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简称《基本规则》)。《基本规则》不仅对电力现货市场提出了规范建设要求,也对与现货市场耦合的中长期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体系化”设计思想在《基本规则》中得到充分体现。国内外电力市场建设经验和实践结果表明,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是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基本规则》明确了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的建设方向。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凡鹏飞
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是我国发电容量充裕的兜底保障机制
电力系统可靠性包括充裕度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充裕度要求电力系统具有足够的发电容量和输电容量,容量充裕是保证能源电力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接入,火电机组正加快由常规主力电源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然而,在现行电力市场机制下,火电机组通过参与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难以实现成本回收,发电企业投资意愿降低,能源电力安全存在隐忧。因此,亟须设计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确保电力系统发电容量的充裕性。2022年1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探索稀缺电价、容量补偿机制、容量市场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建立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
稀缺电价将电能量市场价格上限与失负荷成本挂钩,为系统提供顶峰支撑的发电机组能够通过供应短缺时的尖峰电价回收投资成本。稀缺电价模式完全依靠市场供需调节,电价波动较大,容易引起市场力滥用与价格操纵,市场稳定运行存在风险,社会接受难度大,与我国保供稳价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
容量补偿机制根据电力负荷预测、能源电力规划、可靠性要求等因素核算确定对发电企业可用容量的补偿标准。容量补偿机制能够对发电机组的固定成本进行直接补偿,保证发电企业的持续运营能力,并实现刺激发电容量投资的目的,与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的建设发展需求相符。
容量市场是一种发电容量集中拍卖机制,以发电企业的可用装机容量为拍卖标的,对电源的装机容量和补偿价格进行出清和结算。容量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方式满足电力系统对发电容量的充裕度要求,能够实现电力系统供应的安全性和发电容量建设的经济性。容量市场在运转模式、实现流程等方面与容量补偿机制存在较大差异,机制设计复杂,可以作为我国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的发展方向。
立足我国国情以及能源电力建设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是适应我国国情实现发电容量充裕性的兜底保障机制。
《基本规则》指明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的发展方向
《基本规则》以激励各类电源投资建设、保障系统发电容量充裕度、调节能力和运行安全为出发点,为我国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建设指明了方向。容量补偿机制可以分为传统容量补偿机制和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传统容量补偿机制类似于政府或监管机构核定容量电价,操作简便易行。传统容量补偿机制、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相互关联、逐级递进,适用于不同发展时期的电力市场体系,可以作为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接续开展的三个阶段。
目前,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和电力现货市场稳妥有序推进,考虑到容量补偿机制与电力市场建设尤其是与电力现货市场衔接的内在需要,《基本规则》明确以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起步,以容量市场为目标模式。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需要建立市场化交易平台和交易规则,形成健全的监管机制和完善的评估方法,计及与电力现货市场的相互影响,通过市场化手段和机制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激励发电企业增加容量供给,提高新增发电容量的可靠性、多样性和竞争性。
随着不同层次电力市场发展的日趋成熟,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运行的日益协调,当条件成熟时,《基本规则》提出建立容量市场。容量市场应建立充裕度评估机制,精细化确定容量需求,通过开展长、中、短期评估生成容量需求信号。需求曲线设计是容量市场建设的核心技术环节,应通过精细化容量市场模拟,科学计算最优需求曲线。此外,应设计丰富的竞拍方式,提升竞拍频次,增强市场流动性,提升容量市场效率。
此外,在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基本规则》强调做好容量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衔接。现货市场和容量补偿机制能分别解决短期供需平衡问题和长期容量充裕性问题。为确保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电源成本回收,现货市场和容量补偿机制设计存在密切的耦合关系。发电机组应能通过参与不同品类电力市场实现全成本回收。现货市场中市场限价、市场结算、发电成本调查等不仅影响现货市场运行,也影响容量补偿机制设计,因此需要做好容量补偿机制与现货市场的有效衔接。
我国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建设的展望与建议
逐步建立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是应对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新形势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系统性工程,是保障我国发电容量充裕和能源电力安全的必由之路。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建设应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相协调,科学合理、稳妥有序开展规则制定和机制设计。
一是加强容量市场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衔接。容量市场是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前文,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系统观念,以协同提升容量利用和投资效率为导向,加强容量市场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的有机衔接。
二是建立区域协同型容量市场。我国不同地区在资源禀赋、电源结构、负荷特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各地电力市场发展进程参差不齐,市场规则差异较大。此外,发电容量具有空间属性,跨省跨区协同调配有利于发电容量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支撑区域及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因此,区域协同型模式是容量市场的发展方向,能够提高区域及省内发电容量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不同层次市场的相互耦合、有序衔接。区域协同型容量市场在发电容量互补性强的区域融合省域市场,以省为单位划分节点交付区域,各省形成差异化容量价格。
三是制定相对统一的计算流程和标准。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均需要明确相对统一的计算标准和流程。一方面,应制定统一的系统可靠性指标计算流程。系统中远期的发电容量需求与系统可靠性要求密切相关,国家层面应明确可靠性指标确定流程和计算流程,提出清晰的原则标准,给予市场主体可预期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坚持技术中立原则,将各类电源实际能够为系统提供的可靠容量作为补偿依据,提出各类电源有效容量的计算标准和流程,统一各类电源的补偿标准。
四是容量市场建设应与电力系统规划兼容互补。电力规划和容量市场均能实现发电容量的配置。电力规划分为短期(5年)、中期(10-15年)和长期(20-30年)规划,容量市场通常可以满足未来3~4年的系统容量需求。因此,容量市场可以实现电力规划的短期功能,电力长期规划可以由不同阶段的容量市场滚动完成。电力规划作为顶层设计和全局变量,为容量市场新增容量限定增长范围,明确容量市场建设的宏观方向。容量市场是电力规划的微观实现手段和局部变量,通过市场机制提高容量配置的竞争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容量市场建设在模型构建、机制设计等方面应与电力规划互动支撑、迭代优化,实现兼容互补。
本文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独家稿件,作者供职于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山东能源监管办积极主动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政策稳步落地。原文如下:山东能源监管办积极主动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政策稳步落地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1印发后,山东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省内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能源电力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能源法》提出要“加快建立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能源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西省发改委发布《山西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表示,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以“报量报价”方式参与交易形成上网电价,暂不具备条件的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适时推动生
表后光储的联合运行,结合了光伏发电的低边际成本以及储能放电的时段可控这两个优势。其在用户的电费节省以及售电公司在现货市场中的套利和降损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不俗的作用。(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而且储能作为优秀的调节资源,不仅可以匹配本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曲线,还可以通过交易合约
“‘十四五’期间,煤电供热板块累计亏损超千亿元。”炎炎夏日,会议室里却因讨论热电亏损的议题,而平添了几分寒意。“在‘双碳’目标下,热电正面临三重攻坚,一是煤电需从基础电源转向调峰电源的定位重构,二是多能互补系统中新能源消纳与供热稳定的平衡难题,三是数字化技术如何深度赋能传统机组智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广州发展披露2025年上半年主要生产经营数据。2025年4-6月,公司合并口径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66.1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含光伏发电售电量)63.43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64%和7.15%。2025年1-6月,公司合并口径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18.47亿千瓦时,上网电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包括2024年电力市场概览、2024年电力市场进展成效回顾以及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等内容。其中,在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市场治理逐步规范中报告提到了电力企业串谋报价等行为整治典型案例。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依法依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广东电力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发电企业、售电公司、批发电力用户有下列违反批发交易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可按不良行为处理:(一)经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认定存在批发市场合同违约行为;(二)在双边协商、摘挂牌交易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6日,浙能电力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资及控股发电企业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7,884,848.66万千瓦时,上网电量7,469,807.10万千瓦时,同比分别上涨4.48%和4.57%。电量上升的原因一是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二是浙江浙能中煤舟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量增加(六横二期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控股装机容量3.63万千瓦,主要为数个分布式发电项目。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1859.39万千瓦,同比增加8.71%。其中:煤电840万千瓦,占45.18%;气电342.56万千瓦,占18.42%;风电343.02万千瓦,占18.45%;光
01现货运行前市场成交情况分析(来源:微信公众号“淼爸评书”)作为江苏省首次全市场化用户参与的全月试结算现货运行月。从主管部门、交易中心到各发电主体及售电公司,都非常重视。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交易数据来分析如下:从年度电量预排情况和月竞出清情况来看,各市场主体对现货价格的预期都趋同,主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战略背景下,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售电主体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作为直接联系电力用户的关键环节,售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保障能源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与规则的演进,售电市场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配电网连接着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电
热浪席卷,电力迎峰度夏保供战已全面打响。截至7月9日17时,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52亿千瓦。南方电网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政治责任,从智能调度、运行管理、市场化改革、应急抢修等方面,抓实迎峰度夏保供电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全力打赢这场关乎经济发展、关乎民生福祉的电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村里人一直夸咱们供电公司服务周到、干活细心,痛痛快快的就用上电了!”丰宁县哈拉海湾村闫书记对供电公司的服务连连称赞。7月9日,为切实了解掌握基层供电服务工作情况,丰宁公司纪委人员对黄旗镇哈拉海湾村委员会和鱼儿山镇土城沟村委员会开展面访工作,对供电服务中存在的作风问题和廉政风险进行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能源电力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能源法》提出要“加快建立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能源市场
2025年4月份,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公布了《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和《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方案》两份征求意见稿,同时配套发布了浙江虚拟电厂注册的相关规则。(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这代表了《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在浙江的落地细则的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650号文试图在电网的“主干道”供电之外,给与市场主体一个新的绿电采购选项:以用户为中心,开辟一条点对点的“专属通道”,允许新能源电站通过专用线路,直接供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