近充放电中的相变过程。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5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方向3、锂电池电极材料相变机理研究
研究目标:考虑包括但不限于嵌锂态、温度、电流、应力分布等相变影响因素等,发展锂电正负极材料相变的相场模型;针对LiFePO4、NMC三元锂电正极材料,考虑单颗粒尺寸、晶粒大小、晶界分布、颗粒表面晶面取向等因素,发展正极材料相变的相场模型;要求模型输入参数可通过仿真或测试获得,仿真结果与倍率工况下充放电实验曲线趋势一致,并能解释充放电中的相变现象。
研究内容:发展高效锂电电极相变相场模型,研究电极材料颗粒尺寸、单颗粒内晶粒大小、晶界分布、颗粒表面晶面取向、晶体结构转变等锂电电极材料相变影响因素及其对电极充放电曲线的影响规律。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5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方向4、新型锌电池材料设计研究
研究目标:提出锌负极、电解液和催化正极的材料设计和性能调控新方法,获得高可逆的锌金属负极和2种非贵金属正极催化材料,开发新一代低自放电、高比能、长寿命的锌空气电池,锌负极极限电流密度>80mA/cm2、电池极化小于0.5V、空气环境静置1周自放电小于10%,组装电池器件面容量大于40mAh/cm2、单体容量>10Ah、电池能量密度不低于350Wh/kg,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研究内容:研究空气电池正极反应的“固-液-气”三相界面的反应路径和限制因素,发展材料性能的调控策略;研究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精确控制微反应区域内的气-液比例,实现快速传质传电,消除空气环境中的副反应。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5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关于发布上海市2023年度“探索者计划” (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沪科指南〔2023〕10号
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基础研究更好地服务经济主战场,组织实施好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发挥好企业作为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鼓励更多企业加入到基础研究项目形成、项目投入、项目组织、项目评价等科技活动中,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通过面向企业征集、组织专家论证等程序形成了2023年度“探索者计划”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现予以发布。
一、征集范围
专题、医学影像装备零部件基础研究
方向1、光子计数CT探测器晶体与金属介质的互连机制研究
研究目标:明确金属介质与探测器晶体的互连机制,开发稳定可靠的倒装互连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建立探测器晶体与金属介质截面的作用模型,解析金属介质与探测器晶体的互连机制,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理论模型与实验研究结果,开发并优化稳定的倒装互连技术。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6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专题、医学影像前沿成像方法研究
方向1、亚体素定量磁敏感度成像(QSM)多成分定量重建算法研究
研究目标:开发一套可用于脑铁、髓鞘等多源组织一体化定量的亚体素QSM多成分定量重建算法,实现在体人脑高空间分辨率(不低于1.0mm)、超快速重建(全脑小于1分钟)、脑铁及髓鞘同步定量误差不超过0.005ppm。
研究内容:探索全新亚体素QSM复指数算法模型,解析单体素内不同组织源对磁共振梯度回波信号的影响,开发体素级别磁化率衰减核函数与QSM数值交替迭代求解的重建算法,验证亚体素QSM定量单体素内多源组织的能力,以及QSM在脑发育评估及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6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方向2、心脏多参数同时定量磁共振成像新方法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自由呼吸下心脏磁共振多参数同时定量成像新技术,提高疑难心肌病的精准诊断水平。
研究内容:研究运动矫正和定量参数构建等关键技术,开发自由呼吸下心脏磁共振多参数同时定量成像新方法,实现快速(成像时间小于30秒)、运动鲁棒、不受被诊断对象心率快慢影响的多个(≥2个)关键心脏参数的精准测量,并实现在疑难心肌病中的临床应用验证。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6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专题、医学影像应用基础研究
方向1、脑静脉血管4D成像方法及血流动力学演变规律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大脑皮层静脉4D成像方法,阐明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演变规律。
研究内容:基于高性能影像,开展大脑皮层静脉4D成像方法研究,并基于该技术系统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皮层静脉的流速与梗死区的预后相关性研究。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6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方向2、基于非对比心脏磁共振序列的新冠相关心肌损伤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基于非对比心脏磁共振序列的心肌应变力模型,阐明新冠后长期心肌损伤的规律。
研究内容:基于黑血、亮血等非对比心脏磁共振序列,开展新冠患者扫描,构建相关的磁共振图像人工智能/影像组学模型开展基于心脏磁共振的心肌应变力分析研究,探索新冠对心肌的损伤影响与规律,评估新冠后心肌损伤。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6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方向3、基于PET/CT分子影像的非小细胞肺癌智能诊断与疗效预测模型
研究目标:建立准确性高、特异性强的驱动基因突变相关的状态预测与预后监测模型,明确肿瘤相关微环境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提升非小细胞肺癌精准诊疗与风险分层能力。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PET/CT图像的智能分析算法,建立治疗前驱动基因突变状态的可解释多任务学习模型,解析非小细胞肺癌影像学特征变化规律及机制,筛选可用于指导临床的新型影像学标志参数,推进精准风险分层。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6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方向4、基于影像学的卵巢癌BRCA基因突变预测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卵巢癌BRCA基因突变的分子精准识别及其像素级特征图像提取方法,构建卵巢癌BRCA基因突变精准预测模型。
研究内容:开展卵巢癌BRCA基因的靶向多模态影像分子探针制备研究,提取像素级特征图像,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模型,开展高可疑区域标记研究。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6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方向5、肝内胆管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诊断的新型影像组学标志物研究
研究目标:获得肝内胆管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新型影像组学标志物,为实现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精准诊疗提供新途径。
研究内容:基于PET/CT、PET/MR等,开展双核素一体化显像研究,探索肝内胆管细胞癌区域淋巴结新型影像学特征变化规律及机制,筛选可用于指导临床的新型影像组学标志物,解析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精准分期,提升精准诊疗能力。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6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专题、电池材料研究
方向1、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高通量筛选方法研究
研究目标:发展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高通量筛选方法,建设电解液溶剂专题数据库。
研究内容:研究经典电化学过程,提炼30个以上描述锂离子输运性质、电化学窗口和化学稳定性的新型描述符,映射误差小于20%;研究体相描述符的自动化多尺度模拟工作流,实现并行效率不低于0.7的数据并行处理;建设电解液溶剂专题数据库,性质描述符不小于30个,分子数不少于10万条,支撑高通量筛选所需的化学空间。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5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方向2、锂离子迁移诱发电池正极相变原子级仿真流程开发
研究目标:发展NMC正极颗粒与电解液界面结构演变对锂离子脱嵌及诱发相变影响的原子级仿真流程,拟合单颗粒尺度充放电曲线,分析界面结构演变对充放电曲线的影响;发展能预测充放电曲线上不同SOC下正极颗粒空间结构的有效方法。
研究内容:研究锂离子在电化学势驱动下的迁移、脱嵌及其诱发的相变过程,建立有效简洁的仿真方法和调控策略,利用仿真模拟逼近充放电中的相变过程。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5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方向3、锂电池电极材料相变机理研究
研究目标:考虑包括但不限于嵌锂态、温度、电流、应力分布等相变影响因素等,发展锂电正负极材料相变的相场模型;针对LiFePO4、NMC三元锂电正极材料,考虑单颗粒尺寸、晶粒大小、晶界分布、颗粒表面晶面取向等因素,发展正极材料相变的相场模型;要求模型输入参数可通过仿真或测试获得,仿真结果与倍率工况下充放电实验曲线趋势一致,并能解释充放电中的相变现象。
研究内容:发展高效锂电电极相变相场模型,研究电极材料颗粒尺寸、单颗粒内晶粒大小、晶界分布、颗粒表面晶面取向、晶体结构转变等锂电电极材料相变影响因素及其对电极充放电曲线的影响规律。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5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方向4、新型锌电池材料设计研究
研究目标:提出锌负极、电解液和催化正极的材料设计和性能调控新方法,获得高可逆的锌金属负极和2种非贵金属正极催化材料,开发新一代低自放电、高比能、长寿命的锌空气电池,锌负极极限电流密度>80mA/cm2、电池极化小于0.5V、空气环境静置1周自放电小于10%,组装电池器件面容量大于40mAh/cm2、单体容量>10Ah、电池能量密度不低于350Wh/kg,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研究内容:研究空气电池正极反应的“固-液-气”三相界面的反应路径和限制因素,发展材料性能的调控策略;研究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精确控制微反应区域内的气-液比例,实现快速传质传电,消除空气环境中的副反应。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5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专题、合金材料研究
方向1、多组元系镁合金材料研究
研究目标:开展Mg基三元以及多元系的实验,扩展镁合金相图数据库、完善扩散实验数据、补充导热性能数据,建立热力学/扩散动力学/导热性能数据库,发展镁合金智能设计方法,研制2种高导热(导热系数不小于130W/m*K)、高耐蚀(中性盐雾腐蚀速率不大于0.1mm/年)的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
研究内容:研究Mg基三元系(特别是添加Y,Sc,La,Nd等稀土元素)的热力学与相平衡关系、二元系及三元系的扩散动力学行为和扩散系数、三元系的导热性能,在CALPHAD的建模和优化框架内,评估热力学、扩散动力学及导热等实验数据,辅助机器学习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开发集成式的材料设计基础数据库,建立基于镁合金材料数据库的材料智能设计方法。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5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方向2、单晶高温合金叶片铸造多尺度仿真
研究目标:发展能够精准模拟铸造过程中温度场、金属液流场、溶质场、晶粒组织演变过程的多尺度多物理场仿真方法,定性分析温度场、金属液流场、溶质场对晶粒组织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比对,预测杂晶、雀斑等铸造缺陷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在铸件中的分布,探索调控铸造缺陷的新方法。
研究内容:针对单晶高温合金叶片铸造过程中的传热、传质、流动问题,构建复杂多场作用下的晶粒组织演变模型,研究宏观尺度传热、传质、流动与介观尺度枝晶组织演化的双向耦合作用机理,探究抽拉速率、加热温度等对单晶叶片杂晶、雀斑等铸造缺陷的作用趋势。
执行期限:2023年10月01日至2025年0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拟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50万元。
二、申报要求
除满足前述相应条件外,还须遵循以下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2.研究内容已经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不得重复申报。
3.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遵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符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4.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时,上传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与理由。
5.已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市科委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及以上者,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6.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应当真实、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要求。
7.各研究方向同一单位限报1项。
8.申请人在申请前应向联合资助方了解相关项目的需求背景和要求。高端医疗装备领域(专题1-专题3),请联系康女士,联系电话15000500752;材料设计领域(专题4-专题5),请联系陆先生,联系电话13816867532。
9.申请项目评审通过后,申请人及所在单位将收到签订“探索者计划资助项目协议书”的通知。申请人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与联合资助方联系,在通知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协议书签订工作。
三、申报方式
1.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送交纸质材料。申请人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cn)--政务服务--点击“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进入申报页面,或者直接通过域名https://czkj.sheic.org.cn/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如尚未注册账号,请先转入“一网通办”注册账号页面完成注册),进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相应的指南专题,进行项目申报;
【继续填写】使用“一网通办”登录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2.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23年7月27日9:00,截止时间(含申报单位网上审核提交)为2023年8月15日16:30。
四、评审方式
采用第一轮通讯评审、第二轮见面会评审方式。
五、立项公示
上海市科委将向社会公示拟立项项目清单,接受公众异议。
六、咨询电话
服务热线:021-12345、8008205114(座机)、4008205114(手机)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3年7月19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中伟股份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股份(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据公告显示,本次H股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作韩国生产基地第一期项目,以扩大镍系材料产能,预计镍系pCAM年产能为36000公吨。还将用作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及镍系材料、钴系材料、磷
近日,湖南省湘乡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湖南裕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决定公示。从公示信息来看,湖南裕能拟投资15000万元,在现有厂区预留的二期用地范围内建设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为年拆解回收2万吨废旧锂电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4月22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度财报,这也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差”成绩单。季度总营收193.35亿元、同比下降9%,而净利润则仅有4.2亿元、同比下降七成,这也是近五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还不及2021年一季度的水平,与此同时运营利润率也降至2.1%的历史最低。而且特斯拉还在本次财报中披露,因采用了新的加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领先企业东峰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24亿元,同比下降45.87%;归母净利润亏损4.8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5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9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6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3.44万元,同比增长327.08%;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东省临沂沂河新区公示《临沂不啻微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年处理10,000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项目》。据悉,临沂不啻微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沂不啻微茫”)拟投资1.7亿元在临沂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内建设年处理10,000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项目,主要建设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近日,在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碳酸锂价格一举跌破7万元/吨,其中碳酸锂期货LC2505价格最低跌至6.8万元/吨。此前,高工锂电对于碳酸锂价格走势有过分析,随着下游去库存调整,以及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碳酸锂价格呈现的波动性逐步收窄,旺季带动的涨幅也逐渐缩小。相比于过
罕见,比亚迪“锁单”磷酸铁锂。丰元股份4月14日公告,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签订《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就2025~2028年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采购、共同开发等事宜构建稳定、互信、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双方在新能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7日,中化商务数字化服务平台发布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200万千瓦风电制绿氢5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厂(一期)项目T+EPC工程总承包成交结果公告。公告显示,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详情如下:中标范围:从制氢装置进界区红线处开始,包含氢气储存、氢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近日,黑龙江省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项目正式开工。据了解,依据黑龙江省工信厅产业规划,黑龙江建龙与大连融科共同设立“黑龙江融祥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双鸭山建设“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设计建设规模包括一条年产6万立方米钒电解液的生产线以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4月19日,由中国化工学会指导,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长三角(绍兴)氢能+储能产业技术交流与发展大会”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隆重举行。大会上,一批高质量的氢能与储能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国家级杭州湾上虞经济技
4月22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星辰新能绍兴总部基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标志着这一总投资超1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9万平方米的产业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绍兴总部建成后将形成集智造中心、创值中心、研发中心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平台,推动区域产业向绿色智能转型升级,助力长三角打造新能源产业新
新能源电池产业作为“绿电+先进制造”的优质赛道,是云南省近3年来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今年1至2月持续走高,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5.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2%,发展势头强劲,彰显了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重要基地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专家库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应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专业造诣较深,熟知其所在专业或者行业的国内外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
4月30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深汕特别合作区蓝威能源储能电站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广东深圳,采用半固态锂离子电池、电池簇级管理器,液冷储能电池系统,包括储能单元、配套工程。容量为300MW/1200MWh。建成后可实现220KV交流输出1200MWh,满足4小时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日前,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LG新能源4月29日宣布,与法国环境服务商Derichebourg成立电池回收合资企业,将投建电池回收工厂。按照计划,两家公司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各为50%,电池回收工厂选址于法国北部瓦兹河畔布吕耶尔,预计2026年动工,2027年投产,年处理能力超2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兴起,动力电池回收正逐渐
日前,正泰发布一周热点资讯(2025/4/21~4/25)。荣誉正泰安能、正泰新能获评浙江省独角兽企业4月24日,由民建浙江省委会、浙江省工商联、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主办的第九届万物生长大会在杭州举办,会上发布浙江省独角兽企业系列榜单,正泰安能、正泰新能双双上榜,首次获评浙江独角兽企业;正泰安能还
近日,内蒙古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通辽市昌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再生利用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首次信息公示。公示信息显示,项目主要回收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报废光伏机组、风机叶片等,项目建成后年梯次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1万吨、拆解破碎废旧锂离子电池2万吨,拆解报废风电、光伏机组2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在其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和第九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名称“年产20GWh大众标准电芯项目”变更为“大众标准电芯产线项目”,项目实施内容由“年产20GWh动力锂离
日前,美国清洁能源协会声称,一项对2012年以来美国发生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火灾事故的第三方审查发现,这些火灾均未导致污染物浓度达到引发公众健康担忧或需要进一步处理程度。2025年1月16日,莫斯兰汀电池储能系统发生火灾与此同时,美国清洁能源协会还发布了电池储能系统安全蓝图。建议电池储能系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9,181.71万元,同比上升11.98%;实现营业利润128,344.97万元,同比上升31.58%;实现利润总额126,310.97万元,同比上升33.22%;实现净利润115,413.42万元,同比上升19.09%,其中,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