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北极星电力网全程直播,详情点击》》》
今天,我想向大家汇报的研究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的规划和碳计量两部分内容。
电力系统规划主要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引入碳视角后,电力系统我们叫“源侧面临不确定提升的挑战,荷侧面临大量新型负荷并网以及灵活供需互动的压力,网侧面临能源供应以及保障能源安全稳定的挑战”。
可以说新型电力系统将呈现出来两种挑战:
1、以供需互动及不确定性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电网平衡模式。
2、以电力电子装备并网为标志的新型安全稳定新特征。
这对电力系统规划而言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对这个新的挑战,我们提出一个关键性的技术,就是考虑新能源运行特征的源网荷储协同规划的方案,刚才盛总已经总结了,这是一个典型的算算数的问题,但这个算算数并不简单。
因为我们要在源网荷储整体的系统层面首先要进行协同的规划,然后再进行源网荷储分立的规划。我们在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情况下,电源侧需要考虑低碳电源技术组合的优化,电网侧要考虑复杂电网约束和区域电力更频繁的交互。在荷侧我们要考虑电能替代新增的负荷,以及未来的灵活性负荷,也就是需求响应、虚拟电厂等等,在储能方面,我们要考虑长短时间的储能。
这里面有些关键的技术向大家汇报。首先我们要考虑8760小时全景运行模拟的电力系统规划,因为我们传统电力规划基于典型的运行方式,但是我们未来典型运行方式可能无法满足规划的需求。
我们用典型运行方式进行规划,但是发现在实际运行当中不能满足可再生能源全部的各种运行方式的需求。但是我们内嵌了8760小时运行模拟的规划模型就变成了非常大的规划模型,约束变量数上千万,计算机没法求解。
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兼顾经济、兼顾效率和兼顾经度时空求解的方法,包括空间上机组的聚类,时间上场景的聚类等等。
第二方面我们在储能方面要考虑长周期的储能以及短期储能的协同,现在储能发展最快的是电化学储能,但是是一个短期的储能,未来在规划当中要考虑氢储能,但是氢储能对电力系统而言引入了其他整个的产业链,因此使规划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除此之外我们在规划当中还要考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约束,也就是说未来电力系统长什么样,我们首先要保障电力系统是能够稳定运行的,但是未来电力系统可能要面临,比如从有功平衡的角度面临惯量的问题,从无功平衡的角度面临送受端电压静态和动态稳定的问题以及一系列振荡的问题我们需要保障。未来的电力系统规划是能够应对这些稳定挑战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源网荷储协同规划的模型,考虑目标就是最小的运行和规划的成本,同时要考虑电力系统保障安全供应以及碳排放的约束,对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都需要考虑非常多组合的优化问题。
我们对全国源网荷储未来电力系统的转型路径进行了初步的测算,这不代表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但这是我们的一些测算,代表我们对未来的预期。
首先,未来火电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火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到2040年前还将保持非常高比例的火电装机容量,但是火电从2030年之后发电量降低,这是我们所说的火电大规模的保容减量,从2040年开始进行退役以及CCS或者各方面的改造。
风光的电量在2060年将占到将近70%,总体的装机容量将超过60亿千瓦。除此之外,我们风光,主要是供应电量,电力是由谁供应?包括气电,生物质CCS储能光热等等为我们提供电力的支撑,这是我们未来电源的结构。
未来电网结构,我们发现未来电网省级交换以及区域级的交换将会更加频繁,2060年区域间交换是2020年的3.6倍,我们的边界条件里,2060年负荷仅是2020年的两倍,也就是说未来传输一度电需要更多电网、更多电力的互济。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大量负荷侧灵活资源的需求,这里包括三类,一方面是电制氢引起的灵活性的需求,以及电动汽车灵活充放电,以及未来需求响应,主要来源于工业的需求响应,有一部分来自于居民和商业的需求响应,这三部分加一起,未来需求量大概占整体负荷25%左右才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灵活性的需求。这是我们对电力系统规划方面的认识。
对电力系统碳排放、碳计量方面,下面向大家汇报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电力系统到底排了多少碳,我们在源侧是能够算清楚的,但是我们对于负荷侧而言,我们用一度电产生多少碳,我们生产一个产品产生多少碳,目前并没有非常精确的计算。
因为我们用电看不到直接排放,我们用电在电力系统当中我们叫做间接碳排放,目前间接碳排放,我们就是用用电量乘平均碳排放因子,但是这个平均碳排放因子发布是具有滞后性,而且发布的时空分辨率都会比较低。
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碳排放因子,基本上是全国每年一个数值,我们上海其实每年发布关于上海的数值,这个数值由于上海接纳很多来源于西南部的水电,所以说它的碳排放因子是比较低的。我们就在想如何增加碳排放因子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性,包括分辨率,这样能够更准确的进行谈计量。
我们康老师在2011年提出来碳排放流的理论,我们把碳排放流定义为依附电力潮流存在,就是说我们从电厂追踪这个碳排放一直到负荷。这里有一个假设我们叫公平性假设,有一个高碳排放,有一个低碳排放,但是注入一个地区之后就进行了混合,用这种方法我们就能够唯一去追踪电厂发的碳排放都流向哪个负荷。
我们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碳计量的技术,以及整个源网荷的碳表体系,使得我们碳排放通过硬件、软件的方式能够进行测算和剂量。
我们也在一些地区进行了示范,比如说在江苏形成电力系统源网荷全景碳分析平台,这是整个平台的动画,以及我们在国网南网都实现了碳排放的监测服务平台,目前这个碳表系统也在进行示范当中。
我们进行全景碳分析以及碳排放流的分析,能够做什么呢?首先基于我们规划的结果,我们可以计算从2020年一直到2060年我们各个省每年平均碳排放因子是多少,这对于我们省做碳规划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还可以测算,比如说我们主动进行需求响应能够减少多少碳,我们测算了一下2040年,如果有5%的负荷参与到响应当中,整体我们能够减排0.4亿的碳排放。我们还可以把动态碳排放因子,做到更细时间尺度,比如说我们做到实时的碳地图,可以向我们发布空气质量指数一样,我们可以发布实时碳排放因子。
这样的话对于我们其他工业环节,比如说工业用电、电动汽车的用电都可以进行很好的低碳方面的引导,这个就是我们在碳计量、碳核算方面做的工作,希望接下来继续能够跟企业一块儿合作,我们能够把碳计量和核算能够推进到我们碳认证等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当中,去引导电力系统进行碳减排。
最后,我总结下我的汇报,那就是电力系统六要素,我们最先开始提源网荷,新能源加入之后我们有源网荷储,在碳视角下我们电力系统引入新的驱动力就是电力系统的减排也就是碳约束的驱动力。支撑我们电力系统低碳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技术,也就是刚才戴老师提出的电力系统数字化应用场景,无论对于源网荷储减碳而言都是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
以上就是我关于课题组研究的汇报,谢谢大家!
(北极星电力网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专家审核,转载请获取授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15年,两位博士姚冀众和颜步一从海外学成回国,联合创立纤纳光电,扎根钙钛矿光伏领域。十年来,纤纳光电始终是该领域的领军企业,致力于钙钛矿前沿技术研究、钙钛矿组件低碳制造和市场化应用,2024年的出货量达全球钙钛矿市场的52.2%。联合创始人合照及市场份额估算5月22日,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我国“双碳”战略从目标规划全面转入落地攻坚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网冀北党校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
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华润潜江张金200兆瓦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是华润潜江百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期项目之一。项目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兆瓦。风机塔筒为混塔结构,混塔部分112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长时可靠等特性,赢得了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初始成本过高的核心挑战。当时间来到2025年,锂电池储能中标价已接近0.4元/Wh,对比之下,液流电池亟需突破成本瓶颈。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无疑是一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成立核电工程定额专家委员会的通知,详情如下:各有关单位:为加强核电工程定额管理工作,根据《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经研究,决定成立核电工程定额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核电发展中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职责负责核电工程定额的技术审查,为核电工
钢铁行业是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贡献了全球约7%的碳排放,其脱碳对于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1.5℃温升目标及国家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传统的流程改造和能效提升等措施难以彻底消除钢铁行业的碳排放,因此,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对于钢铁行业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不可或缺。该技术涉及碳排放点源与地质封存
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以下简称“核三厂”)2号机组于5月17日正式结束服役,台湾核电时代步入终章。次日,台湾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台电”)官网数据显示,尖峰备转容量率已跌破10%,降至9.55%,亮起供电吃紧“黄灯”。叠加近期高雄市、台南市多地频发停电事件,民众对“核电归零”后电力稳定性的担忧持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并不断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网站近日发布2025年ABC中国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排名,共58所院校上榜。排名结果显示,A类院校共14所,其中评级为A++等级共3所。2025年ABC中国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排名前十依次为:西安交通大学(A++,前3%)、华中科技大学(A++,前3%)、清华大学(A++,前3%)、华
作者:叶涛1王怡君2唐子龙1潘国梁2单位:1.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引用:叶涛,王怡君,唐子龙,等.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容量衰减及草酸恢复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3):1177-1186.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838本文亮点:1.通过dQ/dV等电化学特性曲线和化学滴定
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简称核三厂)2号机17日正式除役,台湾成为“非核家园”。岛内舆论普遍担忧,这将导致电力不足、电价高涨等各种危机,“非核家园”将重创台湾。台行政机构规划核电归零后,替代能源为太阳光电、风力发电等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而根据台湾电力公司(简称台电)公告,今年台湾1、2
2025年5月15日,第十七届CIB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在这个全球电池行业的顶级盛会上,作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技术研发与创新的企业,东驰新能源在此次展会上携其自主研发的固态电池技术及系列产品惊艳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创新实力与发展潜力,成为了展会现场的焦点之一。展会
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14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新型配电系统的打造和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建设进行了分享交流,共谋智能配电发展蓝图。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刻揭示了新型能源体系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
国内有机废水治理资源化处理技术迎来重要突破,安顺水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淼环保”)近日宣布完成千万级战略融资,由华盛人和资本独家投资,龙铃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据悉,本轮资金将重点投入新一代有机废水处理耦合生物制造设备的量产线建设及全国园区服务网络布局,推动工业废水
10月26—27日,2023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上海召开,“南网储能公司设备状态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XS1000D”获评2023年度能源数字化示范工程。据悉,“南网储能公司设备状态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XS1000D”是南网储能公司历时8年打造的我国首个抽水蓄能电站群设备状态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投运以来,经中国
2023年10月26日,在上海召开的2023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上,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联盟副秘书长、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发布了《2023年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能源互联网是承载能源革命的载体,能源互联网从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能源革命开始,分为概念孕
2023全国能源互联网大会以“应对碳排双控挑战,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在上海张江盛大召开,得到国内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并就能源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与挑战充分交流。在同期召开的能源数字化分论坛上针对2022-2023年度在能源数字化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2023年能源数
从过去这几年一直到现在绿色债券依然是在快速增长的市场,而且我们非常可喜发现绿色债券已经从最早一级发行市场也就是说银行和企业主导,逐步在二级市场也有大量的交易和买入,特别是以绿色债券为主相关二级市场资管产品。所以整个绿债市场也是在高速增长。——兴业银行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吴艳阳10
目前微网商业模式在全国有,但是不多。当前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应用的稳定商业模式还未完全形成。建议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探索新型储能,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等应用场景中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度挖掘新型储能融合协同价值,引导独立储能运营商形成多元化的成本疏导和盈利途径。——中交机电局有限公司董
完善、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对支撑火电厂灵活性增加灵活性提升我们的能力非常重要。——华电集团电力科学研究院总经理严新荣10月26-27日,以“应对碳排双控挑战,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的2023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上海举办。华电集团电力科学研究院总经理严新荣作题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火电灵活性提升
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绝不是光数字化的问题,因为数字化生存的意义是用信息技术支撑全方位的。我们关心的是通过能源互联网也好或者新型能源体系,我们是一个基层的能源交换体系到信息支撑体系,到价值创造体系能够全方位融合起来发挥作用,这是未来能源互联网能看到的现实的期望。——中国电力科学研究
今年9月,受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委托,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智库团队牵头开展了《电力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此项研究将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各环节的需求,结合数字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系统性梳理电力数字化的典型应用场景,提出电力数字基础设施的特征,以及新型电力系
我们每年度最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方面一、全面更新能源互联网相关数据,从政府官方的政策检索,到金融企业的检索和文档、文献科研领域的分析,进行数据的更新。包括典型示范项目的更新,十大热点主题都是进行广泛的调研,更新院士、专家的观点。方面二、结合形势进行相应内容的完善和补充。在今年的
在新一代的互联网里面传感器是终端载体,而传感器的数量是巨大的,和智能手机以及传统的PC比起来,到2023年我们将有147亿机器到机器的连接,占全球连接的一半以上,与国家电网而言我们物联网设备在2020年的时候是5.4亿,到了2030年的时候将到30亿左右。在这么大的规模下我们也面临着异构的挑战,整体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